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駐地

軍事遺產之外:金門的多重文化記憶

金門著名的反空降「微笑碉堡」與太武山、金黃麥田形成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景。圖/郭怡汝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9.21
撰文 郭怡汝
僑鄉文化博物館戰地文化文化記憶金門閩南文化

金門作為1949年以後國共對峙和世界冷戰的前線,島上遍布的軍事設施展現了中國與臺灣之間的特殊歷史及政治關係,也成了一般人對離島金門的第一印象。只要提到金門,多半都會想到軍事遺產。隨著1992年金門終止戰地政務,褪去軍事肅殺的氛圍,並且逐漸開放觀光,也開始向外界揭露它神秘的面紗。

在我第一次踏上這座島嶼之前,對金門的想像大多來自教科書和新聞媒體。一座位於中國東南方海域、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的臺灣離島,距離廈門僅約5公里。不只鄭成功曾以此作為反清復明的軍事基地,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後,亦被視為反攻大陸的前哨,除了是抵禦武裝侵略的重要軍事堡壘,也是臺灣與中國互動的前線,淬鍊出獨一無二的戰地文化景觀。

六年前因為工作關係,初次搭乘螺旋槳飛機,越過了層層雲霧,沿著豎立軌條砦 1 的沙灘飛行,鳥瞰海岸線上的碉堡與瓊麻、仙人掌等防禦性植物,終於有機會能一親這座島嶼的芳澤。

金門海灘上的反登陸軌條砦。圖/郭怡汝攝影

地緣與政治情勢的變化,淬鍊出金門獨一無二的戰地文化景觀。

「發揚金門戰鬥精神」的戰地文化印象

金門令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戰地文化,以堅強的防禦工事、戰役有關的村落史蹟,以及雄偉特殊的坑道工構聞名,被認為是世界從熱戰到冷戰,以至於邁向和平共處階段最完整的保存示範點。

漫步在這座昔日海上前鋒,無論是曾為古寧頭戰役主戰場、現今依然可見彈孔累累的北山洋樓,或是過去因應戰時所挖掘四通八達的瓊林民防坑道,還是沙美老街、后水頭民房上隨處可見,寫著「反共抗俄」、「保密防諜」、「效忠領袖」、「殺朱拔毛」等的精神標語,在在記錄了金門島在世界冷戰中,作為臺海「熱」衝突那段血淚交織與動人心魂的歷史陳跡。

聚落民房上「反共抗俄」的標語。圖/郭怡汝攝影
馬山觀測所「還我河山」的軍事標語。圖/郭怡汝攝影

一位曾擔任民防自衛隊的大哥告訴我,「反對共產黨或是毛澤東的話,像是殺朱拔毛啦,這些口號都曾經是我們金門生活的一部份……金門人以前戰爭時候生活很苦啊,但我們保衛國家很光榮,我們金門精神就是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難、戰鬥不怕死」,軍民堅毅的金門戰鬥精神不僅反映及具象化在歷經砲火餘生仍屹立不搖的軍事遺產上,也體現在居民回憶的字裡行間,成為一種可被觸及的軍事文化記憶。

不過,金門最令我驚豔的,不僅是戰地文化,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南文化與中西合璧的僑鄉文化。

看得見「活」的閩南文化

金門的閩南文化源遠流長,不僅涵蓋隨處可見、保留完整的傳統閩南聚落、紅磚造建築,如:宗祠家廟、民宅古厝,也包含了語言、生活習慣與宗教信仰、儀典祭祀等各個面向。從純正的閩南語、傀儡戲、風獅爺及石敢當有關的自然崇拜,到媽祖、城隍等宗教信仰,都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是在保存了閩南人源自中原河洛的傳統文化之外,又融入了自身在地的獨特發展,形成與眾不同且豐沛的人文史蹟。

其中,以作為金門地方社會根基的宗族文化獨樹一幟。金門的聚落多由單姓血親所組成,這些村落中都建有該姓氏的宗祠,用以祀奉祖先,也因此形成以宗祠為核心的同姓宗族聚落。

位於金門金沙鎮地區,閩南建築精美的黃氏家廟。圖/郭怡汝攝影

幾乎每位到金門傳統聚落走訪的人,都會讚歎於這座島上精緻的宗祠建築、匾額、格局,與無形中講究的宗法倫理,每座宗祠幾乎就是一個氏族發展的歷史縮影。而宗祠中族親齊聚一堂的祭祀活動,如莊嚴隆重的瓊林蔡氏家廟祭祖儀典,更代表了宗親血緣的凝聚和強烈的聚落內聚力,常吸引許多文史研究人員慕名前來觀禮。宗族文化不僅是在地生活的信仰中心,也是聚落發展的精神支柱。

想起當時初來乍到金門不久,一位工作上初次見面的同姓氏長輩見到我,便問:「妳的祖籍是在哪裡?」,當時還以為是詢問我從臺灣哪個縣市來。沒想到對方進一步補充,是要瞭解我宗族祖先的來源地,或是我知不知道自己姓氏的堂號,並表示郭姓堂號為「汾陽」,明末清初時,福建郭氏曾有一支遷居臺灣,後來散居彰化、高雄等縣市。而我來自高雄路竹附近,這樣推測可能彼此的祖先是原自相同衍派,在金門要好好互相照顧。此後受到這位長輩不少工作上的幫忙,學習了許多在地的傳統習俗。不只讓我感受到金門人的溫暖與人情味,也讓自己走了一趟尋根探源之旅,深刻地體會這股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文化力量,如何形塑了穩固的社群認同,也建構了深厚的歷史感。

進行冬至祭祖儀典的黃氏家廟與聚落長老們。圖/郭怡汝攝影
進行冬至祭祖儀典的黃氏家廟與聚落長老們。圖/郭怡汝攝影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辛酸史

隨著歷史發展及不同的文化在金門匯聚並產生交流對話,這座海島更衍生了多樣性的面貌。

由於不少金門人因為生計或戰爭而到海外謀生,離鄉背井遠赴南洋,像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工作(稱為「落番」或是「出洋」),等到有所成就之後,念茲在茲家鄉的親人,將錢以「僑匯」形式匯回金門,或返鄉建造受到僑居地(多為南洋)文化影響的建築――俗稱「番仔樓」,當中又以中西合璧的洋樓最具特色。

金門最有名的洋樓之一「陳景蘭洋樓」,即是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於1921年興建的洋樓宅第,純淨的白色外觀,精緻的雕花與對稱拱門,不同於傳統閩式紅磚建築,是金門華僑回鄉興建「番仔樓」的代表作。此外,不少聚落另有僑民興建的洋樓型制學校,如碧山聚落的睿友學校,正面仿西洋巴洛克建築形式,山頭上還有印度警察及樂儀隊,和花草、鶴等的泥塑主題,兼容了中西文化。這些不同用途的洋樓見證了金門鄉僑至海外的發展歷程,與對家鄉的影響力,進一步使得南洋與閩南文化融合,代表20世紀前後金門人赴海外及返鄉的重要歷史,不單形成更多元的建築風格,亦開拓出金門另一面獨特的僑鄉文化。

金門最有名的洋樓之一「陳景蘭洋樓」。圖/郭怡汝攝影

這當中還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有人功成名就後衣錦還鄉、有人一夕成空,如黃粱一夢,也有人不忮不求,不求回報。幾位居民異口同聲地告訴我,他們家族裡幾乎五位男丁平均就有三、四位曾下過南洋。而住在青嶼的同事淑蘭也和我分享了她外婆的故事,年輕的外婆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外公就前往南洋打拼,只留下外婆一個人獨守空閨,並一肩扛起照顧一家老少的重責大任。淑蘭說她媽媽回憶起外婆時,常提到小時候外婆會帶她到太武山上的海印寺拜拜,祈求一家人平安和到南洋的外公一切順利,外婆都會指著十八羅漢說「等你數完了這十八尊羅漢,爸爸就回來了」。幾十年過去了,外公終究沒有回來,畢生留在金門的外婆無怨無悔地守護了整個家,這不只呈現了大環境下金門女性堅毅的一面,道盡僑鄉文化「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辛酸史,卻也展現了這座島嶼的韌性,並構成了情感豐富的島嶼記憶及生命力。

傳統閩南紅磚建築與中西合璧的洋樓建築相互輝映。圖/郭怡汝攝影

博物館文物作為可見與可觸及的文化記憶

望著金門日常可見的戰地、閩南、僑鄉文化,以及其背後扣人心弦的故事,越發有感博物館對於保存與展示過去歷史及社群生活的重要性。

除了存在於各原始文化脈絡與環境場域裡的建築及儀禮等,博物館的文物也以多種形式為在地文化和集體記憶服務,實體化了人們的社會經驗及心路歷程,使之可見以及可被觸及:

(一)個體、社群賦予記憶或為記憶直接創造的物件:與儀式和習俗直接相關,為個人、事件、地方紀念所製作;或與個人或社群記憶有關而被收集保留,如傳家寶、戰爭紀念碑。

(二)作為觸發記憶的物件:能鼓勵帶著自我生活經歷的觀者,喚起和主動分享與過去有關的記憶,通常為具有歷史年份的文物,像是能讓觀眾想起自己小時候的老照片。

(三)反映或代表社會物質文化的物件:可被視為該社會物質文化代表的物品,能幫助理解製造和使用它們的社會與文化,定義並判斷社會實踐、態度和信仰等有關記憶,例如石刻、古墓與壁畫等。

(四)承載無形文化遺產的物件:許多文化透過無形文化遺產,像是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技藝)、民俗等,來延續代代相傳的文化記憶。其所使用或製作的物品作為非物質技藝、傳承和指導練習的媒介,使得製造者、使用者、傳承者的記憶持續透過物件存在,像是王船慶典使用的王船。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陳展昔日民防自衛隊有關文物。圖/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

博物館作為文化、歷史和記憶相遇的場域,鼓勵藏品與觀者交流互動,並透過收集、典藏和展示與各文化有關的文物,記錄過去的歷史,成為在地記憶的保存者與守護者。尤其是地區博物館中的文物藏品,往往和在地社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例如: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陳展的離島首件國家重要古物《蔡復一畫像》,是金門蔡厝蔡氏家族世代傳承的傳家之寶。蔡復一是蔡厝蔡氏家族第21世祖,也是晚明萬曆、天啟政壇與文壇的知名人物,相傳與金門傳統閩南美食「拭餅」的起源有關。該家族每年都會在冬至祭祖以及蔡復一忌日時,拿出畫像祭拜蔡復一,不僅是該家族可見的集體記憶,也是金門閩南文化內涵不可或缺的一環。又如館內「民防.衛士在浯島」展覽中,昔日民防自衛隊、精忠衛隊所使用的物品,像國慶閱兵制服、早期頒布的戒嚴令,精忠衛隊徽章及任官令等,是金門軍事文化的真實見證,也是鏈結軍民生命歷程的記憶節點。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陳展重要古物《蔡復一畫像》。圖/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

博物館具備收藏與發展有形、無形文化遺產的特性,涵納了多樣的文化記憶。

多樣的島嶼文化記憶

博物館具備收藏與發展有形、無形文化遺產的特性,近年來臺灣的博物館與文化遺產保存走向跨域協作,接軌國際整合趨勢,就連離島金門也不例外。博物館作為保存文化遺產社群的一員,跳脫傳統僅限展示與典藏維護內部藏品的框架限制,開始逐步拓展至守護其所在地域的館外文化遺產,包含徵集史料文物及口述歷史等。

這座島嶼上留下的各種印記,都呈現了常民百姓在歷史戰爭與和平之間謀求生存、恪守傳統文化及追求和平的價值,構成了多維度的文化景觀。不只有廣為人知的軍事戰地遺產,還有時空交疊下的閩南、僑鄉文化記憶,在歷經了時間的沉澱以後,如同高粱酒一般越陳越香,更顯得彌足珍貴。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2.09.21
撰文 郭怡汝
僑鄉文化博物館戰地文化文化記憶金門閩南文化
Footnote 註釋
01
軌條砦,又稱鬼條柴或鬼條材,指的是用鐵軌裁切成條狀,製成的防守性柵欄,是當年為了預防共軍來擾而建築的防禦性武器。
Author 作者
郭怡汝長期分享國內外博物館及文化相關消息趣事,推廣知識共享,目前經營「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絲專頁。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將注定遠去的礦業時光,以復刻而凝練:英國黑鄉生活博物館
「生活博物館」是一種透過歷史場景的再現,讓觀者體驗過去的博物館形式。位在英格蘭達德利(Dudley)的黑鄉生活博物館,興許是英國最知名的案例,其場景之精彩不只讓時代犯罪影集《浴血黑幫》多次選址拍攝,更在館方行銷團隊的操作下,在社群上累積了120萬粉絲的高追蹤數。
發布日期2024.08.14
博物館歷史生活博物館社群行銷
駐地
英國博物館「無償奉獻,無價貢獻」的秘密武器:志工
英國博物館對志工的依賴,也讓志工發展出對博物館深厚的情感,不只與社區產生連結,也形塑了博物館的面貌和給人的形象,甚至是志工自我的身分認同,交織成了許多深刻又銘心的故事。
發布日期2023.04.25
博物館志工英國
觀察報告
行經臺灣史地的點滴蒙太奇:畸零地工作室 ✕ 國家文化記憶庫「異地共時號列車」
畸零地工作室的「異地共時號列車」是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串聯起各個大小社群與單位,共同推動文化部的國家級資料庫「國家文化記憶庫」活用的藝術行動計畫。
發布日期2023.02.09
文化記憶檔案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