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臺灣美感教育的塑形――公私協力的「美感教育」經驗談

故宮兒童學藝中心以角色設計和故事情節帶入教育展覽,介紹中國古代藝術與工藝品的相關知識,並有許多數位互動裝置,增添觀展的樂趣。圖/柯舒寧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2.07
撰文 柯舒寧
基金會美感教育藝術教育
「任何創造過程均同樣強調思考、情感和感受,藝術可以為兒童的智慧和情感提供所必需的平衡。」
――維克多.羅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創造與心智成長》

我們時常聽到的「五育」在臺灣的教育概念中為「德、智、體、群、美」的總稱,此概念源自於蔡元培1912年出任第一任教育總長時所提出的五種思想,並影響著往後華人社會中發展的五個教育學習目標。1979年,臺灣立法院正式修法通過《國民教育法》,明訂國民教育需以「五育均衡發展」為宗旨。然過去在臺灣升學導向的風氣與教育體制下,美育課程在教育現場頗為弱勢,並且多淪為勞作成果類型的展示或「美學教育」與「審美教育」的知識傳遞,忽略了「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但,美感教育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透過教育培養學童的美感?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跟隨國際思潮的轉變,臺灣對於「美育」的推展也幾經修正。2014年,教育部特別提出「美感教育」的部分,以「美感從有感開始」號召,推出第一期美感教育的中長程規劃,2019年又接續推出第二期,同樣為期五年。第二期計畫的藍圖以「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跨域整合.國際連結」為理念,意圖深根臺灣美感教育,建構從民間、學校到中央政府的擴散與支持系統,該第二期計畫也即將在2023年邁入階段性任務的尾聲。

基於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該項計畫切入「融合永續世界」、「社會參與取向的美感教育」,以及「跨域美感專題/議題探究」1 等面向,透過國家政策的主導促進民間與學校等組織推動美感教育,其中以「政府-民間企業-學校」三方攜手發揮的模式已具雛形,政府偕同民間企業進行合作,逐步讓美感教育走入學校當中。如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的「游於藝」相關計畫、金車文教基金會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深化美感教育,以及「美感細胞」團隊協助政府進行一系列諸如教科書與掃具等學校用品的設計,暫且不論成效與批判反饋,從這樣的過程中可以見到從民、官、學三方攜手為美感教育作的努力。

故宮兒童學藝中心以角色設計和故事情節帶入教育展覽,介紹中國古代藝術與工藝品的相關知識,並有許多數位互動裝置,增添觀展的樂趣。圖/柯舒寧提供

美感教育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透過教育培養學童的美感?

從生活與經驗開始

筆者過去曾在與教育現場密切合作的基金會參與美術教育展覽策畫工作。該基金會執行美術教育展覽的項目已逾18年之久,且與政府和學校有密切的合作,讓美術教育展覽走入校園。從過去展覽策畫的脈絡之中,也能見到民間推動的美術教育展覽逐步納入新的美感教育觀點。比如從過去針對某個時期藝術脈絡介紹作品的展覽模式,轉變到「主題式」的策展方向,並藉由科技與具巧思的展陳手法,引發遊戲性學習的興趣;而過去較為單純的展覽作品賞析,也轉變為深化思考主題的內容。這樣的轉向,也搭配著教育政策近20年來一次重大的改革。

與美感計畫第二期同年正式上路的「108課程綱要」即是這場重大的教育改革,綱要內容提及藝術領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思維上應側重「學習情境與脈絡化」,為了避免空洞的藝術理論與生活脫鉤,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落,或空有知識而不知如何運用,藝術科目的教學應強調情境脈絡的連結,來建立起學習的意義。2 由於新課綱在跨科/跨領域的合作被逐漸被重視,更與第二期美感教育「跨域美感專題/議題探究」方面相輔相成,讓兼容性強的藝術學科跳脫出過去因升學導向被邊緣化的頹勢,成為許多學校共備課程的合作對象。像是長期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由基隆市內五所含括國小、國中與高中組成跨領域的「基隆藝文者聯盟」共備社群,就整合了校內外等在地資源,結合基金會巡迴教育展覽主題,共思共創,發展出具有不同年齡階段的各校特色教學課程。

教育展覽帶入「主題式」策展方式,讓教師能夠發展跨領域共備課程,激發學童的學習興趣與創造力。圖/基隆藝文者聯盟提供

除了私人基金會與學校在美術教育現場所做的努力外,美術館與博物館也是重要的學習場域,可以見到不論公立或私人美術館與博物館,在教育展覽策劃上無不費盡心力區隔展覽的面向。一般來說,以學童為主的教育展覽在規劃時會設定受眾主要的年齡以設計展覽呈現的方式,從觀展對象出發,靈活運用展覽空間和互動裝置,根據需求吸引學童,引起觀展興趣和學習動機。

至於如何引發學童的興趣與動機,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教育展策展人提及:「能盡量跟小孩的生活接軌,是與策劃給大人觀看展覽的主要差異。」這也與新課綱中的美感教育訴求不謀而合。除了展品內容跟生活真實物件的連結外,教育展也極為講究資訊視覺化的重要性,比起文字內容,圖像符號可以更直接地向學童傳達功能性,也因此像臺博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兒童學藝中心等,都試圖將標示性的文字改為圖像傳達,在在顯現出一檔好的教育展從策展理念、展品本身知識傳遞到參觀動線與方式等無處不在的用心與巧思。

廣達文教基金會與基隆藝文者聯盟教師團隊進行教育展覽合作。圖/柯舒寧提供
廣達文教基金會「游於藝」計畫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於2020年在府中15新北市動畫故事館舉辦運用科技手法與觀眾互動的「米勒特展」教育展覽。圖/柯舒寧提供

回歸感受與思考本身

認識美感是如何被建構的,其實是一趟思辨的過程。美感教育的推展,其實也是在補足過去臺灣教育現場缺憾的思維,不再只是注重「學習技術」、「製作成果」與「知識點的蒐集」,而是回歸於思考本身。

筆者在參與美感教育的過程中,亦接觸到賞識思維(Artful Thinking)相關課程。該課程根據參與哈佛大學「零點計畫」(Project Zero)3 的教育學教授大衛.帕金斯(David PERKINS)的理念,由同樣參與「零點計畫」的講師兼研究員莎莉.蒂什曼(Shari TISHMAN)繼續發展出「賞識思維」的概念,並延伸為「提問與探究」、「觀察與描述」、「比較和連結」、「發現複雜性」、「探索觀點」、「證據與推理」等六大思考稟性(Disposition),並將之比喻成藝術家調色盤上六種基本顏料,可以透過20種視覺思考路徑(Thinking Routine)的靈活運用 4、相互調配,經由反覆練習,讓思考如同顏料般,更多元、更有層次、更豐富。

藉由三階段的訓練:從看畫(不提供畫作相關資訊)、發表(個人或小組發表),最後到畫作解析(相關的脈絡知識由訓練師或教師最後提供),在組員熱切的對話中,逐漸讓筆者意識到這套操作模式不但適用於孩童,也適用於深感畫作欣賞不易的大人,並且激起大家的興趣,最後變成有如共同編劇與創作的趣味,並從中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觀賞的路徑(在賞識思維的訓練中,路徑多達20種),也就是說一千位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觀者就如同都各自進入且經歷了一遍畫作的創造過程,加深他們對畫作的印象。

這套訓練方式與藝術理論中的圖像研究第一階段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同樣著重於畫面給予的線索、回歸畫作本身的探討,但更具天馬行空的大膽想像,觀者不需要任何相關學習經驗。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Soobi團隊與See More ART從2020年開始共同推展「賞識思維」(Artful Thinking )課程。圖/柯舒寧提供

但這套訓練方式運用在教學模式上也有它的侷限性,因為需要大量的對話、理解以及詮釋,因此這套訓練方式若放在教育現場中,較適合用在人數少的小班練習,並且該教學模式也極為仰賴訓練師(或教師)的控場能力。發表這件事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一個小小的想法會激起更多無窮盡的點子。由於最終仍須回歸到藝術品本身的脈絡,在鑑賞過程中的適度收放拿捏,給予適當的引導與控制在這樣的方式中會是非常重要的。

賞識思維的訓練方式不僅僅適用於藝術作品賞析,因為它要訓練的是觀者的思維模式,讓觀者自然而然地在訓練師適當的帶領下產生啟發與創造力;藉由藝術作品的觀賞方式是因為視覺藝術更為直觀、更容易帶領觀者進入思考,但其實這套方法在很多事務上面都是適用的,例如有教育現場的教師提到可以用「觀察/感受/連結」的思考路徑來處理學生間的矛盾衝突,也能夠藉此加深學童的同理心。

賞識思維提供了有趣的路徑與實際的操作,幫助了解如何用具有「啟發性」和「創造力」的方式,讓觀者由自我思考進入到畫作的欣賞,而非停留在對藝術知識的認識中。目前,智邦藝術基金會就用這套課程模式與故宮合作推廣此種觀看方法,並與故宮第一線的導覽工作者進行課程、活動設計,協助展覽觀賞者觀看展覽。

「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是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出的全新兒童教育常設展覽,從策展理念、展品本身知識傳遞到參觀動線與方式等皆考量到主要觀賞年齡層的需求,十分具有巧思。圖/柯舒寧提供
「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展出現場,展中設有館方與臺灣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合作設計的互動性展覽裝置。圖/柯舒寧提供

引導學生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育發展這幾十年的進程中,「創造力」與教育的關係,被認為最具強而有力的聯繫。2003年由教育部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就已經開宗明義強調創造力教育須成為未來教育工作推展重點。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思考與行動,早在過去被認為是開啟創造力的金鑰匙,尤其是在科技技術興盛的21世紀,創造力儼然變成學生的核心技能,足見打造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美國史丹佛大學學者艾略特.艾斯納(Elliot W. EISNER)提到藝術關乎表達力,藝術幫助人類發現他們的自我感受性;所有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都能自由地探索他們對生命的認知,透過批判性思維和藝術創造的過程變的明朗,並能夠表達他們對世界的創意反映。

可以見得,美感教育應著重在於培養學童思考、創造力以及自我表達的能力。且創造力被認為是沒有成人施加干預下先天和自然發展的,教師的角色在藝術課程計畫裡提供了動機、支持、資源和補給,但是不能直接地干擾學生的創造活動。教師應被視一個設計者的角色,創造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了解自我,促進學生在固有的觀點找出問題。

由此,我們也開啟了最後一階段的討論,也就是藉由創造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科技與工業技術發展,據全球頂尖的顧問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評估:在未來,將有4到8億的工作機會將會被「自動化」所取代;著名企業家李開復也強調,能夠適應未來世界的是擁有「創意型、複雜型、手工型與關懷型」能力的人才,當今學童將面臨的是全然未知的挑戰。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已然能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總會取得更新、更快速的知識前提下,現今的教育已然不應再著重知識的累積,於是國際間的教育論述開始頻繁強調應培養未來世代「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衛.凱利(David KELLEY)在《創意自信帶來力量》一書中談到,「創意是一種心態、一種思考方式,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歷經了上述的幾個當今臺灣美感教育所欲處理的主題:如何誘發學習動機、如何回歸感受與思考本身,以及如何激盪學生的創造力,最終仍須回到當前教育的本質――也就是讓孩子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因唯有擁有靈活的思維,方能不被固化與機械式的框架所侷限,能夠從容應對更瞬息萬變的未來。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2.07
撰文 柯舒寧
基金會美感教育藝術教育
Footnote 註釋
01
詳見「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02
參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官方網頁資訊之美術中心課程綱要指引。
03
該計畫於1967年由哲學家納爾遜.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哈佛教育研究院創立,初期創立重點為美術教育的研究,幾十年來的演變下逐步納入各種不同的學科觀點,旨在了解與培養人類的潛能。
04
相關資料來源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Soobi團隊與See More ART共同推展的「賞識思維」(Artful Thinking)課程。
Author 作者
柯舒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行政暨管理碩士。在變動很快的當代藝術市場中摸爬多年,努力轉向關注教育領域中。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教育推廣,土生土長――ACAC青森國際藝術中心與YCAM山口媒體藝術中心的經驗
位於日本本州東北的青森國際藝術中心與位於本州的西南方的山口媒體藝術中心皆落成於2000年初。本文介紹兩機構分別針對藝術教育和在地社群的連結,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藝術與公眾的關係。
發布日期2023.03.01
藝術教育藝術機構
觀察報告
舉著火把的人:光影劇場中的地方教育與文化記憶轉化
來自花蓮縣壽豐鄉水璉國民小學的劇團,團名的阿美族語「Padawdaway」意為「舉著火把的人」,透過光影劇場,轉化地方的文化記憶,並在學習過程中,吸收進所有的參與者的心中。
發布日期2022.09.28
文化記憶藝術教育表演藝術
觀察報告
感與知的間隙:文字如何在作品中創造距離
文字如何能引導觀者啟動特定思緒狀態,以一種反身性的姿態,使觀者體驗差異化的自我?發話者「我」與對話對象「你」,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可以跟觀者的自我產生交疊,使其將自身想像為說話者、成為文字腳本中的角色之一,而不只是被動的聆聽者,內容的傳達則成為其次?
發布日期2024.09.18
文字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