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EN
Wave
短波
專屬短波發送,關於C-LAB的第一手活動訊息。
Article
文章
透過「觀察報告」、「駐地」、「群像」等單元,呈現多面向的文化主題。
Review
觀察報告
以深入報導和評述文字,呈現作者關於文化實驗的思辨與觀察。
Encounter
駐地
來自各地駐點的作者,以獨到的眼光探索世界,分享從地方出發的文化觀點。
Sketch
群像
採訪報導在地的文化實驗者,探看文化生態系的豐富面貌。
Archive
檔案
考掘C-LAB的歷史與記憶,將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保存為檔案。
Article
文章總覽
分類
全部
觀察報告
駐地
群像
年度
全部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關鍵字
全部
歷史
當代藝術
空總
表演藝術
CREATORS 2019
CREATORS 2022
CREATORS 2023
影像
CREATORS 2018
檔案
文化實驗
生物藝術
實驗
音樂
空間
轉型正義
公眾參與
音樂綠洲
CREATORS 2021
玩聚場
送出
觀察報告
慾望後殖民:山海肉身與酷兒凝視
當過往被不同支配者分別壓抑的原住民男人與酷兒族群都早已到了現身乃至相逢的時刻,山海是迷障,還是迷情⸺翻看自上世紀以來就隱伏在我們文化發展中的「慾望譜系」,或許我們心中已有底案。
發布日期
2024.04.10
原住民
山海美學
酷兒
觀察報告
創造的「場」
《民主聖殿》是由眾人共同搭建的臨時聚會所,一處由人的匯集所創造、參與、使用的場所。這個共同創造的「場」,既是318的另類記念碑,也是後318精神徵兆的顯影,同時也是眾人共同療癒運動傷害的所在。
發布日期
2024.03.22
公眾參與
年度展覽
駐地
在「修護」之間與之外:再訪MoMA媒體藝術保存維護現場
作者記錄2022年4月至7月間駐館MoMA媒體修護團隊的過程,觀察側重於保存實務現場中利害關係人的互動、團隊運作機制以及美國博物館機構的環境架構,藉此探究該館媒體藝術保存專業發展的緣由基礎。
發布日期
2024.03.14
媒體藝術
數位修護
觀察報告
囚犯與鄉親:白色恐怖再現的主體化路徑
再現白色恐怖的作品中,多論及特定類別的政治犯群體或個人,政治犯往往也呈現出某類特定的樣貌⸺這正是政治犯「主體化」所帶來的結果,呈現的是白色恐怖歷史與藝術場域的特定連結模式。
發布日期
2024.02.21
歷史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觀察報告
林其蔚的模組實驗:失聲祭 ✕ CREATORS「LSF#127 林其蔚 藝術家專題計畫」
2023年末,「失聲祭」與「C-LAB CREATORS」聯合推出的藝術家專題計畫,邀請了林其蔚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進行了一場專題講座與一場最新作品《音結1.4》的發表演出。
發布日期
2024.02.06
CREATORS
公眾參與
聲響實驗
觀察報告
邁向短影音時代:以「框」為中心討論數位影像的美學潛能
當我們把短影音和短片並置在一起討論時,短影音鬆動了什麼樣關於短片的知識板塊,甚至是反之亦然?這個問題或許更應觸及數位時代下新的影像產製與觀賞型態,如何鬆動既有電影知識版圖及其不滿。
發布日期
2024.01.29
影像
短影音
觀察報告
以聆聽描圖,或如菌絲蔓延⸺「啟.靈」計畫觀察報告
「『啟.靈』:西洛賽賓(psilocybin)之耳⸺聆聽心靈」探索電子音樂在「啟靈藥輔助心理治療」時所產生的協助。
發布日期
2024.01.29
CREATORS 2023
電子音樂
觀察報告
Live Coding:How to stay alive? 一個沒入門者的觀察
「Live Coding研究推廣計畫」把「好玩」放回核心的價值,讓沒有程式語言背景的人都能一起參與,進而形成非技術導向而更具開放的社群可能。
發布日期
2024.01.29
CREATORS 2023
科技藝術
觀察報告
取消還是深偽?一些關於「虛構」的思考
鄧九雲、曾乙文的「演員與道具的重構:單人表演《女二》與推測物件的前期對話」將「表演」與「推測設計」置放於同一平面,以兩造無主副、無先後的平等關係,探索敘事的能動性。
發布日期
2024.01.25
CREATORS 2023
表演
設計
觀察報告
不動之動:意不在抵達的行動與書寫
根據李奧森所策劃的演講,視為通過制度化自由來行使自主自由,對於C-LAB視域中的「公眾」的一次歧義與拓展:好客(hospitality)也許是文化實驗的視域中,長期被忽略的一塊。
發布日期
2024.01.25
CREATORS 2023
文化實驗
觀察報告
朝向一件作品的完成:創作/書寫的同質異構
「導體大系」計畫藉由田野調查以及神祕學為題等內涵作為兩種不同傾向方法,探討當代藝術場域中的補充與探索的可能。
發布日期
2024.01.25
CREATORS 2023
田野調查
觀察報告
緩衝、遲延與知覺行動:「介入空城現場」及其關係導向的評述
「空城現場」團隊的長期性實踐,試探一種「關係導向的評述」在操作上的初步思索:既需要扣合實踐過程的各個環節作為基礎,進行深度和批判性的分析和論述;亦時刻惦記著評述本身在表達形式和特質的重要性。
發布日期
2024.01.18
CREATORS 2023
歷史
藝術行動
觀察報告
構想之後.展演之前:「帝國的標本」及其間距型評述
透過「帝國的標本」計畫,藉由標本探討倫理學以及鬆動以人類中心的知識論與感知學框架,進行積極的推辨與反思。
發布日期
2024.01.18
CREATORS 2023
帝國標本
觀察報告
恍若豐富,無以遺失:印度性別檔案與簡.金.凱森的檔案實踐
在這樣檔案「過剩」的普遍常態下,總是相對「匱乏」亦永難滿足的檔案工作本身,在當代還有何種行動意義?又該如何理解隨檔案的重複發掘,而在不斷重述、相互覆蓋中循環的弱勢歷史書寫?
發布日期
2024.01.10
檔案
檔案研究
駐地
地景藝術之外:大地藝術季在花東的兩種藝術網絡尺度
李韻儀歸納出的「意識部落—都蘭(糖廠)—大地藝術季」前世今生,是以藝術社群啟動;節點共創承接的「水稻田—米耙流—森川里海」藝術季脈流,則自初始的單一部落(港口部落)向多部落放大。
發布日期
2024.01.08
地景藝術
大地藝術季
1
2
3
4
5
10
20
About
關於我們
文化實驗,期許的是一種文化翻轉、創意撞擊的不服從態度。當實驗成為一種態度之後,各種文化倡議和新道路,將如水波、震波、音波、光波、電波,自此展開。
文化實驗場要展現的是當代的創造者文化、製作者文化、分享者文化、參與者文化,希望藉此締造嶄新的文化創作生態系,讓當代讀者從雲端分享平台出發,利用人文數位技術,結合當代藝術之眼與文化觀察的批判反思,由文化創新啟動社會創新之鑰。
《CLABO實驗波》是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發行的線上刊物,希望打造一個從文化出發的跨域實驗平台,成為文化實驗同伴的群聚之所,藉著文化實驗的嶄新故事,我們於此啟程走向未來!
Editorial Team
編輯團隊
發行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主編
劉郁青
執行主編
童詠瑋
執編
莊佳娟
Copyright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所有刊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像、著作、檔案、資訊、網站架構、視覺呈現安排、影音、軟體及程式等之版權,除特別指明外,網站內的所有內容,均為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所有或已獲得版權持有者授權使用,並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保護。
未經本網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製、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若您欲引用或轉載本網站內容,除明確為法律所許可者外,必須依法取得本網站或其他權利人的事前書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