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EN
Wave
短波
專屬短波發送,關於C-LAB的第一手活動訊息。
Article
文章
透過「觀察報告」、「駐地」、「群像」等單元,呈現多面向的文化主題。
Review
觀察報告
以深入報導和評述文字,呈現作者關於文化實驗的思辨與觀察。
Encounter
駐地
來自各地駐點的作者,以獨到的眼光探索世界,分享從地方出發的文化觀點。
Sketch
群像
採訪報導在地的文化實驗者,探看文化生態系的豐富面貌。
Archive
檔案
考掘C-LAB的歷史與記憶,將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保存為檔案。
#檔案
共
12
筆資料
短波
不只有現場藝術――Re: Play操/演現場
「Re: Play 操/演現場」透過歷史、當代、集體排演三個面向,建構展覽的深度與廣度。呈現上更跳脫傳統敘事、顛覆既有認知。不論是喜歡輕鬆欣賞藝術家幽默和美學,或熱愛研究歷史脈絡;享受有點距離的觀看,或偏好與作品互動,都能在此得到滿足。
發布日期
2020.10.19
展演
推衍
檔案
文章
不只有現場藝術――Re: Play 操/演現場
2020年,C-LAB秋季年度大展「Re: Play 操/演現場」,以「現場藝術」(Live Art)為基礎,邀請16位藝術家,由三位策展人分別以「展演現場」、「推衍現場」和「檔案現場」呈現。
發布日期
2020.10.19
Re: Play
檔案
現場藝術
身體
文章
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美術館
為了補足無法實體造訪的遺憾,人們從未像今日一樣渴求線上展覽。許多已長期「超前部署」的館舍,在數位化工作上耕耘越久,越是能夠在最短時間之內,端出一盤盤好菜餵養在家隔離的觀眾。
發布日期
2020.08.06
COVID-19
檔案
線上展覽
文章
擴張記憶的空間:再訪記憶與目光所及之處
林怡秀為「沉浸式逝去影像考古計畫」寫的觀察報告,論黃偉軒運用3D立體點雲技術,把「沉浸」擴充為「空間構成」的概念,透過技術保存影像資訊形態的「空間記憶」,是否可能?
發布日期
2019.07.01
CREATORS 2018
檔案
沉浸
記憶
文章
表演攝影:在緬甸記錄藝術
表演行為因為攝影變成被凝結的一瞬、藝術史上的紀錄。如果沒有紀錄文件的話,該如何確認事情是否真的發生過?
發布日期
2019.02.01
攝影
文化審查
檔案
表演
文章
打開臺史博的歷史冰箱,關於非虛構的檔案敘事
博物館中的建檔機制將文物與現實世界,進行了層層隔離與清潔,將常民文化生活中的物件自原所屬場域中剝離,如「封印」般收復進孤獨的歷史冰箱。
發布日期
2019.12.11
博物館
檔案
歷史
1
2
About
關於我們
文化實驗,期許的是一種文化翻轉、創意撞擊的不服從態度。當實驗成為一種態度之後,各種文化倡議和新道路,將如水波、震波、音波、光波、電波,自此展開。
文化實驗場要展現的是當代的創造者文化、製作者文化、分享者文化、參與者文化,希望藉此締造嶄新的文化創作生態系,讓當代讀者從雲端分享平台出發,利用人文數位技術,結合當代藝術之眼與文化觀察的批判反思,由文化創新啟動社會創新之鑰。
《CLABO實驗波》是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發行的線上刊物,希望打造一個從文化出發的跨域實驗平台,成為文化實驗同伴的群聚之所,藉著文化實驗的嶄新故事,我們於此啟程走向未來!
Editorial Team
編輯團隊
發行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主編
劉郁青
執行主編
童詠瑋
執編
莊佳娟
Copyright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所有刊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像、著作、檔案、資訊、網站架構、視覺呈現安排、影音、軟體及程式等之版權,除特別指明外,網站內的所有內容,均為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所有或已獲得版權持有者授權使用,並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保護。
未經本網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製、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若您欲引用或轉載本網站內容,除明確為法律所許可者外,必須依法取得本網站或其他權利人的事前書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