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駐地

朝向一種脆弱的紀念:綠島上的人權藝術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2023,〈那座到不了的島〉,《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明信片、文本、網路平台、裝置。圖/劉紀彤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4.04.18
白色恐怖紀念綠島

綠島是白色恐怖時期監獄遺址所在地。在往常的討論中,經常更加著重探究、還原島上監禁政治犯的歷史,卻忽略其強烈的天候與環境條件,如何可能改變人們看待歷史的方式。當1990年代,人們開始追溯白色恐怖歷史時,綠島成為了歷史暴力的象徵之地,卻也似乎呼應歐文・史特勞斯(Erwin STRAUSS)在《從感官的角度來說》(Du sens des sens,2000)中所提及之:憂鬱者與地景失去連結,而不再能感知周遭環境。然而,綠島的自然環境從來無法使人忽視,無論是在地方誌、或者從小成長於綠島的居民口中,強烈的海風、日照、暑熱,一直以來都是生存在島上的重大考驗。如此一來,我想要提問的是:人們如何在這樣一座島上進行紀念?

紀念的脆弱性

這年(2023)登上綠島時,已經是人權藝術季的尾聲。因為秋初襲來的幾個強颱,我幾次改動了登島時間,出發前一天又看見因颱風破壞電路、展場暫時關閉的消息。我懷著緊張的心情搭上前往臺東的火車、坐上開往綠島的客船,踏上綠島,迎面而來的是炎熱的天候。連著幾天徒步前往人權園區,沒有任何遮蔽的路上海風吹來、日照蒸曬,滯悶的展覽空間一如以往考驗著我的觀看和思考意志。

每一次登島都是如此;一踏上綠島,島上的自然環境就會鋪天蓋地襲來,壓倒性地征服著人的理性。事實上,在前往綠島的途中,我還夾纏在關於紀念碑的難題,想著綠島舊監獄在黨國時期留下的紅色標語,無處不在的塑像與遺跡,如何訴說著島上的歷史,且使其長久承載著橫跨海峽乃至整座太平洋的政治欲望。不只關於統獨,更關乎左右,綠島像是一道太平洋上小小的裂口,在種種話語之中被反覆爭來搶去。也許對於曾為這座監獄登上綠島的所有人來說,它所負載的過去,實則牽動著本島族群衝突、政治矛盾的一道傷口。而對於心繫著過往傷痛的受難者與家屬而言,沉重的話題「如何談論下去」,又是另外一道更為難解的問題。

這樣的難題在登島的那刻,就被綠島強烈的氣候環境瞬間截斷。我想起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在《擴散》(Proliférations,2022)裡令人警醒的句子:比起前幾年人們沉迷的人類世之說,「全新世一直都存在著。」(Holoscène est toujours là.)在特定環境條件之下,非人類的世界,有時可以輕易地摧毀以人類為中心的敘事,讓所有留存歷史的嘗試變得徒勞。

就像是綠島極端的天候條件,毫不客氣地壓倒了我腦海中關於歷史與政治的糾結。在綠島,不義遺址的拆或不拆,問題可能並不只在於意識形態或政治認同,任何紀念活動、保存的意圖,都隨時可能被強悍的環境阻斷。當我看見新生訓導處展區利羅伊・紐(Leeroy NEW)幾近全毀的竹編船艦、羅懿君張紋瑄在颱風之前就已部份提前卸除的裝置,遺憾的同時,終於不得不承認:在強風豪雨、海風鹽分的侵蝕之下,紀念的行動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穩定恆久⸺它也可能脆弱非常。

利羅伊・紐《描籠涯船/描籠涯(船/村莊)》(2023)為颱風席捲後的局部。圖/許楚君攝影

另一種紀念

與此同時,綠島又承載著白色恐怖歷史,以及由此投映的共同體想像。在許多研究者眼中,這是一處創傷事件的「後遺風景」(le paysage après-coup);在創傷事件發生之後,它將成為一道永遠無法被平撫的傷疤,留存在島上,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不斷更新的詮釋改變面貌,而刻寫在其上的痕跡,則見證著曾經存在的歷史。見證著歷史的風景,在各種論述之中逐步轉化為國族與認同的匯聚點,終於又成了一種固定的符號,人們藉此標誌自身對於歷史的想像。

靠近公館海岸的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羅列受難者名單的紀念碑形式,就標記著上述對於創傷地景典型的理解方式:在創傷事件的原址,建立起記憶的錨點。關於這座紀念碑的敘事,在由國家所主導的紀念活動中慢慢形成,譬如從2000年左右開始,每年都聚集起四百多位受難者與家屬,紀念從二二八事件以至於白色恐怖時期,臺灣「爭取自由人權的歷史」。在長達十數年的紀念活動之中,這幾乎成為關於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固定論述,也牽動著臺灣主體認同的形塑過程。

這樣的主體認同形塑也可能存在危險。陳香君早已在《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與性別差異的美學》(2014)裡,對於二二八紀念活動與歷史化提問,指出它如何形構了新臺灣國家論述,並且如皮耶・諾哈(Pierre NORA)所提出的「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émoire)的物質或非物質形式,形塑出文化認同與傳統。陳香君銳利地指出,人權園區在臺灣的脈絡中,更是從種種創傷、防衛、精神官能症爆發、壓抑的復返之中,重複著創傷結構。

倘使朝向共同體的紀念(commemoration),指向的是這樣的封閉循環,那麼,我們必須思考的或許就不只是「如何讓不義歷史的話題持續下去」,而是「是否可能存在另外一種脆弱的紀念形式」?一種脆弱的紀念,既是共同體的集體行動(co-),作為奠基於經驗之上的記憶工作(-memoration),又同時在內部充滿阻斷、衝突與差異。它可能存在嗎?它將以何種方式存在?

刻寫在島上的痕跡,見證著曾經存在的歷史。圖/許楚君攝影

從1990年代到今天,紀念的型態似乎又有了近一步轉變;從2019年的「拜訪流麻溝15號」開始,至去年首度轉為雙年展模式的「傾聽裂隙的迴聲」,當代藝術創作近年隨「綠島人權藝術季」被系統性地帶到了島上。對於綠島當地居民,乃至於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而言,多數的藝術家是從本島來的「外來者」,也是白色恐怖紀念的「遲到者」——他們惴惴不安地在其懷疑聲中嘗試靠近綠島、靠近歷史。即便藝術季的幾位策展人透過諸種「共創」、「共學」與踏查活動,屢屢嘗試連結起藝術家、居民、受難者前輩,仍然無法迴避此一事實。

〈反思「綠島人權藝術季」:綠島觀點〉(童詠瑋,2021)的訪談裡,任職人權館、作為館方與藝術季之間第一線橋樑的蔡美娟,提及「居民的戒心一年比一年重」,正說明了數十年來前仆後繼的研究調查,如何激發綠島在地居民,或者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免疫反應。本島與離島、兩造之間存在的張力,在種種連結在地、反照當代的論述之下,實則潛伏著這座小小島嶼上長久存在、被掩蓋在各種官方論述之下的緊張。藝術家與研究者從本島而來,在各種訪談與閱讀當中採集島上的素材;當地居民與政治受難者,夾處在反覆的審視與提問之中或進或退。

園區往昔的紀念活動,所導向的既定論述與意識形態,顯然無法讓這種緊張關係得到揭露。相對的,本島帶來的研究調查「污染」與相應的免疫狀態,則反映著紀念碑所形塑的歷史敘事,也許從來都只是一種穩固的幻象,而所謂持續性的紀念可能無法真正存在於綠島。從島上強悍的天候與自然條件,到紀念行動之中各種分裂的認同與欲望,多重因素彼此交織,實則從內部裂解了綠島上關於白色恐怖歷史的紀念。前述所謂「脆弱的紀念」,即是在綠島本身的自然條件,以及多重人際與政治張力之下,所發展出的一種紀念模式。

另外一種脆弱的紀念形式,它可能存在嗎?它將以何種方式存在?圖/許楚君攝影

不可能的紀念

在颱風過後最酷熱的下午,我走進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2023)位於綠島山莊八卦樓牢房內的展間。因為悶熱的空氣,漸失去思考能力之時,我看見藝術家在牆角貼上的一張留言:在這個空間裡想必很悶熱難受吧,就請忍耐一下,坐下來讀幾段故事,選張明信片,寫下你對於風景的想法。

是的,「忍耐」。不同於恆溫恆濕的白盒子,在綠島上確實需要更強烈的意志,才能夠說服自己繼續待下來。在這裡,藝術家並非要向觀眾說教,也不再復述曾經的政治受難者在這座牢獄內何其艱辛。她說的,是此時此刻站在展場裡,作為歷史的後至者、島嶼的外來者,作為觀者的艱辛。在看到她的留言之前,我沒有想過,在綠島上、在白色恐怖的歷史面前,我們的身體與心理可能經受著怎樣的考驗,又需要花費多少力氣才能夠克服,或者,才能夠只是坐下來,匆匆看一眼藝術家所留下的片段訊息。

《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綠洲山莊八卦樓展場一隅,「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圖/劉紀彤提供

為了自身的研究工作,我留在展場裡仔細讀完劉紀彤放在小竹椅上的作品,以及懸掛在窗邊的一張張明信片。在這數十分鐘裡,也有零零星星地幾個訪客從門口探探頭後旋即離去。究竟是什麼驅使綠島外的其他旅人,來到這座離島,來到這座悶熱、陰沉的舊監獄,坐下來閱讀這段陌生複雜的敘事,甚至寫下自己的感覺?劉紀彤的寫作,為我的疑惑提供了一點可能的線索:在這座島上,凝聚起共同意識的紀念實則不可能發生;真正存在的是在嚴酷的環境之中,不斷流動分神的分裂狀態。

這件作品本身對於風景的感知經驗,也已然反映了這種分裂性:「後來的人」尋訪政治受難者陳孟和在綠島服刑期間所留下的大量影像紀錄,重新來到原址拍下新的照片,並對照兩者、留下五篇寫作。比如其中的〈背上有字的石頭〉,敘事者循著檔案照片來到一顆刻著「毋忘在莒」的石頭前。當年,陳孟和拒絕拍下政宣標語,因而選擇從石頭背面取景。從刻寫著國民政府標語的石頭正面、政治受難者轉向的石頭背面,再至「戒嚴以後出生」、「讀著非國立編譯館的教科書長大」、「看著這四個字,起初自然地唸出『母忘在呂』」的敘事者劉紀彤,三重視線於兩張照片的對照之中共存,在對於歷史互不相容的詮釋之中,留下了各行其是的記憶。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2023,〈背上有字的石頭〉,《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明信片、文本、網路平台、裝置。圖/劉紀彤提供

毫無共識、不連貫的記憶,這是否可能就是綠島上,因著強悍的自然條件、因著迥異的族群認同與意識形態,所發展出的一種紀念形式?又或者,它甚至更接近多數人所經驗到的真實。在這樣充滿著差異的紀念之中,人與風景並無法真正地成為見證者,也無法形成共同的記憶,因為他們各自的證詞,都足以否定彼此的說法。甚至,無時無刻不被強烈天候所侵蝕與變造的風景,反而印證了證詞的可疑。這些衝突的觀點卻同時存在於名為「紀念」的活動之中,卻也無法讓紀念發展成長久而穩固的集體記憶,乃至於凝聚成單一的集體認同。

那麼,矛盾的複數記憶又如何紀念?在離開綠島之後,經歷了一個小時狂風暴雨的搖撼,我終於在富岡漁港碼頭找到劉紀彤本次參展的第一件,也可以是最後一件作品〈那座到不了的島〉。她將陳孟和從本島拍下的綠島倒放重製,放在碼頭的上下船處。藝術家眼裡的綠島,是從船上搖搖晃晃、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眩暈之中,遙遙在風雨和海浪之間浮現的一座島。

《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富岡漁港登船步道展場一隅,「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圖/黃雅農攝影,均勻製作提供

這件作品提示了視差的觀看方法:回望、投映、對位。劉紀彤自2021年隨藝術季登島駐村後,持續將創作延展迄今1。在反覆的視線往返之中,她因駐地所開啟的本島踏查研究,包含著從綠島映射而來的眼光;當她登上綠島時,則必然帶著本島的欲望投射。兩地的相互投映,實則建立在無法看清的迷離想像、既定敘事中的再現符號之上。然而,回望不只是視線的來回移動,同時是身體的對位。劉紀彤走入楊逵位於東海花園的故居,走入承載著歷史的綠島地景之中,又於隔年重回島上,向居民學習海中立泳,學習用自己的身體感知,嘗試對位史料、研究與口述中,原本應該存在、卻早已物是人非的現場。這樣的動作並非在驗證歷史的真偽,而是間接投映出她與她所凝視的過去,在時空中彼此錯位的視差。

作為歷史的後至者,無論是藝術家或者觀者,都會在望向綠島之時,看見本島的投影,並從中投映綠島所背負的歷史包袱。與此同時,我們終究僅能以自己的身體,試圖與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前輩,以及綠島本地居民的生活經驗對位,藉此反反覆覆地證明我們自身與白色恐怖、與綠島的距離。在這其中,複數的視線所疊合出的並不是共同的記憶,而是矛盾的經驗與歷史認知在綠島上共存的現實:它是一座,在各種回望、投映、對位之中恍惚浮現的島嶼。

《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綠洲山莊八卦樓展場一隅,「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圖/劉紀彤提供

責任編輯:童詠瑋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4.04.18
白色恐怖紀念綠島
Footnote 註釋
01
在《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之前,劉紀彤首先以駐村藝術家的身分參與「2021在綠島人權藝術季—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在該年作品《最低的地方》中,她先後在本島拜訪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又因著疫情留駐島上,接觸到蔡居福、田春玉等自小在綠島長大的當地居民。駐村期間發展的三篇非虛構寫作,後又延展成《她是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出版計畫(2022),以及於臺南海馬迴光畫館舉行的同名個展(2022)
Author 作者
許楚君就讀於里爾大學美學與當代藝術理論博士班。主要關注臺灣當代藝術如何處理不義歷史與難解知識。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沒有說完的故事――與《明白歌》走訪縣市觀察
再拒劇團的《明白歌》特別選與政治受難者相關的不同縣市、走訪各地進行巡迴演出;邀請學者、政治案件當事人及家屬於演後分享。他們將故事送回發生地,邀請觀眾說出自己的故事,而我們也有了再一次看見歷史的機會。
發布日期2022.08.17
再拒劇團白色恐怖表演藝術轉型正義
觀察報告
走向民眾生活的藝術創作
無論是羅懿君或是安魂工作隊的計畫,都在以一種並非傳統歷史學但卻更加靈活且可近性更高的方式記錄歷史。兩組計畫亦都將民眾眼裡高門檻的創作拆解成易操作的方式。
發布日期2021.02.25
CREATORS 2020白色恐怖糖業歷史
群像
論美學與限制:專訪《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策展人鴻鴻
透過訪問策展人鴻鴻,本文試圖探究《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一作中真實歷史與虛構文本之間的關係,並邀請策展人與我們分享對於沉浸式劇場的想法。
發布日期2020.03.23
沉浸美學白色恐怖黑眼睛跨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