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觀察藝術人類學實驗:追憶水消逝的時間感

「海水遇場:島嶼潮濕美學」計畫中,以「有機鬆合作」方式開展的創作計畫。吳梓安的《當海妖們漸成泡沫》影片畫面。圖/吳梓安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3.21
撰文 黃聖閎策畫編輯 秦雅君
CREATORS 2022深時間潮濕美學

CREATORS開放工作室那天,我看見謝一誼製作了一本小誌,裡頭簡述了「海水遇場:島嶼潮濕美學」計畫的階段性成果。她寫道:「計畫從1694年臺北大地震,造成盆地嚴重下陷,此一事件開始,進行為期六個月的藝術人類學田野工作,探尋溪湖密佈的臺北盆地,怎麼透過濕地的多物種生命地景,記憶地震留下來的濕地深時間。」我當時便心想,觀察報告也許就以側記的角度,記錄我從旁觀「潮濕計畫」成員們對深時間(deep time)的初探。

「海水遇場:島嶼潮濕美學」小誌與計畫踏查照片。圖/黃聖閎攝影

物理深時間&心理時間感

姑且不論深時間是由蘇格蘭地質學家詹姆斯.赫登(James HUTTON)在18世紀提出,也暫且不論美國非虛構小說家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在20世紀於《盆地與山脈》(暫譯,原文為Basin and Range)一書中對深時間的引述,我想先用直覺試問:「我們如何想像超過一個人生命尺度的深時間?」即使科學證明過地球有45億多年的時間尺度,我們如何在這一串天文數字裡,想像滄海桑田幾千年來的變化?是像快轉般的動畫嗎?

倘若深時間是外在的客觀物理時間,也許,能讓我們感知深時間的關鍵條件,是身體接受外在訊息後,內在逐漸累積的主觀心理時間――容我先暫稱它為時間感。有了時間感,我們如同內建了具有時間軸的播放器,可連續綿延,隨世事閱歷快轉、慢轉、回轉或重新播放。雖然因為有了時間感,我們能感知或約莫推測深時間,可是時間感亦仰賴身體對外在物質的感知才得以建立,因而外在物質的變化――無論是人為或非人為――也必然是影響時間感對應深時間的關鍵之一。這說明了,物質與身體、深時間與時間感彼此相互交織。若欲探尋深時間,免不了得從物質、身體與時間感中擇一取徑,挖掘它們在歷史進程中層疊交錯、相生相剋的關係。

濕地的深時間

在「CREATORS計畫」裡,謝一誼視潮濕為水曾經存在的質地,用以探尋濕地的深時間。潮濕,除了是空氣中飽含水氣的物理現象,也成為水曾經或依稀存在的時間記憶,隱約瀰漫在空氣中,無法捕捉卻無所不在的附著體表,形成揮之不去的體感。潮濕,不再只是水的另一種型態,也是透過體感回憶水消逝的時間感。也許是始於這樣的體感與時間感,謝一誼選擇取徑藝術人類學,探尋臺北盆地的物與濕地的深時間。

潮濕計畫的田野路徑是從關渡隘口溯河,主要範圍位於淡水河、基隆河及二重疏洪道一帶的濕地與沙洲。除了實地踏查,謝一誼也參考歷史文獻,嘗試勾勒臺北盆地的時間縱深及溪湖水相的變化,內容約略如下。1697年,郁永河來臺採硫寫下《裨海紀遊》,書中曾提到康熙臺北湖。比對1699年至1770年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臺灣輿圖》,康熙臺北湖忽隱忽現,究竟是否因地震形成或洪水蓄積,至今仍是難解之謎。嘉慶年間(1760至1820年)堪輿師林琅於《觀音山地鈐記》裡提到,關渡隘口的風水為「獅象捍門」,然而根據《五股志》記載,地學研究學者鄧天德與日治時期氣象官周明德描述,關渡隘口僅380公尺,淡水河兩岸不及兩公尺高,加上地下水嚴重超抽,每逢颱風豪雨,低窪處必氾濫成災。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臺北大淹水,而隔年,國民政府在當時協防臺灣的美國陸軍工兵團建議下挖掉獅子頭。這個事件被記載於五股的「炸開獅子頭隘口歷史沿革巨石紀念碑」上。從那時起,臺北盆地的水文有了改變。《淡水廳志》裡提到淡北八景之一的「關渡劃流」成為絕響;而關渡宮的廟誌也記載道,少了關渡隘口的阻擋:「海水湧入淡水河域,貝類、蜉侖、蜆、花殼相繼死亡,茳茳鹹草也逐漸被隨潮水漂來的水筆仔取代」。1965年,海水挾帶河水倒灌五股洲後村,村裡農田多浸成沼澤。1968年,臺北地區防洪計畫將洲後村歸類為「一級洪水平原區」,完全禁建,隨後更因興建二重疏洪道而被徵收遷村。

上:雍正臺灣輿圖,約1723-1727年繪製。圖/Google網路圖庫;左下:康熙臺灣輿圖,約1699-1704年繪製。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右下:乾隆臺灣輿圖,約1760-1770年繪製。圖/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文化地圖提供

謝一誼對照了地圖、日誌、鄉誌、廟誌、碑銘,以及風水、地學與氣象學的記載,將臺北盆地關於水的故事,還有逐水而居的人與非人(人類以外的生命)的故事,拼湊成零散卻連續綿延的濕地深時間。

謝一誼對照了地圖、日誌、鄉誌、廟誌、碑銘,以及風水、地學與氣象學的記載,將臺北盆地關於水的故事,還有逐水而居的人與非人(人類以外的生命)的故事,拼湊成零散卻連續綿延的濕地深時間,宛如八點檔連續劇一般,曾經也是臺灣民眾的共享記憶,如今早已沒落過時,被人遺忘,徒剩瀰漫在空氣裡的潮濕記憶。

若借用人類學者余舜德形容的「體物入微」1,濕地深時間不只是風土形成,也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人為因素的介入,同時亦牽涉多物種的遷徙,瀕危甚至滅絕。此外,謝一誼也透過虛構與非虛構的文學性書寫,尋找臺北盆地潮濕蹤跡的深時間。她藉由文學性書寫回應人文地理學者菲利浦.史坦柏格(Philip STEINBERG)與金伯利.彼得斯(Kimberley PETERS)提出的「與物之思」(thinking with…)2,脫離如上帝般的全知敘事視角,重新換位思考,以物的視角觀察歷史或環境變化。她參考的文學性書寫,包括徐毅振的歷史架空小說《康熙台北湖》,描述傍湖而居的人物變遷;舒國治的《水城臺北》散文集,以河水或圳溝、國宅公寓或公共汽車,記錄臺北從水城變成陸城及臺北人生活型態的改變;房慧真的《河流》,尤以其中一篇散文〈大河盡頭〉透過如黃錦樹所形容的「近乎人類學式」的觀察,描繪淡水河與基隆河下游的人鳥魚蟲,形形色色皆棲居在這一片廢棄物擱淺的社子島沙洲。

讓「有機鬆合作」開展潮濕的時間感

潮濕計畫除了謝一誼的田野工作之外,也包含她與藝術家以「有機鬆合作」進行的創作發展。計畫原訂與吳梓安、郭俞平與陳呈毓合作,在開放工作室當天,意外發現有柯萬里(IImari Koria)加入的彩蛋。接下來,我想試著描述自己觀察四位創作者,如何在階段性的發展中提出對潮濕的初步探問,以及他們如何體現「與物之思」,或者回應謝一誼在研究北京「蟲魚花鳥市場」3 的論文裡引述唐娜.哈洛威(Donna J. HARAWAY)提出的「與物之生」(becoming with…):順應物性,與物一起變化。

郭俞平:黏土、構樹、植物染

CREATORS開放工作室那天,204室中間並排幾張桌子,上面放著三個大型的透明白盆,模擬自製陶土時粗練土的過程――將黏土加水攪拌、沉澱、過濾等三道手續。等水分蒸發,便能進到第二階段的精練土――採集盆底沉澱的土片,敲碎土片,混入適當水份後充分揉捏。盆裡的黏土,是郭俞平從花蓮復興鄉一帶的海岸山脈黏土層取得的。土在水中沉澱的過程,彷彿請參觀工作室的民眾做好心理預備,感受土在液狀、浮動的水體中緩緩沉澱的時間感。這不只是採集黏土的起手式,也是地層累積時間縱深的開端。靠牆的另一張桌子,則擺了幾張構樹經歷浸泡、搥擣才得以柔韌的樹皮布。一旁有三罐透明的玻璃瓶,裡頭注滿暖色系的植物染料。鐵鏽紅、猩紅、鉻黃,若不看瓶身的標籤,你不會曉得那是用薯榔、檳榔和福木熬煮的染液。牆上貼著幾張郭俞平在花蓮採集黏土的照片,仔細看,才發現牆面上有鉛筆的字跡,說明她取土、練土的過程,以及她準備以柴燒與柴窯試燒捏好的陶。另一面牆,則貼著她採集構樹皮和薯榔時的照片,同樣穿插了鉛筆字說明構樹的繁殖方式,還有構樹從臺灣往南太平洋島嶼分佈的地圖。

郭俞平於花蓮採集構樹皮。圖/郭俞平提供
郭俞平採集製作的樹皮布與植物染液。圖/黃聖閎攝影

郭俞平似乎選擇以陶藝源自土壤的角度,呈現人可以透過認識地層分佈、過濾黏土、取土片練土、拉胚,到控制胚體進柴窯的溫度等知識,在生態環境與產物造物之間找到平衡,以陶藝的順應物性呼應「與物之思」。同理,植物染也以順應物性的方法煮製染料,比方說:嫩葉色素不足,因此春季適合用常綠樹種――如福木――製作黃色染料。由此,植物染工藝不只是順應物性的技藝,也是以時間感掌握植物生命特質的記憶。郭俞平除了透過黏土與植物染呈現地質與花草樹石縱深的時間性,也透過構樹的遺傳多樣性及分佈,空間化構樹的深時間,讓時間橫向擴延至南太平洋島群(分佈圖可參考鍾國芳在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的精闢研究)。藉由陶土、樹皮布與植物染,郭俞平像是在花草樹石土縱深與橫向的深時間裡投石問路,思索身體經驗、風土環境及國族敘事之間的關係。

陳呈毓:陶胚、身體、雨水

工作室窗邊有個桌檯,上頭用木板撐著一具尚未窯燒過的陶胚雕塑,看似身體的某個部位,又像是條垂懸的腿,緊連一根硬挺有圓頭的柱狀物。圓頭前端有個小洞,洞的孔道與上方身體裡的透明塑膠水管相通,沿牆延伸到窗外陽臺的集水盆。開放工作室的前一天下過雨,雨水從塑膠水管流進陶胚體內,經過柱狀物,再依雨勢大小從圓頭的開口噴出或流出。陶胚體內潮濕未乾的土,也挾帶雨水擱淺於桌檯上的布,有些甚至滴落地面。

陳呈毓於CREATORS開放工作室呈現的陶胚雕塑。圖/黃聖閎攝影

這是陳呈毓的階段性呈現。他選擇以形賦意,探問人與環境的關聯,將陶胚喻為土壤與身體,而體內的塑膠彷彿象徵人類生活已無法切割的經濟生產,雨水代表環境與潮濕。隨著雨水流進陶胚,雕塑的內部與外部勢必因水的流動逐漸產生改變。或許,陳呈毓並未想在這次的呈現明確給出上述的定義,而是將水土與身體之間必然有的關係與改變作為持續思考的問題。生活在環境上講求除濕,身體上達到祛濕的副熱帶島嶼,人們是否還有其他思考潮濕、與潮濕共生的方式?

柯萬里:八月傍晚,聽淡水河裡的聲音

柯萬里的淡水河水下錄音聲譜圖投影。圖/郭俞平提供

角落閃爍著靛藍的條紋光影。定神細看,才發覺是一面聲譜圖投影在工作室暗處的牆上,正如綿延的藍染紋布不斷由右向左捲動。影像前方的椅子掛著一副耳機,像在暗示你坐下,戴上耳機進入聲音構築的世界。耳罩覆上雙耳的瞬間,所有感官彷彿與外界隔絕,只剩下無限放大的聽覺。一股淙淙水聲流進耳朵,不是空氣裡迴響的水聲,而是液體於水下密閉空間流動擠壓的咕嚕聲。淙淙水聲裡有各種細碎的聲響,奇怪的是,會頻繁聽到燒柴般的劈啪聲,並隱約聽見規律且音頻低沉的唱頌聲,悠悠唸禱著「南-無-阿-彌-陀-佛」。事後,與柯萬里聊過後得知,這是他在8月某天傍晚,去淡水河錄的水下錄音。而我聽到的劈啪聲,是河裡的槍蝦在開闔巨螯時,產生極小的無液體空間的氣穴砲(cavitation bubble)。當氣穴砲在液體壓力的擠壓下爆炸,會形成聲波震暈獵物。至於佛號的唱誦,則來自河岸佛寺循環播放的唸佛機。從柯萬里的水下錄音中,除了能感受河流的深時間與生物多樣性之外,更值得令人思考的是,由唸佛機傳進河裡的人類聲音(anthrophony)會對河流經過地層發出的地理聲音(geophony),以及槍蝦與其他物種為了生存、捕食、繁殖等所發出的生物聲音(biophony)造成哪些影響?比如方才提到的槍蝦,牠仰賴聲波進行捕食,然而唸佛機傳出的人類聲音,是否會對牠們的捕食行為造成困擾,或對以聲波傳遞訊息的生物產生影響?這也許是柯萬里透過水下錄音希望提出的初步探問。

柯萬里在個人網誌發表了一篇關於臺灣唸佛機聲響的文章,同時也將上述的水下錄音放在文章的附件裡。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閱讀/聆聽:〈Listening to a “This-Wordly Pure Land”: Buddhist Temple Acoustemologies in Taiwan〉(暫譯:聽這人間淨土:臺灣佛寺的聲響認知論)。

吳梓安:海妖們,蜃也有深時間?

工作室的鐵製層架旁,一臺舊型的SONY電視機正播放吳梓安和劉芳一合作發展的第一版《海妖們漸成泡沫》。戴上耳機,影片恰好從片頭的空白開始,畫面溶接到以16毫米攝影機拍攝的定鏡,那是如水晶球般閃著光澤的魚缸畫面,然後閃過幾個不同曝光程度的影格,伴隨幾處膠卷上的刮痕。接著,畫面裡開始向魚缸注水,卻又像有時重複曝光,有時以多平面攝影的方法使魚缸出現不同疊影。忽然間,嘟――聲傳入耳裡,彷若接通了某個次元。過不久,一陣嬰兒牙牙學語的畫外音如浪潮捲來,咿呀哩啦,發出語音清楚但語意不明的聲音。畫面右側的聲譜則隨咿呀聲高低起伏,將尚未成形的語言先行視覺化,形成強度或密度的表現。畫面中的魚缸開始輪番出現不同的人像與非人像,原本固定的鏡頭亦隨畫面更換視角,時而側拍魚缸裡的蛤蠣或游動的魚,時而從缸口俯角拍攝水流、泡沫、蚌與珍珠,時而又回到缸裡捕捉游泳的人魚、泳人或無法確切以語言指稱的孔洞物。影片最後又回到空白,畫外的嬰兒發語聲仍舊持續,留下畫面左側的膠卷齒孔繼續移動,伴隨幾處膠卷的刮痕閃現。

吳梓安在工作室自製攝影棚裡用16mm攝影機拍攝蛤蠣與海妖。圖/黃聖閎攝影
吳梓安、劉芳一《當海妖漸成泡沫》於CREATORS開放工作室中呈現。圖/郭俞平提供

為了發展這個階段性創作,吳梓安嘗試在工作室養蛤蠣,為蛤蠣打造合適的人造生活環境。除此之外,他也著手收集關於蛤蠣的神話故事:《山海經》視蜃(大蛤)為蚌、《本草綱目》認為蜃為蛟龍,腰以下佈滿逆鱗,能吁氣成樓臺城墎之狀,或是臺灣奉祀媽祖的廟宇裡,雕刻或壁畫上刻繪赤身裸體前來復仇的蚌殼精等。吳梓安從養蛤到創作蛤的流變影像,似乎回應「與物之生」的過程,只是他選擇與蛤一起變化的路徑,是透過自己擅長的膠卷實驗影像、外甥女前語言期的咿呀呢喃,以及劉芳一以磁帶做的聲音回饋,讓音像的象徵意義成形前,聲象與形象皆處於可重新嵌合的游離狀態。於是,在近三分鐘的音像裡,觀者恍若進入自然與人相互建構出來的文化深時間裡遊蕩,在蜃-龍、蚌-精、魚-人、音像-時間之間流動/流變。第一版的《海妖們建成泡沫》於開放工作室後也在「泡沫聽想」的展覽中有擴延式的呈現。

小結

「海水遇場」或許是海水與淡水注定相遇,或許是獅子頭隘口炸開後海水不得已倒灌淡水,也或許是思考如何順應海、水的無常來尋找更多共存的方式,又或許是水與人的相遇,如蝴蝶效應般對生態、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互相影響的連鎖反應,並沉澱為時間的縱深,留以供後人踏尋。「海水遇場」嘗試以人類學的方法探問潮濕所觸動的體感與時間感,同時也藉由象徵系統的創作轉化,打開受眾感官、觸發各種問題意識。期待有機鬆合作團隊未來能持續探問潮濕,將階段性的初探與呈現發展得更加完整。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3.03.21
撰文 黃聖閎策畫編輯 秦雅君
CREATORS 2022深時間潮濕美學
Footnote 註釋
01
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2.15。
02
Philip STEINBERG and Kimberley PETERS. "Wet Ontologie, Fluid Spaces: Giving Depth to Volume through Oceanic 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015.
03
謝一誼,〈與物之生:北京「蟲魚花鳥市場」的民族誌研究〉,《臺灣人類學刊》20卷1期,2022.06.01,頁79-114。
Reference 參考資料
01
黃聖閎,〈與人類學家共享一場潮濕的情感結構:專訪謝一誼〉,《CLABO實驗波》,2022.08.24。
Author 作者
黃聖閎文字工作者,譯者,影展遊牧民族。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演算法的微笑:「數位孿生自造計畫」
當代許多創作都試圖揭示演算法在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巨大影響,透過不同方式描寫全面滲透進入日常生活的科技所帶來的改變。而作者藉由觀察徐聖凱的計畫工作坊,重新思考演算法技術和創作者所關注的面相術所交會出的挑戰。
發布日期2023.04.21
CREATORS 2022大數據數位孿生演算法
觀察報告
定位?或,迷失於南方:「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
CREATORS的「南方宇宙生存指南:遊記、未來書寫與殖民地」計畫試圖將中性物質「再政治化」,以定居者殖民、非人、環境、臺灣史、物流產業鏈、生態學等各種關鍵字,將我們從「全球化的現代日常」拉回「在地」視角。
發布日期2023.04.18
CREATORS 2022南方殖民藝術研究
觀察報告
推測與孿生的創作難題:施懿珊「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觀察報告
在觀看施懿珊的作品時,我時常會有著以下疑問:它在思想上的廣度跟深度,是否侷限了創作的發生? 施懿珊與賴火旺的雙生關係,是否影響了創作?就外圍的觀察者而言,這是需要被釐清的問題。
發布日期2023.04.14
CREATORS 2022數位倫理數位孿生科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