| EN

Article 文章總覽

駐地
一趟公路旅行:喀爾巴阡山的東斯拉夫民族「盧森尼亞」
在這趟公路旅行中,我們得以稍稍窺見喀爾巴阡山的東斯拉夫民族「盧森尼亞」的面貌。關於這一度幾乎被消失的民族,長久以來所歷經關於生存與身分認同的困境。
發布日期2021.05.18
Andy WARHOL盧森尼亞身分認同
駐地
望向海洋,感受馬祖島上時間與歷史的不可言說
因位處前線戰備位置,馬祖過去經歷了一段長期備戰的過程。在解除戰地任務的近30年,如何透過保留軍事遺產和集體記憶,重新展開一場關於在地歷史脈絡和地方創生間的「多贏」實踐。
發布日期2021.05.12
地方創生戰地文化文化保存
群像
張正:跨越語言和國境的障礙,讓少數被看見
張正的媒體人生,和東南亞議題是綁在一起的。事實上,比起媒體的身分,他更常被視作「東南亞文化的推廣者」。從2019年起,他的人生又多了一項新任務:央廣總台長。
發布日期2021.05.05
中央廣播電臺東南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移民工
駐地
藝術家作為社運領袖
香港反送中運動是個「無領袖運動」。上街遊行時,香港人說:「沒有人指揮我,是我自己站出來的。我不為誰,我為香港。」其中百花齊放的文宣,也激勵著抗爭人民的心,而這些創作者又是如何思考自己的創意與這場未竟抗爭的?
發布日期2021.04.27
抗爭文宣社會運動香港
觀察報告
我的專業被你拿去跨界?來自生科人的文化實驗觀察報告
身為一個曾在實驗室工作的生科人,我對記錄實驗過程相當熟悉。但何謂「文化實驗」?最後,我設定自己藉由觀察、對話與訪談,探索兩組藝術家如何看待、如何實踐跨領域與公眾參與。
發布日期2021.04.21
CREATORS 2020公眾參與跨領域
觀察報告
文化實驗之關鍵不在展示「成果」,而在揭露潛在的「尺度」:從「CREATORS計畫」談創研實驗的可視化問題
當我們在藝術領域中談及「文化實驗」的概念時,究竟是將之放在何種時間尺度下理解的?對「文化實驗」的深耕培育而言,我們是否思考過哪一種時間尺度(與速度)概念才是相對合理的?
發布日期2021.04.14
CREATORS加速文化實驗時間尺度
群像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知識共享吧
博物館對郭怡汝而言,不單只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分享知識、共同思考的觀點訓練場,他創立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作為將自學熱情轉化為知識流通的平台。
發布日期2021.04.07
博物館學文化平權知識共享
駐地
來回於曼徹斯特與利物浦之間,一堂在英國西北的歷史課
在曼徹斯特與利物浦之間,連結這兩座城市的除了富庶的發展外,同時也是過去奴隸史的見證。而Black Lives Matter議題的討論,也讓人們再次回看這段歷史。
發布日期2021.03.31
Black Lives Matter殖民史轉型正義
駐地
並未華麗轉身的舊現場,如何/是否與新場域對話:河樂廣場的觀察與反思
面對具歷史意義的建築遺跡,我們該如何了解其承載的回憶與意義?臺南市區於2020年開放的親水景點「河樂廣場」,場域所承襲的過去是否保留在人們的空間記憶中,又和現下的城市紋理如何交會?
發布日期2021.03.24
城市空間河樂廣場都市設計
群像
林鼎傑:社區即江湖,蟾蜍山聚落中的影像工作者
林鼎傑以「好蟾蜍工作室」之名,不斷推動聚落的保存運動,因而逐漸成為在事件中心斡旋的重要角色。時光跌宕,蟾蜍山一路走到今日,雖大範圍守護有成,卻也有無力阻止的改變。
發布日期2021.03.17
地方創生文化保存活聚落蟾蜍山聚落
駐地
在人類世重新想像與其他物種的關係:感知型密室逃脫《F/EEL》
觀察荷蘭近年在「人類世」思潮影響下的藝文生態,從學術單位、駐村機構,到美術場館與獨立藝術空間,可看到越來越多探討人類世的藝術創作與跨領域展演。
發布日期2021.03.11
人類世物種環境
觀察報告
2020 CREATORS「江之翠劇場」與「她的實驗室空間集」的觀察報告
「江之翠劇場」與「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兩組的計畫不約而同指向兩大路徑:首先,兩組都有越境意味;其次是,都以基於非實體的聲音為主要本源,並藉由發音/發聲成為創作輸出的關鍵。
發布日期2021.03.08
CREATORS 2020亞洲表演藝術陰性敘事
觀察報告
不在此時:時差的潛勢
陳志建的「自然復刻――臺灣AI數位風景」與引爆火山工程的「負地理學:近未來的蓋亞實踐與藝術計畫」,兩組計畫皆將目光投向了自然環境與感知間的關係。
發布日期2021.03.08
CREATORS 2020文化實驗時間
觀察報告
臺灣藝術創作計畫,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有雞就一定有蛋嗎?
走路草農/藝團注重對話,預計以多次面向大眾的展演堆疊;黃博志的錄像計畫,則需要大量的獨自思考,將沉澱後的思緒,轉為文字與影像。
發布日期2021.03.03
CREATORS 2020家庭生命故事農事
觀察報告
聲音場景的取樣、錄製與再建置
李慈湄「凝結歷史殘響:臺灣洞穴的感知敘事」與吳秉聖「投聲計畫」。兩位聲音創作者的計畫因其主題性質,各自碰觸到Ambisonics與Wave Field Synthesis聲音系統,也因此開啟創作上的不同嘗試與關注。
發布日期2021.03.02
CREATORS 2020聲景聲音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