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Article 文章總覽

觀察報告
不好不壞不在場的民主:畸零地工作室的文資關懷策略
從苑裡市場燒毀到《苑裡好人》演出,若要用表演來作為彰顯文資關懷的手段,那到底是什麼樣的能量使得藝術行動有其不可取代性?
發布日期2020.05.20
CREATORS 2019文化資產藝術行動
觀察報告
還能如何延續「那個空間」?郭奕臣、林怡秀「實踐街一號登月計劃」
計畫源於對臺灣藝文環境的探究,並如何反映在藝術家創作、空間經營、藝術進駐實踐,及藝文政策等的發展變遷。
發布日期2020.05.20
CREATORS 2019文化政策都市治理
駐地
福和橋邊的山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村紀錄
寶藏巖來自一場社會的實驗,其中包含了烏托邦的政治想像與社會理想,並攪和著地方勢力與市政方針,在街頭運動、公權力,與藝術家等多方角力下誕生。
發布日期2020.04.20
寶藏巖文化參與藝術介入
觀察報告
以拆除的圍牆,築一個邀請的圓――實驗建築計畫的環形構築物
在C-LAB的西南隅,和建國南路、仁愛路十字路口接壤,與人潮、車流最為接近的位置,就有這樣一個架設於空中的大型「環形構築物」,它是以C-LAB圍牆拆除後的舊紅磚材料打造而成。
發布日期2020.04.01
實驗建築循環經濟打開場域
觀察報告
以「塔」打開空間的想像,「輕量級」跨校協作工作營在C-LAB
由三所大學共同參與的「輕量級――跨校協作工作營」,以「塔」作為創作主題,為前身為空軍總司令部的C-LAB置入各式各樣對「塔」的想像。
發布日期2020.04.01
實驗建築打開場域輕量級
觀察報告
沉浸式藝術是Buzzword,還是不可不知的「創新概念」?
對於沉浸式藝術的推崇,是否只是每次新科技出來後,社會經常出現的盲目崇拜現象,還是這種藝術形式真的能成為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改變?
發布日期2020.03.31
影像沉浸美學科技
觀察報告
臺灣表演藝術的沉浸式美學
近年在臺灣的表演藝術展演作品中,常可以見到「沉浸式」、「參與式劇場」、「移動式」、「觀眾參與」、「互動」、「非典型劇場空間」、「環境劇場」等概念的字詞。
發布日期2020.03.30
公眾參與沉浸美學表演藝術
觀察報告
VR與形塑世界的三種模態
如果虛擬實境不只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具有「形塑世界」能力的「媒介」,那麼它形塑的是什麼樣的世界?
發布日期2020.03.30
沉浸美學網路空間虛擬實境
觀察報告
在牆與無牆之間,開放C-LAB新生樣貌
2019年9月起,C-LAB開始進行園區圍牆拆除和景觀改造計畫,於2020年4月竣工。圍牆拆除後,這座原先具濃厚威權色彩的園區正式卸下武裝,以新生而開放的姿態轉型為都市中心的文化美學公園。
發布日期2020.03.27
公眾參與打開場域文化創新
群像
創作者論VR:召喚體感的世界――專訪《留給未來的殘影》導演陳芯宜
本文邀請《留給未來的殘影》的導演陳芯宜分享於電影中實踐VR技術的思考與轉折,並討論VR 敘事電影成立的可能性。
發布日期2020.03.26
VR敘事電影沉浸美學
群像
論美學與限制:專訪《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策展人鴻鴻
透過訪問策展人鴻鴻,本文試圖探究《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一作中真實歷史與虛構文本之間的關係,並邀請策展人與我們分享對於沉浸式劇場的想法。
發布日期2020.03.23
沉浸美學白色恐怖黑眼睛跨劇團
駐地
人們來了,記2019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
作為亞洲地區少數的紀錄片盛會之一,山形影展三十年來持續面向世界,徵集並展映各式作品,站穩了自身在影展界的重要地位。
發布日期2020.03.22
山形影展紀錄片雙年展
觀察報告
沉浸劇場:從華格納的總體藝術到納粹的戰爭
劇場是否總是要人沉浸?事實上,劇場最先是關於觀看。劇場(theatre)這個字源起於「theatron」,也就是「觀看的地方」。雖然,在劇場裡並不只有「觀看」,劇場中的觀看行為卻與光所營造的沉浸效果有關。
發布日期2020.03.18
沉浸美學總體藝術華格納
駐地
動盪與優勢:拉丁美洲的藝術進駐
拉丁美洲在文化上長期缺乏國家資源的挹注,卻又因為社會分配不均與洗錢的推波助瀾,而有了強大的藝術產出與火熱的藝術市場。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也因而對這塊土地越來越感興趣。
發布日期2020.01.21
伊比利美洲拉丁美洲藝術進駐
觀察報告
當「記憶」成為「物件」:記「污痕結構學:記憶組構工作坊」
如果我們要把記憶轉化成物件的話,那我們嘗試的即是重新聚焦於這些平時隱沒在脈絡中的「中介物」,並且去探問這些「物的面向」所引發的問題。
發布日期2019.12.20
CREATORS 2019污痕記憶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