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Review 觀察報告

匯集關於文化激盪與創新實踐的思辨與觀察,邀集作者以深入報導和評述,提出對於文化實驗的觀察報告與回顧。
觀察報告
切身而做:劉時棟斷簡、殘片裡的美學探索及省思
朱貽安觀察劉時棟的「『Lands』殘片文化實驗計畫」,聚焦他以漫遊者「切身」之姿,隨機採集臺北城市所生產出的視覺及物質文化的殘餘,以「冗餘」破壞與再建構當代社會。
發布日期2019.07.03
CREATORS 2018冗餘拼貼記憶
觀察報告
在地實驗「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觀察員手記
王柏偉的觀察員手記,探究表演藝術的「典藏」與「紀錄」的方法、可能性與侷限。
發布日期2019.07.01
CREATORS 2018典藏概念美術館資料庫
觀察報告
擴張記憶的空間:再訪記憶與目光所及之處
林怡秀為「沉浸式逝去影像考古計畫」寫的觀察報告,論黃偉軒運用3D立體點雲技術,把「沉浸」擴充為「空間構成」的概念,透過技術保存影像資訊形態的「空間記憶」,是否可能?
發布日期2019.07.01
CREATORS 2018檔案沉浸記憶
觀察報告
搗亂舊秩序,轉動展演的萬花筒:MASHUP all the CREATORS
MASHUP。搗亂。如果要在前身是空軍總部的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鬧一場,即將開展的「MASHUP all the CREATORS」想徹底翻覆的究竟是什麼?
發布日期2019.06.19
CREATORS 2018實驗當代藝術表演藝術
觀察報告
在社會議題中溫柔的發聲:OD表演工作室
《老童話》實境實驗劇場以劇場破除外界對長者需求的刻板想像。觀眾進到演出中就會成為里民,參與社區召開的里民大會,共同討論改善長者生活的提案計畫。
發布日期2019.06.12
表演藝術銀髮遊戲高齡
觀察報告
戲遊銀髮田野進行式:虛實之間,讓我們一起變老
關於老年議題,現今應用戲劇與劇場領域的發展對於如何回歸到對於人組成的社會文化脈絡來著力,思考解方,提供了一種新視角。
發布日期2019.06.12
族群戲劇社區劇場銀髮遊戲
觀察報告
創造樂齡的第三人生:搖滾爺奶
林宗憲於2017年創立搖滾爺奶社會企業,以故事繪本帶領熟齡族群創造持續融入社會的有機進行式。在臺灣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時,「銀髮人力活化、老有所用、退而不休」是他創業的期望與目標。
發布日期2019.06.11
第三人生銀髮遊戲青銀共創
觀察報告
換位思考與深耕社區的教育劇場:思樂樂劇場
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戲遊銀髮:劇做老年田野方法論壇」的互動體驗中,思樂樂劇場以兩位居住在蟾蜍山,過往擔任車掌小姐的長者曾媽與葉媽來說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
發布日期2019.06.11
公民議題教育劇場銀髮遊戲
觀察報告
與社區同行,以一人一故事共享生命經驗:女巫劇團
女巫劇團的成員皆為北投在地的志工媽媽,她們傾聽觀眾分享的故事,再轉化為戲劇的方式呈現。
發布日期2019.06.11
共融社區劇場表演藝術銀髮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