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駐地

由藝文帶動的釜山都市再生:F1963、GGTI、咖啡廳與釜山雙年展

2020釜山雙年展影島展場。圖/Busan Biennale 2020 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9.01
撰文 楊爾寧
藝術進駐都市再生釜山

釜山港是近代以來韓國最大的貿易港口,也是韓國最早在1876年開港的近代港口。這也令釜山市得以藉由工業開發及國際貿易,作為港埠都市而逐漸蓬勃發展。倉儲空間與紡織、鋼鐵工廠也曾因交通優勢紛紛近駐,來往之便利據說也讓對馬島的居民,比起遠道日本本島,更常選擇搭船到釜山購買生活必需品。釜山市的城市地位與景觀更像極了其姐妹市高雄市,街上的空氣伴隨著海風鹹味,在深夜還能聽到遙遠港口傳來的大船出港汽笛聲。

近來韓國各地方政府推動「都市再生」工程,旨在為人口外流、老化的沉寂城市注入新活力,像是浦項市便曾在2019年,獲得韓國政府3,000-4,000億韓元的都市再生新政事業鉅額經費,用於「使用廢造船所打造海洋文化藝術觀光都市」上,羨煞其他不少地方城市。最近幾年的釜山市則因為港埠腹地轉移、工廠沒落或向衛星城市遷徙,更讓不少倉庫或工廠建築人去樓空,光是釜山大橋對面的影島上五、六個中小型造船廠,就有將近五萬坪的土地因此被閒置著,而這些空間也意外成為適合藝文空間的進駐場所。相較於單一鉅額經費,釜山市則透過「釜山雙年展」(Busan Biennale)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都市再生專案,努力為老城市注入新生氣。

F1963前身是在1963年由特殊線材製造商高麗製鋼(Kiswire)所開設的鋼絲繩線工廠,在2016年起轉而成為藝文空間使用。圖/F1963提供

F1963

位於釜山郊區,水營區望美洞的F1963文藝複合空間,一如其名,其前身是在1963年由特殊線材製造商高麗製鋼(Kiswire)所開設的鋼絲繩線工廠。這個曾歷經45年堆滿機械電纜的工廠,在2008年因設備轉移結束生產線的任務後閒置許久。空廠房在2016年9月由高麗製鋼無償借給「釜山雙年展」做為展場使用,其後便以此為契機,接受釜山市政府的輔導與補助,搖身一變成為商業複合文化空間。

空間入口立面以鐵網做為第一印象的裝潢,提醒著F1963原本的身分。在進駐其中的Terarosa咖啡店裡,可以看到刻意裝飾的大型電纜木軸及工業風裝潢,但無可取代的還是那曾因重機械長期擺放而凹陷的地板。此外二手書店YES24也在工廠入口左側佔有一席之地,從書店入口開始以閱讀載體的今生前世作為主軸穿插書本之間,從最近的電子紙載體到活字印刷,以實體印刷機器古董展示與動畫演示的展演手法向讀者展現書本溯源。而韓國代表性藝廊之一、曾經表示未有在首爾以外設點想法的國際藝廊(Kukje Gallery),最近也選在F1963開設釜山分館,作為其在第二個據點,持續推廣世界藝術潮流與作品。

除了較商業化的設施以外,偌大的工廠空間亦有展演空間Sukcheon Hall供表演藝術申請租借演出,天井舞台F1963 Square供不定期上映電影、舞台劇等影像或表演藝術作品,以及花園、溫室等供附近居民休憩的空間。最近在二手書店後方空間另外開設了F1963藝術圖書館,主要收藏藝術、建築、攝影、設計、音樂等書籍,以相對開放的空間,提供寬敞的閱讀環境。

2008年的高麗製鋼水營工廠。圖/F1963提供
2016年釜山雙年展(Busan Biennale)展場一景。圖/F1963提供

GGTI

影島位於釜山港南方,自然也成為過去港埠倉庫、造船廠的首選位置。據說影島在朝鮮時代叫做絕影島,因為在影島牧養的馬匹跑得飛快,連影子都看不到而得名。在許多倉庫及廠房林立的影島海岸,實在難以想像過去草原上有馬匹奔馳的光景。而隨著韓國的造船、港灣行業的沒落與不景氣,影島海岸邊的許多業者也因此關門大吉,該空間也被棄置許久,相關工廠倉庫建築物人去樓空。如今在影島的東北海岸角落,也有個將物流倉庫改造為複合文化空間的地方,取「角落空間」之意的韓語發音,命名為「GGTI」,為影島的海洋文化藝術城市再造帶來一抹曙光。

GGTI的前身是1979年金湖輪胎公司的物流倉庫,其後做為造船廠及港灣物流倉庫使用,也在此製造船隻使用的發電機。這裡在2018年5月左右,由RTBP聯盟進駐,改造為另一個重生與創造的地方,旨在令其成為記憶過去與創造未來的空間,不定期邀請裝置、表演、展覽、建築領域團隊進行展演。GGTI大門面向釜山北港,空間內部則在翻修過程中盡量將大部分設施保留原狀,粗獷的水泥牆、明佈牆上的電線,以及靠近屋頂的升高機橫樑上「安全第一」四個大字清晰可見,為各種展演添加些許不同於正式展館的違和光景,在突兀空間裡進行的各種展覽,也為廢墟找到新的生命曙光。

GGTI入口。圖/GGTI提供
藝術家呂星希(音譯)在GGTI入口以廢魚網製作的裝置作品。圖/GGTI提供

GGTI不同於F1963是由企業主導經營,而是由民間組織RTBP聯盟共同營運的公司在經營著。RTBP全名「回來吧,回到釜山港聯盟」,Return to Busan Port Alliance,由創新業、藝術家、當地創作者等50多個社會創投(social venture)組織組成,在各種展演與活動裡依照需求使用GGTI空間。

咖啡廳,以及「釜山雙年展」

紅磚米倉改造的「Notice」。圖/notice1950_busan

在去年可能因為疫情的關係,RTBP旗下的幾個替代空間沒有舉辦過藝文活動。當然經費應該也是個現實問題。曾有評論說到F1963拿了公家經費改造成藝文複合空間,卻又過於商業化,因此在藝文界間頗有微詞――但有企業撐腰,應該不必擔心經費問題。而另一種在韓國最常見的空間改造,非咖啡廳莫屬。像是位於影島,由船舶工業改裝而成的「無名日記」;位於釜山舊城區,由紅磚米倉改造的「Notice」;以及位於草梁,由百濟醫院的紅磚洋樓建築所改造而成的「Brown Hands百濟」咖啡廳。由於建築樣式特殊、氣氛新潮,這些由老舊空間改造而成的咖啡廳經常登上旅遊雜誌或社交網路,更別說Notice曾經是韓劇《三流之路》的拍攝地了。其中無名日記也常常將一樓空間借給藝術家們舉辦個展,或是提供櫥窗供手工藝品創作者販賣,有時亦邀請表演團體舉辦表演。

無名日記舉行活動討論會。圖/cotton.diary提供

2020年的「釜山雙年展」,除了在乙淑島的釜山現代美術館,亦擇定舊城區的幾處閒置店面空間,以及影島上的一處閒置已久的某公司物流倉庫進行展出。「釜山雙年展」雖然沒有提到這次使用的閒置物流倉庫,會不會循著F1963模式進行空間再造,但可以看出「釜山雙年展」仍然持續地尋找可做為替代展場的城市老舊空間。在展覽期間,距離影島倉庫展場不遠處的無名日記,正盛大地舉辦著二日演唱會,熱鬧氣氛與以艱深語言探討城市議題的「釜山雙年展」一別苗頭,也為陷入沉寂的港口空屋們揭示著老空間們可能的未來氛圍。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9.01
撰文 楊爾寧
藝術進駐都市再生釜山
Author 作者
楊爾寧臺北出生,長期旅居韓國,現正待在釜山討生活。除了平時在外館庶務,也四處寫寫東西,看看展覽,看看貓。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那些東莒島上「喫飽卡閒」的晃遊者
藝術島活動的舉辦如預期地招來觀光客,而我更在意那些一起生活過的島民們最近過得好嗎?藝文盛會如浪拍岸即退的這段時間裡,他們是否受到了影響,而是否又真的在意?
發布日期2022.07.06
文化聚落藝術進駐馬祖
駐地
動盪與優勢:拉丁美洲的藝術進駐
拉丁美洲在文化上長期缺乏國家資源的挹注,卻又因為社會分配不均與洗錢的推波助瀾,而有了強大的藝術產出與火熱的藝術市場。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也因而對這塊土地越來越感興趣。
發布日期2020.01.21
伊比利美洲拉丁美洲藝術進駐
駐地
另一種獨立電影院:不只是放映與空間經營,更是建立社群連結的藝術
今年夏天,筆者到柏林參與獨立電影空間「SİNEMA TRANSTOPIA」舉辦的第二屆「Cinema of Commoning」研討會。與其說是正經八百的研討會,它更像是一場電影空間經營者的同好會。
發布日期2024.11.13
社群空間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