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開放資料」的危機感能否借鏡?淺談英國GLAM「走向國家收藏」的突破與挑戰

英國的開放資料進程於全球尺度下位列第三,呈現了蓬勃的發展。但透過報告仔細深入,發現仍是過度集中在少數大型館舍的情形。圖為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一景。圖/ Chiuchihmin, CC BY-SA 3.0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5.22
撰文 郭怡汝
Open GLAM知識共享走向國家收藏開放資料

GLAM是由美術館(Galleries)、圖書館(Libraries)、檔案館(Archives)及博物館(Museums)這些文化機構英文單字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所組成的詞彙,用來代稱這四種機構。起初將這些機構統稱為GLAM,目的是要促進這些機構間的合作交流,來實現廣泛的文化資源共享和知識傳播。

近年來,數位科技發展快速,使得GLAM管理的藏品及有關知識在網路平台上傳遞成為可能,加上提倡開放近用(access)數位化藏品的「Open GLAM」運動,GLAM嘗試將龐大的知識文化能量轉移到服務的群眾手中,不僅希望吸引新的使用者,也期待拓展更多的價值與創造性。

開放資料的無共識,動搖英國世界領先地位

有鑑於COVID-19疫情帶來的封鎖措施,迫使致力讓大眾獲取知識的GLAM重新思考「沒有參觀者的館所」該如何服務社群、又該如何提供服務,進一步促成了GLAM轉向發展虛擬博物館及藏品數位化,以超越物理限制,服務更多潛在的受眾。

然而,英國GLAM開放數位化館藏尚處在新興趨勢階段,而非整個產業的共識或對社會大眾的承諾,這種情形也讓英國相關研究及藝術人文機構感到堪憂。根據2022年英國研究創新局 (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UKRI)及「走向國家收藏」(Towards a National Collection,TaNC)計畫所委託的一份報告 1 指出,截止至2021年10月7日,全球至少有1,208個GLAM機構及組織釋出了部分或全部的開放授權和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資源。其中,英國有80個GLAM,佔6.6%,與瑞典並列第三,僅次於美國(292個,佔24.2%)和德國(157個,佔13%),又英國GLAM已向多個線上平台釋出了至少10,487,115筆開放資料,佔全球總量的14.8%,對比於全球,英國的開放資料似乎呈現了相對蓬勃的發展。

全球至少有1,208個GLAM機構及組織釋出了部分或全部的開放授權和公眾領域資源,英國佔了其中的6.6%。圖片來自於《A Culture of Copyright: A scoping study on open access to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collections in the UK》報告
英國GLAM已向多個線上平台釋出了至少10,487,115筆開放資料。圖片來自於《A Culture of Copyright: A scoping study on open access to 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collections in the UK》報告

不過,若仔細分析數據,光是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由大英博物館與威爾士博物館共同營運的可攜式古物方案(Portable Antiquities Scheme)、衛爾康博物館(Wellcome Collection)、約克博物館信託(York Museums Trust)、英王閣及博物館信託(Royal Pavilion & Museums Trust, Brighton & Hove)等七個GLAM機構,就佔了全英國開放資料的 99.3%。也就是說,其他73個GLAM的開放資料只有英國總量的0.7%。而該報告事實上一共調查了195家英國GLAM,有多達115家GLAM不是無開放資料,就是大多需要向各機構洽詢有限授權。

對此,該報告 1 認為英國GLAM在開放資料方面,除了有過度集中在少數大型館舍的情形外,由於英國GLAM對於開放近用是什麼或應該是什麼,以及開放館藏的發展方向等議題,目前沒有共識。且現階段國際間對數位化藏品存取近用所產生的諸多討論,英國的相關研究與觀點明顯缺席。再加上因應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衍生的通貨膨脹、能源危機等影響,使得許多英國GLAM不得不重新調整開放數位化館藏的政策,轉向捍衛商業授權和縮限公眾領域資源。這些都讓英國在發展開放資料上,恐面臨衰退或停滯的風險,不利其維持在數位人文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源自危機意識的「走向國家收藏」計畫

此外,自脫歐以後,英國正在重新定義她與歐洲的關係,加上近年來涉有種族歧視的移民政策「疾風醜聞」(Windrush Scandal)和呼籲種族平等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使得英國急切想重振它所強調的國際多元文化形象,而GLAM被視為國家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物理體現,不得不思索何謂英國國家藏品,以及如何平等地展示不同種族的歷史文物。

有鑑於此,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AHRC)於2020年開始啟動一項為期五年(至2025年)、名為「走向國家收藏」的重大投資計畫,規劃投入1,890萬英鎊(約新臺幣7.3億元)的經費。目標建立一個國家級的數位典藏平台,利用創新的數位技術呈現英國GLAM及歷史遺產豐富的藏品,展現與維護英國多元文化的形象,使其文化資產更容易被全世界的人們欣賞、使用、研究和享受,藉此拓展英國的文化影響力。

「走向國家收藏」(Towards a National Collection)計畫為英國於2020年至2025年的一項重大投資計畫。圖 © TaNC

這是英國首次嘗試打造一個容納國內眾多GLAM數位典藏的平台,也是目前全球該領域裡最大的投資計畫,參與的合作夥伴包含15所大學、63個GLAM機構及歷史遺產組織,如: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泰德美術館(Tate)、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英國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DCMS)等,期望能擴展新的跨學科及跨館藏研究,同時增加接觸虛擬藏品和帶動實際到訪英國的人數,為英國各地的社群帶來社會和經濟效益,並維持英國在數位人文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樹立全球典範。

「走向國家收藏」計畫內容主要著重在三個層面:強化研究能量、打破藏品之間阻礙、增加公眾參與。

強化數位人文領域的研究能量

首先,為了解決目前數位技術不利大規模藏品運作的相關問題,特別進行了跨學科研究和不同技術的合作。現階段已完成了八項基礎子計畫,三項於COVID-19流行期間進行的緊急呼籲計畫,以及五項探索創新技術的計畫,這些專案計畫尤其強調人文社會學科結合人工智慧的開發,並與獨立研究組織(IRO)、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第三部門等合作,不只奠定了計畫的基礎,也為日後進一步的發展形式做出了關鍵的決定與定位,同時強化英國數位人文研究能量。

打破藏品間各自孤立與缺乏連結的阻礙

接著,為了打破藏品分屬不同資料庫的孤立現況,特別採用創新的人工智慧與數位技術,不只將GLAM的資料庫連結在一個平台,還強調建立不同藏品之間的關聯。

平台界面將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讓搜尋不再只能仰賴文字指令,而是也能擁有類似Google或是Pinterest的圖像搜尋體驗,同時透過人工智能(AI)、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鏈結開放資料(LOD)這三種技術產生的相互關聯資源與圖像建議,提供對傳統目錄資料和關鍵字搜尋的補充和強化。尤其重視自然語言處理(NLP)、命名實體識別(NER)和實體鏈接(EL),幫助從有限的收藏紀錄中建立大規模的連結,來提升使用者的搜尋體驗。

此外,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藏品和位置關係明確,在地理訊息方面有強大專業知識」的歷史遺產單位,與「詮釋資料豐富,但通常位置、地名在各單位間缺乏標準化或覆蓋地點不完整」的GLAM機構,此舉有助於吸引地區民眾查找周邊有關藏品,也有利於搜尋藏品製作地點或它們描繪的位置等訊息,進一步提高在虛擬訪問以外的實體探訪機會。

可協助使用者以視覺化方式進行搜尋的開發原型(局部)。圖 © TaNC
「走向國家收藏」(Towards a National Collection)計畫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此為開發原型之一。圖 © TaNC

擴大公眾持續參與的可能性

最後,「走向國家收藏」計畫為了擴大民眾參與數位平台的可能,避免日後平台使用率過低,不只針對超過一千位民眾進行使用者調查,還嘗試導入公眾參與研究的平台「Zooniverse」。考量Zooniverse在全球擁有超過190萬名網路志工,擅長透過大量網路志工的力量來參與和協助,像是:分類圖像、標記特定特徵、校對資料等的科學研究,且範圍涵蓋歷史學到天文學等多種領域,具有能加速學科研究進程,和讓大眾深入了解該學科工作方式的優點,以及在提升參與者黏著度上有許多成效良好的案例。

因此,「走向國家收藏」計畫預計透過「Zooniverse」進一步評估藏品組織、機器學習演算法和民眾三者合作的模式,探討如何向民眾展示對他們有意義的檔案,以及什麼是民眾與藏品互動中最有意義的方式,來為日後更為永續的公眾參與找到出路。

尚待克服的重重挑戰與難題

目前「走向國家收藏」計畫的各項子計畫都有顯著的成果及進展,不僅限於本文所提到的概略內容。然而,要真正達到開放藏品之間無阻礙的目標,前方仍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一)數據並非客觀中立

開放資料並非客觀中立,檢索工具、標籤類別、後設資料等資訊總會存在偏見、錯誤分類或不一致的情形。一些研究學者指出,如果不揭示藏品中有爭議的歷史,與解決資料內不對等的權力結構,除了無法達到真正的「國家收藏」,還可能會經過演算法的處理,加劇偏見與歧視,成為國家建構多元文化的阻礙。

因人為輸入或時代背景等因素,數據並非總是客觀中立。郭怡汝拍攝於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圖/郭怡汝攝影

(二)小型館舍參與難度高

此外,本計畫著重已完成數位化的藏品集合來構成所謂的「英國國家收藏」。然而,許多小型GLAM的藏品數位化程度低落,有的藏品資料庫可能還只是一個在博物館電腦桌面上的封閉式簡易資料庫。這項計畫強調的開放藏品、開放資料對於不少小館來說,幾乎是遙不可及,因為他們光是自家員工和志工要使用館藏資料就面臨巨大的困難。相反地,小型GLAM還期待這項國家計畫的新技術與人工智慧能協助他們早日落實開放館藏,也成了本次計畫必須正視的挑戰之一。

(三)未有共識的版權開放問題

最後是影響層面較廣泛的版權問題。「走向國家收藏」計畫面對日後平台內容的藏品使用是否全面開放、民眾可以怎麼使用和利用圖像等的問題,扮演著關鍵的領導角色。

然而,由於現階段英國許多館舍針對哪些館藏要開放、如何授權都還未有共識,而且脫歐導致了原本可以使用的版權例外情形不再適用於英國,英國卻也沒有新的法律規定來協助解釋或補充,加上英國缺乏像歐盟有針對公眾領域藏品圖像能如何再利用的明確指令,這些都使得「走向國家收藏」計畫後續的開放藏品還處在模糊不清的階段。

它山之石能否攻玉?

目前臺灣類似於英國「走向國家收藏」計畫的平台為「國家文化記憶庫」(簡稱國文庫),國文庫 2  較為著重博物館典藏與社會行動、國民記憶的連結,與英國的計畫有所不同,不過共同目標都是向全世界開放與推廣國家的多元文化遺產。

現階段國文庫已經推出2.0版本,不只完成內容檢索的優化,也導入了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技術,並強調互動參與,如線上策展、公眾徵集等。不過,目前國文庫仍著重在字詞搜尋,也尚待加入更多中央及地方博物館、美術館的藏品資料,且公眾參與多仰賴經營團隊不定期舉辦的線上、線下活動;又1.0版本與2.0版本分屬兩個網頁同時存在 3 ,民眾能共筆創作的部分在國文庫1.0,不過查詢資料則以2.0版本較新、資料筆數較多,容易讓使用者感到混淆,這些情形正如文化部於國文庫2.0發表記者會上所言,國文庫未來要努力的事情還非常多。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與臺灣文化、記憶資料的不斷積累,國文庫日後必定將不斷優化、整合,賡續推出3.0、甚至4.0等版本,而我們能否借鏡英國「走向國家收藏」計畫所遇到的挑戰與新興技術、觀念,進一步構思未來可以提升及改善的方向,相信數位競爭力屬世界排名前段班的臺灣,同樣也有能力透過開放知識、開放藏品資料連結世界,向全球展現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軟實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5.22
撰文 郭怡汝
Open GLAM知識共享走向國家收藏開放資料
Footnote 註釋
02
國家文化記憶庫是由文化部於2020年建置完成的一個以臺灣原生文化內容為主的綜合性數位文化入口網站,匯集許多重要博物館與典藏機關的數位素材,以彰顯並開放臺灣特色的文化內容。自2021年起網站轉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負責營運,透過啟動「國家文化記憶庫2.0」計畫,持續對入口網站進行優化與推廣。
03
(1) 國家文化記憶庫1.0網站  (2) 國家文化記憶庫2.0網站
Author 作者
郭怡汝長期分享國內外博物館及文化相關消息趣事,推廣知識共享,目前經營「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絲專頁。
More 相關文章
群像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知識共享吧
博物館對郭怡汝而言,不單只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分享知識、共同思考的觀點訓練場,他創立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作為將自學熱情轉化為知識流通的平台。
發布日期2021.04.07
博物館學文化平權知識共享
觀察報告
那不是小甜甜布蘭妮:陰性天后的悲劇文本與島嶼酷兒夢囈
當陰性天后的學術系譜甚至出現了「卡卡女性主義」的時刻,布蘭妮已經徹底成了世界的碎片。這樣的一種悲劇生命,到底要怎麼再(被)創造出任何賦權主體的生命政治或理論產能?大概是不可能了吧。
發布日期2024.12.09
女性主義流行文化酷兒陰性天后
觀察報告
關於革命與浪漫主義:從《告別⸺到南方去》到《黑色 ANARCHISM WALKERS⸺在詩與革命之間遊走的黑色青年》
2024年10月的第一個週末,牯嶺街小劇場一、二樓同時上演了兩場演出,頌詠「石板床上的耶穌」的《告別⸺到南方去》,以及召喚孤魂降身受肉歸來的《黑色》,分別演繹了某種關於革命的浪漫。
發布日期2024.11.20
劇場左翼浪漫主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