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行經臺灣史地的點滴蒙太奇:畸零地工作室 ✕ 國家文化記憶庫「異地共時號列車」

畸零地工作室與苑裡掀海風團隊合作的「飲食記憶攤車」展呈現場。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2.09
撰文 謝鎮逸
文化記憶檔案開放

隨著近年來臺灣主體意識的抬頭,我們才儼然發現許多過去被錯置的歷史碎片,錯落地分散在各個地方,有待人們重新考掘。為了進一步達致知識的民主化,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亦開始商議資料的開源,並賦予公眾應用。然而,縱然宣稱公開、開放,卻不意味著檔案得以被有效利用,更不保證知識的普及化能夠進一步提升。一般民眾如何得知看似民主的資料庫,究竟跟自身有何關係?

橫跨藝術、設計、劇場、策展、社會參與的「畸零地工作室」,尤其關注臺灣在地歷史文化與社區的在地創生,在成立以來一直透過跨領域的人才、跨類型的行動想像,嘗試推進各種差異維度之間的對話實驗。如同畸零地一般,縱使面積狹小、地界曲折,但總是銜接此地與彼方,創造眾所遭逢的機會。其近期所發動的大型藝術行動計畫「異地共時號列車」;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攜手之下,串聯起各個大小社群與單位,共同推動文化部的國家級資料庫「國家文化記憶庫」(簡稱「國文庫」),可謂近年來頗具規模的大型檔案近用推廣計畫,旨在突破海量資料庫與民間的認識隔閡。

2022臺北白晝之夜,「異地共時號列車」在士林區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展開了一次階段性的集大成,對外展示了豐碩的成果。冥冥中呼應著白晝之夜年度主題「士林大戲院」,「異地共時號列車」以鐵路巡迴的概念,巧妙地帶來極具電影感的臺灣史地巡禮。本文將以「檔案操演」、「行動轉化」、「蒙太奇接合術」、「民間的博物館化」四種主軸概念,嘗試闡述畸零地工作室如何接軌官方機構,所作出的一次大型實驗。

拼湊窗外風景的拾撿物:往昔檔案作為朝向未來的動力

「異地共時號列車」計畫的實踐標的,無非是為了向普羅大眾推廣國文庫。但國文庫上有著將近300萬筆的資料,如何真正讓民眾所能理解實非易事,更遑論將之活化與活用。當國文庫也透過各種CC授權條款,歡迎檔案被利用予各種形式的創作與創造活動上,也促使檔案的來生(afterlife)與再生產成為可能。

畸零地工作室為此設定的兩大工作階段,前期以踏查和訪談臺灣多個地方社群、民間機構與內容創作者,了解不同領域視角對於國文庫的需求跟使用狀況。後期則以構想更具效性的推廣行動,聯合各個社群的活動合作,去展開應用國文庫的千百種方式。無論是地方創生社群、藝術創作者、教育者,都能夠找到各種方式,對資料庫作出最前瞻性的檔案操演方式。

《記憶列車》動畫截圖。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虛擬人物「小憶」所扮演的列車長,除了作為這段臺灣史地行程的導覽員,也是導覽資料庫使用方式的引路者。

有鑑於此,「異地共時號列車」也如同示範了一次如何想像檔案再生的可能――以一台開往臺灣各段歷史時間與各處地方空間的列車意象,載著觀眾與使用者行經各式再造風景的旅途。虛擬人物「小憶」所扮演的列車長,除了作為這段臺灣史地行程的導覽員,也是導覽資料庫使用方式的引路者。面對著展場中快速流經車窗外的風景,我們得以先藉由導覽快速掌握資料庫的潛力,並在下車以後仍然能夠了解如何自行尋找屬於自己去開發的新風景。沿途拾撿的風景碎片,在與不同的個人記憶與經驗相互擦撞,也使得檔案能以截然不同的動力來源,把觀眾領到面對未來記憶存續的下一站。

《向國家文化記憶庫取材:「地方教育」轉化指南手冊》。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畸零地工作室從最基礎的檔案應用說明與教學為始,整理出《向國家文化記憶庫取材:「地方教育」轉化指南手冊》,手把手讓體制內外的地方教育工作者、學校老師、在地社群等能夠認識不同以往的教材使用方法。自從108課綱展開以後,素養教育導向的靈活與彈性,很大程度也讓國文庫成為可被活用的一大學習場域。尤其對於城鄉差距偏大的教育狀況,課本上的知識難以適用於每一個差異個體身上,這時資料庫發揮了彌補教材缺失的其中一道關鍵解方。

在工作室團隊與花蓮水璉國小的合作推廣之下,校內的Padawdaway兒童光影劇團在考究表演服飾的視覺特徵,就運用了國文庫的收存資料,來進行更細緻的設計和製作。而另一長期合作夥伴――苗栗苑裡的在地組織「苑裡掀海風」,也曾使用國文庫對苑裡在地的重要臺灣音樂家郭芝苑進行田調,並將郭芝苑故居的物件、田調結果及轉化應用(如融入課程)等成果,建置並收存於國文庫,讓在地人有其他民眾,有機會了解被篩選、精緻化的史料與方法參照。

另外,有著凝聚力與趣味性的戲劇教育方法,也被導入到教案手冊所提示的應用介面之中,讓教學不再枯燥乏味。教案中引薦的主要案例「沉浸式劇場」及偶戲中的「光影戲」,早在畸零地工作室於2019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發表中已見端倪。當時,為了試驗民眾如何感知社會運動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意識,工作室團隊與「苑裡掀海風」共同策動沉浸參與式演出《苑裡好人》,並在其中應用光影戲概念,促成一次跨越臺北與苑裡兩地、長時間的大工程展演計畫。這種極具感染力的知識傳播形式,也印證了戲劇作為知識普及與教育途徑的轉化媒介,對於如何重新理解地方的重要性有著潛移默化的強大驅動能量。

畸零地工作室曾獲選為2019年C-LAB的「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期間與「苑裡掀海風」共同策動沉浸參與式演出《苑裡好人》。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記憶橋接的行動轉化:常民飲食與跨地教育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作為「異地共時號列車」的其中一站「廟埕月台」,展區中佈局了「廟口夜市」、「野台」、「深夜酒吧」三大區塊,皆為聚眾場所的用意。從畸零地工作室團隊最初在2017年的白晝之夜開始發展、後來成為備受關注的重點項目「古蹟燒」攤車計畫,即是以常民食物雞蛋糕結合歷史古蹟中的瓦當、花磚等建築造型,藉此喚醒民眾對臺灣文資保存意識,在展場入口中再度復刻重現。餐車性質的走訪式推廣行為,也一再延續到2019年與裕隆汽車、南迴協會協力策劃了「臺東部落的Pizza」餐車,將部落裡的蝸牛、山羌、芋頭乾等特殊食材成為披薩的用料,讓民眾親近臺東的在地文化。

庶民文化與常民飲食文化的交響,在「異地共時號列車」中得到了更大的擴展――不僅分佈其中的各種飲食攤口都是工作室團隊數年來密切連結的在地社群單位,也讓各種食物的主題廣泛聯動到不同的臺灣歷史與社會空間。例如苗栗在地組織「苑裡掀海風」推出的「苑裡的革命鯊魚丸」、史明文物館的「流傳與流亡的史明流咖哩飯」、老濟安青草茶吧的「明日沒有健保的信仰青草茶」,以及有著游擊性質的藝術行動「喵喵酒吧」。在此之前,工作室團隊辦理了多次「飲食記憶庫」工作坊,在與社群合作下邀集多位參與寫手來書寫屬於自己的記憶料理及相關故事,進而發展成「記憶食譜」。在「移民」、「小吃」、「民主」三組關鍵詞的導引下,「記憶食譜」從庶民飲食文化開始,透過個人記憶與社會經驗連結地方史、政治史、經濟史、媒體史等,共同拉出了臺灣史地交匯的縱深。「記憶食譜」在被檔案化並被轉譯為視覺化的攤車,在展場中格外突顯出在公共場域裡,民眾和食物之間彼此餵養、相互依合的血脈關係。

此外,藉由連結各地社群單位推出的工作坊,也讓跨地教育如同沿途散播知識種子,栽種並等待知識在未來生長並擴散的可能。工作室團隊馬不停蹄地辦理了多項不同領域實作的推廣活動,如「大眾視角的史明」紙上策展工作坊、記憶回收攝影工作坊、「明日百草」未來青草藥譜推測設計工作坊、「早春讀草」臺史博雜草踏查工作坊、新竹中正台故事採集計畫等。林林總總的推廣行動,跟透過食物與食譜來傳佈知識的攤車一樣,都是實質地讓大小寫歷史、記憶與經驗得以橋接的一種行動轉化。

團隊與在地社群協力,推出「新竹中正台故事採集計畫」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記憶回收攝影工作坊」活動現場。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穿越臺灣史地的列車:跨時空的蒙太奇接合術

「異地共時號列車」的火車意象,扣連起電影感的主題與佈局,很難不讓人聯想起電影史的開端。而「蒙太奇」作為電影的最大效力,對畸零地工作室長期以來的行動策略與方針,隱隱有著巧妙的映照關係。如何把過去到現在的臺灣史地、後台社會運動、跨領域工作者、錯落知識碎片及泛民主境況給縫合、拼接起來,仰賴的正是蒙太奇因接駁、接軌而生產出外於原點的創造性。觀眾或國文庫的使用者化身為乘客,搭上列車後可沿途飽覽眾多檔案景觀,卻也隨時可以在適切的站點上下車,落地後持續找到不一樣的風景。

展場的燈光效果與聲音設計,都提供了絕佳的沉浸式體驗。工作室團隊特別邀請聲響藝術家楊政,運用國文庫的資料素材,創作出更有底蘊和研究深度的檔案轉譯工程,也示範了內容創作者如何能夠更創造性地去應用國文庫的豐厚資源。展場中的投影裝置,也模擬了列車中的一閃窗戶――無論是動畫影片或是紀錄短片,都讓乘客們得以窺見「異地共時號列車」的誕生與行經路線。

團隊邀請聲響藝術家楊政,運用國文庫的資料素材,創作出更有底蘊和研究深度的檔案轉譯藝術呈現。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此外,乘客在展場中也透過線上與線下的時空串聯,登入特別開發的裝置應用程式網頁進行情境測驗,以自身的個人經驗對接到更廣大的群眾網絡裡頭。乘客在多個自省式的自我問答中一步步地闖過關卡,除了收集自身的記憶食譜,也能在展場中體驗沉浸式的展場導覽、彷若時空跳躍般穿梭於各道地景之間。現場也可聆聽到有關地方教育的對談講座,了解城鄉差異如何以彈性的方法重新校正合宜的地方知識傳播。

這趟穿越臺灣史地的列車,除了作為「廟埕月台」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2022白晝之夜中展出,「地方轉徹月台」的島內巡迴,也串聯起苑裡掀冊店、史明文物館、島風行旅、老濟安青草茶吧作為衛星展場,借助各個地方聚落的力量,形成社群彼此串接、跨地共感的關係連帶。而「臺史博月台」,則是位處臺史博的展覽,並搭配多場座談會和分享會,將能量反饋到官方機構單位。而將眾多站點連結起來的,則是一系列行李箱的裝置作品。行李箱是承載記憶與物件的容器,同時帶有遷徙與移動的象徵意味,可以聚合也會分散。在展場的敘事中,行李箱會逐漸變大,變成一列列的車廂,地方知識與地方故事正是透過列車去巡迴各地進行收集與整合。行李箱裝置亦如袖珍的行動劇場舞台,在各個衛星展場中展示異地的風景。

畸零地工作室近年推廣的「古蹟燒」攤車計畫也在展出中呈現。圖/畸零地工作室提供

畸零地工作室在接合國文庫的推廣工作以後,展開了一種屬於「民間的博物館化」行動。

民間的博物館化:落實社會共學與知識民主的點滴工程

以博物館學的概念而言,收藏、研究、展示、推廣為其四大職責;臺史博作為專業博物館,所擔負的社會責任不在話下。然而,畸零地工作室在接合國文庫的推廣工作以後,也彷彿展開了一種屬於「民間的博物館化」行動――藉由研究資料庫藏品文件,運用動態且活絡的策劃與展示,並規劃大大小小的推廣性計畫項目,來增進社會的知識提升及對話向度。仔細觀望整體計畫中層層疊疊的部署,已然趨近一種點滴社會工程(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的方法――從透過一連串小規模的試驗,根據不同場合、情境的實踐經驗來不斷反覆修正與優化,並漸進式地在基礎結構中一點一滴地改造社會。

若要取得社會在整體中的進步、落實社會共學與知識民主,公眾歷史的書寫注定勢必要更完善地被彰顯,而工作方法的適切性就是最關鍵的待考項目。無論是作為民間機構的畸零地工作室,抑或是作為國家級官方機構的臺史博,都各自動用自身的資源與創意,抱持著博物館的社會責任、共識與使命,於合縱連橫的社群連結之中,共赴環境和社會改造的踐履之旅。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2.09
撰文 謝鎮逸
文化記憶檔案開放
Reference 參考資料
01
02
Author 作者
謝鎮逸在臺馬來西亞人,當代藝術、表演藝術、電影評論人與研究者,關注跨領域論述的分離與接合。現為IATC國際劇評人協會(臺灣分會)理事,《Artism Online》臺灣區主編。2019年「焦慮的年代:馬來西亞影展在臺灣」共同策展人。曾任「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觀察委員、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委託年度觀察員、金馬影展第八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閱讀的條件,理解的模式:攝影、檔案型創作及其策展
檔案型創作,往往關乎性質殊異、體裁不同的檔案。其中,攝影影像總棲身於殊異媒介,成為此種創作的調度材料。這般宛若反射動作,將攝影視為檔案並加以運用的思維,也許源自兩者糾纏不清的歷史淵源。
發布日期2024.05.22
攝影檔案檔案型創作
觀察報告
恍若豐富,無以遺失:印度性別檔案與簡.金.凱森的檔案實踐
在這樣檔案「過剩」的普遍常態下,總是相對「匱乏」亦永難滿足的檔案工作本身,在當代還有何種行動意義?又該如何理解隨檔案的重複發掘,而在不斷重述、相互覆蓋中循環的弱勢歷史書寫?
發布日期2024.01.10
檔案檔案研究
觀察報告
舉著火把的人:光影劇場中的地方教育與文化記憶轉化
來自花蓮縣壽豐鄉水璉國民小學的劇團,團名的阿美族語「Padawdaway」意為「舉著火把的人」,透過光影劇場,轉化地方的文化記憶,並在學習過程中,吸收進所有的參與者的心中。
發布日期2022.09.28
文化記憶藝術教育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