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張正:跨越語言和國境的障礙,讓少數被看見

2015年成立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常舉辦各類型的講座活動。圖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陳姵慈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5.05
訪談 Chenjou、王萱撰文 Chenjou
中央廣播電臺東南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移民工

從2019年8月起,張正的人生又多了一項新任務:中央廣播電臺(簡稱央廣)總台長。這個總部設址毗鄰圓山大飯店、依傍基隆河的神秘單位,在國內似乎大家都聽過,然而真的說起裡頭播的內容,又沒什麼人能真的說清楚。

張正笑著說,一般人當然不容易知道。因為根據《中央廣播電臺設置條例》,央廣是由政府設立,以短波形式對國際廣播的國家電台,過去主要針對中國,現在則有中、英、日、法、泰、越等多達14種語言的節目。在臺灣本土打開收音機是聽不到的。

換言之,這簡直像在對不知身處世界何方、也幾乎無法給予回饋的無名聽眾做節目。為什麼想要接下這份工作呢?「想回來做媒體啊。我有經營多種語言媒體的經驗,我想自己應該蠻適合的。」他說。

訪談中,張正拿起名片上印著的發送短波的天線電塔,向我們說明發射短波的原理。圖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陳姵慈攝影

張正的媒體人生,和東南亞議題是綁在一起的。事實上,比起媒體的身分,他更常被視作「東南亞文化的推廣者」。

從做一份真正幫助人的報紙開始

張正的媒體人生,和東南亞議題是綁在一起的。事實上,比起媒體的身分,他更常被視作「東南亞文化的推廣者」。過去十幾年間,從編報紙、辦文學獎、到開書店,他始終努力把長期在臺灣未受重視的東南亞議題,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同時服務遠渡來臺的移工和外配。

這麼做的原因是「比較好玩」。這當然是打趣的說法。他認為比起替賺錢的企業或名流錦上添花,幫助這些無法發聲的人們,更教人覺得踏實。「我想做可以真正幫得到別人的事。」他說。

他的第一個「幫得到東南亞移工和外配的事」,是2006年首次發行的《四方報》。當時他為了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的學位論文,跑去越南住了四個月,回臺後,便收到他之前在《立報》的老闆成露茜的邀約,出任《四方報》的總編輯,一肩扛起這個針對東南亞讀者、在臺製作的月刊型報紙。

《四方報》選擇用東南亞語言刊出,是一個大膽的實驗。但張正願意一試的原因很簡單:他去越南不過四個月,就已經變成看到中文字快感動落淚的狀態了,畢竟人在異鄉,任何熟悉的線索都是珍寶。那麼來臺的移工和外配,不也一樣嗎?他們待的時間更久,勞動環境也更苛刻,孤獨又焦慮的心情極需出口。與其再做一份市面上已經太多的中文刊物,何不試一次服務這群「小眾」呢?

而且其實這群「小眾」並不小。2006年,臺灣來自印菲泰越等地的移工已經超過30萬人,其中越南便佔了7萬人。如張正所料,以越南文發行首刊的《四方報》立刻激起廣大回響,讀者來信一天最多可以到30到40封,讓報紙後來有機會拓增成六種語言,更從16版增加到80版。

閱聽人的正向支持,始終是對媒體人最大的鼓勵。張正回憶那些熱烈反饋的信件,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讀者范草雲。她從第一期就來信,還曾擔任《四方報》的派報員。後來范成為逃跑移工,在出逃期間,她寄來了一封長長的信,寫下自己為什麼逃跑,差點被警察抓的經過,還有被雇主性騷擾的悲慘經歷。

「響亮地哨音仍不停傳來,我們已經繞到高樓後,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眼前只有十米下的一片空地,最快逃脫的方式就是跳下去。我好怕!……明天、後天,等著我們這些『法外之徒』的會是什麼日子呢?沒人知道。」(翻譯/曉黎 Hiểu Lê)

幾乎如小說般的場景,卻是她的血淚人生。文章一刊出,更多相似經歷的分享如雪花般飛來,「逃」於是成為了專欄邀稿的主題,甚至之後又增設第二個主題「離」――離婚的離。活在陌生國度的孤獨靈魂,靠著每月一次的閱讀,尋找心靈的慰藉。而臺灣讀者也能從文章集結成的兩本書《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和《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理解他們的痛苦,前者更獲得開卷好書的評審推薦。

所有漂泊的,都能在書店找到燦爛時光

《四方報》一做就是十年,直到網路全面崛起,移工從讀紙本變成用手機看Line之後,這份報紙也漸漸開始轉型。同時,張正沒有停下腳步,2011年他發起「外婆橋計畫」,協助新住民子女跟著媽媽回娘家過暑假,親身體驗媽媽的故鄉生活。2014年,又籌辦「移民工文學獎」,號召移民工透過書寫發聲。這時,臺灣的移工和外配人數又更為成長,政府也逐漸重視此議題,移民署開始投入資源籌辦「新住民及其子女海外培力計畫」,等於接手「外婆橋計畫」,而張正則像那個拋磚引玉的人,成功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

2015年,張正和妻子――前《立報》副總編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主編廖雲章,共同在南勢角的一間三層樓舊公寓內,以他東南亞文化的啟蒙者成露茜之傳記《燦爛時光:Lucie的人生探索》為名,創設了「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正式從媒體人變成獨立書店的經營者。

2015年成立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空間匯聚了來⾃各⽅的讀者,也常常舉辦各類型的講座活動。圖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陳姵慈攝影

身分雖然轉換,初心卻沒變。「讓少人關注的事情被關注,就可能補足了社會的缺口。」張正說。他希望透過這間書店重新定義「東南亞」:第一層意義是「亞洲的東南方」,亦即一般人熟悉的,以地理位置區隔國家的分類;第二層意義則是,在臺灣的「非主流文化」,換言之,就是「所有應該被關心,卻沒有被關心的事」。舉凡移民工、性別、人權、犯罪等各種議題,在此都可以被分享和討論。於是每逢週末,約15坪大的書店二樓便擠滿來自各方的民眾,聆聽演講和參與活動,巔峰時一年365天,就舉辦300多場活動,相當熱鬧。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裡,除了大量的東南亞書籍外,也有漫畫。圖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陳姵慈攝影

但當然,這裡主要服務的對象依舊是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工。同樣面積不大的一樓,擺滿了東南亞的書籍。這是延續《四方報》的理念,希望在臺的東南亞人士,能夠讀到自己母語寫成的書。張正還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臺灣」運動,鼓勵國人前往東南亞,不論商務或旅遊,都花錢買一本當地的書回來捐予這間店。活動引起許多迴響,後來還受到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響應,一起擴大募書,臺北101也共襄盛舉,邀請到全臺第一高樓觀光的東南亞旅客,不忘從母國帶一本書來,臺北101再轉贈給臺北車站地板圖書館、臺中東協廣場、燦爛時光閱讀聯盟據點等,移民工經常前往的地方。結果一號召之下,一個月就來十幾箱書,幾乎塞滿整間書店。

一本書倘若是這樣得來,它承載的就不只是知識,還有溫情。就像張正說的,「我的理念是,二手書不應該比新書便宜,因為曾經有讀者投注心力在上面。」而在燦爛時光,他根本不賣書,只借不售,而且還不設歸還期限,甚至鼓勵讀者在書頁上畫線、寫心得,讓下一個閱讀的人感受交流的溫度。

不過,辛苦工作之餘,真的會有人想來看書嗎?張正說,現在臺灣的移工已經突破70萬人,東南亞外配超過20萬人,這加總近100萬人裡,只要有千分之一想閱讀,就是很可觀的人數了。作為「東家」的臺灣,難道不該做些什麼?「他看不看是他的選擇,我做不做是我的選擇。」這份心意沒有白費,平常真的會遇到雇主帶著幫傭來借書,一點一滴,這間書店持續幫助更多渴望閱讀的人。

央廣的現下意義,真實地談臺灣

走了這麼長的一段路,現在的央廣對張正而言,與其說是新領域的挑戰,不如說是如魚得水發揮所長的平台。因為曾主持《四方報》這種多語媒體,他敏銳地留意到央廣其實隱藏許多非常優秀、之前卻未受重視的多語人才。於是靈機一動,發起「多語圖卡」,只要遇到重要的時事或節日,就把一句標語翻譯成不同語言,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一個月執行四到五次。例如8月1日「世界原住民族日」時,就邀請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合作,用16種原住民語加上央廣原本就有的14種語言,製作超過30版寫有「原住民族是土地的主人」的文宣;另外像蔡英文總統發表的談話「臺灣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還有因武漢肺炎疫情,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必須配戴口罩的宣傳口號「要錢?要命?要口罩?」都是標語內容。

因為央廣匯集多語⼈才,張正也發起「多語圖卡」的計畫,當遇到重要的時事或節⽇,就把⼀句標語翻譯成不同語⾔, 讓⼈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圖/中央廣播電臺提供

圖卡能引發話題,但真正重要的還是節目。現在雖然早已不是「解救大陸同胞」的戒嚴時期,但央廣依舊有存在的意義。「節目其實和臺灣媒體差不多,只是說話的對象不同。內容就是談臺灣,臺灣現在的好處是,只要把臺灣真實的狀況講出來,在世界上就算是不錯的。像中國就不能講。」認知臺灣的優勢,然後盡力去做可以做的事。2020年8月,他便新增一個帶狀性節目「這樣看香港」,找來粵語和國語主持人――其中包括逃難來臺的香港人,討論香港的政經文化等各種面向。

讓值得關注的事情被讀到、聽到、討論到,這就是媒體人一生的志業吧。因應新媒體崛起,他也開始把部份節目上架央廣Podcast平台,只要用手機下載央廣App,身在臺灣也能收聽從前聽不到的央廣。跨越語言、國境、平台的藩籬,大方說出想說的話,張正今後也會一直這麼做下去。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5.05
訪談 Chenjou、王萱撰文 Chenjou
中央廣播電臺東南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移民工
Author 作者
Chenjou文字工作者。臺中人,目前在臺北工作。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全球南方的兩組事故
相對於日常,「凡是打斷正常工作或狀態的」稱為事故,但對於全球南方而言,事故的數量已經太多,多到常常不再被以「事故」而是「故事」、不再被以「異常」而是「正常」指認。
發布日期2021.07.01
南方拉丁美洲東南亞獨立出版
駐地
從亞洲藝術獎項中,我們看到什麼?
從近幾年的「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亞太藝術獎」中,明顯可見東南亞藝術,特別是越南藝術家,奇蹟般的崛起。
發布日期2019.06.01
亞洲藝術後殖民東南亞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