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楊雨樵:說故事的人

2018年楊雨樵於C-LAB舉辦的「聲熔質變」中,講述北海道愛奴族(アイヌ)的神謠(カムイユカラ),以及一個來自羅馬尼亞,把人囚禁在牆裡、讓建築物不會倒塌的故事。圖/呂國瑋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0.03
訪談 侯伯彥、林怡君撰文 侯伯彥
口傳文學民間譚聲熔質變

午後的咖啡廳,一名長髮及肩的男子,坐在靠牆的位子觀察店內客人來去。那是楊雨樵,若上網搜尋他的資料,通常會找到這樣的自我介紹做為開場:「喜歡散步,喜歡樹的屍骨。」以及諸多奇妙的豐功偉業。事實上,他是一位專職說故事的言說藝術表演者。

不過,與其神祕的形象相違,楊雨樵一開口就讓人倍感親切。這一天,他把述說的對象轉向自身,談起這些年來的所思所感,淵博的學識涵蓋古今中外,使得本次訪談宛如一趟穿越時空的漫遊。而那些常人眼中的奇特之事,在他手上竟都成了興味盎然的創作。

民間譚:來自世界,面向永恆

自2014年開始,楊雨樵在全臺開設「世界民間譚講座」,講述從各地彙整而來的口傳故事。所謂的民間譚(folktale),以較寬鬆的定義而言,指的是由一組特定情節單元串接而成,代與代之間口耳相傳的故事文本。由於口傳傳統在當代幾乎已經絕跡,大部分資料來源得依靠20世紀初期語言學家採集的語料,有些是古老的蠟管錄音、有些則是經由國際標音法處理後的文本,可能保存在各國的學院、博物館,或者流傳於民間的二手書店。出於興趣,楊雨樵從小就接觸許多民間故事,進而開始採集語言學語料。過程中,為了克服可能的翻譯誤差或過度文學化,便自己著手翻譯,並且將這些故事歸類、彙整與綜合比較。這項大工程至今已進行將近20年,累積的收藏不計其數。

內容上,口傳民間譚與坊間常見的民間故事版本相比,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教訓」:後者如大眾熟知的《小紅帽》教導孩子小心陌生人、《三隻小豬》則告訴讀者要腳踏實地,它們的故事涵義經常被簡化為一兩句寓意,其餘的細節相形之下則變得不重要;而大部分民間譚描述的是人們如何理解一件事,重點在於「A是____」或者「為什麼A叫做B?」,寓意反而並非主要目的。在每件事物都可能成為一個故事的情況下,背後甚至會有既定的敘事程式存在,好比一旦發生A事件則BCD必然發生,除非出現其他干涉,那麼A的後續發展就可能轉往其他敘事程式。

「有點像電腦程式在跑,因為人們慢慢發現人世間差不多就是如此。」楊雨樵解釋道,生活中的選擇乍看下有自由意志,其實綜觀人類的日常生活,簡直和程式一樣可預測,都是歷史上總會發生的事情。「那我就會認為,人們是很小心地在口傳這些民間譚,讓它不要產生太明顯的教訓,只保留人在生活裡反覆出現的模樣,然後不斷描述其姿態跟選擇。」

比方說,有個民間譚講述一位母親忌妒孩子的成就,千方百計地予以阻撓,最後兒子戰勝母親,和美麗的妻子看著母親被十二馬分屍,一邊開著香檳慶祝。這樣的故事一方面展現出人的無限誠實,那份野性也同時讓人感到不安,因為裡面不僅沒有人們熟知的教訓,正義之士好像也不是那麼正義。但比起寓意明顯的故事,民間譚可能會帶來更多思考,教訓就不會那麼容易獲得,以至於變成一種道德慣性。「世界上沒有本來就應該怎麼樣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民間譚非常的前衛,或者說它的永恆之處就在於,不受限於特定時空底下的道德觀,所以不會輕易被社會操控。」

關於「表面」的頡頏

「我對自己演出的要求還蠻高的。」楊雨樵正色說道。每當演出開始,他會潛入一種深層的意識狀態,讓腦袋空曠下來,將故事自行宣洩出去直到結束。這種模式的講述不同於單純背誦,而是直接將原文翻成中文,再加入即興與各式各樣的聲音演出。專注到極致的時候,為防止走火入魔,他自言需要借鏡能劇的「離見」此一技術,創造分身「在身後三尺看著自己表演」。

這背後代表了一種老派,希望觀眾只注意到聲音的純粹主義,還有楊雨樵關於「表面」的探究:「對我而言,表面有兩層,一層是被建構出來的景觀形象,一層則屬於感受,是感官只能接觸到的事物表面。」他說,人們容易將這兩層重疊,因而落入景觀的陷阱裡――但如果表面無法避免,探究內部的真實是有可能的嗎?

楊雨樵在演出時,會進入一種像是被附身的講述狀態。圖/呂國瑋攝影

「在任何民間敘事裡,人們要理解一個東西,經常會將之分解成很多事情。」比如閩南語中的山稜線稱為「山鼻樑」,當初古人可能正是以各種想像去解釋,形成一個可以說服人的故事,才讓這個稱呼流傳到現代。

「只要提出一個聲音的意符(signifier),人們就會把它導向到意指(signified),並且在過程中不斷搜尋能讓自己滿意的意義。當我們說一個人『很天真』,可以同時存在褒和貶的不同解讀,但無論如何都不會脫離意符作為語言的聲音形象,所代表的既有理解和慣性。另一方面,要切入一件事物的『裡面』,其實只是不斷把它引到表面來,而這個過程越是逼近,界線就越絕對,實際上『裡面』仍無法真正得知,至少想用物理原則去還原並不可得。因此,認知的極限確實存在,重點在於採用何種方法檢證:20世紀以來,人類已經懂得工具之外的『元』(Meta-)工具,可以更加後設地看待切入的動作,檢視它介入到了哪個層次。」楊雨樵對此深感興趣,也成為日後演出的實驗核心。

一名口頭藝術的表演者,由於沒有畫面,需要以擬態表現故事情境,純粹靠聲音引發觀眾的感官反應。2017年,楊雨樵開始與聲音藝術家合作,創作出一系列「聲熔質變」,反以噪音的介入,讓聽眾無法順利掌握語言慣性。通常,他會先用中文講述一次民間譚,第二次則改用原文,但將音調、音色、音高、字長全都變調,形成一種詭異的言說方式。舉例而言,當他用日文的「Mela Mela」(指火燃燒紙類或布類時,火本身發出的聲音)進行擬聲,卻刻意拉長音變成「Me~~La~~Me~~La~~」,聽者可能會感到疑惑,卻仍可以倚賴慣性導向原意;如果再把同樣的句子拆散、扭曲到誇張的程度,甚至音調也完全變形,部分聽者就會失去理解的依據,卻還是有少數人能掌握得到――原因在於聲音的既有導向不會變,透過語境、情緒或動作等其他元素也能從中判斷。

楊雨樵解釋道,這就好像在人們的耳朵裡「用意符做一個漫長的旅行」,到達終點前幾乎不會知道是什麼意思:「我們都要記得柏拉圖(Plato)的《斐德若篇》(Phaedrus)裡,蘇格拉底(Socrates)所說的故事:古埃及神圖特(Theuth)向法老塔姆斯(Thamus)說自己發明了文字,能治好人們的健忘症。塔姆斯說他錯了,人們在把東西寫下來之後,他們的大腦就忘記了,所以最後只能再認自己已經知道的事情。」但如果意符拉得很長、空間很大,語言外在意思的每個組成也就開始變得更加清晰。語言作為一種「說」的表面,即使只是發出聲音,人們仍然可以注意到它表達的訊息,甚至敘事;而充滿日常詞彙的民間故事是可以被「拉開來」的,雖然不能說就此看見「裡面」,卻可以像在螢幕上那樣放大檢視。「正如同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鏡中奇緣》(Through the Looking-Glass)裡的蛋頭人(Humpty Dumpty)所言:『當我用一個字眼的時候,它的意思就只是我要它表達的意思。既不多,也不少。』除非誤解,不然人們沒辦法無中生有出語言沒講出來的東西。」

「在任何民間敘事裡,人們要理解一個東西,經常會將之分解成很多事情。」比如閩南語中的山稜線稱為「山鼻樑」,當初古人可能正是以各種想像去解釋,形成一個可以說服人的故事,才讓這個稱呼流傳到現代。因此在講「山鼻樑」的時候,聲音本身的連續性也是一個講述故事的過程,即使它是語言而非日常的。當人們聽到拉長的聲音,在裡面捕捉到的所有訊息,都會一起朝向最後「鼻樑」聲音完成的瞬間,此時對於「山鼻樑」的想像,也就不再只是山稜線而已。「我想創作的地方在於,人們在那段旅程中感受到的一連串體驗,仍會回到原來認識、或不認識但有一天認識了的字詞上面。」

「聲熔質變」系列,楊雨樵與聲音藝術家劉芳一合作演出。圖/呂國瑋攝影

替文字說故事

同樣的思索可追溯至楊雨樵更早的創作形式。2014年,他以群眾募資的方式,出版了甲骨文異譚集《藝――字中事》,內容仿造民間譚的結構,替甲骨文「說故事」――並非說文解字,甚至也不直接解釋字義,而是單純講述一個個關於文字的故事。

「我喜歡手寫的原因是書寫過程,筆尖就是在紙上作一個意符的旅行,我在繪製文字的表面,整個句子完成的時候,意義才出現。」楊雨樵一邊說著,一邊將手指放在桌上開始寫字。「拿『藝』的甲骨文為例,是一個人在栽種樹木的象形字,當我要寫的時候腦中就已浮現圖像,整個書寫過程所構成的一連串體驗,最後會回饋到寫好字的瞬間,讓『藝』這個字從意符到所指之間的內涵,不再只是一個人把樹木栽種到土裡。」而這本甲骨文異譚集,將整個複雜過程採用故事的方式描述,創作理念與「聲熔質變」是相通的,只是把語音變成筆劃的瞬間。

有趣的是,不同的書寫媒介也會導向類似結果。楊雨樵在做階段性實驗時發現,無論寫在木頭、石頭或紙上,它們都會被意符的形狀抓住,代表每個形狀的設計是有意義的,說明了異體字最終何以趨同。另一個發現是關於跨語言的理解,有些不懂中文的外國人讀了《藝――字中事》的英譯本之後,即使無法肯定甲骨文的意思,也能大概捕捉到相似的訊息。換句話說,順著意符描繪出來的故事,仍可以被其吸引、統馭,呈現出意符潛在的表面特質,並且藉由精細地講述故事來達成。

甲骨文的創作告一段落之際,楊雨樵見到了秘魯納斯卡線(Nazca Lines)的研究: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大地畫可能是某種神聖的行進路線,是儀式走完後留下來給天神看的文字。「果然不只有我這樣想!」他開心地說道,如同一個默默耕耘的學者,忽然在不同領域找到知音。

黑板書寫與空間關係

2018年,楊雨樵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所舉辦的「聲熔質變」,講述了北海道愛奴族(アイヌ)的神謠(カムイユカラ),以及一個來自羅馬尼亞,把人囚禁在牆裡、讓建築物不會倒塌的故事。呼應到過去曾為空軍總部、現經規劃重整而成的C-LAB,兩則故事分別從不同角度審視「牆壁是否為建築物的表面」的問題,也都和空間再利用有所關聯。由於講述語言扭曲了,所以人們會在意符的層面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印象:「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愛倫坡(Allan Poe)一樣鉅細靡遺地想像砌牆過程,只是當聽者知道了這是怎樣的故事,獲得的訊息會比原版本更為豐富完整。我試圖把想像力的可能路徑還給每一個聽眾。」

與此同時,他還將書寫形式的探討,延伸到現場擺放的「黑板寫卷」,原因是他自己從小就很喜歡黑板這個介面,難以擦乾淨的每一層表面宛如考古,甚至測試過「大概寫到第十二層都還能看到第一層的東西」。這種書寫的重覆顯現,一方面象徵C-LAB的表面堆疊狀態,一方面也可以代表文字處於表面時,即使被更新、仍無法抹去舊有的特性。

2018年於C-LAB舉辦的「聲熔質變」,楊雨樵以其獨特的敘事性,描摹空間的重疊與置換。圖/呂國瑋攝影

「黑板寫卷」的內容,通常跟切割、生殖有關係。首先這來自於將「建築視為人體」的認知,同樣的概念也運用在建物空間裡的「呼吸」或「循環」等醫學詞彙;而罕無人煙的廢墟,處於一個孕育未知的狀態,是民間譚裡小精靈、哥布林(Goblin)、小矮人(Dwarf)的活躍之地,彷彿自成一個完整的子宫。每當有人進去加以改造――對楊雨樵而言,這有點剖腹的意味――人們會說賦予一個地方新生,也正是關於生產的比喻。

「我要講的事情包括切割即居住,空蕩蕩的建築抓不到實體,必須切一個空間出來才有辦法使用。」楊雨樵本身就曾經暫居於一個什麼都沒有的800坪工廠,本來想說可以自由活動,結果過大的空間反而讓他喪失了生活裡的判斷。「所以切割同時也是斷裂,有了所謂內與外的區別才能居住,就像生物一產出來的瞬間,就從世界的空間裡切了出來。」

對應到創作理念,現場的「黑板寫卷」採用遍歷文學(Ergodic Literature)的方式完成,閱讀的多寡不影響全盤理解,因為它是非線性的破碎文本,讀得越多只會有越多線索,不一定有越多答案。「這麼做的好處是,人們無法太快獲得對一件事物的肯定印象,也就不會因此停止思考,正如法老塔姆斯對古埃及神圖特的警告一樣。」楊雨樵如是說。

我的創作就是我的生活

其實早在更久以前,楊雨樵就展現過對不同媒介的書寫執念。當時他用粉筆在戶外的廢墟和牆面上寫詩,試圖「更換人們閱讀詩的習慣」,將幾百、幾千行的敘事詩寫在建築物的表面上,巨大的連續平面便成為文字的展現平台,稱為《街頭詩集》。至於為什麼選擇用容易消失的粉筆書寫?他只是笑著答道:「重點就是磨滅,我喜歡磨滅。」

作為一位獨立的素人研究者,楊雨樵既有能力進行正式的學術交流,也始終在以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創作。訪談中,他最常講到的一句話就是「這很有趣」,顯見他對這些研究的興趣與熱忱,而且每件作品背後的思考脈絡不僅有理有據,還非常一致。例如2017年創辦的《表面雜誌》,整本雜誌由24位創作者繪製的封面構成,理念也與他對於「表面」的探究如出一轍。

「我平常好像笑笑的,事實上生活態度滿嚴肅的,為了要各方面都一致,就會開始要求我的生活或價值判斷。」他自言也曾被問到,是不是把藝術家和個人身分混在一起了?但他純粹只是希望問心無愧。「我的創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兩者的狀態一模一樣,沒有什麼切換。那是真的,你現在看到的樣子就是我平常的樣子。」

「我自己對任何東西都沒什麼認同,有一部分是個性的問題。我特別討厭去獲得別人的證明,什麼證照或語言檢定都沒有,真的不信任我可以來和我聊天,就會知道語言是怎麼一回事。」不希望向別人證明什麼,這也是楊雨樵從事民間譚的創作以來,常常在現實條件上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由於創作類型較難分類,申請補助總是碰壁,後來他便逐漸改走其他路線尋找資源。

不過,民間譚先天上容易與民族國家的語言、政治和自我認同掛勾,其實這些浪漫的想法在學術上都需要被剝除。「19世紀的格林兄弟秉持日耳曼的高貴情操蒐集故事,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喜歡按照自己的品味改動內容,讓手稿裡具有日耳曼血統的人物變得更具美德,於是《白雪公主》第二版將殘害女兒的壞角色從生母改成後母,因為只有不存在的人物才會如此。」楊雨樵認為,自己的身分與個性反而讓他能在研究上保持中性立場,不用有所顧忌。

「故事說完了」,種下種子的栽樹人

「當我在講述民間譚或『聲熔質變』的時候,確實有點想讓所有人能夠自然而然地出於形式,完整且正確地辨識內容。當我在做文字學研究時也發現,文字之所以會演進,正是因為人們慢慢地一直看到差不多的事情,才有辦法趨同,不然它會演繹成龐雜、無法使用的樣態。幸而,人們的認知是集中的,在認知的過程裡會開始協議或達成默契,去得知今天被指涉的對象,可以經由約定或共同認識的形式來指涉,我們才開始有辦法溝通。」

楊雨樵試圖透過講述形式的實驗,讓聽眾掌握到完整的內容。圖/呂國瑋攝影

「《舊約》裡,耶和華將人們的語言打亂,巴別塔就像是雙方在溝通中,所能理解的最高境界。」楊雨樵解釋道,每個人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不同的,所有語詞的公設(axiom)、假設跟前提都不一樣。數學家在溝通數學前會先列出前提再開始討論,但人們在日常中不可能這樣做,所以免不了要不斷地解釋和確認,有時卻又會引來更多疑惑。「我覺得理解有極限是好事,為了描述被指涉的對象,人們還是不斷在搜尋方法,去逼近那個雙方都能理解的適合形式。」

作為一名不斷探索的藝術家,無論是聲音、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的創作,檢證那個極限,就像是他回饋世界的方式。談及未來規劃,楊雨樵依然會持續與各界合作,延續過往成果並梳整出的新方向,將與敘事文本中關於人的「姿態」(gesture)的描述,以及民間譚裡的建築討論相關。他同時致力於研究的領域還包括古代文字與神話譜系,其創作如甲骨文異譚集和《表面雜誌》,也即將在今年推出續作。

楊雨樵還有一個名字叫做Somanana Rain。其中的Somanana一詞,來自所羅門群島的Mono-Alu語,意思是「故事說完了」,為當地的講述者說完故事之後的宣告。如同甲骨文「藝」字的栽樹人,他所做的正是將故事的種子栽種到聽眾心底,然後靜待生根發芽;而故事說完的瞬間,那些想像的過程,也會再回過頭來構築成這個世界的大千樣貌。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0.03
訪談 侯伯彥、林怡君撰文 侯伯彥
口傳文學民間譚聲熔質變
Author 作者
侯伯彥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所,從事影像創作、參與影展工作,也是自由撰稿人,經營臉書粉專「尋向影誌」。
More 相關文章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
群像
陳憶玲:別人有別人的一席之地,我有我的小地方
誤打誤撞開啟了戲劇系人生,轉向行為藝術演出者到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酒館,甚至還擔任建築團隊的工地專案,憶玲的經歷跨度相當廣泛,但從這些看似分散的經驗中又可以覺察到屬於她那種獨特的個人實踐與衝勁。
發布日期2023.05.25
小地方行為藝術表演藝術
群像
臺灣產:城市吉祥物與他們的圖鑑
人見人愛的吉祥物,可能是你我童年記憶的玩伴,有時甚至擔任政府要角,傳達重要的政策訊息活動。然而當細究這些角色,我們似乎可以從中看到更多,透過訪問g0v的長期貢獻者劉哲瑋和專業操偶師Orin,讓我們對於這些臺灣產的吉祥物與背後的公共政策有更多一點的認識。
發布日期2023.05.19
公共政策吉祥物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