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90年代以降臺灣聲音藝術的重要藝術家、論述者,林其蔚近年來更愈發確立其模組研發者的身分。從2004年開始,林其蔚開始了一系列屬於他自己的跨媒體實驗「聲音模組」,旨在從人類傳播技術的科技史之中尋找原型,尤其在沒有指揮、導演、中心化主導人物的情境之下,將人體視為機械元件,藉由低限、降低門檻的方式來組裝出同步運作的聲音機器。在將近二十年內,其所動用的媒介包含結繩紀事、符號、圖象、文字、類比、數位技術統合等。
2023年末,「失聲祭」與「C-LAB CREATORS」聯合推出的藝術家專題計畫,邀請了林其蔚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進行了一場專題講座與一場最新作品《音結1.4》的發表演出。林其蔚於2019年參與了「CREATORS創作/研發進駐計畫」,夥同陳芯宜導演進行「人體同步模組」計畫系列之一「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此項計畫原為2017年開始,林其蔚構思發展磁帶音樂以外的身體互動模式,並逐步發展成為團體形式的創作計畫,過程中以全新模組的研發,來跟一眾參與者進行模組測試與排練。
本次專題講座「超越分工現代性—主體、軟體、硬體、產品、精神的色情合一:林其蔚的模組實驗」,也邀來曾擔任CREATORS計畫的年度觀察員謝鎮逸作為與談人。一如座談標題所示,「林其蔚的模組」所要通達的即是在人體作為機器的前提下,如何將主體、軟體、硬體、產品、精神在一套破除分工機制的規則或序列之中,得以被整合並一體化的同步運作。
模組從自然演化史中的生命週期,到人類文明史中的各式文化生產都處處可見其運作的基本生成。林其蔚舉例了音樂人類學家Gary TOMLINSON曾經的研究,提及將打製石器的節奏視為再生產的重要因素。回溯到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現場,能從不少石器上的打磨痕跡去倒推出其生產方式,發現到石器製造通常是透過學習並依據有序列的節奏、規律和速度敲打而成。這種仰賴多人的集體操作、傳播與流通,是難以自己孤身一人就能運作出來的。在林其蔚看來,這種規格化的石器操作模式之中就有再生產(節奏的教育)和流通(經濟)的多種層次,也是由多個小模組所共構出來的大模組。
放眼人類文明發展至今,舉凡如下棋、球賽、開車、舞蹈、戲劇、婚禮、儀式、音樂演奏,甚至戰爭、狩獵、飲食、性愛等各種人類行為所構成的集體模式,都是眾多規則條件下的模組範例和系統化的體現。然而,人類的技術模式在現代性以後則經由人的分工而分化發展成的複雜模組,故此關鍵就在於如何整合、同步並還原到最原始的人類科技界面⸺人體,並在去除特定文化基礎或技術訓練就可以輸入訊息、運算、輸出產品。「林其蔚的模組」,就是為了創造出一個讓集體合作運算的空間和場域。他也分享,中國廣州有一位老師將這種模組方法變成兒童美術班的教材,都是可以在研發者不在場的情況下進行的。
座談上也播映了三部影音素材讓觀眾理解「林其蔚的模組」作為階段性發展歷程的呈現。首先是2007年在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Cité des Arts)發表的單軌磁帶音樂版本⸺在沒有過多說明和介紹的情況之下,來自不同國家、文化、專業背景的觀眾組成了一場臨時社群,以磁帶音樂最典型的中心螺旋狀形式,傳誦著手中的磁帶。再來,則是2016年的多軌磁帶Tick-Toks版本的錄音。六名表演者在臺灣國語聲韻學的發聲下,分別排演出六道聲軌。最後,則是近年發展的《人體同步模組》錄像demo版,演示的三個模組版本分別為「唸珠」、「畫譜」、「平仄機器」。
有趣的是,在座談開始不久,即有多位觀眾迫不及待地對主講者和與談人展開提問。其中不僅有觀眾好奇如何識別「林其蔚的模組」與音樂學上的概念差異,亦有觀眾質疑座談進行方式的有效性。在台上台下多次往返的討論與對話,也突顯出在跨領域之中,不同的專業知識背景如何磨合彼此之間的情境認知。接近尾聲有一位觀眾,詢問到諸如此般備受挑戰的場面,是否也帶有某種模組必然面對不可控的狀態?對於模組在演出中發生意外、非預期和不受控,這當中所撐出來的開放性空間到底成不成立?會不會違背模組的初衷?
林其蔚舉例了一些過往經驗來說明模組開放性所帶來的挑戰。像是有一次在藝術家葉偉立位於楊梅的空間中做表演時,有位酒醉的朋友在磁帶的正中間發酒瘋,從頭到尾大喊大叫卻仍然可以完成表演。或是曾經遇過參與演出者拒絕配合按照指令發聲,而是頻頻發出貓叫聲。這些問題,也關乎到模組研發者要在多少程度上將成品的主導權讓渡給參與表演者,並取捨「藝術家作為中心」的立場。個人作為獨立意識的主體,如何選擇跟隨框架或拒絕配合,也體現出參與者和聽眾們對於「模組」的問題意識及其理解尺度。
晚上7時,約150名觀眾聚集在聯合餐廳一樓的展演空間,等待著林其蔚在臺北發表的最新作品《音結1.4》開始演出。
《音結》系列從2018年開始發展,靈感源自於南美洲印加(Inca)文明的奇布(Quipu、Khipu)繩結,以編碼方式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記譜法。不同材質的繩子代表著不同的音色,而繩結的密度用來控制音的密度。繩結在相對位置上的有無,其實就是還原到最原始的二位元碼,也就是「開/關」的概念。表演者身在全黑暗的環境中,在去視覺化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透過手的觸覺,來辨別和讀取音結給出的信息從而發出聲音。
在歷經《音結》beta的幾個版本以後,這一次演出的《音結1.4》為24人同步演奏版本。當參與演出者入座以後,排序第一位的表演者從胡桃木製的音輪裝置中抽取繩子,傳遞給每個人後再收回至另一側的音輪中。本次作品特別著重於非母音的創造,像是氣音、嘶絲音、搭嘴音等。雖然這些發音方式在特定文化區域的語言中被廣泛使用,不過《音結》旨在探索人聲在去除語言和文化層面後,其最純粹的表現形式。而在現場被觀眾所聆聽到的聲音表現,一方面如同昆蟲、蛙類、蟋蟀的鳴叫,另一方面又近似數位微粒合成(Granular Synthesis)的音效,在意義上也體現出「林其蔚的模組」在試圖超越科技藝術下,即可以模擬出當代技術,卻也能還原到最原初的自然構成基礎。
一小時的演出時長結束以後,意猶未盡的觀眾們留下許久,聚集到表演區觀察音輪裝置並躍躍欲試。林其蔚也親自向大家說明其運作原理,大家也紛紛輪流觸摸繩結與試著發出聲音,現場甚至有不少小孩對此體驗不亦樂乎。對於模組的本意之一,就是希望打造破除門檻、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和理解的藝術。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度原子化的社會中重建集體與社群,都是「林其蔚模組」得以施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