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Sketch 群像

深耕臺灣各地的文化實驗者如何實踐對於文化的想像?藉由採訪與報導文化實驗者的故事,進一步看見人們與文化生態系之間如何相互滋養,豐富臺灣的文化面貌。
群像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知識共享吧
博物館對郭怡汝而言,不單只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分享知識、共同思考的觀點訓練場,他創立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作為將自學熱情轉化為知識流通的平台。
發布日期2021.04.07
博物館學文化平權知識共享
群像
林鼎傑:社區即江湖,蟾蜍山聚落中的影像工作者
林鼎傑以「好蟾蜍工作室」之名,不斷推動聚落的保存運動,因而逐漸成為在事件中心斡旋的重要角色。時光跌宕,蟾蜍山一路走到今日,雖大範圍守護有成,卻也有無力阻止的改變。
發布日期2021.03.17
地方創生文化保存活聚落蟾蜍山聚落
群像
南機拌飯:空間共享、社群培力的培養皿
南機拌飯是由一群年輕人以合作社組織方式,在南萬華忠恕社區所經營的基地。名中有「拌」,即是以空間開放、資源共享為合作社的核心理念,希望人們匯聚於此,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發布日期2021.01.20
合作社社會創新社群培力
群像
巫彥德:以行動實驗回應貧窮,人生百味甘苦談
圍繞著都市貧困的議題,初期的人生百味由行動構成,將資源與合作對象連結起來。如今的人生百味,自詡為一個回應貧窮問題的「行動實驗室」,透過文化建構著眼於問題的根本。
發布日期2020.10.08
助人文化文化建構貧窮議題
群像
關於我們這些異男,你不知道的臺灣通勤第一品牌
由李毅誠和張家倫主持的Podcast節目「臺灣通勤第一品牌」,絕對是2020年另類的臺灣奇蹟。在百家爭鳴的眾節目中,兩人用一種無差別格鬥派的姿態,行走在Podcast江湖上。
發布日期2020.08.28
Podcast性別平權表演藝術
群像
李萬鏗:藝術、設計與跨領域思維,結合框架的三明治工
透過策展與設計,以公益創新和共融價值為目標,「三明治工」選擇這條少見的非典型創業路線,創造社會參與的新可能。團隊不斷將特定社會價值與意義疊加在一起,創造出新的事物。
發布日期2020.07.30
共融藝術設計
群像
創作者論VR:召喚體感的世界――專訪《留給未來的殘影》導演陳芯宜
本文邀請《留給未來的殘影》的導演陳芯宜分享於電影中實踐VR技術的思考與轉折,並討論VR 敘事電影成立的可能性。
發布日期2020.03.26
VR敘事電影沉浸美學
群像
論美學與限制:專訪《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策展人鴻鴻
透過訪問策展人鴻鴻,本文試圖探究《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一作中真實歷史與虛構文本之間的關係,並邀請策展人與我們分享對於沉浸式劇場的想法。
發布日期2020.03.23
沉浸美學白色恐怖黑眼睛跨劇團
群像
後藤由美:攝影書的策展人
東京複合式的攝影藝術空間「Reminders Photography Stronghold」創辦人後藤由美,於2014、2015年相繼開設製書工作坊,以其獨特的美學觀點,將敘事性融於攝影當中,進而具體化當事人的內心風景。
發布日期2019.12.02
工作坊攝影書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