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定位?或,迷失於南方:「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

「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開放工作室現場。圖/「南方宇宙」團隊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4.18
撰文 沈柏逸策畫編輯 秦雅君
CREATORS 2022南方殖民藝術研究

我們到底處在哪一個宇宙?在現代物理主導的宇宙觀,宇宙變成了各種物質與能量交互作用的中性存在,更成為了人類觀察與預測的客體。然而,鄭文琦、吳其育與柯念璞等人合作的「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簡稱「南方宇宙」)則是把中性物質「再政治化」,以定居者殖民、非人、環境、臺灣史、物流產業鏈、生態學等各種關鍵字,將我們從「全球化的現代日常」拉回「在地」。「南方宇宙」不是中性物理學意義上的宇宙、也不是元宇宙的虛擬世界、更不是現代科學下可以觀測的宇宙,而是充滿異質關係與集結的未知宇宙。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南方

我們不能單純用普遍的認識論(通常是西方框架)認識世界,而是必須意識到每個物種都有他們自己的「在地宇宙」。換言之,不是一個自然、多元文化再現,而是自然本身就是多重的。1「自然–文化」不可切割,不同文化的物種根本地生活在不同世界,用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的話來說,就是「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我們認識世界、感知世界、身處於世的方式是徹底的不同。

當不同物種的宇宙交互碰撞與接觸時,容易產生強勢對弱勢的剝削、採集、征服更甚至戰爭掠奪。從後殖民到定居者殖民(Settler Colonialism)的論述 2,都反思強勢在人類(西方人、日本人、漢人等)對不同地區的人類(通常是原住民)土地佔領與持續對環境的潛在迫害,關鍵還是人類之間的政治角力關係,殖民陰影從未因為轉型到自由世界而結束。 3 殖民問題的尺度不斷擴張到全球治理,「南方宇宙」也由此從人類的視角切換到非人視角,討論全球物流、政治經濟、物質條件與基礎建設。

田野筆記?學術研究?實驗?

「南方宇宙」團隊透過研究田野、繪測心智圖、錄製Podcast導覽、訪談學者,以及舉辦讀書會、工作坊與國際藝術家講座,來塑造「南方宇宙」複雜異質的多重樣貌。然而,畢竟這是實驗計畫,除了研究資料的蒐集外,還是必須關注再現與轉譯資料的形式。大部分的CREATORS計畫進駐者的資料轉譯都不盡如人意,單純檔案化地呈現研究的資料與過程,這當然跟CREATORS徵件時鼓勵實驗、強調過程、不強調完成作品的精神有關。但是,較少進一步的資訊轉譯與統整,還是會讓人提問究竟「實驗」、「田野筆記」與「學術研究」間的差異為何?

當然我不是指要多聲光強烈地沉浸式展演才有轉化,而是檔案的文字運用、表現方式,不只是再現的蒐集與許多紀錄資料,而是要能開啟更複雜奇怪的閱讀體驗。在我看來,「如何運作」變得比「議題本身」重要,用已故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的話說,就是「不在於拍攝政治電影(political film),而在於怎麼樣「政治性地」拍攝電影(make film politically)」。不得不說,「南方宇宙」的政治議題傾向,高度合乎全球雙年展與學術議題趨勢,專注討論全球南方、生態學、環境正義、原住民、土地正義、基礎建設、物流產業鏈與在地經驗的問題。然而,轉譯的資料形式以文本為主,導致閱讀門檻極高,再加上成員各自的興趣不同,儘管保持開放性而不強行整合 4,也讓人感到各做各的分裂感,而沒有互相滲透的對話與張力,整個計畫有種羅列很多「碎片關鍵字」,但卻不夠「拉近彼此關係」的感覺。

「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計畫團隊所繪製的圖表。圖/「南方宇宙」團隊提供

「南方異質星叢」或「南方百科全書」?

「關鍵字」主導的研究可以從計畫命名副標「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窺知一二,可以注意到,「南方」脫離了大敘事的框架,更接近零碎、不完整、異質性的關鍵字連結,用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或狄奧多.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的話講就是異質「星叢」(constellation)。但過於龐大的知識體系,就像是同質化的「南方百科全書」解釋,而缺乏「南方星叢」互相撞擊與牽引拉扯的爆發力。

用「知識生產」的研究形式來探索南方,還是回到西方認識論的傳統框架。儘管是對於殖民的反省,但還是傾向學術知識分子的話語,而沒有在表達形式上「政治地」碰觸到南方的矛盾、衝突、神秘、詭異與不可解。南方從來不是一個能夠被知識圖譜簡化計算的概念,而是不斷衝出框架、不斷擴延想像的地方。我們不能不反省殖民的政治問題,但也不能只關注政治議題而忽略「表達的多重節奏」。

同樣是知識圖譜的形構,讓我們看15屆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fifteen)印尼策展團隊Ruangrupa或者德國藝術家湯瑪斯.赫序宏(Thomas HIRSCHHORN)繪製的概念圖 5,都可以感到滿滿的野性與感受力,他們的圖不只是概念連結,而是拼貼中就帶有達達主義不修邊幅的野性,筆觸也充滿不斷綿延的情動力。反過來看「南方宇宙」的概念圖譜,可以感覺偏向是以幾何科學的製圖法在收合南方宇宙,冷靜又克制的分析筆記概念的關係,較少觀察者主體位置介入的筆觸。

南方的干擾雜音

在計畫中最有資訊轉譯自覺的,可以說是「南方宇宙檔案館」與「基隆日記」的中、英文Podcast語音導覽。儘管運用Podcast導覽的聲音轉譯,找到劇場工作者鄭尹真轉化文本,但文本內容還是偏向書面體的鋪陳各種殖民檔案 6,而少了些聲音運用的活力轉化,雖然收錄催眠的提醒鈴聲來切換不同檔案導聆,但還是沒有好好運用廣播形式與聲音介入的層次。舉例來說,成員吳其育「它物紀」個展的語音導覽,就有莫名其妙的聲音與配音員靠北龍(陳彥鈞)的鳴叫干擾文本的順暢性。話雖如此,但「南方宇宙」另外一位導覽員許修豪在唸文本時大口吸氣干擾的聲音,卻讓人覺得比文本更有意思。南方,不也是干擾同質話語,讓人不適的「呼吸雜音」嗎?

「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計畫的開放工作室現場,展示團隊所研究、蒐集的相關文件。圖/「南方宇宙」團隊提供

此外,工作坊桌遊「みなみな(很南很南的)TRPG」的參與,也讓南方宇宙遊戲化,參與者可以透過卡牌扮演不同角色,體會跟異類事物接觸的邊界,而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分享。相較來說,國際藝術家Morehshin ALLAHYARI、–Hoda AFSHAR與Lisa RAVE的線上講座分享,偏向介紹、解釋與再現創作背景脈絡,假使以「講述式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的多層次轉譯與反身性批判或許會更加能帶人進入南方宇宙的複雜情境。

藝術式研究的轉譯

方興未艾的藝術式研究(artistic research) ,融合「知識–研究–過程性–實驗–藝術」的跨學科如今也變成顯學,各大雙年展也不斷強調知識生產的智性思辨,轉化形式則有論文電影、講述式表演、行爲現場、工作坊、共同製圖等。這些做法都試圖遠離傳統藝術的技藝或過於美學化的消費奇觀,用話語拆解影像背後的意識形態,並扣合地緣政治的背景,讓影像或藝術「政治化」。但是,如果僅是除魅地將「南方政治化」(反省殖民問題),還是容易陷入學術論述的框架,少了藝術重估框架的力量、重新復魅的魔性與讓人暈眩的感受力。

在我看來,除魅跟復魅必須同時運作,如果僅是檔案羅列或知識分析,就會停在西方知識論的話語框架:單純偏重感受形式也會淪為消費奇觀。或許,因為是調查計畫的前行研究,這趟「南方宇宙」的旅程更為偏向文本的分析政治、訪談學者或介紹作品,少了不安、詭異與奇幻的感受轉化;相信未來變成「作品」會有更豐富的語言表達與體驗轉譯。

南方迷路指南

現代性治理讓我們越來越「離地」,失去跟土地、環境與歷史的連結,而活在消費主義與極權治理的洗腦主旋律中,在超人類主義的進步觀世界,我們失去歷史座標,活在「北方」技術霸權治理的均質宇宙。「南方宇宙」推測不同的過去與未來,重構過去的旅行經驗,反省殖民視角生產的檔案,則是讓我們回到在地現實處境,連結全球物流鏈、解殖檔案的生產、對漢人本位的反省及不同宇宙觀的開啟,都能讓人反思全球化下單一技術瘋狂加速發展的常態。

「南方宇宙」的成員們透過各種研究定位南方,試圖以更大的時空尺度回望並指引一條導覽南方的「解殖指南」 ,但此指南還是偏向田野資料的檔案羅列。或許,不只是定位,而是再次以不可化約的情感力道「迷失」,才更能與「南方」奇遇。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4.18
撰文 沈柏逸策畫編輯 秦雅君
CREATORS 2022南方殖民藝術研究
Footnote 註釋
01
「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計畫中所進行的「沙盒訪談」,訪問人類學者謝一誼的對話中也提出「多重自然」的觀點。參閱「沙盒訪談」:南方宇宙生存指南團隊(徐詩雨、吳其育、鄭文琦),〈和自然――文化重新相遇:與謝一誼對話〉,《數位荒原》,2022.12.20。
02
關於定居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參閱「沙盒訪談」:南方宇宙生存指南團隊(吳其育、陳璽安),〈思考白浪徵狀:與蔡林縉對話〉,《數位荒原》,2022.12.31。。
03
假如「以地球中心」的角度看,人類物種本身就是原罪,脆弱的人類天生就定居在這個星球上,注定要採集與運用星球的各項資源生產各項技術才能生存於世,但這不也是一種「人類定居者」嗎?對反生育主義者來說,除非人類滅絕,不然對地球的傷害將加速持續地運轉。
04
鄭文琦在訪談中也提出合作過程中保持差異,不強加整合彼此的開放空間。參閱:沈柏逸,〈生態系的碰撞:合作計畫之生存指南――專訪鄭文琦和吳其育〉,《CLABO實驗波》,2022.08.22。
05
Ruangrupa的概念製圖可以參閱這篇]訪談所收錄的圖片;湯瑪斯.赫序宏(Thomas HIRSCHHORN)的概念圖可參考他的個人網站
06
參閱:鄭文琦,黃亮融譯,〈南方宇宙檔案館(腳本)〉,《數位荒原》,2022.11.03。節錄:「在這座檔案館裡還有許多難以歸類的檔案和文獻,我們的收藏還有許多無法被人導覽的聲音。至於它們無法導覽的理由,可能是因為缺乏歷史事證的線索,也可能是某種心照不宣的禁忌。因為檔案館不只是收藏關於南方宇宙殖民地的文明進展、自然資源,或者基礎建設的檔案,也收藏著關於戰爭、死亡與背叛。」
07
藝術式研究的相關討論,可以參考:Julian KLEIN的〈What is Artistic Research?〉Originally published in German in: Gegenworte 23, Berlin-Brandenburg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0.
08
在「沙盒訪談」中,也包含對學者推論式的提問,例如是否有「不是以殖民視角建立的檔案」或「沒有以宰制出發的關係」。
Author 作者
沈柏逸喜歡不可見、偶然、弔詭、矛盾、不合時宜的事物勝過理所當然。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臺灣數位藝術》、《藝術觀點 ACT》、《Critical Asia Archives》與《報導者》,現經營平台《Mi M1 MeW MəW》。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演算法的微笑:「數位孿生自造計畫」
當代許多創作都試圖揭示演算法在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巨大影響,透過不同方式描寫全面滲透進入日常生活的科技所帶來的改變。而作者藉由觀察徐聖凱的計畫工作坊,重新思考演算法技術和創作者所關注的面相術所交會出的挑戰。
發布日期2023.04.21
CREATORS 2022大數據數位孿生演算法
觀察報告
推測與孿生的創作難題:施懿珊「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觀察報告
在觀看施懿珊的作品時,我時常會有著以下疑問:它在思想上的廣度跟深度,是否侷限了創作的發生? 施懿珊與賴火旺的雙生關係,是否影響了創作?就外圍的觀察者而言,這是需要被釐清的問題。
發布日期2023.04.14
CREATORS 2022數位倫理數位孿生科技治理
觀察報告
落漆,替代即主格:「剝離――尋常痕跡的技術操作」觀察報告
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其實李勇志與宋佳芸的「剝離――尋常痕跡的技術操作」所需要的實踐場域,可能不是美術學院式的、架上繪畫或空間裝置式的作品展呈。
發布日期2023.04.11
CREATORS 2022物質落漆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