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駐地

截然不同的「美式」音樂現場:從學習者到教學者

紐約街頭的音樂演出者。圖/簡宇君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6.28
撰文 簡宇君
教育文化生態系音樂

超市販賣的商品有限、餐飲外送平台提供的選擇稀少、居民對衛生要求不甚嚴謹等,皆是在話題韓劇《海岸村恰恰恰》中,從大都市搬到海濱小鎮的女主角尹惠珍,對於生活轉變的種種不適應。從紐約搬遷至西維吉尼亞摩根鎮的我深有同感,內心激動地吶喊著:「I feel you!」

紐約:聲音的綜合沙拉盤

2011年的夏天,我拎著兩個行李箱獨自來到紐約,雀躍又緊張的心馳騁在逐夢的道路上。

紐約,全美人口最多的城市,雖依地域劃分為曼哈頓區(Manhattan)、皇后區(Queens)、布魯克林區(Brooklyn)、布朗克斯區(Bronx)和史丹登島區(Staten Island)五個行政區,卻也因不同種族的匯聚、文化和經濟活動的密集度差異,發展出中國城(Chinatown)、韓國城(Koreatown)、小義大利(Little Italy)等多個特色文化區。漫步在第五與第六大道之間的西32街,來自世界各地的料理紛陳,但對於旅居海外的華僑和留學生而言,「珍奶去冰無糖加珍珠」好比通關密語,三秒的點餐卻恰似多年的熟識,是最難言而喻的親切感。有人說,紐約像「文化熔爐」,透過不同民族文化的影響與同化,融合形成新的同質文化社會;但將之比喻為既相容又保持各自文化特色,「沙拉」般的多元社會,似乎更加貼切。

有這麼一句話:「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以我當時就讀的曼哈頓音樂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為例,約有39%的國際學生;走廊上,除了歌聲與多種樂器聲縈繞,彷彿美國作曲家查爾斯.艾伍士(Charles IVES)所擅長的拼貼、疊置作品。同時,英文、中文、韓文、西班牙文等此起彼落的不同語言好比聲部對位(counterpoint),交織成另類的複音音樂(polyphonic music),多樣的個人特色也恰恰呼應了文化的多元。「我昨天又通宵練琴了……」、「Deadline快到了,我曲子寫不完怎麼辦?」、「我接下來有好幾個audition跟比賽要準備……」、「我這個週末有gig!」、「今年暑假要去哪些音樂營?」走廊也是社交平台與資訊交流網,討論著五花八門的音樂活動,也抒發百感心情。雖然地處寸土寸金的紐約,學校沒有腹地遼闊的校園,但在狹窄的走廊上,樂聲與人聲共譜的繽紛交響曲仍令我記憶猶新。

曼哈頓音樂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的Reiko FÜTING教授於「大一音樂理論」(Freshman Theory)的課程中說明調名跟調號(Key and key signatures)的意義。圖/簡宇君提供

由於教學體制與系統的不同,即便所有科目都與音樂相關,就學期間,仍在某些課堂上如周子的兄長不辨菽麥,在另些課程中的表現卻又穎脫而出。這也對於我爾後執起教鞭,面對一班各有千秋的學生,思考如何平衡不一的程度、加強弱點同時發展潛能,並以互動、啟發式的教學方式為目標,累積了重要的養分。在曼哈頓音樂院中,全校擁有來自超過50個國家的學生,大家不僅文化背景各異,成長環境與教育經歷也不盡相同,彼此切磋琴藝、分享見聞,也讓學習的過程不再止於教室,不再拘於文字。

「今晚在費雪音樂廳(Avery Fisher Hall)1 跟Zankel Hall都有音樂會,好難決定要去哪一場噢。」、「王羽佳3月時要來紐約耶,我們趕快去搶票!」、「中午12點要記得搶Met Opera的rush tickets唷!」這樣的對話在同儕間時有耳聞,玲瑯滿目的展演如百匯自助餐般難以抉擇,是紐約人幸福的痛苦。舉凡古典音樂的傳奇殿堂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樂聲蕩氣迴腸的大都會歌劇院(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爵士樂自由奔放的藍音符爵士樂俱樂部(Blue Note Jazz Club)、演唱會熱血沸騰的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音樂劇扣人心弦的百老匯劇院(Broadway Theatre)等,坐擁數以千計的表演場地,孕生千姿百態的音樂類型,是藝術家實現夢想的舞台,亦吸引著求「樂」若渴的觀眾。

隨著時代變遷與觀念更迭,藝術形態千變萬化。跨領域、結合多重感官體驗、開拓新穎呈現方式的展演,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以2019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的展覽「Rainforest V(variation 1)」為例,由大衛.都鐸(David TUDOR)構思、Composers Inside Electronics Inc.實現的聲音裝置,將各樣日常物品,諸如金屬桶、塑膠管、老式計算機硬碟等,裝設聲波換能器,並懸浮在展示空間中以增加它們的共振,巧妙地結合視覺與聽覺藝術,甚至科學的應用;民眾悠遊在各式裝置之間,音樂,不再侷限於樂器演奏或人聲歌唱的音符,換個角度,「聲音即是音樂」。

2019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的展覽「Rainforest V(variation 1)」為例,由大衛.都鐸(David TUDOR)構思、Composers Inside Electronics Inc.實現的聲音裝置。影片/MoMA

隸屬於哥倫比亞大學,致力於發揚當代創新且獨特藝術的米勒劇院(Miller Theatre),是旅居紐約多年的我熱愛造訪的地方;除了售票節目之外,免費的「快閃音樂會」(Pop-Up Concert)是劇院的一大特色,不同於一般在台下正襟危坐的音樂會,劇院提供啤酒、紅白酒,且觀眾坐在舞台上與演奏者僅有咫尺之距,有時穿插著訪問與問答的橋段,愜意的氛圍與親近的交流互動,跨越無形的鴻溝,拉近了觀眾與演奏家、作曲家以及新音樂的距離。

蔣勳曾道:「要對審美進行思辨時,首先要放下的是『成見』。」許多人認為現代音樂難以入耳、艱澀難懂,也不易親近。既有的知識成為思維的阻礙,因預設立場、假定結論,心也隨之封閉;若能放下成見、靜心沉澱,並敞開心胸的話,何以賦予藝術框架?

踏出室內,徜徉於街頭巷弄、公園林道,甚或來去匆匆的地鐵站,街頭藝術家抑或屈身、擺振、扭動身軀,獨舞又鬪舞;抑或引頸高唱、演奏樂器,或獨奏,或重奏;抑或大筆揮畫、專注構圖,描繪周遭景物。有些藉此維持生活,有些單純展現自我,有些透過藝術傳達對社會的觀感。街頭的創作者也為這個城市傾注了獨一無二的色彩。紐約的藝文活動猶如夏夜繁星,令離開這個生氣蓬勃城市的我,夜夜魂牽夢縈。

米勒劇院(Miller Theatre)打破嚴肅的音樂會形式,拉近觀眾、演奏家與表演者的距離。圖為2018年演出的《動物狂歡節》(Carnival of the Animals)。圖/Steven PISANO攝影, © Peter MATTHEWS,CC BY 2.0
紐約街頭的音樂演出者。圖/簡宇君攝影

摩根鎮:在「山脈之州」的角色轉變

七年後,同樣是炎炎夏日,從兩只行李箱擴增為11個郵寄大包裹,外加四件隨身行李;但願經歷七年海外留學的洗鍊,學術充實與心靈成長皆能與家當數量的增加一樣成正比。恍若知曉我因興奮、緊張而加速的心跳,巴士疾馳在快速公路上,駛向未知的西維吉尼亞。

離開紐約前,學校的一位同事以羨慕的口吻向我說:「真希望我也能定居西維吉尼亞,那是我最嚮往的地方,擁有全美國最優美的景色。」而我也在腦海中勾勒著旖旎風光,編織各式創作靈感。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巴士甫入摩根鎮,眼前所見猶如冷水澆頭,或許是當天的雲迷霧鎖暗中作祟,「灰容土貌」是我對這個城鎮的第一印象,與「雍容華貴」的紐約形成極大的反差。雖然在車上呼吸不到灰煙瘴氣,卻被驚愕嗆得氣噎喉堵,巴士一震一震地行駛在凹凸不平的路上,伴著我逐漸忐忑的心,一如跳著不規則節拍的無聲舞曲。

從莫農加希拉河(Monongahela River)端看向西維吉尼亞大學(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圖/Jae69376攝影,CC BY-SA 3.0

「單純」,似乎是這個鎮的代名詞。超市、小型商店、連鎖速食店等,疏落地點綴著以西維吉尼亞大學(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為中心的小鎮,少了五光十色的誘惑,居民的生活也十分純樸。大眾運輸不似紐約錯綜複雜又四通八達的交通系統,僅有零星公車與校車,以及連接三個大學校區、五個據點的循環「摩根鎮個人快捷」(Morgantown Personal Rapid Transit),雖非萬全之計,尚能暫且應急。「沒有車好似沒有腳」,雖直白卻貼切地道出了我的心聲。

不似濱海的紐約,摩根鎮為群山所圍繞,新鮮的海產宛如珍饈;另因該鎮平均所得偏低,價格相對高昂的牛肉也十分罕見。打開Uber Eats,想再現一指神功,卻只有連鎖速食店映入眼簾。是說一個美國又能有幾個地方能像紐約一樣呢?

「堆積如山的功課寫不完,還要打工籌生活費」、「沒有人資助我,生活有困難」、「我有心理障礙,沒有辦法去上課和交作業」云云。西維吉尼亞為全美第二貧窮的州 2,排山倒海的經濟壓力也寂寂地壓迫著學生,間接影響學習。在我所任教的西維吉尼亞大學裡,許多科目的老師會自行製作講義與教學影片,一來,減輕學生的負擔――美國的教科書動輒臺幣數千元;再者,統整各方文獻資訊,以實踐多樣化、全面性、且有效率的教學。相較於「音樂演奏」,「音樂教育」、「音樂治療」和「音樂產業」等以穩定就職為目標的主修課程居多;而在作曲領域裡,學生們趨向創作電影配樂與電玩音樂,動機十分單純:可以賺錢。似乎,純粹地追求音樂藝術的意義與探索自我美學的體悟在這裡是天方夜譚。

有「西維吉尼亞的驕傲」(The Pride of West Virginia)之稱的WVU Band。影片/WVU Band

與衣冠齊楚地出席音樂盛會或藝術展覽相比,衣著輕鬆地手拿可樂與熱狗,在球場或酒吧為支持的球隊吶喊、加油,更令當地人怦然心動。以體育聞名的西維吉尼亞大學,亦是美國大學體育協會「12大聯盟」(Big 12 Conference)之一,而有「西維吉尼亞的驕傲」(The Pride of West Virginia)之稱、超過300人的軍樂隊(marching band)更是球賽的焦點。此刻,音樂並非悠悠陶冶性情,而是鏗鏘頓挫地讓在場的人們燃起滿腔熱血。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growing like a breeze

如同〈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的歌詞所述,西維吉尼亞是個「山脈之州」,以優美的自然景觀聞名。距離摩根鎮約20公里的庫珀岩石州立森林公園(Coopers Rock State Forest)為一名勝景點,尤其是健行、登山、攀岩與露營愛好者的心之所嚮;爬上山頭,鳥瞰峽谷景觀,遠眺重巒疊嶂時不禁發現,「啊,這不就是我當初所期盼的碧水青山嗎?」果然,切勿以偏概全,眼光要放遠,莫不侷限視野而畫地自限;側耳傾聽森林絮語、鳥鳴百囀,大自然的隨想曲不絕如縷。

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根據統計 3,超過87%的摩根鎮民為白人,亞洲人只佔3%左右;而西維吉尼亞大學的國際學生人口比例約為8%。身為亞洲人又時常配戴口罩的我,好比動物園裡的北鳳冠企鵝,是稀有物種且辨識度極高。不僅膚色的差異,對於音樂、藝術與理想的看法也別樹一幟。在書中,蔣勳也提及:「當你可以和自己對話,慢慢地儲蓄一種情感、醞釀一種情感時,你便不再孤獨。」小鎮人口密度低,沒有城市的人聲鼎沸,生活單純,多了許多與自己對話、與生命交流的時間。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感受周遭並珍惜孤獨,生命因而豐盈飽滿。

佔地超過960萬平方公里的美國,樣貌包羅萬象,有像紐約這般簇錦團花的閭閻撲地,也存在著像摩根鎮這樣樸實無華的窮鄉僻壤。「人」,賦予各地溫度,發展出多元的「文化馬賽克」(cultural mosaic);是每個獨一無二的「人」,雕塑出各地的與眾不同。假若每一個地方皆燈火輝煌,火樹銀花也將變得平凡無奇。

《海岸村恰恰恰》裡的洪班長有句話這樣說:「人生不是代入公式,不像微積分那樣算一算就出來,也沒有正確答案;人生是與生俱來的課題,端看我們怎麼去解。」或許會迷路、繞路、偏離軌道,也或許會徘徊不前,但張開雙手擁抱每一瞬間,走過的今日會成為明天的痕跡。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說中講到:「你沒辦法預見這些點滴如何聯繫,唯有透過回顧,方能看出彼此關聯。」(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點滴」,在這句話中意味著「個人經驗」,但若將它延伸為世界上的每一個點、每一角落、每一物,浩瀚的宇宙中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存在的理由,等著我們去探索;點連成線、線畫成面,逐步勾勒出屬於自己且獨一無二的地圖。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6.28
撰文 簡宇君
教育文化生態系音樂
Footnote 註釋
01
費雪音樂廳(Avery Fisher Hall)是位於紐約曼哈頓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的音樂廳,於1962年啟用,最初命名為愛樂廳(Philharmonic Hall),1973至2014年名為費雪音樂廳,在2015年更名為大衛格芬廳(David Geffen Hall)。
02
根據獨立平台世界人口觀察(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21年的統計,西維吉尼亞為美國第二貧窮的州,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8,850美元,貧困率為17.54%。
03
同樣根據獨立平台世界人口觀察(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21年的統計,西維吉尼亞摩根鎮的人口組成比例報告
Author 作者
簡宇君美國曼哈頓音樂院音樂藝術博士,主修作曲。現為西維吉尼亞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曾任教於紐約曼哈頓音樂院。積極參與世界各地音樂節,亦與當代知名的樂團與音樂家合作。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Radiw(歌謠)、Misafafahiyan(蛻變),和那些用歌說故事的人
或許對於阿洛這一代阿美族人來說,談論radiw的真正意義,是不要忘記了如何在唱歌的行動中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就像通過radiw作為一種「說故事的行動」,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一樣。
發布日期2023.05.09
radiw 歌謠原住民跨性別音樂
觀察報告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音樂?
新南向政策施行後,許多藝文單位積極辦理相關活動,然有些活動仍落入「為多元而多元」窠臼,甚或「為一體而多元」的意識形態服務。而又該如何在多元文化活動中,讓移民/移工成為主體,而非被展示的客體?
發布日期2023.01.04
多元文化新住民移工音樂
駐地
府城的歌聲,印尼移人的音樂場景
移工不再是一群面貌模糊的外地人,音樂讓他們成為性格鮮明的獨立個體,用歌聲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許多精彩的音樂足跡,更將府城生活的集體記憶,傳唱到更遠的他方。
發布日期2022.07.14
文化移工空間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