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駐地

那些東莒島上「喫飽卡閒」的晃遊者

凝聚大浦在地向心力的壁畫。圖/楊志雅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7.06
撰文 楊志雅
文化聚落藝術進駐馬祖

飛抵南竿機場只來到旅途的一半,從機場到港口的公車在半路停下,讓幾位孩子上車,司機唸著:「下次口罩再不戴好就不讓你們上車喔」,口罩溜到脖子上的他們邊摀著嘴笑邊趕緊把自己塞進位子裡。搭上船後暈船藥發揮效力,展開了我長達一小時的昏睡航程,怪的是從小怕搭船的我卻願意一直找藉口回來東莒,一處面積僅2.64平方公里,自成一格的「離」離島。

為了能在東莒待上一段時日,我找過不同的理由,第一次是以藝術創作者身分駐村,再來受當地莒光遊客中心之邀呈現牆面創作,這次則趁「馬祖國際藝術島」結束之際來進行訪談。在藝術這張大旗下,藝術島活動的舉辦如預期地招來觀光客,邀請人們識讀馬祖列嶼,是否收效之外,我更在意那些一起生活過的島民,於文化盛會如浪拍岸即退的這段時間裡,過得好嗎?他們是否受到了影響,而他們又真的在意這場藝文盛事嗎?

藝術and plus:以聚落活化為使命的志工機制

登島後迎接我的是一陣子不見的大浦plus+夥伴,見面後直說我一定會喜歡,要帶我去看的不是哪件作品,而是這個時節坡旁開滿那些豔紫鮮黃的野花草,包含南國薊和印度黃岑(又名耳挖草),還有可做蔥餅,有著特殊蔥韭香氣的麥蔥從土裡石壁間大把大把地長。接著,領著我去村裡和居民打招呼,正在廚房處理魚貨的阿姨從冰櫃裡拿出凍老酒,要我嚐嚐她這一批新釀的貨,問我說:「又來幫忙煮菜啦。」一如他們從不細究我做什麼創作,在他們眼裡我就是大浦plus+帶來的、那個喜歡幫忙煮菜,會追問他們什麼食材該怎麼料理的夥伴之一。

大浦plus+ 1,是一個蹲點在東莒大浦村十餘年的計畫,主張以技能換生活體驗的行動,透過邀請外地人來島居住數日,推廣東莒的地貌與文化,並鼓勵登島者參與社區活動,讓擁有不同領域背景的人與當地產生交流互動。人流往來發展出客座主廚的快閃廚房、小島學苑、協力造窯、藝術駐村等多種共學實踐,而這些擾動背後其實帶有聚落活化的使命。年復一年接待專長與背景殊異的志工群,這一套「以X換生活」志工招募機制,為大浦plus+儲備了多元量能。而大浦plus+一直以來努力經營在地關係的累積,也讓他們受邀成為「馬祖國際藝術島」中「迴島嶼吧」藝術計畫的主要團隊。

無論是協力造窯、快閃廚房到藝術駐村,大浦plus+的行動背後也帶著活化聚落的使命。圖/楊志雅攝
大浦plus+開發了各式與東莒當地居民交流互動的共學實踐。圖/楊志雅攝影

把握撤展前夕,以一種隨時開啟閒聊的步態尋找作品,串起我的繞島觀展路線,替作品拍照之餘,也察覺每當我向居民提起藝術島的話頭,彷彿都直接被浪沖刷帶走,他們總不以為意地說:「喔對阿有這件事」就這樣輕輕劃上句號,還不如聊聊最近海象如何、捕了什麼魚,居民才更加上心,熱切地多說幾句。

藝術向來不是切身有感的話題。再追問下去,他們說,要聊藝術是嘛,那你可知道:

〈大陸漁船再度入侵莒光 靠近東莒神秘小海灣拖網〉:「東莒居民指出,昨天就已經有多艘大陸拖網漁船在東莒北面海域作業,有看到海巡前往驅離,但今天下午大陸拖網漁船更靠近岸邊。」

 

〈中國漁船染綠馬祖 詭異的馬祖極光現隱憂〉:「這是大陸漁船為了抓釣小卷,而打的超強燈光……居民張小姐:『白天的時候你就看到抽砂船,把馬祖幾乎繞成一圈,到了晚上又變成,綠色的光繞一圈。』」

 

〈中國在距離馬祖東莒南方約5至6浬處,設立離岸風力發電機〉:「莒光鄉親指出,近期在莒光東南海面有大型工作船運作…原來是對岸中國大陸的離岸風機建設。建設地點距離東莒島概估15公里左右,是一個離馬祖不遠,但是又在禁限制水域外的地點,事先也沒人知道,頗有吃豆腐的意味。」2

我那些關於在地人對藝術島看法的提問,不如中國漁船趁深夜都摸到你家門前打漁要緊,默默地把那套討論藝術的漂亮話,全嚥了回去。

藝術在這裡真無用武之地?

自國軍推行精兵政策以來,東莒兵源大量減少,能做阿兵哥生意的光景不再,現今東莒人們討生活,各自有一套繁錯交織的謀生技能,人人斜槓:捕魚、當司機、開民宿、種田、釀老酒、當導遊、開小吃店或商店……今天去幫誰家忙,明天要給誰帶貨,每天睜眼就是啟動勞務的一整日。為了三餐自耕自種、捕魚釀酒,忙都忙得不得了,卻見大浦plus+年輕人在那邊採集雜草做植物標本、燒艾草水泡腳、花時間切薑末加糖養菌說要做汽水、搭雞寮養雞又不宰來吃……就用馬祖話說他們是「喫飽卡閒」(吃飽太閒)。

在他們認定「喫飽卡閒」的項目之一,包含我最喜歡的在魚路古道散步。魚路古道是連接大浦與大坪村的泥土小路,是從前大浦漁民挑擔到大坪賣魚所行經的重要路徑,各種天光時分皆適宜慢行,一側是海景,一側有各種蟲鳴鳥叫在林間,不遠處偶爾傳來兵營活動的聲音,不時或有小貓從樹叢竄出,是能讓人專注於景致變化、屏除雜念的幽僻小徑。

東莒島的魚路古道景色幽美,過往曾是大浦聚落對外聯通的路徑之一。圖/楊志雅攝影

父執輩的村民跟我分享,以前他叔叔曾說,今天他若要從大浦走去上街(指大坪村,算是東莒島上商店、小吃店相較密集、熱鬧的街區),就是要帶什麼東西回來、拿貨給人家,或者要辦事,因為一旦踏出門就是要做事的。「以前哪有散步這件事。」他們如是說。不像我,走去走回來,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

關於閒晃遊蕩,法國著名詩人夏爾.皮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首先形容這樣的「晃遊者」(flâneur)3,是充滿熱情的觀察者,也是一面的巨大鏡子,或者是帶有意識的萬花筒,他的目光所及,隨著群眾活動與其生活的多樣化,就像望見生命中各種熠熠光芒與翻轉出變化不斷的優美圖式。美國當代小說家愛德蒙.懷特(Edmund WHITE)則說,「晃遊者的定義便是閒暇極多之人,他可以花一個上午或下午的時間,漫無目的閒逛,因為,特定目標或精確分配時間,不符合晃遊者的真正精神。過度的工作倫理會阻礙『與群眾結合』的瀏覽與巡遊的野心。」4 只是他們筆下的晃遊者是走在過分浪漫的歐洲都市景觀裡,我筆下這一群人在東莒,從東莒寫到巴黎,兜這麼一大圈,哎呀,心直口快島民一聽肯定又要說:「喫飽卡閒。」

他們或許沒心思聽我對這群遊手好閒者的解釋,但不代表豐富多端的小島日常會遜於城市萬花筒。通常城市建設、人口組成、交通系統過於龐雜,五光十色令它看起來像個浮誇的百貨公司,但小島不是,它一目瞭然,想迷路都無法,村裡人們相互熟識,連島上幾隻狗都數得出來,在島上緊密的人際關係網絡周邊晃蕩的這群人,住幾天就會發現光瀏覽與巡遊無法令人滿足,構成小島萬花筒內的彩紙是島民豐厚深沉的生命經驗與生存技能,晃遊者若要尋找有別於觀光客蜻蜓點水般的互動和關係,終究得在島上付出時間一起生活。

連通生活與創作的接駁車

做創作和打漁耕種釀酒一樣費時,一樣有時候會徒勞無功,卻分屬論及經濟產值的天秤兩端,遠遠觀望對方,各自有各自的價值擁護者。此時的大浦plus+就像開出一輛接駁車,在島上連接兩端之間的交通。

陶藝作品《犬島海馬――土擺暝》以東莒島的信仰揉合日常生活而成。圖/楊志雅攝影

大浦plus+計畫主持人陳泳翰分享,綜整他自2018年蹲點大浦經營聚落活化以來的觀察,藝術島的作品若要與東莒本地建立關係,一是「材料就地取材」,島上物資不豐,要免於運輸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最好能使用在地材料,再者因東莒的氣候條件容易造成風化鏽蝕,後續維護管理困難,所以不能只是一個完成後就地放任的裝置藝術,要考慮到作品在展期之後還能有自己的生命;二是「與本地居民產生關聯」,要這些斜槓多工的居民從一開始就亦步亦趨參與藝術家的創作歷程,是在地生活步調所難配合的,但若抓緊零碎的時光請居民聊聊過往的生命經驗,理解他們生命經驗將轉化為創作題材內容的前提下,他們倒是樂於分享,也期待看到自己的過往成為具象的藝術表現。像是陶藝作品《犬島海馬――土擺暝》轉換小島的信仰、傳說、日常生活成當地重要慶典供桌上所擺設之食器、花器等物件或神偶,又或差事劇團的《跨越海洋――島嶼前線紀事》採集軍管時期燈火管制相關的常民記憶,以島民生活故事為基礎,重新以藝術裝置與演出重現戰地日常,雙雙都引起當地熱烈的迴響。

而不廢跨村實驗室的《島塑椅》來自淨灘時撿拾的海廢垃圾,如漂流木、章魚籠、漁網、寶特瓶等,經過處理成為再生材料,團隊以馬祖特有的「藍眼淚」為概念發展具有沿岸生態環境維護意識之作品。使用這些海廢再生材料,藝術家們帶領志工搭建出高低不同的椅凳,擺置於海灘,打造出真正零距離的海景第一排。《島塑椅》展示地點經過一番與在地居民的往返討論,藝術家相中的神祕小海灣,是環山面海的沙漏型灣口,在從前是海盜走私的據點,國軍進駐以後又成為軍方火葬場,是東莒長者會交代「不要隨便去,那裡很可怕」魅影幢幢的禁地,藝術家選中此地時,不少長輩都倒抽一口氣,說:「不會有人敢去那邊看作品。」但大浦plus+團隊試著說服,就像從前大浦聚落也是一處因鬧鬼傳說而人人離去的村子,因2009年一場藝術進駐計畫,藝術家進來創作一幅凝聚在地向心力的壁畫,為當地除魅,爾後人口慢慢回流,當初大家給了大浦聚落一個機會,現在怎麼不再給神秘小海灣一個機會呢?

不廢跨村實驗室使用海廢再生材製作《島塑椅》。圖/楊志雅攝影

一張張《島塑椅》完成後,因街上阿姨或長者多數不會騎車或開車,大浦plus+團隊就帶著椅子上街,舉辦「出『椅』張嘴」活動,邀請他們走出家門為椅子命名,命名完的椅子在展覽結束後,大家可以認領帶回自己的椅子,達到真正延續作品生命、零廢棄,成為島民生活一部分的創作目標。此外,團隊成員更為沒有交通能力的老人家,安排一輛巴士,邀請他們從大坪一起來到大浦的魚寮午餐,吃完午餐後,藉著吃飽散散步為由,載著老人家去島上各處看作品,來到神祕小海灣的那個當下,排排坐在《島塑椅》上,口中談論的不是作品如何,而是「哇!我們很久沒來這邊了!」說著從前年輕時,神祕小海灣罩上火葬場魅影以前,他們會來這邊做哪些有趣的事。

於是乎走路,在為了生存必要的外出,與純然的晃遊之間,出現一段可能併肩的小路,叫做「要不要吃飽去散散步」。

《島塑椅》的「出『椅』張嘴」命名工作坊,圖為參與居民、藝術家及志工大合照。圖/陳泳翰提供

這天月光黯淡的夜色正適合尋找藍眼淚,查好了潮汐時刻表,飯後我便隨不廢跨村實驗室的幾人出門,前往神秘小海灣,起霧的路上我緊盯著他們的車尾燈,盡量不去想當地人所說:「那裡曾經是火葬場,我們從小到大都不去。」壓抑著內心的不安抵達,因臨近撤展尾聲,此時部分椅子已從沙灘移走,我們拿著比較高的椅凳走進浪裡坐下,任浪輕輕拍著雨鞋,整面海黑漆漆的,有人說:「你看!」低頭才發現原來藍眼淚這麼迷你,被浪沖來撞擊到椅腳、雨鞋或者石頭的時候,才會發光,如浪底的藍色星沙,我們忍不住伸手進水裡撥弄,只有水流的觸感。我意會到那些具有創造力行為發生的起點,多半時候也是這樣,在尚未大量聚集、不受矚目或任何宣揚以前,在衝擊的一瞬兀自散發微小熒光。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7.06
撰文 楊志雅
文化聚落藝術進駐馬祖
Footnote 註釋
01
大浦Plus +:是大浦聚落的年度活化計畫,邀請專業工作者前來進駐,與高手雲集的換生活夥伴互相激盪,在小島東莒上擦出嶄新火花。
02
以上數段文字節錄自《馬祖資訊網》以及其社群參與者所提供的內容,內容雖引自2021年發生事件,卻也是直至今日(檢索於2022年5月),三不五時會反覆發生的事情。而《馬祖資訊網》是更新馬祖大小事最迅速且廣為馬祖人所用的入口網站。
03
本文中關於Flâneur一詞中文譯詞參閱:愛德蒙.懷特(Edmund WHITE),李桂蜜譯,《巴黎晃遊者》,臺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5。
04
同註3,頁45。
Reference 參考資料
01
陳泳翰,〈「大浦plus」與東莒島的長期粉絲培育計劃〉,《新活水》,2022.02.08。
02
王寶兒,〈「神話新語」賦予地方傳說新樣貌,一把火燒出奇幻餐桌〉,《中央通訊社:文化+》,2022.02.27。
Author 作者
楊志雅花蓮人,穿梭往返臺北花蓮兩地,有時岔出去。從事視覺藝術創作,也是自由撰稿人。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愛情釀的酒,濃縮移工的情感切片
「移動羅曼史」是一項描繪在臺東南亞移工社群情感切片的藝術計畫,團隊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進駐,與在地菲律賓社群互動,透過展覽與街訪,向金萬萬周邊的菲律賓移工朋友對話。
發布日期2023.12.08
文化移工藝術計畫
觀察報告
從體制中一瞥視覺的身分,淺談平面設計的特定場域
好的設計是橋樑,反之造成鴻溝、具有侵略性。城市的面貌因場域的不同而改變,而平面設計在各場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也有所不同。
發布日期2023.05.16
城市平面設計文化設計
觀察報告
圖說繭之國――蠶絲產業與近代日本
作者透過研究日本蠶業發展的圖像,引領我們一同探訪「繭之國」。從視覺文化回溯過往的產業勝景,從江戶至明治,跨距兩百餘年的產業是如何透過圖像映顯於我們眼前,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政治關係。
發布日期2022.10.06
文化日本產業視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