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EN
Wave
短波
專屬短波發送,關於C-LAB的第一手活動訊息。
Article
文章
透過「觀察報告」、「駐地」、「群像」等單元,呈現多面向的文化主題。
Review
觀察報告
以深入報導和評述文字,呈現作者關於文化實驗的思辨與觀察。
Encounter
駐地
來自各地駐點的作者,以獨到的眼光探索世界,分享從地方出發的文化觀點。
Sketch
群像
採訪報導在地的文化實驗者,探看文化生態系的豐富面貌。
Archive
檔案
考掘C-LAB的歷史與記憶,將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保存為檔案。
#影像
共
10
筆資料
文章
圈選的姿態,思考的筆觸:記威廉.克萊因回顧展「親愛的夥伴們」
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與世長辭後,首爾韓美攝影美術館(뮤지엄한미)推出了藝術家回顧展「親愛的夥伴們」(Dear Folks,)。展覽以克萊因各時期的核心精神,收錄其多元且跨媒介的創作實踐,體現克萊因繁複疊加的創作思考與實踐。
發布日期
2023.11.10
展覽
影像
藝術
文章
拓邊、創造、駭入、擊發:試探「遊戲社會」的規則與界線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分館舉行「遊戲社會」展覽,正重新考慮「電玩⸺藝術⸺社會」三方關係,探究其相浸互滲、斡旋相生的跨界現況。
發布日期
2023.10.13
展覽
影像
遊戲
短波
卸下面具⸺WISS樂團的變身
日本WISS樂團以致敬樂團的身分演繹美國重搖滾樂團KISS的歌曲長達15年。
發布日期
2023.08.16
影像
音樂
文章
《創世熱》:簡談藝術創作與創世的差異
藝術家該被與創世的角色相提並論嗎?策展人以藝術家作品的內容及其使用的媒介,以聖經創世紀預言,象徵創作者對「造物/創作」的熱情與認知,並以「熱/Fever」描述臺灣創作者在國際上的地位改變。
發布日期
2023.08.14
影像
當代藝術
短波
印製夕陽
發布日期
2023.07.06
年度展覽
影像
記憶
文章
探索得以再現現實的藝術:
2022 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觀察(下)
本文續談第35屆IDFA,聚焦在電影院放映之外的多元展映形式,以及影展的其他產業機制,並藉由紀錄片影展的多樣發展,對影展的策展與紀錄片產業運作提出觀察。
發布日期
2023.02.23
影像
影展
現實
紀錄片
1
2
About
關於我們
文化實驗,期許的是一種文化翻轉、創意撞擊的不服從態度。當實驗成為一種態度之後,各種文化倡議和新道路,將如水波、震波、音波、光波、電波,自此展開。
文化實驗場要展現的是當代的創造者文化、製作者文化、分享者文化、參與者文化,希望藉此締造嶄新的文化創作生態系,讓當代讀者從雲端分享平台出發,利用人文數位技術,結合當代藝術之眼與文化觀察的批判反思,由文化創新啟動社會創新之鑰。
《CLABO實驗波》是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發行的線上刊物,希望打造一個從文化出發的跨域實驗平台,成為文化實驗同伴的群聚之所,藉著文化實驗的嶄新故事,我們於此啟程走向未來!
Editorial Team
編輯團隊
發行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主編
劉郁青
執行主編
童詠瑋
執編
莊佳娟
Copyright
版權聲明
本網站內所有刊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像、著作、檔案、資訊、網站架構、視覺呈現安排、影音、軟體及程式等之版權,除特別指明外,網站內的所有內容,均為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所有或已獲得版權持有者授權使用,並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保護。
未經本網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製、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若您欲引用或轉載本網站內容,除明確為法律所許可者外,必須依法取得本網站或其他權利人的事前書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