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男」也被稱為「直男」,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多的「人類物種」,但能夠發自內心的性別友善,卻還不是Gay的異男,則是宛若石虎般的可愛與稀有存在;這不是「微微笑廣播網」,也不是「天天開心」,以〈你著忍耐〉前奏作為節目片頭音樂,直接將聽眾拉進茶餘飯後懷舊時光裡的,不是別人,正是今年最火的Podcast節目「臺灣通勤第一品牌」(簡稱「臺通」)。
普普藝術(pop art)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作品《布瑞洛箱》(Brillo Box)的外觀,跟超級市場貨架上的肥皂盒並無二致,作為一件藝術品,可說是當代藝術史上最引人思辨的公案,採訪完臺通的主持人李毅誠和張家倫之後,我也出現了類似的感覺,「原來我是在聽錄音檔,還以為自己上了臺通的節目勒!」、「聽Podcast就好了啊,我何必來採訪啦!」毫無疑問的,與主持人本人聊天跟節目上聽到的對話,真的相似度極高!根本是一個用無差別格鬥派的姿態,行走在Podcast江湖上的概念。
「你昨天有沒有聽Podcast?」這肯定是2020年最新的打招呼用語,如果說YouTube是有機會取代電視的視覺影音網路平台,那Podcast將是新世代自製型的廣播節目平台;如果說2019年被認為是臺灣Podcast 元年,那2020年4月由李毅誠和張家倫,開台主持的節目「臺灣通勤第一品牌」,絕對是另類的臺灣奇蹟。從第一個節目《沒錄到後半部的NMSL前世今生》開始至今,他們竄升與走紅程度,讓筆者在今年7月採訪、8月進行書寫時,文章開頭居然已經需要來一段「文獻回顧」了。
「你們Gay朋友多嗎?」筆者問道。
「我現在需要一個Gay朋友,我的異男朋友太多了、名額滿了,你不是Gay的話,我可能就無法跟你當朋友了。」逞誠秒答。
「臺通」的主持功力果然名不虛傳,人稱「逞誠」的李毅誠,隨和不挑客之餘,還要能夠見招拆招,開得起玩笑,也懂得自嘲與尊重,一個回馬槍,立刻點出問題的盲點。「不要把人格跟性向混為一談好不好……討人厭就是討人厭,跟直不直男無關啦,你不知道現在異男是弱勢嗎!」幽默的話語中,點出自己面對社會氛圍時的心聲,而看似理直氣壯的「幫異男講話」,但其實是回到原點,引導聽眾重新面對「人」作為個體時,自己有哪些意識形態影響了自己的判斷。
「我對女性漫畫家一直都有一種敬佩」,逞誠和家倫在「樂天Kobo電子書」的業配中,分別推薦了荒川弘的《銀之匙》與森薰的《姊嫁物語》,其中,逞誠的推薦語,從「漫畫好看,可以一看再看」、「看完之後,你更可以知道你在吃什麼」,再到「看漫畫的人,居然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就感」,除了深入淺出的修辭,也可以感受到逞誠如何觀察並評論漫畫作品與性別之間的關係,作品好壞當然與性別並沒有絕對的正相關,但在「我個人滿推薦給我們這些死異男,感受一下女性的堅毅跟包容」一語之後,自嘲式的推薦讓人莞爾釋懷,畢竟有立場才有對話的起點,相對之後的絕對,才是真心不騙!「臺通」無意要成為性別平權大使,兩位主持人也沒有要發展BL的劇情,畢竟「主持最考驗的都是當下的臨場反應,哪有在分攻受的啦?互補最重要!」逞誠笑著說道。比「學會」性別平權還重要的,莫過於性別意識的啟蒙,說穿了,尊重與換位思考才是最根本的要件。
「如果這是一個直男式搭訕,我接受。」在「我現在需要一個Gay朋友」採訪段落的結尾,筆者忍不住害羞地回覆逞誠。「死異男」因為性別友善,直接變成「死相異男」,原來「交流」與「對話」之於兩種不同世界觀的生理男性,還是有機會的!
選舉肯定是2020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高雄的選情,則是話題製造場,隨著媒體放送,陪伴全臺人們上著那些年錯過的民主課,關於政治話題,臺通絕對不會錯過,但透過他們對於如呱吉、林昶佐與陳其邁等政治人物的採訪,我們卻可以在看似「歪樓」的話題中,感受到政治人物沒有距離的一面。另一個全球課題,莫過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藉由採訪在社會科擔任公務員的友人「小雞」分享於第一線的工作接觸,聽眾可以聽到更多疫情之外的人性百態;除此之外,小到對寵物溝通師作為一個職業的看法,大到對無條件基本收入、乃至於各種法律問題與實例分析,臺通之所以能夠「跨界」地「聊」,並不是因為「什麼都懂」,也絕非「只出一張嘴」,而是秉持著「不懂不要裝懂」、「不喜歡不要假裝喜歡」的態度,以及「做節目就是要做到你跟你媽媽都聽得懂」的信念來做。
多數的人非常好奇主持Podcast,要如何採訪?要如何說故事?要怎樣才不會讓訪談太乾?正當多數人以為這是一個「很會講話」的專長時,卻完全忽略了比起「會講」,「肯聽」才是重點,「所謂的很會訪問是什麼?一個主持人不是一直講自己有多厲害,而是要展現受訪者的魅力。」這是逞誠認為看一個人會不會主持的關鍵,「當你把所有人當成平輩,就可以很快地拉近關係,認識別人,就是在挖哏,久而久之,觀察力也會越來越好,這樣還會怕沒有故事可以聊嗎?」話語至此,真的忍不住「鮮蝦挺」(先蝦挺)一番,因為你將理解到這個所謂的「蝦挺」,並不是盲目地支持,而是永遠有一個可以再思考的空間與彈性,勇於質疑他人的定見,也願意推翻自己的成見,「老實最酷」與「盡責傾聽」不止是能力,更是素養。
2019年,人力銀行針對社會新鮮人的職涯規劃進行調查,成為網紅或YouTuber已經是一個理想職業的選項之一,隨著Podcast的興起,新形態的DJ作為一個職業選項的日子似乎即將到來。沃荷的名言:「在未來,人人都可成名15分鐘」,似乎預示了一種未來,而臺通當下對於媒體的看法,之於沃荷的名言,似乎也不謀而合。「正因為技術門檻變低,同時不需要太多資源就可以開始,也讓做Podcast這件事變得更加有競爭力與鑑別度。」逞誠的另類觀點,並沒有對新科技帶來新的媒介模式,提出「世界好亂的」悲觀式感慨,相反的,在有點讚頌感的語氣中,正向樂觀地看待一個更接近民主的溝通狀態,在十幾年甚至更久以前「媽,我上電視了」還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具足,才能達標的特殊機會,只有少數人可以藉此被看見與被聽見,相反地,在人人都可以被看見的時代,「你要講什麼?」與「續航力」才是真正的考驗。
「鐘明軒、又仁、阿瀚、娘娘他們是都是天才型的人,我們學不來……而我們做Podcast最大的對手,其實是警廣。」臺通並沒有認定自己是「藝術家」,但對於「創作者的自覺」,卻是無比清晰、毫不含糊,透過各方觀察與比較並知道自己位於座標的哪裡非常重要。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同為七年級生的逞誠與家倫,即使主持功力是在電視機前,靠著鑽研胡瓜、張菲、豬哥亮等主持風格,一點一滴的揣摩,也要「不畏初老」地踏在浪潮上。「這些老牌主人功力都超深厚的好嗎!」逞誠如此捍衛著自己的師承。
最後,家倫表示,「我們都認同一件事,就是所謂的創作者,就是把自己的一部份丟出去。」(丟出去幹嘛?拿來賣錢啊,兩人大笑),新興媒體的出現,每個「意見」都是對等的,擺脫一言堂後,才有機會讓臺通的溝通專業與平台姿態,成為時代下重要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