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Wave 短波 更多
Article 最新文章 更多
觀察報告
Design*:酷兒認同後,設計旁的星號
酷兒認同在設計教育中,不僅提供了一種看待世界的多元視角,它也進而提醒設計可作為建立社會關係的方法論⸺承認差異、擁抱複雜性、挑戰既有權力結構,並透過協作與資源整合,創造新的行動空間與群體聯繫;也為現存的設計專業定義加上星號(*)。
發布日期2025.09.09
設計酷兒
觀察報告
透明社會的弔詭自由:當匿名性成為庇護與暴力的雙面刃
在數位時代,我們已經走入一個全新的洞穴。這個洞穴裡沒有鎖鏈,取而代之的是眾人自願奔向螢幕的身影。我們主動將「自我」暴露於社群之中,渴望凝視與認同。這種看似自由的展演,卻潛藏矛盾:匿名性與「被看見」的慾望共存,構成了一柄雙面刃。
發布日期2025.09.02
數位倫理網路文化
觀察報告
重塑影像物:從拾獲視覺到檔案的再創造(下)
我們嘗試釐清一種介於影像與物質的特殊存在,它僅在二者的相互變化間形成。換言之,影像物無法等同於一個被拍攝下、或說實際可掌握的視覺載體,而是在觀看、觸摸與再框取間不斷重構。
發布日期2025.08.19
影像影像物拾獲影像攝影
觀察報告
《酷兒解剖學圖譜》⸺醫學與藝術的協作筆記
藝術家顧廣毅介紹了一項結合藝術與醫學的跨域創作計畫《酷兒解剖學圖譜》,並與性病專家 Henry de VRIES 合作,透過解剖圖像、書籍出版、展覽與國際工作坊,挑戰醫學中性別與身體的單一敘事。
發布日期2025.08.08
生物藝術酷兒
駐地
花園裡的城市
本文介紹了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展覽「花園裡的城市:芝加哥的酷兒藝術與行動主義」,聚焦1980年代至今,芝加哥酷兒社群在藝術創作與政治行動中的歷史與貢獻。
發布日期2025.08.04
歷史當代藝術酷兒
觀察報告
你好,我們就是傳說中的社大酷兒民眾
莊漢琳記錄在永和社區大學規劃酷兒課程「性別藝想⸺超酷俱樂部」的歷程與思考,其課程涵蓋多元性別議題、藝術創作與公共參與,聚焦於性別議題與深化對多元處境的理解與對話。
發布日期2025.07.25
女性主義藝術實踐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