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駐地

來回於曼徹斯特與利物浦之間,一堂在英國西北的歷史課

位於曼徹斯特的人民歷史博物館(People's History Museum)旁的彼得盧(Peterloo)塗鴉,以黑人女性與孩童為主角。圖/王淳眉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3.31
撰文 王淳眉
Black Lives Matter殖民史轉型正義
曼徹斯特是一個偉大又基進的城市,現代歷史中很多重要的事件都在這裡發生,希望你們好好享受這裡所給予你的資源!

一踏進新生交流的小房間,助教散發著身為「Mancunian」1的自信,口沫橫飛地播放準備好的簡報,上頭列滿接下來一年作為國際學生可能會需要用到的資源。這些資源涵蓋八方,從健康醫療到圖書館使用,當然少不了這個城市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導覽。曼徹斯特座落在英格蘭西北部,是世界第一個工業化的城市,也是過去英國工業發展的重要指標。當棉花紡織、蒸汽火車、鐵路建設、運河碼頭與紅磚倉庫在19世紀佈滿這座城市之後,這裡就像是巫師的煉藥缸,火熱地冒著煙,讓18世紀初,人口數不到一萬人的小城市,在過了一個世紀之後,一路增漲至70萬人。完全實現了「貨出得去,人進得來」,曼徹斯特資本家發大財。

談到英國,身邊絕大多數的朋友能隨口提及的城市非倫敦莫屬。因此當我說要去曼城時,大家開始拼湊線索去想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看英格蘭足球聯賽的朋友會提起曼聯、曼城;聽搖滾樂的會說綠洲合唱團(Oasis)、史密斯樂團(The Smiths)、歡樂分隊(Joy Division)或是傳奇舞廳The Haçienda;對社會學或共產主義有些認識的朋友會說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和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在這裡受到啟發,而寫下《英國工人階級狀況》(Die Lage der arbeitenden Klasse in England);或是1819年那場在現今曼徹斯特市中心的聖彼得廣場要求議會改革與平等選舉權的「彼得盧大屠殺」(Peterloo Massacr)2,或是因此成立的《曼徹斯特衛報》(Manchester Guardian)3;而理工專長的朋友則是侃侃而談第一次原子分裂、第一台能儲存程序的計算機(現代商業電腦的原型)、第一條城市間全蒸汽火車鐵道等。我常類比曼城大概就像是高雄,不管是過去發展工業的背景、在生產升級的過程裡被拋棄的落寞,或在創意都市口號滿天飛的情境下拚轉型的過程都有幾分相似。雖然曼城不靠海,但是豐富的河道連結利物浦,也就完成了「貨出得去」的基本要求。

2019年7月,「臺北電影節」放映英國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拍攝的《彼得盧:人民之聲》(Peterloo)。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曼徹斯特因正值事件發生200週年,故隨處可見紀念「彼得盧大屠殺」事件的相關活動與海報。聖彼得廣場上的曼徹斯特中央圖書館便有一場名為「The Hidden Project Peterloo Massacre Tableaux 1819-2019」的攝影展。攝影師瑞德.桑達士(Red SAUNDERS)邀請群眾扮演當時參與廣場集會的人民,還原19世紀初的場景與衣著服飾,其中的參與者亦有大屠殺事件的後代,裝扮起自己的曾曾祖父母。

「The Hidden Project Peterloo Massacre Tableaux 1819-2019」於曼徹斯特中央圖書館的攝影展。前排左方數來第四位男性邁克爾.戈爾曼(Michael GORMAN)便是大屠殺集會當天參與者的後代。目前任教於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他,受訪時表示,雖然聽過家族故事,但當真的穿上這身衣著,並進入拍攝情境,便是件讓他感到難受的事。圖/王淳眉攝影

「Black Lives Matter」所引發的轉型正義思辨

街上隨處可見的左翼聚會和貼紙文宣,我也因此產生了這座城市基進的幻覺,但同時卻越覺得不對勁,曼徹斯特既不靠海又不產棉花,怎麼又因為紡織業而成為眾所皆知的紡織貿易中心?透過一個修課機會而開始尋找與黑奴貿易歷史有關的文獻資料時,也才近一步認識到,曼城過去的富裕,不僅僅是依靠這個城市擁有的資源而發展,也連結到了30分鐘車程外的利物浦。

這段綿長的歷史得回溯至15世紀,當西班牙人從非洲把奴隸運到美洲後,這麼一個連著歐洲、西非與美洲的大西洋三角成了接下來三、四個世紀有利可圖的貿易體系。舉例來說,17世紀的時候,商人即可從皇家非洲公司(Royal Africa Company)用3英鎊的價格買入一名奴隸,並用20英鎊的價格賣去美洲或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協助種植殖民作物,棉花、菸草和糖。而每一趟行程,皇家非洲公司這樣由皇族成員與地方富賈組織的人力仲介公司可以從中獲得超過30%的利潤。然後商人們再把美洲收割的棉花帶回曼徹斯特加工製作成成衣或其他紡織品,並重新出口。這樣的大西洋黑三角貿易路線(The triangular slave trade)的出發港口多集中在布里斯托、利物浦與倫敦,雖然利物浦加入三角路線的時間晚了一點,但以1771年經過該港口的奴隸船隻為例,利物浦港口經手107艘奴隸船隻,共載有近3萬名奴隸,遠遠超越同年度倫敦的58艘船隻,8,136名奴隸與布里斯托的23艘船隻,8,810名奴隸。4

這些人口販子倒也沒有忘記回饋家鄉,把賺來的錢在地方蓋醫院、學校,教堂或是當起市長掌市政,搖身一變成了英國人眼中的地方仕紳與慈善家。2020年5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發生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案件所引發的「Black Lives Matter」一連串示威也在英格蘭本島發酵延燒,各大城市示威、抗議不斷。除了上街聲援和演說,部分民眾開始檢視地方的偉人銅像,要把那些因爲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慈善家」全都拉下神壇,拒絕仰望、拒絕崇拜。於是,像布里斯托市中心愛德華.科斯頓(Edward COLSTON)的百年銅像就被抗議民眾拉下丟到河裡。科斯頓的事業就是來回於西非和英國之間販售奴隸與殖民作物,致富後從政,於1710年到1714年間還是國會議員,老了之後把錢捐出來蓋學校、醫院,所以才有了這座銅像。摧毀銅像的舉動除了讓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震怒之外,也有一番摧毀銅像會不會因此忘記這段歷史的討論。因為不只銅像,在英國很多街道的命名與建築物名稱其實都跟這些歷史有關。然而,出身工黨的利物浦市長喬.安德森(Joe ANDERSON)則支持改變與奴隸歷史相關的街道名或建築物,相信通過重新命名才能避免誇大這些因為奴隸貿易致富出名的不正義歷史。另一方面,也有一派人認為公共領域是最好的教室,而這些歷史便能活生生地每天與來往的人面對面。如果只是一昧地推倒銅像、更改街道名稱,那便也消除了如今這種直面討論歷史與辯論的可能。

於是,在拆與不拆的兩種路線之間,出現了另一種較為中庸,在現階段不主張採取任何行動,但卻也起身以自身的專業與知識,推動另一種認識城市歷史的方式:城市散步。

以城市散步認識利物浦的奴隸史

城市散步現今已是一種在都市裡為人所熟悉與流行的觀光方式,觀光客用漫步的方式,主題性地認識一座城市。在住宿網站上就可以看見專人販售單一主題的旅行路線,像是曼徹斯特一定會有綠洲合唱團或史密斯樂團的家鄉巡禮,走過他們從小生長的區域,拍過專輯封面的地方;而在利物浦就會有圍繞著披頭四(The Beatles)傳奇的主題路線。這樣的城市散步活動,絕大多數是為了外地來的旅客而開發,但最近卻有一個以利物浦奴隸貿易這段黑歷史為主題的導覽路線,吸引著當地人踴躍參加。導覽人勞倫斯.韋斯特加夫(Laurence WESTGAPH)甚至因此以歷史學家的身分進駐利物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他將協助利物浦的博物館群進行反種族主義的相關研究。韋斯特加夫是土生土長的利物浦人,成長於市中心南方的托克斯泰斯(Toxteth),他的碩士研究便是以利物浦的黑奴為主題。而我也好幾次在假日看到韋斯特加夫招牌的墨鏡與髮型,手拿厚厚的資訊紙卡,一群聽眾跟著他導覽的城市散步。因為好奇每日經過的街道和建築身世,於是我也跟著走了一遍。

托克斯泰斯(Toxteth)是一個主要由移民組成的社區。移民主要來自加勒比海、中東與印度。披頭四(The Beatles)鼓手林哥(Ringo STARR)也是出生於此區域。佛洛伊德事件過後,這裡成了集會與抗議的地點之一。圖/王淳眉攝影
以喬納斯.波爾德(Jonas BOLD)命名的Bold Street,是一條在利物浦奴隸貿易歷史中具代表性的街道之一。圖/王淳眉攝影

沿著利物浦默西賽河岸(River Mersey),這個過去由大大小小的碼頭組成的河岸,現在卻只留下整修過後成為熱門觀光景點的阿博特碼頭(Albert Dock)。這裡也是觀光客來到利物浦一定會去的地方之一,因為那裡有著名的利物浦博物館(Museum of Liverpool)、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默西賽海事博物館(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國際奴隸制度博物館(The International Slavery Museum)還有披頭四故事館(The Beatles Story)。河邊的步道也是當地人喜歡散步、遛狗的地方。除了這些迷人的博物館群,這裡也是過去在18世紀,奴隸貿易主要進、出口的港口,緊連著一旁的旱塢Canning Graving Docks,是過去修復與存放奴隸船隻的主要港口。往市中心跟著人群走,大多會走到這裡著名的商店街Bold Street。這條街現在以各式獨立小店林立而聞名。以喬納斯.波爾德(Jonas BOLD)命名的Bold Street,是一條在利物浦奴隸貿易歷史裡,最具代表性的街道。波爾德因身為奴隸與糖業貿易商而累積了大量財富,進而開設銀行, 甚至在1802和1803年間成為利物浦市長。而在利物浦,以奴隸貿易商命名的街道,大大小小不可勝數。據統計,1700年到1820年間至少25位利物浦市長自己就是奴隸主人或奴隸貿易商,透過大西洋的三角貿易來支持了自己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地位。5

就在瞠目結舌這政商關係怎麼可以這麼緊密的同時,我們接著走到了利物浦市政廳(Liverpool Town Hall)。這棟利物浦標的性地建築物建於18世紀,聽說豪華的室內設計與外型裝飾,被稱作英國最豪華的市政建築,1952年被登錄英國一級建築保護。這棟建築由18世紀利物浦最出名的奴隸貿易商們出資建造,而這些家族在這個城市也都有一條以他們為命名的街道。最後這棟建築被約瑟夫.布魯克斯(Joseph BROOKS)所擁有,布魯克斯家族沒有意外的在市中心也有一條名為Brooks Alley的巷子,而現今可能是文獻上最為著名的奴隸貿易船隻設計圖,也是出於這個家族之手。

1789年,約瑟夫.布魯克斯(Joseph BROOKS)家族奴隸貿易船隻的圖稿,圖中標示如何安置奴隸人口來讓船隻達到最大載量,以此圖為例,估計有超過609名奴隸擠在船艙內。圖/Public Domain、Slavery Images

以利物浦奴隸貿易這段黑歷史為主題的導覽路線,介紹了利物浦的街道和建築身世,也描述了當地緊密的政商關係。

奴隸貿易成就的富庶城市

出身千里達的史學家埃里克.威廉姆斯(Eric WILLIAMS)曾說,是大西洋的三角貿易造就了曼徹斯特。雖然英國1807年開始實施廢除奴隸制度的法案,但是此時的法案只是書面承認奴隸貿易非法,曼城仍依賴著從美洲運送來的原棉來發展他的紡織工業。這個三角貿易從英格蘭出發,商人們帶上槍枝與酒精到達西非岸邊交換奴隸後,帶了換來的奴隸一路航行到加勒比海的殖民地與美洲大陸販售,然後帶走奴隸在殖民地與美洲種植的棉花回到利物浦,再通過與曼徹斯特接連的運河,或是後來世界上第一條雙城之間的蒸氣鐵路,將棉花送達曼徹斯特經機器輾壓、精染成紗線、布匹和成衣,再輸往世界各地或賣回西非海岸。這樣的模式與高森信男在〈艱苦薩伐旅:撒哈拉以南非洲(有時有些當代藝術的)旅遊手冊〉提到的「巧克力經濟」有類似的邏輯。這個三角經濟養富了利物浦,讓本來只有5,000居民的小港口人口數一下暴增幾十倍,即使不直接從事奴隸貿易,卻也絕大多數做著支持奴隸貿易的相關工作,像是修理乘載奴隸的商船、出口棉花製品的生產,或是相關產業的保險與融資。擠滿的工人,不分男女老少在紅磚工廠裡埋頭工作,骯髒的街上堆滿棉花與五顏六色的染液讓曼城在當時成了恩格斯口中的「人間地獄」。6

也因此,曼徹斯特身為第一個工業化都市的神話,便這麼直接或間接地和殖民經濟、奴隸貿易產生了連結。少數在曼徹斯特展開的「Black Lives Matter」抗議群體也趁著這個機會,再一次地檢視起英國的殖民歷史,或是藉由檔案、文獻的發掘與訴說,讓生活在這裡的少數群體能於每日的消磨裡,更團結地發聲,不失去自己。在20世六次的泛非會議(Pan-African Congress)裡,被視為最重要的第五屆泛非會議,1945年也在曼徹斯特Chorlton-on-Medlock Town Hall舉行。作為二戰後第一場泛非會議,這次聚會聚集了許多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組織家,像是領導肯亞獨立的喬莫.甘耶達(Jomo Kenyatta)、促使迦納獨立的總統夸梅.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與社會學家威廉.愛德華.伯格哈特.杜波依斯(W.E.B. Du BOIS)都是這場聚會的參與者。拳擊手萊恩.約翰遜(Len JOHNSON)也在會議後於曼徹斯特組織黑人政治社群,並提供運動策略與工具,然後參加了曼徹斯特的市政選舉。現為曼徹斯特都市大學系館之一的Chorlton-on-Medlock Town Hall,原本2020年有一系列藉由重新啟用這棟大樓而組織的展覽,希望串連黑人社群與學生會,討論少數族裔在曼城讀書、生活遇到的困境,並藉由文獻、檔案,展示過去黑人群體在這個城市的行動軌跡。但很可惜地,目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未能有近一步地消息。

1945年,第五屆泛非會議(Pan-African Congress)於曼徹斯特的Chorlton-on-Medlock Town Hall舉行。圖/王淳眉攝影

在寫這篇觀察紀錄的時候,時常糾結於字眼的使用,像是「奴隸」、「黑奴」。平常不太有機會使用的字眼,如今每在鍵盤上敲打一次,就一次矛盾與痛苦,「這樣寫好不好、對不對?」,這些字眼赤裸地讓人感到傷痛,但是若避開這些字眼,那我僅僅能說的曼徹斯特就也只是回到現代社會發展神壇上的那座城市。有時候坐在往返利物浦與曼城的火車上,不知道為什麼常想起以前歷史課本中,日本人在臺灣島上建鐵路是為了運送經濟作物,然後這些鐵路成為了推動臺灣邁向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建設之一。想起這些或許中性、或許帶有意識形態的敘述,甚至是歌功頌德的紀念,後來的我們得小心翼翼地揭開多少層,才真的能認識到所謂的歷史、極其一小部分的歷史。

如今回頭再看2019年8月剛到曼城時拍下的塗鴉,或許稍稍可以看得懂,為什麼這個彼得盧的紀念塗鴉是一位黑人婦女了。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3.31
撰文 王淳眉
Black Lives Matter殖民史轉型正義
Footnote 註釋
01
Mancunian一字從羅馬時期被稱作Mancunium的古城名發展而來,稱呼在曼徹斯特土生土長的曼城人。
02
「彼得盧大屠殺」指的是發生在1819年8月16號在曼徹斯特現名為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Field)的集會流血事件。當時的曼徹斯特已是人口眾多、工廠林立的都市。但拿破崙戰爭之後的經濟蕭條與物價飆漲,工人感到生活的困窘,因此要求調整議會結構與訴求只有3%的人口有投票權的不合理。一場原本平靜理性的集會,卻在最後被騎兵暴力鎮壓,並由記者約翰.艾華.泰勒 (John Edward TAYLOR,曼徹斯特衛報創辦人)與阿奇博.普倫提絲(Archibald PRENTICE)報導揭發。
03
1821年創立的《曼徹斯特衛報》(Manchester Guardian)為《衛報》(The Guardian)的前身。
05
源自利物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舉辦的8月23日「國際奴隸制度紀念日」(Slavery Remembrance Day)的線上活動。
06
Friedrich, ENGELS. Die Lage der arbeitenden Klasse in England, Leipzig: Otto Wigand, 1845.
Author 作者
王淳眉畢業於世新大學新聞系,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電視台、出版社,從事選舉工作與擔任展覽研究助理。現於英國曼徹斯特藝術學校(Manchester School of Art)研讀攝影碩士。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走不出戒嚴史的左翼失語:白色恐怖戲劇論
「小劇場死了!」在九〇年代初出現的這句話,給八〇年代中期出現的小劇場運動下了個註腳,似乎只有這句話才能讓小劇場的歷史討論轉個彎,繞到另一條思考與體制共構的生產關係上。也就是說,歷史不介意路徑如何,但拒絕小劇場運動在言說上被空洞化,尤其在「八〇年代」至今儼然成為一個當代文化研究的關鍵詞時⸺表面看起來是一個可敬的名詞,然而是誰將這段歷史給出所謂「可敬」的定論呢?
發布日期2024.08.19
小劇場運動白色恐怖轉型正義
觀察報告
囚犯與鄉親:白色恐怖再現的主體化路徑
透過指認這些主體形象與接合構造如何為國家操作,我們又如何為其統治,作者反思囚犯與鄉親複合體所共同維持的「療癒壓迫系統」。作為特定歷史社會中的政治犯生命到底是什麼?其中的意志,究竟應該怎麼被有機地,在藝文創作、社會運動與兩者交會的各種社會實踐中承繼?
發布日期2024.02.21
歷史白色恐怖轉型正義
駐地
何謂紀念碑?美國Monument Lab對紀念碑的重新審視
在陷入轉型正義辯論複雜的泥淖之前,我們或許可以透過認識位於美國費城的非營利公共藝術和歷史工作室 Monument Lab 來重新了解何謂紀念碑。
發布日期2023.05.05
Monument Lab歷史紀念碑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