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邱璽民:那些年與那些人,小誌市集的再次相聚

小誌市集(Not Big Issue)在歷經了兩屆停辦後,2019年轉移至更大的場地「濕地venue」重新開張。圖/陳藝堂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06.25
訪談 劉郁青、侯伯彥撰文 侯伯彥
Not Big Issue小誌獨立出版

相對於「雜誌」(Magazine)的龐然字首,「小誌」(Zine)所引以為傲的自由精神,在形式與內容上似乎更加無拘無束,既是愛好者的專題刊物,也是表達理念或美學風格的心血結晶。以獨立出版為主,這樣的作品無疑需要通路,它們在眾聲喧嘩的時代該如何為世人所見?有什麼平台可以讓這些創作者得以齊聚一堂?

2013年,邱璽民與小誌團隊「搖擺少女」共同舉辦了第一屆小誌市集(Not Big Issue)。市集攤位以臺灣的小誌創作者為主,展示並販售他們自製的獨立刊物,現場還有演出節目與其他活動,氣氛歡樂、交流熱絡,就像一場隨興的刊物同樂會。隨著活動吸引越來越多同好,這個一年一度的盛會辦到2016年,歷經兩屆停辦,在2019年轉移至更大的場地「濕地venue」重新開張,於6月8日、9日舉行。

小誌市集創辦者:邱璽民(中)與小誌團隊「搖擺少女」。圖/陳藝堂攝影

「我們就是放手去做」:入世有感的塑膠人

要說自己的故事,邱璽民得從生平製作第一本刊物的經驗談起。現為專職設計師的他,大學念的就是商業設計,那一年為了畢業製作和朋友組了樂團,因為覺得只有唱片包裝太單調,便做了一本刊物來跟樂團相輔相成。那時還沒有「Zine」這個名詞,對於這群年輕人而言,純粹是有了想法就放手去做,一點包袱也沒有。

不過,出了社會以後,邱璽民因為家庭的關係,沒有直接踏入設計行業,而是先在工地做了兩年的監工。他自言,對於不是相關科系出身的他,那是一段很特別的體驗,影響自己後來的工作態度甚深。那間公司在業界是出了名的嚴厲,身為一個剛畢業的小夥子,做事非常緊張,也沒辦法去凹年紀大、資歷深的工人,親自下去做那些雜事又會被老闆罵,簡直是一件「無法上手的事情」。但也正因為這份工作,反而衍生出一股動能,讓兩年沒碰設計的他開始想做一些東西。於是在2008年,他的第一份自製刊物《京都塑膠人》(Kyoto Plastic Man)就這麼誕生了。

「京都塑膠人的重點不是『京都』而是『塑膠』。那時候的工人會自嘲說『我們都是塑膠』,就是指那種沒什麼價值、又不會痛的東西。這就是名字的由來。」邱璽民回憶道,第一期刊物的內容大部分是在工地的生活感想跟雜七雜八的圖像,反映了當時的心境所感。後來有了一些固定班底,也陸續與不同的人合作,刊物開始有了主題,像是第三期用「下午龐克」來表現不合時宜,第四期的「五十哈扣才開始」,則是以中年人支撐社會的觀點出發,反對當時社會上討厭中年人的氛圍。截至今日,刊物出到了七本,整體的內容走向,被作者自述為「完全主觀的次文化設計及社會觀點評論」,一邊投射自身的政治狂熱,一邊用限量的紙本形式複印出創意的軌跡。

起初,刊物完成了也沒有地方可以賣,因為過去在中壢念書的關係,與當地一間深夜唱片行「Voice」的老闆熟識,才得以擺在店裡寄賣。後來,那間店倒了兩次,又在附近重新開張。「算是一種同溫層的互相幫助吧。」他說。那時候他的獨立刊物的販賣方式大多是參與市集,但他發現,只要刊物跟其他商品擺在一起,就比較少會被翻閱,而當時的市集除了牯嶺街有給刊物的特別區域,大部分都缺乏這樣的安排。「觀察到這點以後,我們就決定試試看,辦一個只有刊物的市集。」

一個專屬於刊物的市集,讓作品得以說話、讓人與人得以建立關係,充滿了老派的現場魅力。圖/陳藝堂攝影

第一屆的小誌市集還沒有太多參與者,但是活動方向已經很明確:鼓勵大家持續創作,召集各具特色的攤位擺出作品相見歡,大家互相交流以外,還要玩得開心。

「再次相聚」:小誌市集甘苦談

第一屆的小誌市集還沒有太多參與者,但是活動方向已經很明確:鼓勵大家持續創作,召集各具特色的攤位擺出作品相見歡,大家互相交流以外,還要玩得開心。畢竟作品本身就會說話,市集裡思想流動,充滿老派的現場魅力,沒有什麼限制,最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那是還沒有太多人在做獨立刊物的時期,邱璽民從身邊認識的人開始,湊出了十幾個攤位,選在「行者」理髮廳的地下室舉辦,原因是除了桌椅齊全,還有彼此的氣味相投,「大家都刺青、穿黑衣服,很酷」。裡頭有兩塊空間,第一屆市集用了其中一邊,隔年人數變多就用上了全部,第三屆再加上隔壁的朋友開的店「COW Records」,有空間可以使用,變成三個地方同步進行,現場的活動也比較有互通性。不只參與者眾,攤位數也一路增長到四、五十攤,活動期間人數多到讓鄰居報警。據說不是因為噪音,而是大部分的參與者都有某種樣貌,推測是門口塞了太多黑衣人,造成附近居民恐慌。

「活動的空間優先留給攤位使用。通常是先把場地有的桌椅排出來,看能塞多少就放多少攤,盡可能讓更多人有機會展現自己。」邱璽民表示,挑選報名的組別時,通常會先刪掉一些比較流行的、大眾的,或是那些市集常見的攤位。以2019年為例,一百多組的報名者,還是必須刪掉五、六十組,但如果遇上真的很喜歡的作品,即使位置不夠,也會盡可能想辦法找空間硬塞進去,畢竟是自己執行的活動,任性一下也沒什麼關係。此外,也會找一些朋友來賣零食、冰,還有樂團做插電演出。

小誌市集除了有刊物攤位,也有賣零食和樂團演出,小肆和米奇鰻在現場製作的綜藝風格電台節目「牆破radio」,更是市集的重要靈魂。圖/陳藝堂攝影

「其實『小誌』每屆都是辦完了再來思考明年要不要繼續,本來第三屆辦完之後就想要先停下來看看,因為想不到還能帶給大家什麼新東西。2016年會再辦第四屆,是因為有一位長期配合的夥伴小肆要結婚了,於是特別用活動來幫他辦個同溫層婚禮。」那一年的小誌市集,他辦了一桌請攤位們吃飯,每個攤位也都別上了婚禮的名牌,主角則繫上古代新郎倌的大紅花球,活動格外熱鬧。「每年小肆跟夥伴米奇鰻都會在現場做電台『牆破radio』,用有點綜藝的風格,替沒去現場的人做盲人導覽,以及不間斷地放歌、跟創作者開玩笑。他們是這個市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他們,就像是少了很大一塊東西,靈魂的那一塊。」

在那之後小誌市集停辦了兩年,期間不時有人隨口問邱璽民要不要重啟小誌,但真正促成他下定決心的主要原因,是他在2018年參加一個叫「Room Service」的活動時有所感觸。雖然那不是個純刊物的市集,但卻在那裡遇到了許多以前在小誌活動裡熟悉的朋友,「我覺得在這兩年之內沒有一個場合,可以一次遇到這麼多『他們』,所以參加完就想著:明年來辦一下吧。那純粹是一個很想看到這些人再次相聚的情緒。」因此後來2019年的小誌市集才以「F.R.I.E.N.D.S」做為主題,靈感來自美國影集《六人行》,成為對這群熟悉的朋友的致敬。親自設計活動一切視覺的邱璽民,也偷偷埋哏在宣傳圖之中,留待大家發現。

2019年的小誌市集以「F.R.I.E.N.D.S」為主題,靈感來自美國影集《六人行》,邱璽民也將巧思偷偷藏在宣傳圖中。圖/邱璽民提供

「他們就是能夠令人驚豔」:獨立出版與被看見

談到近年的獨立刊物潮流,邱璽民認為這種起起伏伏是可以預見的,就像蛋塔效應一樣。以他的觀察,大部分的小誌創作者印刷量不會超過五百本,少數人可以出到一千本,但如果是比較靠近主流市場的作品通常會更好賣,一次印製兩、三千本都有可能。當年需要到處找咖啡廳寄賣的創作者們,如今多了不少擺攤機會,尤其前兩年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刊物市集,現在也有書店會願意引進這類作品,甚至出現了本身就在做小誌的獨立書店,整體環境已變得更加友善。

「但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事物只要流行起來,原初的模樣就會跑掉,漸漸變成某種樣子。」這是很現實的一件事,再瘋狂有才的創作者如果沒有符合大眾想像中的模樣,仍然很難打進大眾。邱璽民表示,活動會續辦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有時候在其他市集看到一些認識很久的攤位,仍然難以融入整個場景,希望能夠藉著小誌市集,讓他們有更自在的曝光方式。「我對自己挑選攤位的眼光還蠻有自信的。至於外面市集的多寡、有什麼樣的影響,就隨便吧。」

那麼這些小誌創作者,通常是以什麼樣的步調在進行創作呢?是不是完成了刊物,就想辦法販賣;如果沒空,就先擱置一邊?「我自己是蠻喜歡這種隨意的創作狀態!但不希望要來擺攤的人也是這種狀態。」邱璽民笑著解釋,因為看過很多人只做過一本刊物就停手,那其實不太像是真的在「做刊物」,只是想做一個東西的衝動而已――「好像要連續出過兩、三本刊物,才可以真的進到這個世界」。也是因為這樣,邱璽民希望能鼓勵創作者不斷地做出新的東西,所以「半年內要有新產出」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報名的規則之一。

接著他像介紹朋友那樣,講起幾個攤位:

「涵洞」,原名「Happy Fool」,風格像幼稚園小孩畫的東西,卻很刺眼、很有力量,長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樣子;頗具名氣的「精裝少年壞報」,將我們這一代兒時的流行文化跨時空拼貼,永遠令人會心一笑;來臺灣三、四年的日本人永岡裕介,跟每一屆活動都有參與的周依(Chou Yi),兩個人的創作風格非常成熟且不落俗套,更別提他們又是帥哥美女的組合了。

「涵洞」小孩般的畫風下,有著刺眼的力道。圖/邱璽民提供
「涵洞」的作品風格搶眼。圖/邱璽民提供
將舊日流行文化跨時空拼貼的「精裝少年壞報」。左圖/陳藝堂攝影,右圖/邱璽民提供

同為小誌市集元祖的「挪石社nos:books」,則是邱璽民的學妹,幾乎是同期開始做刊物到現在,是許多人模仿跟致敬的對象。她與她的夥伴智海兩個人以出版社的方式營運著,除了自己的作品,也幫喜歡的藝術家出書,例如跟攝影師陳藝堂合作的書《Topology in bed 床上拓撲學》,拍攝奇形怪狀的棉被雕塑。故事來自創作者倪其才某次受情趣旅館啟發,後用於夫妻的房事暗號,後來其女兒回憶起這段幼時不解的往事,遂請父親重置當年的棉被雕塑,再予以編輯結集,風格精緻有趣,也有很多想法。

「和平製品」大概是從第三屆開始參加,其畫風讓邱璽民第一次看到時就覺得非常獨一無二,而且一屆比一屆更厲害,創作量大得驚人;刺青師YORK也是從第三屆開始參加,他的風格在小誌裡也是非常少見的,聽說他畫一張圖只需要幾分鐘;新加入的攤位「A ee mi」也非常令人期待,她的東西結構非常紮實,而且不避諱任何社會議題。

「這些攤位就是能創造出讓人非常驚豔的東西。他們散發出來的氣質,也會讓別人想做一樣的事情。而我想做的,就是想辦法讓他們被大家看見。」邱璽民謙虛地說,除了挑選攤位、提供環境與設備之外,自己根本沒做什麼,只要把這些人擺在一起,遍地的靈感就會自由生長,開出一地草野。

畫風獨特、創作量大得驚人的《和平製品》創辦人蔡賢臻,參加小誌市集熱鬧的「大隊接ZINE」活動。圖/邱璽民提供

「將大家聚在一起的人」:戒不了做刊物的癮

對於邱璽民而言,小誌市集早已不只是一個平台,更關乎大夥一路走來的人情與記憶。這麼多年來,即使環境艱苦,有許多人還是在這條路上堅持著,現在他更想成為那個「將大家聚在一起的人」,而市集就是一場和夥伴再見面的玩樂與相聚。他說,察覺到自己性格裡的保守特質,做刊物怎麼做也做不過那些「真正自由的」創作者,所以辦市集也許才是應該要好好做的事。

話鋒一轉,他忽然補上一句:「啊,但是我今年暫時從《京都塑膠人》單飛,又出了一本……」

邱璽民寫在2019第五屆小誌市集之後:

今年小誌市集順利地結束了,感謝所有人。 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小誌市集從來都不是我們主辦的,而是所有攤位一起創造出來的一個產物,我們就算換了地方、加強了冷氣,我最喜歡的那個樣子依然存在。沒有任何大頭的代言或宣傳,也從來沒有贊助單位或者是適合網美拍照的場景,所以我很清楚這些人潮,單純都是攤位自己帶來的,都是認真的想要看看那些有趣的人事物而來的。2013至今看著一些老攤位退出、新攤位的加入,更可以感受到浪潮的滋味,這是一個活水般流動著的環境,也更堅定小誌一直以來的方向:我們要當的是拓荒者而不是一方之霸,我們要讓那些不隨波逐流的傢伙至少還有一席之地,我們服務的是攤位而不是群眾。 何其有幸我們可以成為這個市集的執行者,所以每次面對那些攤位說的感謝或是辛苦了之類的話,我都很想跟他們說,我們其實獲得的比你們更多,但總覺得嘴巴講出來就矯情了。「最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我們一起繼續向前走吧!」我是這麼想著的。
把眾人聚在一起的小誌市集,早已不只是一個平台,更關乎大夥一路走來的人情與記憶。圖/陳藝堂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06.25
訪談 劉郁青、侯伯彥撰文 侯伯彥
Not Big Issue小誌獨立出版
Author 作者
侯伯彥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所,從事影像創作、參與影展工作,也是自由撰稿人,經營臉書粉專「尋向影誌」。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全球南方的兩組事故
相對於日常,「凡是打斷正常工作或狀態的」稱為事故,但對於全球南方而言,事故的數量已經太多,多到常常不再被以「事故」而是「故事」、不再被以「異常」而是「正常」指認。
發布日期2021.07.01
南方拉丁美洲東南亞獨立出版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
群像
陳憶玲:別人有別人的一席之地,我有我的小地方
誤打誤撞開啟了戲劇系人生,轉向行為藝術演出者到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酒館,甚至還擔任建築團隊的工地專案,憶玲的經歷跨度相當廣泛,但從這些看似分散的經驗中又可以覺察到屬於她那種獨特的個人實踐與衝勁。
發布日期2023.05.25
小地方行為藝術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