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Proof of What?三檔區塊鏈主題展覽在歐洲

西蒙.丹尼(Simon DENNY)在2018年的展覽「Proof of Work」中,將展覽決策節點公開地呈現給觀者,作為理解展覽的路徑,同時試圖回應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概念。圖/Hans-Georg GAUL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5.19
撰文 李佳霖
NFT區塊鏈技術藝術

隨著區塊鏈(blockchain)、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逐漸滲透藝術領域,以數位藝術為創作形式的藝術家在拍賣會、美術館與媒體展露,甚至建立起因NFT而生的社群,讓創作者、收藏家或愛好者透過區塊鏈技術更直接地交流。本文討論的展覽都直接挪用不同的區塊鏈「共識算法」作為展覽標題,而所謂共識算法指的是支撐著區塊鏈運作的機制,讓分散的各個節點共同遵守協議規則,並確認交易是否有效。三檔展覽分別是2018年的「Proof of Work」(Schinkel Pavillon,柏林)、2021年「Proof of Stake: Technological Claims」(Kunstverein in Hamburg,漢堡)與「Proof of Art: A brief history of NFTs」(Francisco Carolinum Linz,林茲)。

展覽標題對於這個核心概念的挪用,標誌著策展團隊的野心與批判的企圖。雖然是關於區塊鏈的展覽,但並非所有展出作品都使用到區塊鏈技術,藉由藝術家的創作來討論區塊鏈涉及的觀念才是其首要關注,這也是許多當代藝術展覽處理相關議題的普遍姿態。參與三檔展覽的藝術家與作品眾多,無法一一詳述,我擅自節選幾件向大家介紹。此外,若仔細比對三展的參展名單,會發現幾個重複出現的名字,某種程度上也顯示了在加密藝術領域中當時比較活躍的幾位歐洲藝術家。

Proof of Work:藝術/貨幣

1980至1990年代,早在比特幣(Bitcoin)出現之前,密碼龐克(cypherpunk)社群想要打造一種點對點(peer-to-peer)的貨幣網絡,不需要像銀行這樣中央化的單位來保證貨幣真偽或處理交易,他們討論著如何解決「一幣多付」(double spend)與分身帳號的「女巫攻擊」(sybil attack)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於1993年由辛西雅.德沃克(Cynthia DWORK)與莫尼.納爾(Moni NAOR)兩位研究者提出,是第一個區塊鏈的共識機制。1 許多人接續發展出更多實際執行工作量證明的方法,簡言之是讓參與驗證的節點投入大量運算力去破解數學難題,最快算出者就獲得記帳的權利並能獲得獎勵,比特幣所採用正是這種共識機制。

由藝術家西蒙.丹尼(Simon DENNY)發起的「Proof of Work」展(簡稱PoW展)2 企圖呈現一些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後,相應發展出的藝術行動。去中心化、共識、隱私、宗教、組織都是區塊鏈相關的討論涉及的議題,參展作品包含繪畫、裝置、錄像等當代藝術展覽中常見的形式,策展方法上則設計了一個「創作者作為決策節點」的機制來挑選展出作品,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同於多數決策權相對集中在策展人或團隊的工作模式,「我製作了一個圖表讓展覽的決策網絡透明地呈現……」丹尼在某次訪談中提及展場入口張貼的大幅圖表「試圖回應區塊鏈上的帳本會顯示所有的交易紀錄,並且無法被竄改的特性」。

而丹尼近年的創作大多關注科技與媒體發展之於人的影響,在PoW展之前就已發表過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作品,他在其他展覽場合所結識的創作團體FOAM(後來轉型成一家把地理空間資訊串上區塊鏈的公司),他們的作品《熱帶挖礦站》(Tropical Mining Station)可說是整個展覽中最難以忽視的存在。FOAM用在以太坊上挖礦時電腦產生的熱氣,為兩個泡泡般的巨型塑膠膜持續充氣,透過這個方式將區塊鏈「實體空間化」,點出工作量證明模式經常被詬病的耗能問題,以及自2017年以來出現的大量投機買賣。

FOAM (由Ryan John KING、Ekaterina ZAVYALOVA、Nick AXEL和Kristoffer JOSEFSSON組成)的作品《熱帶挖礦站》(Tropical Mining Station),藉由乙太坊上挖礦時產生的熱氣,為巨型塑膠膜持續充氣,將區塊鏈「實體空間化」,也直指經常被詬病的耗能等議題。圖/藝術家提供,Hans-Georg GAUL攝影
《混沌機》(Chaos Machine)是一台會把觀眾放入紙鈔燒掉的點唱機,接著透過智慧合約鑄造「混沌幣」,讓觀者直接看到法幣被加密貨幣取代的現場。圖/Distributed Gallery提供,Hans-Georg GAUL攝影

被巧妙安排在《熱帶挖礦站》的泡泡內部的兩件作品分別是《混沌機》(Chaos Machine)與《Celestial Cyber Dimension (Kitty. 127.) 》。前者是一台會把紙鈔燒掉的點唱機,每張觀眾塞進去的紙鈔都會掉在電阻加熱器上而燒起來,同時引發兩個機制:首先混沌機的音響會隨機播放以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檔案系統)預存的歌曲,接著透過智慧合約鑄造「混沌幣」,存著代幣的「紙錢包」會以QR code印在感熱紙上從混沌機中吐出來,觀眾可以透過「混沌幣」增加歌曲到混沌機的音樂庫中。在展覽現場紀錄的影片中,你可以看到眾人新奇又傻眼的表情,圍觀目睹法幣――加密貨幣試圖取代的對象――失效的現場,同時也名符其實地見證從傳統經濟體系進入加密貨幣經濟體系的方式 3

另一件則是一個謎戀貓(CryptoKitties)硬體錢包。謎戀貓是一款區塊鏈寵物養成遊戲,2017 年爆紅,2018 年在佳士得(Christie’s)、Codex Protocol與Rare Art Labs共同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這個以硬體錢包形式展示的127號貓咪,以14萬美金拍出。在PoW展出的,是向藏家商借的硬體錢包本尊,放在謎戀貓團隊為了展覽用特製的還原版展台。天價的虛擬貓咪,不得不讓人感嘆:這……是泡沫吧?

置於泡泡外的作品,呈現出對於區塊鏈不同的想像。儘管其本質是帳本,但仍有其他眾多非商業的應用場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新興宗教0XΩ(zero ex omega)即是一例。0XΩ 由技術背景的麥特.利斯頓(Matt LISTON)與藝術家艾薇莉.辛格(Avery SINGER)在紐約新美術館「Seven on Seven」2018 年的會議上宣佈成立。《狗鯨》(Dogewhal)是這個宗教的第一個聖物,獨角鯨的身體接上一隻柴犬的頭――兩者都是網路迷因中常見的動物,其中柴犬後來變成狗狗幣(Dogecoin)的符號,這也顯示出加密貨幣與迷因文化之間的關聯 4。0xΩ設定出架構讓參與者與他們所共同的相信事物這兩者關係民主化,信徒可以透過智能合約鑑別、通過或發展他們自己的聖詞,以確保他們所閱讀的都是同一份資料,而不需牧師或神父等中間人來驗證其神聖性。0xΩ也發行自己的加密代幣Omega,教徒藉著代幣參與信仰系統的運作。

2018年,藝術家艾薇莉.辛格(Avery SINGER)和技術背景的麥特.利斯頓(Matt LISTON)在紐約新美術館(New Museum)舉辦的「Seven on Seven」對談中,宣佈成立新興宗教0XΩ。影片/Rhizome

此外,由莎拉.哈默曼(Sarah HAMERMAN)與山姆.哈特(Sam HART)策劃的「展中展」以「秘密」(Secret)為題,在Schinkel Pavillon一個有時作為酒吧的密室展出,與強調公開、透明的展覽主線互相呼應。在許多區塊鏈的發展過程中,會為了精進社群的目標而分裂,也就是所謂的「硬分岔」(hard forks),幣圈的著名例子包括 2017 年比特幣分岔出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2016年以太坊分岔出以太坊經典(Ethereum Classic)。這個平行展的設置,也讓人感受到策展團隊努力在展覽製成中,盡可能借鏡與實驗區塊鏈開發社群的運作模式。

《Premna Daemon》是PoW展中對區塊鏈技術抱持相對樂觀看法的一件作品。創作團隊terra0由一群開發者與研究者組成,他們創造了一個線上與線下混合的生態系,將一棵樹齡24年的臭黃荊盆景打造成神經機械植物,樹可以把從觀眾獲得的關注轉化成貨幣,用來支付自己生存所需的燈光、水與照料等開支。盆景與一個網頁相連並隨時可供監看,觀眾透過以區塊鏈建立的打賞系統捐助維護盆景的費用,凡出資者都能參與決策盆景的照料與管理。在後續 2021年的「Proof of Stake」展(簡稱PoS展)中,也有連結人與非人的嘗試作品。

由一群開發者與研究者組成的terra0的作品《Premna Daemon》,將一棵樹齡24年的臭黃荊盆景打造成神經機械植物,將關注轉化成貨幣作為生存所需的來源。圖©terra0,Stephan BAUMANN攝影
在《Premna Daemon》中,觀眾可以透過網頁監看植物的生長狀態。圖©terra0

Proof of Stake:技術主張

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工作量證明的某些問題,耗能是其中之一。PoS的運作方式通常是由欲參與驗證的節點質押其持有的代幣,系統根據投入股權的大小、持幣的時間長短來選出擔任區塊驗證的節點,若股權愈多就愈容易被選中。不過也有其他機制如隨機選取節點,避免驗證權總是集中在股權多者。

PoS展由漢堡藝術協會與西蒙.丹尼發起,相較於PoW展對於貨幣與經濟體系著墨較多,此展的關注轉向技術所有權與組織治理等,經常伴隨著合法化或歸化的問題,回應著PoS的特性,以及愈來愈多透過區塊鏈智能合約運作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簡稱DAO)。策展人對話的夥伴除了參展藝術家,還包括漢堡民族學博物館MARKK(Museum am Rothenbaum)、藝術家鐵木爾.斯琴(Timur Si-Qin)與研究數位文化的蒂蒙.拜耶斯(Timon BEYES)。

展中不乏批判地探討區塊鏈創作的作品,如「Beecoin」這個由藝術家、生物學家、工程師與蜜蜂共同執行的計畫。蜜蜂支撐著我們每日依賴生存的生態系,但人類回報他們的只有棲地破壞與威脅蜂群的寄生蟲全球化。這項計畫試圖將蜜蜂社群重新編碼為組織――深化人類與蜜蜂的關係,並重新思考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團隊成員使用開源的套件感測蜂巢的活動產生資料,接著轉化成一個加密經濟系統,藉此重新定義蜂群繁衍的內在價值。歐洲自 1985 年以來少了約25%的蜜蜂棲地,大幅影響農作的授粉,但其實在全球都出現了「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的現象。Beecoin計畫的主要目的便是打造一個DAO,促進蜜蜂養殖與數據收集以供研究使用,創作概念參考了terra0(參與PoW展的團體)利用智慧合約建立的自主森林,連結去中心化技術與非人的社交形式。

莎拉.弗蘭德(Sarah FRIEND)《點擊挖礦》(Clickmine)則是一款反思加密貨幣的網頁遊戲,玩家每點擊一次遊戲中的土地,就會在以太坊上鑄造ERC-20代幣「CLK幣」,也另外可以購買各種火力增強的功能。CLK幣是一個惡性通膨的代幣,因為只要簡單的點擊就會不斷造幣。藝術家透過這個幾乎不用動腦的點擊遊戲,質問代幣究竟是什麼?財富被創造的同時似乎也被毀滅。這件2017年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風潮,人們熱衷購買各種新發行的加密貨幣,期待幣價一飛衝天,但其實有非常多的ICO是變相誆錢去投資新創公司――幾乎是往無底洞丟錢 5

PoW展有點唱機,PoS展有販賣機。梅爾.錢(Mel CHIN)1992年的作品是一台販售垃圾食物的販賣機,商品的圖樣正好組成一張美國國旗,象徵著他所說的「垃圾食物愛國主義」。販賣機是智慧合約常見的比喻,使用者只要丟入硬幣,其餘的都由機器/合約自動執行。然而 ,DAO的組織型態比起國家更能容納不同的族群或意識形態嗎?抑或一言不合就號召理念相同者分岔出去自立門戶?

除了面向區塊鏈帶來的影響,展覽也回溯過去。千百年以來的歷史問題是否有可能透過新技術被重新想像?鐵木爾.斯琴受展覽委託製作的裝置,將漢堡民族學博物館退役的展櫃安排進新的敘事脈絡中,質問博物館如何建構其自身,以及它們所維持的文化典範如何將某些物件視為為科技;紅色新秩序(New Red Order)與克麗絲塔.貝爾.史都華(Krista Belle STEWART)的作品分別探究原住民文化在德國與美國如何被機構展示;卡拉米亞.繆勒(Karamia MÜLLER)的繪畫展示了所謂標準的「技術」工具如繪製建築圖用的軟體CAD,是如何主導了特定類型空間使用與形式的創造與評價。

梅爾.錢(Mel CHIN)的作品《Dis-Pense and Dis-Tribute》(1992-2021)以販賣機的形式作為智慧合約常見的隱喻。圖/Fred DOTT攝影

Proof of Art:數位藝術與 NFT 小史

藝術工作領域也有「共識機制」嗎?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藝術家自藏版(Artist’s Proof,AP)這樣的行業慣例,而不是如區塊鏈運行機制下所有參與驗證的節點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前者基於人與人彼此的信任,後者則去除對人的信任。2020年以來,區塊鏈、NFT在數位藝術創作者間被廣泛討論,佔據了藝術市場與藝術評論的版面,身為面對公眾的文化機構,林茲Francisco Carolinum美術館認為他們有責任提出關於數位藝術媒介與社會價值的討論。

宣稱是「第一個NFT藝術史展覽」的「Proof of Art」展(簡稱PoA),試圖提供一個NFT與加密藝術的發展史概覽。除了實體展場,另有一個建立在區塊鏈上的線上展。展覽關注在NFT這種形式出現之前,有哪些藝術家的創作是以紀錄為基礎的(record-based)?除了以NFT販售作品,他們對於去中心化的期待是什麼?藝術家與其創作的價值意味著什麼?自動化的技術能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正面的系統性變革嗎?實體展覽依照作品時序分成四個子題:已知的起源、去中心化與代幣化、再中心化、元宇宙。

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的電視裝置《Canopus》,以及康斯坦.杜拉特(Constant DULLAART)所做全世界第一張用Photoshop後製的照片《天堂裡的珍妮佛》(Jennifer in Paradise),在展覽中都作為數位藝術在加密技術進入前的經典案例。此外還包括生成式藝術先驅赫伯特.弗蘭基(Herbert FRANKE),使用慕尼黑大學的電腦運算出的《Quadrate》,不過展出的應是 1970 年藝術家重新製作的彩色版本。

2021年,林茲的Francisco Carolinum美術館舉辦了「第一個NFT藝術史展覽」的「Proof of Art」展,試圖提供一個NFT與加密藝術的發展史概覽。影片/OÖ Stories

加密貨幣的熱潮經常被比做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熱――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經濟泡沫,《鑲嵌病毒》(Mosaic Virus)正是將兩者聯繫在一起的作品,作品名稱指的是當時鬱金香所感染的病毒,使得花朵出現不同顏色的條紋,價格比一般鬱金香更為昂貴。藝術家安娜.里德勒(Anna RIDLER)用AI生成不斷變化的鬱金香,當比特幣的價格上漲,花就會出現特殊的條紋,反之,花瓣會變為單色。

同樣連結花朵與加密貨幣的作品還有莎拉.梅約哈斯(Sarah MEYOHAS)在2015年創作的《Bitchcoin》,當時她正從耶魯大學獲得藝術創作碩士,思考著如何打造更直接支持藝術家創作的收藏系統,於是在自己的私鏈上發行了Bitchcoin,後來才移至以太坊上,是較早由藝術家發行的NFT之一。2017 年,她雇用16名男性協助執行「花瓣雲」(Cloud of Petals)計畫,總共拍攝了十朵玫瑰花花瓣並建成資料庫上AI可以無限生成新的獨特花瓣。持有Bitchcoin者可選擇將代幣兌換成一張實體的花瓣攝影,但一經兌換代幣將會燒毀。

哈姆.凡.登.多佩爾(Harm van den DORPEL)的《事件監聽》(Event Listeners)是一個螢幕保護程式,內容講述科技發展造成「社會不適的解離情緒」,以及人類無聊與疏離的症狀。維也納應用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在2015年以比特幣向藝術家購買這件作品,成為第一個用加密貨幣收購館藏的美術館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這話是感嘆加密貨幣循環週期短、新技術新消息資訊量龐大,在短時間內就會經歷在證券等其他法幣市場多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劇烈波動。市場是敏感的,展場是遲鈍的,但這不意味著展覽製作者或藝術家們得跟著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持續地觀察、提問是我們所擅長的――只是速度比較慢。綜觀三展,PoA展確實透過幾件標誌性的作品,提供觀眾一個順著發展時序的展覽敘事,但或許可以說,另外兩展也都是藝術/技術史展了。

Proof of……? 區塊鏈與藝術的其他想像

媒體研究者馬丁.蔡林格(Martin ZEILINGER)2016年的一篇論文 6 分析了由藝術家凱文.麥考伊(Kevin MCCOY)與科技作家、軟體業創業家阿尼爾.達許(Anil DASH)在2014年開發出的NFT數位藝術品交易平台 Monegraph 7。Monegraph是「Monetised」(貨幣化)與「Graphics」(圖像)的合併詞,兩人當時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賦予數位藝術作品――向來因其內建的非物質且可無限複製的特性,而難以被內入收藏體系――人工的稀缺性。

蔡林格認為,使用區塊鏈加密技術作為認證機制的關鍵問題是,許多觀念性的無形勞動其價值就已屬於藝術實踐的核心,這些都外於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藝術市場而存在,透過區塊鏈「工作量證明」綁定藝術作品與作者的知識產權(Interllectual Property)顯得多餘。蔡林格悲觀地看待如Monegraph此類區塊鏈在藝術領域的應用,他指出,像這樣融合區塊鏈技術與IP政策的金融科技,並不會對於改變既有的、體制化的藝術世界產生革命性的幫助,相反地,只是更加速了長期以來保衛藝術創作為私有財產的行為。

在上述的三檔展覽中,藝術家們也各持不同態度,但儘管最終泡沫破滅,仍一定會有挺過低谷的生存者,至少回顧1990年代網際網路泡沫後的發展便是如此。除了讓作品作為私有財而流通,區塊鏈在藝術創作的應用,也有作為公共財或討論公共議題的可能,而在臺灣也有創作者朝這個方向實踐。

2020年12月,C-LAB舉辦由鄭淑麗策劃的展覽「LAB KILL LAB」子題「岔派樂基因」中,李紫彤與香港藝術家孫詠怡共同發展了初版的《岔經濟()》。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他們提出假設性的問題:如何購買/擁有/採掘一毫升的南海?

像是李紫彤與香港藝術家孫詠怡共同創作的《岔經濟()》8。在第一版的作品中,他們提出一個假設性問題:「如何購買/擁有/採掘一毫升的南海?」以這個在因主權歸屬問題引發多國長年爭議的海域出發,邀請開源軟體支持者、環境學家、原住民運動人士等不同領域參與者,共同在工作坊中討論南海的所有權問題。第二版的作品則將第一版討論中多方決議共同持有的一毫升南海海水以NFT形式發行,在去中心化的架構下進一步探討所有權。

另一個例子是原先從事攝影創作的陳斌華。他自2016年開始以「CC0公眾領域貢獻宣告」放棄著作財產權的方式發表作品,邀請所有人「自由複製、修改、發布或展示」其作品,就算是商業利用也不需經原作者許可,以類似「著左權」(copyleft)的極端方式揭示數位影像、檔案原生即具的被複製與大量傳播本質;而他近期的創作計畫《NF0》在前階段CC0的基礎上,以NFT形式發表作品,使得作品「既是公共財又可被交易」,他在一場公開講座中提到《NF0》計畫希望提供一個「文化公共財儲蓄」(Art as public saving)的途徑,透過加密技術確保開放到公眾領域的檔案能夠更妥善且廣泛的傳播 9

「人們總說Web 3的發展現在為時尚早,但我們應當從一開始就留意各種可能往中心化發展的傾向。」誠如加密通訊軟體Signal創辦人馬克西.馬林史派克(Moxie MARLINSPIKE)對於所謂第三代網路的分析,當我們在創作與論述中讚頌區塊鏈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時,實則不能忽略目前種種讓Web 3體驗更加親民的,其實是Web 2的中心化平台,像是Coinbase這類提供錢包託管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或是NFT販售平台如OpenSea。期待在上述眾多的藝術實踐與嘗試之外,看到更多回應技術基礎建設矛盾的想像。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5.19
撰文 李佳霖
NFT區塊鏈技術藝術
Footnote 註釋
01
有關這段發展歷程請參見《以太奇襲:一位19歲天才,一場數位與金融革命》(The Infinite Machine:How an Army of Crypto-hackers Is Building the Next Internet with Ethereum)第二章〈加密龐克的狂想〉,臺北:早安財經文化出版,2021,頁35-49。
02
2018年,於Schinkel Pavillon呈現的展覽「Proof of Wok」手冊全文可以透過IPFS連結瀏覽。
03
具體來說是假如你想進入加密貨幣市場,但一開始手上沒有任何加密貨幣,可以先用法幣購買加密貨幣。
04
「鯨魚」是幣圈對於大量持有某種虛擬貨幣者的稱呼。由於區塊鏈上的所有錢包地址與對應持有的資產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但無法得知錢包的真正持有者是誰。當「鯨魚」大幅移轉錢包中的資產,往往會影響到該虛擬貨幣的幣價。
05
Inte GLOERICH. "Extracting Computerized Desires – a Review of Clickmine." The Institute of Network Cultures, February 5, 2019.
06
Zeilinger, M.. "Digital Art as 'Monetised Graphics': Enforc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n the Blockchain." Philosophy & Technology, 31(1), 2018. 15-41.
07
「Monegraph」計畫的起源與前面提到的0XΩ一樣,也是紐約數位藝術組織Rhizome媒合藝術家與科技人的「Seven on Seven」跨界合作計畫。
08
《岔經濟()》的計畫共筆請見連結
09
2022年1月5日在Lightbox攝影圖書室舉辦的「NFT for Everyone:給所有人的NFT講座」,講座訊息參見連結活動共筆
Author 作者
李佳霖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研究與實踐關注方向為數位時代的文化研究、媒體理論與藝術創作。目前就讀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同時擔任自牧文化負責人,製作展覽與出版圖書。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圈選的姿態,思考的筆觸:記威廉.克萊因回顧展「親愛的夥伴們」
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與世長辭後,首爾韓美攝影美術館(뮤지엄한미)推出了藝術家回顧展「親愛的夥伴們」(Dear Folks,)。展覽以克萊因各時期的核心精神,收錄其多元且跨媒介的創作實踐,體現克萊因繁複疊加的創作思考與實踐。
發布日期2023.11.10
展覽影像藝術
觀察報告
夢想城鄉:在一處允許「脆弱」的地方彼此陪伴
作者與我們分享他在夢想城鄉實習的經驗,在過程中,如何逐步透過陪伴交付自己,也接起他人。在面對自身的脆弱同時變成更具同理心的人。
發布日期2023.05.02
實習無家者藝術貧窮議題
觀察報告
從「錄像藝術」的不適切框架看臺灣當代藝術影像的解讀危機與論述方法的更新(上)
本文分為上下篇,探討在臺灣藝術脈絡行之有年、且無所不包的「錄像藝術」是否真的有助於我們理解今日的影像藝術,甚至當代電影的意義?而各式辭彙所指稱的意義又是如何影響著臺灣錄像藝術創作者和作品的展示場域。
發布日期2022.11.16
藝術視覺文化錄像藝術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