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打破道德邊界、揭開畜牧真相,mEat me:吃自己的肉!?

泰瑞莎.舒柏特(Theresa SCHUBERT),《(吃)我的肉》(mEat me) ,表演,2020.02.06。圖/Tina LAGLER攝影,Kapelica Gallery Archive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9.14
撰文 馮忠恬
科技倫理科技藝術試管肉超限社會

人類有可能自給自足嗎?

這指的不僅僅是耕作蔬菜、畜養牲畜,而是扎扎實實地不假外求,從自我的血液裡提取細胞,培養人造肉,吃自己的肉。

吃自己的肉養活自己?如此駭人聽聞的說法,是行動藝術家泰瑞莎.舒柏特(Theresa SCHUBERT)《(吃)我的肉》(mEat me)作品的主題,他以身體為實驗,培養人造肉,運用自體細胞再生,企圖打破邊界,消弭人與動物原本一刀兩斷,我文明你野蠻的劃分之界。

從自然的生到文化的熟

人類透過飲食,將自然的「生」轉化為文化的「熟」,藉由吃進自然,維生、享樂、慶祝、品味,儀式出各種生活日常,也與萬物環境共生連結。然而為了追求文明之感,我們取之於動物,卻又要脫離於生死,便藉著看不見的屠宰工業,將完整形體拆解成四分五裂,被媒體或美食家形塑成各種美味的分切部位:沙朗、肋眼、菲力、紐約客……當服務人員親切地詢問:「您要幾分熟呢?」再經由廚師的巧手,煎成香氣四溢的牛排,放進餐盤,擺上紅綠蔬菜,端上餐桌時,您還會想起牧場裡的那頭牛嗎?

「文明」已經用很安全的距離,讓人們在吃肉時,能輕易地脫離動物的苦痛。而大部分的肉類則是透過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的集約式畜牧飼養。圖/CC0 Public Domain

不,99%的牛都不在牧場,而在集約式的牛棚裡,連轉個身都困難,「文明」已經用很安全的距離,讓人們在吃肉時,能輕易地脫離動物的苦痛,雞牛羊豬成功地轉為經濟動物,成為消費市場裡的盤中飧。然而這一切的起源都來自於工業化後,人類離開土地趕往城市,我們開始不在後院養牲畜了,為了餵飽更多的人口,追求低價有效率的飼養方式,因而創造出集中型的動物飼育場,雖然生產了廉價的肉類,也帶來新的問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報告,全世界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已超越所有交通工具的總和,用水量也很驚人,生產一公斤的肉會消耗約15,000公升的水,除此之外,動物排泄物、抗生菌、肥料、生長激素等也會造成土壤與水污染,更遑論還有為了飼養經濟動物,得空出一大片土地生產玉米等飼料,但全世界仍有八億多的人口,正面臨糧食不足的食物分配正義問題,全球70%的農業用地,被用來飼養經濟動物,另外的10%土地則被用來生產牠們所需的飼料。

《(吃)我的肉》反映當代肉品供應鏈的矛盾,人類一方面想要廉價且快速的生產肉類,以滿足聯合國預測世界人口將在2050年增加到97億的糧食需求,另一方面,全球暖化又以熱浪、乾旱、洪澇、超級風暴、大火等極端氣候,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及每日的體感溫度,地球不斷地以各種直接、間接的方式提醒著我們,別再濫用與傷害自然資源,世界必須改變,得找出與環境共生的生產模式。

面對畜牧業迫在眉梢的問題,替代性肉品(alternative meat)似乎成為新解方?

替代性肉品的三種選擇,最極端的是,吃自己的肉?!

2009年荷蘭導演湯姆.希斯(Tom SIX)拍攝《人形蜈蚣》(The Human Centipede)一片,遭多國禁演,恐怖程度直到今日還令人起寒顫。故事內容講述一位德國醫生綁架三位遊客,以手術將他們的口與肛門相接,串出一條人體蜈蚣,僅餵食第一個人吃飯,其餘的便食前一位的糞便維生,實驗若人類只吃自己的糞便,到底可以存活多久?

同樣是「自給自足」,藝術家舒柏特則選用了當代與最新科技結合的版本――培養肉。細數目前全世界的替代性肉品可分為三大塊,一個是「植物肉」(以植物性大豆、豌豆、小麥蛋白質等製成)的肉品,以比爾蓋茲與李奧納多投資的Beyond Meat,以及美國食品大廠Impossible Food最知名,為了模擬真肉,甚至還加入了甜菜根汁,想要肉汁也沒問題,植物肉被打造成時尚、潮流,食素者與環保的新選擇。

藝術家的肌肉細胞在顯微鏡下。圖©Theresa SCHUBERT和Educell Laboratories
泰瑞莎.舒柏特(Theresa SCHUBERT)於2020年,在Kapelica畫廊進行《(吃)我的肉》(mEat me)的現場演出。圖/Tina LAGLER攝影,Kapelica Gallery Archive

第二種為試驗室裡的「培養肉」(也稱為人造肉、乾淨肉或試管肉),取自活體動物的細胞,在實驗室培養的肉品。全世界第一間研發培養肉的食品科技公司孟菲斯肉品(Memphis Meats)創辦人烏瑪.瓦雷蒂(Uma VALETI)曾說過:「我們是一家生產牛、豬、雞肉和海鮮的公司,我們的產品和傳統肉品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不需要屠宰任何動物。」1,培養肉的立基點在於,不必為了吃一隻雞腿而飼養整隻雞,如果我們不吃動物的骨頭、內臟,何必像傳統畜牧業般浪費如此多的資源換取可食肉的斤兩,通常牛肉的轉換率為8比1,即需要吃掉8公斤的穀物僅能換取1公斤的牛肉,培養肉的創辦人瓦雷蒂進一步表示,比起一般肉品,培養肉排放的溫室氣體少了3/4,並能節省下90%的耗水量,還可避免大腸桿菌等細菌污染,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風險(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可人為操控)。

第三種替代性肉品為:「吃蟲」。世界上有80%的國家吃掉了1,000多種不同的昆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研究,全球有20億人口將蟲類作為食物:蟋蟀、蟬、白蟻、甲蟲、蜜蜂等,昆蟲不僅可補充蛋白質、維生素且脂肪含量低,當糧食短缺時,不失為蛋白質來源,但這牽涉到各國的飲食習慣,加上沒有商業力量進駐,還未成為主流,比較像是獵奇或嚐鮮。

舒柏特的《(吃)我的肉》計畫,精準地抓住畜牧業在環境消耗、動物福利、糧食正義等議題,打破人體不可侵犯及複製人的道德禁忌(但如果我們複製的不是完整的人,而是部分的肉呢?),他以培養肉為本,不過取用的不是動物細胞,而是自己的,藝術家勇敢地走入實驗室,和科學家合作培養出自己的人造肉,創造出有肌肉、結締組織、脂肪的「自體肉」,體驗「從細胞到刀叉」(Cell-to-fork)的完整過程。

當你吃下自己的肉身卻毫髮無傷時,感覺到的是詭異、驚嚇、害怕還是痛苦?藉著如此激進的一餐,直搗人心被文明與消費社會矇騙了的環境議題、動物福利與糧食正義,讓你不得不正視面對。

泰瑞莎.舒柏特(Theresa SCHUBERT)的《(吃)我的肉》(mEat me)精準地抓住畜牧業在環境消耗、動物福利、糧食正義等議題,打破人體不可侵犯及複製人的道德禁忌。圖/Hana JOSIC攝影,Kapelica Gallery Archive

當你吃下自己的肉身卻毫髮無傷時,是什麼感覺?藉著如此激進的一餐,直搗人心被文明與消費社會矇騙了的環境議題、動物福利與糧食正義,讓你不得不正視面對。

Vegan or Flexitarian?你想要怎麼吃?

2015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裡面涵蓋了終結貧窮、消除飢餓、促進健康、綠色經濟、氣候變遷、動物福利、海洋生態等面向。

找出人類與地球共生共好的生活方式成為重要的使命,我們怎麼能將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環境破壞殆盡呢?因此越來越多的綠色飲食、有機論述被推上檯面,環保純素主義者也提出了「吃蔬食愛地球」的觀念,臺灣也有專注於永續飲食的「綠媒體」開展出《綠色餐飲指南》與「綠食宣言」,荒野保護協會、主婦聯盟也發起了「週一無肉日」,還有「無肉市集」、「素食小夜市」、「永續飲食生活節」等的推廣,都讓吃蔬食這件事變得更有態度,具有愛護環境實踐的生活風格。

彈性蔬食者(flexitarian)開始出現,雖然不像素食者般嚴格地遵守飲食禁律,但透過減少肉類的攝取,決心在日常裡選擇更永續的飲食與生活方式。仔細一想,肉類也並非完全的罪不可赦,回想昔時的農村場景,家門前不僅有小河,後面的山坡還放養著雞牛,院子裡也有豬鴨,小規模的飼養,不僅不破壞環境,動物的糞便剛好可用做耕作的肥料,也創造出家戶間不浪費的循環經濟。當中元普渡、祭祖、嫁娶、豐收等特殊時刻,餐桌上的雞、烤架上的豬,更成為凝聚眾人的重要菜餚,他們不僅是美食,也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必須承認,現在已經很難全面回到從前家戶養殖的年代,但慶幸的是,當代仍有許多小規模、友善土地思維的種植者、養殖戶,以愛護自然的永續方式,提供極好的肉品與海鮮。週末的農夫市集,以及網路上不時可見的生產者論述、產地報導,都幫助我們回到土地、進入農場,找回人土間的連結,人類與餐桌的距離不再遙遠,只要你願意,絕對有多元的管道可以認識生產者,理解飼養細節,溯源產地到餐桌的過程,進而懷抱對大自然的感恩心,珍惜每一口食物。

18世紀法國作家布里亞.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曾說過:「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雖然老生常談,卻也是經典真理。人類透過飲食與大自然產生連結,多吃蔬食,選擇友善土地、尊重動物、在意永續循環的農產品,便是一場溫柔的消費革命,別小看自己的選擇,你正在為下一代子孫的生活環境努力奮鬥著呢。

用餐愉快!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9.14
撰文 馮忠恬
科技倫理科技藝術試管肉超限社會
Footnote 註釋
01
亞曼達.利特(Amanda LITTLE),《明天吃什麼:AI農地、3D列印食物、培養肉、無剩食運動……到全球食物生產最前線,看科學家、農人、環保人士在無可避免的氣候災難下,如何為人類找到糧食永續的出路》,臺北:臉譜出版社,2021,頁251。
Reference 參考資料
01
伍冠瑋,〈畜牧業搶走全人類的糧食,還讓地球發燒了〉,《倡議+》,2019.07.26。
Author 作者
馮忠恬前《好吃》雜誌副總編輯、《米通信》總編暨共同創辦人,食物採編經驗逾十年,長期關注餐飲趨勢與產業訊息,近年除在第一線製作內容外,也擔任編輯顧問進行人才培力,並以內容為核心,執行多個品牌建置工程。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Live Coding:How to stay alive? 一個沒入門者的觀察
「Live Coding研究推廣計畫」把「好玩」放回核心的價值,讓沒有程式語言背景的人都能一起參與,進而形成非技術導向而更具開放的社群可能。
發布日期2024.01.29
CREATORS 2023科技藝術
觀察報告
有了鋼彈為什麼還要玩七巧板?⸺專訪「Live Coding研究推廣計畫」團隊
CREATORS「Live Coding 研究推廣計畫」團隊成員劉東昱、丁啟祐和林育德以Live Coding為研究主題的計畫,探索其對於音樂的開放性與可能。
發布日期2023.10.24
CREATORS 2023科技藝術
觀察報告
技術在藝術中如何被超限?《如果,家族旅行:一個世界(2022)》的動員與整合
《如果,家族旅行:一個世界(2022)》這項以跨地田調、書寫、影像、聲響實驗集結而成的計畫,最後發展成有著不同界面的作品化輸出。扣合「超限社會」念茲在茲的命題之一:「運用技術創造新的美學體驗」――究竟何以在本作中得到實踐?
發布日期2023.03.15
CREATORS她的實驗室空間集超限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