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Encounter 駐地

來自各地駐點的作者,以獨到的眼光探索世界,分享從地方出發的文化觀點與參照,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文化關注與反思。
駐地
被凝視的展演,印尼移工的藝文場景觀察
移工為什麼展演?為了誰展演?主流社會習慣性地把印尼移工視為一個整體,並化約成某種第三世界的落後形象,而忽略移工內部的異質性。
發布日期2020.09.25
國族想像移工藝文場景
駐地
福壽螺回娘家:一場跨越太平洋,物種、生態與藝術的田野調查
在臺灣福壽螺總被當成農害之一,然而為何福壽螺會從阿根廷來到臺灣?由人類學學者、生態學家和藝術家組成的「南美追螺團」也就此誕生,投入了福壽螺的尋根之旅。
發布日期2020.07.13
物種生態福壽螺
駐地
非人生物與當代社會間的關係,《伸縮耳》與荷蘭Rijksakademie駐村實紀
羅晟文以荷蘭駐村的經歷,闡述自己是如何從對於非人生物與當代社會關係的關注與探討,在完善的工作室機制下發展出《伸縮耳》計畫。
發布日期2020.06.16
動物權噪音超聲波
駐地
疫情下的紐約藝術博覽會
縱使軍械庫藝術週在今年詭譎的疫情肆虐下頗受影響,以開放多元著稱的SPRING/BREAK Art Show卻是不畏疫情地熱火朝天。
發布日期2020.06.02
COVID-19當代藝術藝博會
駐地
福和橋邊的山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村紀錄
寶藏巖來自一場社會的實驗,其中包含了烏托邦的政治想像與社會理想,並攪和著地方勢力與市政方針,在街頭運動、公權力,與藝術家等多方角力下誕生。
發布日期2020.04.20
寶藏巖文化參與藝術介入
駐地
人們來了,記2019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
作為亞洲地區少數的紀錄片盛會之一,山形影展三十年來持續面向世界,徵集並展映各式作品,站穩了自身在影展界的重要地位。
發布日期2020.03.22
山形影展紀錄片雙年展
駐地
動盪與優勢:拉丁美洲的藝術進駐
拉丁美洲在文化上長期缺乏國家資源的挹注,卻又因為社會分配不均與洗錢的推波助瀾,而有了強大的藝術產出與火熱的藝術市場。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也因而對這塊土地越來越感興趣。
發布日期2020.01.21
伊比利美洲拉丁美洲藝術進駐
駐地
打開臺史博的歷史冰箱,關於非虛構的檔案敘事
博物館中的建檔機制將文物與現實世界,進行了層層隔離與清潔,將常民文化生活中的物件自原所屬場域中剝離,如「封印」般收復進孤獨的歷史冰箱。
發布日期2019.12.11
博物館檔案歷史
駐地
艱苦薩伐旅:撒哈拉以南非洲(有時有些當代藝術的)旅遊手冊
從非洲傳出來的消息,多半都是壞消息。受到單一化的媒體訊息影響,多數人聽到要去非洲,通常面露難色。
發布日期2019.10.13
文化交流殖民經濟非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