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Review 觀察報告

匯集關於文化激盪與創新實踐的思辨與觀察,邀集作者以深入報導和評述,提出對於文化實驗的觀察報告與回顧。
觀察報告
不是用看的,用體驗的: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
今年已是第七屆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不以高科技或華麗的互動式影像來吸引目光,也不打算回應何謂錄像、何謂影像的定義問題,而是選擇將觀點拉回單純的觀看。
發布日期2020.10.14
ANIMA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錄像
觀察報告
病毒、例外狀態、危脆性:當前生命政治情境的一些反思
當疫情開始在歐洲擴散,全球知名哲學家莫不對疫情與防疫措施發表評論,引發熱絡的論戰。姑且不論各自立論點的差異,本文主要的目的在於釐清這波論戰的一些關鍵,進而反思當前的生命政治情境。
發布日期2020.09.11
COVID-19危脆性生命政治
觀察報告
我們為何看蝸牛做愛?生物藝術與性別視角的交織探討
生物藝術的創作奇想中,性別議題的探討一直是重要的命題之一,本文透過四件由藝術家與各領域的科學家、生態學家等的合作計畫,從性別文化的探問延伸至人類中心的思考與反省。
發布日期2020.09.11
生命倫理生物藝術
觀察報告
看見生物藝術實驗室的各種可能
生物藝術實驗室應該是什麼樣呢?作者透過關於全球重要的生物藝術實驗室的盤點與架構的討論,彙整出生物藝術領域的多元實踐樣貌,並進一步想像一個生物藝術實驗室的可能。
發布日期2020.09.11
生物藝術生物藝術實驗室生物駭客
觀察報告
打開圍牆,讓遊戲發生:2020玩聚場夏日藝術節――對眼|變身
邁入第三屆的「玩聚場」,打造全齡皆可參與的藝術場域,同時藉此培養新生代的藝界人才。鼓勵大家來「玩」很好理解,但策展人林欣怡卻提問,究竟「玩」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發布日期2020.08.12
玩聚場表演遊戲
觀察報告
經典兒童交響樂變身AR有聲書《聲之書:彼得與狼》
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全新製作《聲之書:彼得與狼》,則是以「AR有聲書」的形式重現這首經典兒童交響樂童話。
發布日期2020.08.12
AR全景式環繞聲音系統彼得與狼
觀察報告
賦予園區多變表情:C-LAB戶外裝置計畫「交幻場 Wonderland」
C-LAB戶外裝置計畫「交幻場 Wonderland」分別透過「實驗建築」、「場域色彩」、「工藝地景」、「光環境藝術」等不同面向,以一系列裝置作品迎接走入園區的民眾。
發布日期2020.08.12
光環境藝術場域色彩實驗建築工藝地景
觀察報告
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美術館
為了補足無法實體造訪的遺憾,人們從未像今日一樣渴求線上展覽。許多已長期「超前部署」的館舍,在數位化工作上耕耘越久,越是能夠在最短時間之內,端出一盤盤好菜餵養在家隔離的觀眾。
發布日期2020.08.06
COVID-19檔案線上展覽
觀察報告
在共食與共時之外的腦補食記:《病毒之愛》隔離版
當COVID-19疫情對全球造成幾乎無可逆轉的改變之時,藝術家林沛瑩的《病毒之愛》晚餐表演,邀請參與者透過線上串連,於家中一同食用經由藝術家精心調製的四道餐點。
發布日期2020.07.24
去人類中心生物藝術病毒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