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巫彥德:以行動實驗回應貧窮,人生百味甘苦談

人生百味的辦公室位於萬華。圖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張國耀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0.10.08
訪談 王萱、侯伯彥撰文 侯伯彥
助人文化文化建構貧窮議題

藏身於充滿生活氣息的萬華,人生百味的辦公室位於二樓,窗外陽光燦爛,室內氣氛溫馨,牆上貼滿文宣和明信片,還有隻橘貓在一隅不停喵喵叫。自2014年成立以來,透過發起各種群眾計畫,人生百味始終以倡議、行動和串連的方式關注貧窮議題。作為許多行動的創生之地,這裡令人直覺地聯想到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的短篇小說《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那正是人生百味友善空間「重修舊好」的另一個名字。

故事從近年說起,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巫彥德(阿德)解釋道,人生百味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成立了「社團法人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由同個團隊平行運作兩個組織,並且漸漸將重心轉移到後者。言談間,阿德語速雖快,卻思路清晰,更自嘲曾經是臭直男,如今話中盡是謙虛。

拉出行動軸線,發展新的助人文化

圍繞著都市貧困的議題,初期的人生百味由行動構成,將資源與合作對象連結起來,予以實踐。質地相似的行動彼此息息相關,團隊再透過這些經驗反省並逐步調整工作方法,並延伸出新的計畫構想,試著在能力範圍之內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比如每月一次的煮食活動「石頭湯計畫」,將捐贈剩食製成餐點與無家者共餐,以「一起吃飯」為前提,讓參與者認識街頭,使活動不至於淪為單向幫助,開展出更多元的交流機會;理解到無家者的不同需求,則影響了後來的「人生柑仔店」,重新詮釋街賣的意涵。

「我們發現在整個行動軸線上,需要發展出一套新的文化,才能貫穿行動。」反思過後,人生百味除了早期對剩食議題的關注,進而擴及對於貧窮議題的參與,不再將對象限於街友、無家者、拾荒者,而是擴及更廣泛的都市底層生活狀態。但問題隨之而來:這個文化在社會裡的角色是什麼?更進一步思考,人生百味的存在意義為何?阿德說,好比今天上街發了便當讓街友得以飽餐,隔天依舊看到他們坐在這裡毫無改變,「你不禁會懷疑自己在做什麼?如果這個問題我們沒辦法改變,那就要找到其他可以實踐的具體方法。」

在這個龐大的思考架構底下,人生百味藉由行動不斷摸索,可能的答案是一種「助人文化的發展」。阿德解釋道,早期社會對於公益慈善的想像,幫助者常是有愛心、有力量的大善人,受幫助者則回報以感謝;但實際助人的過程中,當對方連自己都不想幫助自己時,過去那種單純的想像已經起不了作用,甚至會開始懷疑對方是否值得被幫助。「帶一位無家者去工作,隔天他卻因喝醉酒沒有出現。為什麼無法幫助他?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答案後才意識到,並不是貧困者不願意幫助自已,而是我們的幫助方式對他來說沒有用。」

原來,當一個人失去了家人聯繫、失去了親友與社會的連結,很有可能連帶失去努力的動機,即使工作賺錢、改善生活環境,依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那麼這些外在條件似乎也不再有所差異。那要如何幫助這樣的人?人生百味選擇改變方式,發展出一套新的助人文化與社會安全網的思考,試圖更加多元、更貼近地理解對方的困境。

「石頭湯計畫」是人生百味最初的計畫之一,透過煮食、分享、共餐的過程讓大家相聚,圖為2014年於臺北車站的一次「石頭湯計畫」。圖/人生百味提供

思考脈絡轉變,社會包容的文化建構

如果一位社工問起無家者的工作意願,就算對方覺得工作沒有意義,通常也不會表達真正的想法。為什麼呢?「他很清楚,人們想看到一個願意改變自己的人,若沒有呈現這個印象,可能會受到指責,也得不到資源。要讓他先跨過門檻,知道其實不需要對我們表現出這個樣子,因為我們沒有要他是某種特定的樣貌。」

另一方面,當貧困者向別人訴苦,得到的往往會是很多建議――阿德認為,這些話本質上而言,都是對其所處狀態的一種否定。其實在痛苦當下,最需要的只是眼前的人能好好傾聽,讓情緒有所出口,也藉由敘述的過程整理自己。曾經接過半夜打電話來說要自殺的無家者,阿德當時所做的是協助對方直面負面情緒:「那你為什麼想自殺?遇上了什麼?他打電話來其實就是在求助了,我們會聽他把話說完,伴隨一些同理,講完以後那些不好的事就不重要了。」

於是,這個助人文化從「少數人有能力去做事情」,慢慢走向「很多人都可以做一點點」。其中的轉變在於,人們可以從「想幫助對方」,變成「先聽對方說」,這不只是一個社工對待無家者方式的改變,而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做到的事。受過太多次傷害的街頭流浪者,可能已經歷了一連串的拒絕與不理解,如果曾經歷不同方式的對待,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趕走一個睡在門口的無家者,顯然會使其墜落;若詢問對方需不需要幫忙,則更有可能接住他,而這件事並沒有非常難。「這也是我們開始做『石頭湯計畫』的原因,希望讓每個人都具備知道怎麼善待他人的能力。其實大家也不是很有惡意,只是害怕,那我們可以一起分享那份害怕的心態,你相信他是好人、善意地對待對方,他也會善意地回應你。」

「一個人要重新回到社會、重新願意幫助自己,需要先找回人生的意義。」延續這樣的思考脈絡,友善空間「重修舊好」在2019年正式開張,目的正如其名,希望讓大家在此重建連結。店內對外提供簡餐服務,作為一個無家者的據點,同時也是「人生維修部」,大哥大姐們可以在此單純休息、洗澡、洗衣服。阿德說,有些有手機的無家者會在這裡用wifi打電動,之後也有些人開始說想去工作、存錢買手機加入大家。「你可能會覺得不太對,但相較於他們本來的生活,玩遊戲比喝酒好太多了,他在這個過程已經多了很多東西。這就是我們講的更根本地去回應問題,只要有創造改變,他就有足夠的本質去改變這件事。」

「一個店內沒什麼人的悠哉下午,手巧的大姐P幫手抖的阿伯L染頭髮。不是一件太特別太大的事,但是我們好喜歡好喜歡的小事。」透過「重修舊好」所分享的照片,即便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生活在街頭,但「重修舊好」即是提供一處讓無家者們得以安穩片刻的所在。圖/重修舊好提供

轉型成協會的人生百味何以名為「文化建構」?更早之前,他們與萬華在地的相關議題組織一同成立了「文化建構實驗室」,自非營利組織和社會創新的實務工作中,研討更多種可能。他們有這樣的說法:文化是一種「人為了適應環境,所產生的生活節奏」,而這個社會所共有的節奏,就形成了不同族群文化交織的場域。

「社會往往以標籤化、汙名化去排除這些人,我們則希望對他們感到好奇、進而理解人的本質跟面貌,就會知道他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排除。我們最後架構出的方向是,在各種行動裡呈現出社會包容的文化場域,可以是重修舊好的實體空間,也可以是人跟人之間的心理空間。這種對待人的方式,其實就是一種社會包容的文化建構。」

貧窮文化與組織運作的交互影響

從文化角度談論人生百味,得以串連起行動背後的動機與原因,阿德也在這些年的接觸經驗中,更加認識到屬於貧窮者的文化樣貌。文化作為適應生活的節奏,例如街頭生活者不可或缺的紙箱,就是一個共有且易取得的萬用物,成為一種回應文化的智慧;又或者剛領到薪水的無家者,願意把所得的錢全都還債以致沒錢吃飯,是因為知曉在街頭生活靠的不是存款多寡,而是信用和人際關係,那些讓人感到奇怪的選擇,對當事人而言卻非常合理。

藏身於充滿生活氣息的萬華,人生百味的辦公室位於二樓。圖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張國耀攝影
辦公室牆上貼滿各式的文宣和明信片。圖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張國耀攝影

一開始為了助人而去理解貧窮文化的阿德,最後卻發現是自己要跟這個文化學習。他進一步說明,社會總是教導人如何成功,但我們其實也需要學習如何適應失敗,這種失敗經驗常為大眾所忽略,因而難以了解潛藏在社會角落的赤貧經驗與問題成因――若能意識到如何與失敗共處,社會或許就會產生更大的質變。這樣的觀念延伸到團隊內部,「我們希望很多事可以一起討論決定,當有人做不好某件事情,也會先了解失敗的原因,並且接受你『有時候真的會做不好』這件事。」

2017年,首屆「貧窮人的臺北」系列倡議行動由公民團體聯合舉辦,這些組織共同組成了「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人生百味也列在其中。最初,大家以各自的資源響應主題,連結成為活動;隔年,意識到「貧窮的主體性」,在貧窮長期被汙名的情況下,試著用展覽替他們發聲;第三年更請來不同的貧窮者個案,訴說自己在資源匱乏的情境下,那些難以被理解的選擇;到了2020年,預計以貧窮者的社群與外面對話做為主題:貧困的孩子如何看待學校?他們的家庭如何看待警察和社工?讓這些過去被體制排除的人,開始跟體制對話。同時,也加入具有不同貧窮經驗的團體,比如酒店公關組成的「酒與妹仔的日常」、由街賣者團體發展出的「新巨輪」,藉由反轉既定印象的現身過程,讓大家更能理解特定族群的文化。

2018年「4AM,蓋起城市的人:底層者的台北展」特展。圖/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提供

「透過『貧窮人的臺北』,要形成大家共同合作的生態網絡,也是一個彼此凝聚問題意識的過程。如果沒辦法一起面對更大的問題,我們就會彼此競爭,因此需要把問題和矛盾外部化。」但是這樣的組織串連,在面對結構性問題之際,內部是如何合作?又要如何應付大量的溝通成本?阿德說,執行上除了實體的空間、資源問題,最關鍵的其實是軟性的部分。「貧窮議題自帶一個重要的文化接著劑:『同理心』,在本質上相信對方是個至少跟自己一樣的好人。組織間發生利益衝突或意見不合時,哪一種揣測就會決定彼此的關係走向。」

這些條件帶來的好處是,大家並非因為某件事很重要所以去做,而是出於自身的動力而想去做。「所以組織裡必須是鬆散的,沒有強烈規範出你應該做什麼。我們用某種更大的東西把大家想做的事包起來,在這個前提之下,工作比較像是動力的維繫和集結。」他分享道,人生百味有許多想做的計畫,若取得資源就可以開始執行;當專案負責人想結束計畫時即可進入討論,只要有一定的緩衝機制來減損傷害,或者交由他人繼續接手。保持鬆散但有效的運作模式,有堅硬的外殼抵抗外部壓力,又有柔軟的內部空間足夠互相同理,即是團隊理想的工作狀態。

人生百味的辦公室,成員們一起工作的地方。圖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張國耀攝影

人生百味,回應貧窮問題的「行動實驗室」

經過不斷的實作與反思,人生百味逐漸由公司轉型成協會,自營利變為非營利導向。他們的每項計畫都具有行動和實驗性質,持續時長不一,根據兩個限制決定:效果是否符合期待,以及是否有足夠資源支持行動。

「早期我們以公司的角度來做行動,通常要考慮能否永續,賺錢或者損益兩平。例如街賣一定要有利潤,企劃時要先想到能打平的方法。但這其實非常侷限計畫的實踐,因為有些計畫本身就難以平衡損益。」阿德以重修舊好為例,這個無家者可以休息的空間,根本沒有商業打平的點。可難道它就不該存在嗎?幾年舉辦活動的經驗下來,他發現有些單位或個人會捐款,甚至也不買商品,只是因為覺得他們在「做好事」。「那時就意識到,原來不一定要靠著商業模式才能打平。我們有個想像的預設模式,透過行動產生公眾改變,有人願意捐款支持這個社會行動,就可能形成循環。」

阿德口中的循環,最終成為了穩定資金來源。2019年底,人生百味的資金幾乎用盡,面臨倒閉。團隊成員取得共識之後,暫停各自手邊的專案工作,專注於募款,結果財務狀況真的起死回生。2020年,九個全職人員的組織維持運作,捐款收益扣掉行動支出,達到了損益兩平的狀態。

阿德描述著人生百味如何從營利模式逐漸轉向為非營利導向的經營,其中也牽涉計畫進行的框架與侷限,以及組織如何平衡開支的種種考慮。圖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張國耀攝影

很多人關注貧困議題,卻都有種強烈的無力感,想做些什麼,又覺得難以幫助他們。我們想透過實驗去提供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可以把力量借給我們,或者接納自己現在沒有辦法幫他,但未來會有機會,而你的理解跟願意同理也會是一種幫助。

「這也算是一個實驗,如果我們有存在的價值,那就不應該倒,一定有人願意支持我們活下去。」阿德笑著,說起來當真雲淡風輕,因為團隊可能找到了一個更適合自己的運作方式。圍繞著都市貧困的概念,如今他們在發展行動之際,得以不用營利作為考量,而是以理論或經驗來判斷行動價值,決定是否執行。「但需要跟支持者解釋,請他們支持我們實驗性的行動。公司基於營利考量、非營利組織基於有限財務不會做的事,如果它需要或應該做,我們就會去做。」

人生的百種滋味,多數或許是苦,也總有回甘時,這便是他們一路走來的甘苦談。如今的人生百味,自詡為一個回應貧窮問題的「行動實驗室」:「很多人關注貧困議題,卻都有種強烈的無力感,想做些什麼,又覺得難以幫助他們。我們想透過實驗去提供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可以把力量借給我們,或者接納自己現在沒有辦法幫他,但未來會有機會,而你的理解跟願意同理也會是一種幫助;如果來參加我們的行動,你也可能得到某種改變,有能力幫助別人是很好的體驗。」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0.10.08
訪談 王萱、侯伯彥撰文 侯伯彥
助人文化文化建構貧窮議題
Author 作者
侯伯彥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所,從事影像創作、參與影展工作,也是自由撰稿人,經營臉書粉專「尋向影誌」。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夢想城鄉:在一處允許「脆弱」的地方彼此陪伴
作者與我們分享他在夢想城鄉實習的經驗,在過程中,如何逐步透過陪伴交付自己,也接起他人。在面對自身的脆弱同時變成更具同理心的人。
發布日期2023.05.02
實習無家者藝術貧窮議題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
群像
陳憶玲:別人有別人的一席之地,我有我的小地方
誤打誤撞開啟了戲劇系人生,轉向行為藝術演出者到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酒館,甚至還擔任建築團隊的工地專案,憶玲的經歷跨度相當廣泛,但從這些看似分散的經驗中又可以覺察到屬於她那種獨特的個人實踐與衝勁。
發布日期2023.05.25
小地方行為藝術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