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Article 文章總覽

觀察報告
Yes We Camp在臺灣:藝術扎根,創新發芽
法國社會創新團隊團體Yes We Camp針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發想了四種創新改造提案,經由C-LAB內部需求討論並從中選定一項,兩方再合力將之實現。
發布日期2018.11.09
公共空間實驗建築文化實驗社會創新
駐地
重啟頹傾的時空量體,義大利實驗場Esperienza Pepe觀察
Esperienza Pepe的歷史背景與再開放的目標近似於前身為空軍總司令部的C-LAB,初心在於打開一個獨斷權威的封閉場域,向在地與國際的公眾開放。
發布日期2018.11.09
Esperienza Pepe文化實驗文化行動社會創新
群像
巫彥德:以行動實驗回應貧窮,人生百味甘苦談
圍繞著都市貧困的議題,初期的人生百味由行動構成,將資源與合作對象連結起來。如今的人生百味,自詡為一個回應貧窮問題的「行動實驗室」,透過文化建構著眼於問題的根本。
發布日期2020.10.08
助人文化文化建構貧窮議題
駐地
被凝視的展演,印尼移工的藝文場景觀察
移工為什麼展演?為了誰展演?主流社會習慣性地把印尼移工視為一個整體,並化約成某種第三世界的落後形象,而忽略移工內部的異質性。
發布日期2020.09.25
國族想像移工藝文場景
駐地
艱苦薩伐旅:撒哈拉以南非洲(有時有些當代藝術的)旅遊手冊
從非洲傳出來的消息,多半都是壞消息。受到單一化的媒體訊息影響,多數人聽到要去非洲,通常面露難色。
發布日期2019.10.13
文化交流殖民經濟非洲藝術
觀察報告
在語言與記憶間找尋文化的實驗:臺灣錄像藝術的語言切面 2007–2011
從2007年起到2011年約莫五年之間,當時30歲前後的臺灣年輕錄像藝術家們對於語言、記憶與認同之間的關係不約而同地產生興趣,由此各自展開了找尋文化底層結構的嘗試。
發布日期2019.04.10
文化實驗表演性認同
觀察報告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從科學史看「實驗」態度
實驗,這個事實上來自科學領域的詞彙,成為當代藝術中的關鍵字。為什麼「實驗」在今天能如此廣泛且理所當然地被拿來指稱「藝術實踐」?而「實驗」究竟意味著什麼?
發布日期2019.04.08
文化實驗科學史藝術實踐
群像
南機拌飯:空間共享、社群培力的培養皿
南機拌飯是由一群年輕人以合作社組織方式,在南萬華忠恕社區所經營的基地。名中有「拌」,即是以空間開放、資源共享為合作社的核心理念,希望人們匯聚於此,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發布日期2021.01.20
合作社社會創新社群培力
觀察報告
網際網路美學現象「蒸氣波」過路觀察
這團只存在於網際網路的迷霧,是人們所懷有的數位鄉愁,是團名為「蒸氣波」(vaporwave)且只存在於網際網路的迷霧。
發布日期2021.11.25
數位鄉愁未來懷舊蒸氣波
觀察報告
速溶回顧展二:論déjà disparu、魂在學及失去的未來
憂鬱已經從個人感受總體化成為我們的時間困境本身。我們就像是《閃靈》中身在酒店舞池中的主角,一面跳著鬼舞一面說服自己:當年的音樂就是今天的潮流。
發布日期2021.12.08
Mark Fisher未來懷舊魂在學
觀察報告
有關碎片化的電視記憶與畫面懷舊――去政治化的懷舊再現
這些擷取自過去大眾文化中的碎片化文本,形構出的當代網路主流社群文化、迷因與網路次文化,某種程度上展現了一種困陷於新自由主義市場邏輯與不穩定的生活狀態。
發布日期2021.12.22
未來懷舊迷因電視劇
觀察報告
K-PUNK長存:與馬克.費雪對談,尼祿出版社,2014年夏
本文為尼祿出版社(NERO Editions)於2018年出刊,與2017年辭世的文化理論學者馬克.費雪(Mark FISHER,別名k-punk)所進行的對談。
發布日期2021.11.10
K-Punk未來懷舊蒸氣波魂在學
駐地
打開臺史博的歷史冰箱,關於非虛構的檔案敘事
博物館中的建檔機制將文物與現實世界,進行了層層隔離與清潔,將常民文化生活中的物件自原所屬場域中剝離,如「封印」般收復進孤獨的歷史冰箱。
發布日期2019.12.11
博物館檔案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