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知識共享吧

博物館的工作內容五花八門,研究方向更是包羅萬象。圖為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團隊為展覽「Fantastic Beasts: The Wonder of Nature」展開準備工作。圖 © Truste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0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4.07
訪談 劉星佑、王萱撰文 劉星佑
博物館學文化平權知識共享

在過去說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冷氣很強的地方?展示陪葬品的地方?放一些古董的地方?光線太暗,對夜盲症患者很不友善的地方?假日可以全家前往,放心帶小孩的地方?上述無論是博物館的實際功能還是刻板印象,如果說這些都與博物館學的專業有關,你相信嗎?博物館學作為一門學科,到現在,博物館作為一關鍵字,往往在「博物館要不要收門票?」、「門票要定價多少?」、「有民眾為了拍照打卡弄壞文物!」甚至是「故宮文物歸還與否?」等新聞事件中,才得以成為多數大眾有感的對象。即使「有感」,如同大多數的人文學科,所謂的博物館學專業,仍然與大眾有距離,如今,有賴新興網路媒的崛起,有了更多元的選擇,無論是國內外博物館相關政策,還是各種與藝術品、文物歸還相關訊息,只要拿起手機,從Facebook搜尋「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簡稱博物館吧)就可以發現一個新天地,這個在使命的欄位上寫著「知識屬於大眾,知識共享是博物館吧的宗旨」的佛心平台,文以載道的發文內容,還不忘幽默小提醒,後台小編究竟有幾人,都是何方神聖?

大編、中編、小編都是我

正當網路瘋傳一則模仿金庸華山論劍「五絕」的稱號,將臺灣吉祥物冠上「東鼠、西瓜、南魚、北鳥、中巫妖」的訊息時,有一個網路平台分享了德國賓士博物館(Mercedes-Benz Museum)推出的吉祥物,這不是什麼迷因圖分享,這是由郭怡汝所創立的臉書粉專,來自高雄,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就讀於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博物館學,曾在臺南做文物研究,目前於金門從事博物館相關工作。關於團隊成員的介紹,已經說完了!你沒有聽錯,這麼一個高密度訊息量,成立一年多便已累積兩萬多名粉絲的平台,僅僅由郭怡汝一人經營。雖然博物館的研究基礎對象與歷史有許多近似,是不同時空下所交織的人、事、物,然而,博物館專業在更多時候,除了需要面對「物件」,更要回應每個當下的社會氛圍,與觀眾關係的建立更是息息相關。比學以致用更重要的,莫過於用以致學,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郭怡汝想成立「不務正業博物館吧」?

「在金門工作有這麼閒嗎?居然還有時間經營粉絲專頁!」 「其實很忙好嘛!」(這裡的語氣應該接十個驚嘆號)

面對我的提問,郭怡汝直接道出多數人對臺灣地方博物館的誤解和想像,也藉機讓大家認識到,博物館基本的四大功能――典藏、研究、展示、教育――與一座博物館的行政編制如何緊緊相扣,然而,正因為如此,地方館的人事配額總是有限、經費常常吃緊,再加上地處偏遠,在行銷上與展館維護上,絕非外人想像。「金門的洋樓很經典、高粱很醇厚、藍眼淚很夢幻、花蛤很好吃,但各行各業也沒有每天在過年的!」博物館人的專業,就是如此地內外兼具,郭怡汝細數著職場甘苦談,也不忘分享在金門生活的經驗。「博物館很重要,但是時間久了,非常容易敝帚自珍,若觀者沒有買單便會非常可惜。」博物館對郭怡汝而言,不單只是一個工作的地方,觀者參與作為博物館專業的一部份,郭怡汝則是思考,有沒有可能用更加便捷、更有說服力的方式,來向公眾分享博物館的重要性。

粉絲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所推出的貼文與討論,除了是郭怡汝⾃學的分享外,也更是在提供對博物館有興趣的 ⼈,具差異性的多元思考。圖/擷取⾃「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絲專⾴

讀者可以從「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的豐富內容中,感受到一種與生活的緊密連結,一種與臺灣當前的社會時事同步的節奏。

另一個「想分享博物館」的契機,來自於自己在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實習時參與「瀕危檔案計畫」的經驗,過程中文化平權與知識共享的概念也促使了郭怡汝開始思考,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做起,實踐共享的可能,成立Facebook粉絲專頁的念頭,此時很自然地成為了他的選擇。「博物館學的訊息流動很有限,而粉絲專頁在既有的及時性與觸及率的功能外,有更多的自由,可以分享我自己吸收的資訊。」這也是為何,華語的臉書使用者,可以在博物館吧的內容中,感受到一種與你我生活較為緊密,與臺灣當前的社會時事同步的節奏,正是這股自學的動力,以及分享自學的熱情,讓郭怡汝能夠樂此不疲。

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郭怡汝經營的粉絲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短短⼀年多便累積了許多忠實的讀者。圖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王世邦攝影

本文的書寫,雖然一直避免諸如「博物館學是稱職小編的養成基礎」的思維建構,但是在得知博物館吧是由郭怡汝一人經營時,還是忍不住將粉專的調性,與郭怡汝的專長領域和個人特質,做某種程度上的聯結:「我的專長在於文化遺產詮釋,其中又以戰爭遺產見長,我也特別關注探討人性的議題。」在詢問郭怡汝之後,才發現到「戰爭遺產」這個獨特項目與研究專長,郭怡汝也進一步解釋,「戰史不是戰爭的全貌,我關注的是戰役如何與後代人連結,如何形成心理創傷等面向,這也是我感興趣的地方。」正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名言所揭示的,回到博物館後,文物詮釋的方式有很多種,一把槍、一個頭盔乃至於一面布旗,每一個物件,可能是戰勝國軍人的戰利品,也有可能是戰敗國家軍人最後的遺物,成敗的詮釋一線之隔,侵略和守護的意義也無一定論,這樣的思維邏輯,也推動著博物館吧的發文,少了「你看看人家外國怎麼做」的說教,而是在「全世界都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世界上有哪些不同的做法,以及所造成了哪些差異」的基礎上,引導觀者去思考臺灣當前的處境,與其說知識共享,更多時候是分享差異,並在差異才能夠看見自己。

也因為如此,在博物館吧的粉絲專頁上,透過不同的文章,讀者終於有機會理解,博物館冷氣很強、光線太暗、隔著厚重玻璃,保持距離地觀看文物,是因為人的體溫、乃至於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紫外線光等因素,無不影響著文物的保存;擁抱親子受眾、開放寵物進入博物館等政策,無不與新博物館學的思潮有關;關於收費,除了收門票與否,在博物館舉辦婚禮行不行的討論,隨著藝人林志玲2019年在臺南美術館舉辦婚禮後甚囂塵上,博物館吧也發揮「不務正業」的專業,分享了國外案例,說明博物館婚禮實在是見怪不怪,然而細節如館方要如何定價、如何維護館舍、如何訂定合理的配套等相關訊息,博物館吧也不一而足地「平衡報導」。每一個案例,都在讓我們再打開多一些思考的可能,郭怡汝更期待對博物館有興趣的人,可以在交錯的多元意見中,反思這些意見之所以生成的理由。「我對於沒有真正答案的議題非常感興趣,會讓人強迫自己去思考。」如同郭怡汝對戰爭遺產的興趣所描述,博物館吧是一個觀點的訓練場,讓你不會只想到你自己!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針對不同議題,透過分享各國的案例與現況,以向他⼈借鏡的過程中,不斷地邀請讀者⼀起思 索,什麼是屬於臺灣的路徑。圖/擷取⾃「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只是興趣狹隘了一點點

訪談時,不難發現郭怡汝身為博物館人,口中的「我」從來不只是「我」,正如同博物館存在的目的,一直是以人類的文化資產為己任,然而郭怡汝一方面喟然地認為「有專業不如有熱誠」,也不忘自嘲謙稱,自己之所以會走上博物研究這條路「只是興趣狹隘了一點點而已。」博物館不是國民儲物間的前提,是得讓更多的人願意親近並了解的場所,隨時代演進,從實體博物館到虛擬博物館,從實體典藏品到數位化資料的展示,乃至於疫情影響下的博物館經營,在未來都將面臨更多挑戰,無論這些挑戰是否充滿各種變動,或變得更為嚴峻,無論媒介怎樣轉變,始終脫離不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正當性別平權、轉型正義乃至於文物歸還等議題,在臺灣才正要如火如荼的討論時,博物館吧針對上述議題,適時地並勇敢地分享各國的案例與現況,透過向他人借鏡的過程中,也不斷地邀請讀者一起思索,什麼是屬於臺灣的路徑。傾聽不同立場的聲音,身為一個博物館人需要,當一個稱職的小編更需要。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4.07
訪談 劉星佑、王萱撰文 劉星佑
博物館學文化平權知識共享
Reference 參考資料
01
Author 作者
劉星佑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學士、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理論組,組織走路草農/藝團與多元成展,從事獨立策展、創作與撰稿,專注影像美學、大眾文化與性別議題。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開放資料」的危機感能否借鏡?淺談英國GLAM「走向國家收藏」的突破與挑戰
近年來,數位科技發展快速,使得GLAM管理的藏品及有關知識在網路平台上傳遞成為可能,加上提倡開放近用數位化藏品的「Open GLAM」運動,嘗試將龐大的知識文化能量轉移到服務的群眾手中,不僅希望吸引新的使用者,也期待拓展更多的價值與創造性。
發布日期2023.05.22
Open GLAM知識共享走向國家收藏開放資料
駐地
到不了的遠方?金門爭取文化平權的漫漫長路
文化不是福利、不是特權、更不是奢侈品,它是每個人、每位國人都應該要能平等享有的權利。那麼在臺灣,文化是我們每個人都平等享有、能夠輕易選擇的權利嗎?本文錨定金門,談談這條文化平權路。
發布日期2023.01.31
文化平權文化近用金門
駐地
社區藝術只是「圍爐取暖」嗎?芝加哥 Rebuild Foundation 的啟示
在圍爐與不圍爐的矛盾下,芝加哥的Rebuild Foundation 採取了一種怎樣的手法,這手法帶給參加者怎樣的經驗,它又有什麼可以讓我們學習的地方?
發布日期2022.12.22
Rebuild Foundation文化平權社區參與非裔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