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EN
Wave
短波
專屬短波發送,關於C-LAB的第一手活動訊息。
Article
文章
透過「觀察報告」、「駐地」、「群像」等單元,呈現多面向的文化主題。
Review
觀察報告
以深入報導和評述文字,呈現作者關於文化實驗的思辨與觀察。
Encounter
駐地
來自各地駐點的作者,以獨到的眼光探索世界,分享從地方出發的文化觀點。
Sketch
群像
採訪報導在地的文化實驗者,探看文化生態系的豐富面貌。
Archive
檔案
考掘C-LAB的歷史與記憶,將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保存為檔案。
#轉型正義
共
6
筆資料
文章
何謂紀念碑?美國Monument Lab對紀念碑的重新審視
在陷入轉型正義辯論複雜的泥淖之前,我們或許可以透過認識位於美國費城的非營利公共藝術和歷史工作室 Monument Lab 來重新了解何謂紀念碑。
發布日期
2023.05.05
Monument Lab
歷史
紀念碑
轉型正義
文章
沒有說完的故事――與《明白歌》走訪縣市觀察
再拒劇團的《明白歌》特別選與政治受難者相關的不同縣市、走訪各地進行巡迴演出;邀請學者、政治案件當事人及家屬於演後分享。他們將故事送回發生地,邀請觀眾說出自己的故事,而我們也有了再一次看見歷史的機會。
發布日期
2022.08.17
再拒劇團
白色恐怖
表演藝術
轉型正義
文章
不只是音樂節:邁向共生之前,為了臺灣歷史記憶的藝術行動與嘗試
族群與歷史脈絡繁複的臺灣,距離真正達成「共生」或許尚有漫漫長路,至少時至今日,臺灣仍有一群人奮力邁開步伐,藉由更加多元有機的形式,努力的反映臺灣的每個當下、記取過往,並付諸實踐。
發布日期
2022.08.03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
人權
共生音樂節
記憶
轉型正義
文章
來回於曼徹斯特與利物浦之間,一堂在英國西北的歷史課
在曼徹斯特與利物浦之間,連結這兩座城市的除了富庶的發展外,同時也是過去奴隸史的見證。而Black Lives Matter議題的討論,也讓人們再次回看這段歷史。
發布日期
2021.03.31
Black Lives Matter
殖民史
轉型正義
文章
主動進擊的博物館:由民間而起的新歷史運動(下)
回顧1980年代的德國,民間主動介入並嘗試各種工作方法與展演形式,大幅度地捲動整個社會對於轉型正義工作的關注與參與,使得歷史反省工作不再只限於一小群人的奔走疾呼,而是真正地擴散到了社會之中。
發布日期
2020.11.17
恐怖地誌
行動博物館協會
轉型正義
文章
歷史考掘的民主化:由民間而起的新歷史運動(上)
德國的歷史考掘運動中,帶有深厚的左翼基因,自「由下而上的歷史」、「自己寫自己的歷史」觀念輸入後,也隨即與1980年代的「另翼運動/新社會運動」浪潮結合起來,新的歷史研究主題因而浮上檯面。
發布日期
2020.11.17
歷史工作坊
歷史研究民主化
轉型正義
About
關於我們
文化實驗,期許的是一種文化翻轉、創意撞擊的不服從態度。當實驗成為一種態度之後,各種文化倡議和新道路,將如水波、震波、音波、光波、電波,自此展開。
文化實驗場要展現的是當代的創造者文化、製作者文化、分享者文化、參與者文化,希望藉此締造嶄新的文化創作生態系,讓當代讀者從雲端分享平台出發,利用人文數位技術,結合當代藝術之眼與文化觀察的批判反思,由文化創新啟動社會創新之鑰。
《CLABO實驗波》是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發行的線上刊物,希望打造一個從文化出發的跨域實驗平台,成為文化實驗同伴的群聚之所,藉著文化實驗的嶄新故事,我們於此啟程走向未來!
Editorial Team
編輯團隊
發行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主編
劉郁青
執編
莊佳娟
Copyright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所有刊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像、著作、檔案、資訊、網站架構、視覺呈現安排、影音、軟體及程式等之版權,除特別指明外,網站內的所有內容,均為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所有或已獲得版權持有者授權使用,並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保護。
未經本網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製、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若您欲引用或轉載本網站內容,除明確為法律所許可者外,必須依法取得本網站或其他權利人的事前書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