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Encounter 駐地

來自各地駐點的作者,以獨到的眼光探索世界,分享從地方出發的文化觀點與參照,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文化關注與反思。
駐地
教育推廣,土生土長――ACAC青森國際藝術中心與YCAM山口媒體藝術中心的經驗
位於日本本州東北的青森國際藝術中心與位於本州的西南方的山口媒體藝術中心皆落成於2000年初。本文介紹兩機構分別針對藝術教育和在地社群的連結,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藝術與公眾的關係。
發布日期2023.03.01
藝術教育藝術機構
駐地
探索得以再現現實的藝術:2022 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觀察(下)
本文續談第35屆IDFA,聚焦在電影院放映之外的多元展映形式,以及影展的其他產業機制,並藉由紀錄片影展的多樣發展,對影展的策展與紀錄片產業運作提出觀察。
發布日期2023.02.23
影像影展現實紀錄片
駐地
時代的透鏡,影像的力量:2022 IDFA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觀察(上)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DFA)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紀錄片影展暨產業活動。本文選介2022年第35屆的IDFA中幾部重要影片,以及眾導演們透過大銀幕告訴著我們,無論一個多好或多不好的時代,影像的力量,足以穿越生死、時空。
發布日期2023.02.21
影像影展歷史紀錄片
駐地
到不了的遠方?金門爭取文化平權的漫漫長路
文化不是福利、不是特權、更不是奢侈品,它是每個人、每位國人都應該要能平等享有的權利。那麼在臺灣,文化是我們每個人都平等享有、能夠輕易選擇的權利嗎?本文錨定金門,談談這條文化平權路。
發布日期2023.01.31
文化平權文化近用金門
駐地
荷蘭媒體文化中心IMPAKT策展駐村筆記
荷蘭媒體藝術中心IMPAKT的這項策展的線上駐村有點類似參與一場為期近半年的課程,藉此能讓世界各地不同的年輕策展人和資深策展人連結並交流,深入地就策展提案回應與思辯。
發布日期2023.01.10
IMPAKT後真相策展駐村
駐地
社區藝術只是「圍爐取暖」嗎?芝加哥 Rebuild Foundation 的啟示
在圍爐與不圍爐的矛盾下,芝加哥的Rebuild Foundation 採取了一種怎樣的手法,這手法帶給參加者怎樣的經驗,它又有什麼可以讓我們學習的地方?
發布日期2022.12.22
Rebuild Foundation文化平權社區參與非裔美國人
駐地
為改變而慶祝:立陶宛紀實攝影展觀察
在展覽「為改變而慶祝」中,我們會發現紀實與藝術間的界線模糊,而這也提醒了我們必須在有限的認知中,不斷地在懷疑與辯證之間找到平衡,然後看看展覽以外的世界,究竟改變了什麼、慶祝了什麼?
發布日期2022.11.03
攝影歷史立陶宛
駐地
軍事遺產之外:金門的多重文化記憶
地緣與政治情勢的變化,淬鍊出金門獨一無二的戰地文化,也是這座島嶼最為人熟知的第一印象。但除此之外,歷史悠久的閩南文化與中西合璧的僑鄉文化,也讓這座海島的文化記憶更為豐沛深刻。
發布日期2022.09.21
僑鄉文化博物館戰地文化文化記憶金門閩南文化
駐地
山川、溪谷與林蔭:在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水療浴場駐村
在Nairs駐村生活的兩個月是無比輕盈且清爽的。或許阿爾卑斯山的岩泉水仍在此地不斷地施展著它獨有的療效,滋養著創作的疲憊、苦難與憂傷。
發布日期2022.08.10
Fundaziun Nairs藝術機構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