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Wave 短波 更多
Article 最新文章 更多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
群像
陳憶玲:別人有別人的一席之地,我有我的小地方
誤打誤撞開啟了戲劇系人生,轉向行為藝術演出者到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酒館,甚至還擔任建築團隊的工地專案,憶玲的經歷跨度相當廣泛,但從這些看似分散的經驗中又可以覺察到屬於她那種獨特的個人實踐與衝勁。
發布日期2023.05.25
小地方行為藝術表演藝術
觀察報告
「開放資料」的危機感能否借鏡?淺談英國GLAM「走向國家收藏」的突破與挑戰
近年來,數位科技發展快速,使得GLAM管理的藏品及有關知識在網路平台上傳遞成為可能,加上提倡開放近用數位化藏品的「Open GLAM」運動,嘗試將龐大的知識文化能量轉移到服務的群眾手中,不僅希望吸引新的使用者,也期待拓展更多的價值與創造性。
發布日期2023.05.22
Open GLAM知識共享走向國家收藏開放資料
群像
臺灣產:城市吉祥物與他們的圖鑑
人見人愛的吉祥物,可能是你我童年記憶的玩伴,有時甚至擔任政府要角,傳達重要的政策訊息活。然而當細究這些角色,我們似乎可以從中看到更多,透過訪問g0v的長期貢獻者劉哲瑋和專業操偶師Orin,讓我們對於這些臺灣產的吉祥物與背後的公共政策有更多一點的認識。
發布日期2023.05.19
公共政策吉祥物資料庫
觀察報告
從體制中一瞥視覺的身分,淺談平面設計的特定場域
好的設計是橋樑,反之造成鴻溝、具有侵略性。城市的面貌因場域的不同而改變,而平面設計在各場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也有所不同。
發布日期2023.05.16
城市平面設計文化設計
觀察報告
當一顆樹在無人之島上倒下,那會有任何聲音嗎?
因從小就著迷於與可見/不可見發音對象的溝通,作者梳理自身關照聲音的經驗,透過關於身體、文化與符碼的連結探索聲響領域以及這個軟性的定義界線,如何被作為文化定義、作為統治手段與戰爭武器被運用。
發布日期2023.05.12
介面聲音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