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重訪臺北之晨,走進一齣無聲電影的音場

白景瑞1964年拍攝的早期無聲電影《臺北之晨》,鏡頭從破曉前的黑夜展開,記錄早晨裡忙碌運轉的城市景致。圖/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2.02
撰文 游崴
實驗電影歷史聲景白景瑞臺北之晨

白景瑞導演早期的無聲電影《臺北之晨》(A Morning in Taipei),近幾年不只一次以「現場電影」的形式再生,透過電子聲響或原音樂器被重新詮釋。如2008年首度公開放映時,由導演鄭文堂與樂團「阿飛西亞」合作現場配樂;今年的臺灣紀錄片影展「臺灣切片」節目中,《臺北之晨》則與其他幾部1960年代實驗電影共同成為現場即興音樂回應的對象。這些當代詮釋承接著早期默片現場配樂的傳統,但又不僅僅是填補無聲,更是當代音聲創作者對於歷史影像的再創造。

今年,C-LAB與國家電影中心合作的《重訪臺北之晨》(Re: A Morning in Taipei)則試圖在現場電影的形式外,尋找另一種實驗音像的可能。這個全新的音像製作,緣起於C-LAB今年度的「歷史聲景再造計畫」中對於聲景、都市空間、歷史影像、實驗音樂的融合探索。製作內容則結合了當代聲景採集、擬音、配樂以及沉浸式音場技術,並於「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中首次發表。

《重訪臺北之晨》計畫對臺北聲景進行採集與整理,此為早晨於臺北橋進行聲景採集的紀錄。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臺北之晨》,無聲的視覺交響曲

在早已是有聲電影的時代,《臺北之晨》的無聲是個意外。1964年,甫自義大利留學歸國的白景瑞,受中影委託拍攝了這部影片,成為這位青年導演在臺灣初試啼聲之作。該片以仿紀錄片手法,記錄了臺北從破曉到天明的都市場景。影片在初步剪輯後,本來計畫配上配樂,但中影當時「健康寫實」風格當道,白景瑞的影像被認為過於實驗性、不符合期待,配樂工作未果。遺留下來的拷貝也剩兩卷工作帶,差點被銷毀,直到2008年才又重見天日。

作為一部意外產生的無聲電影,《臺北之晨》令人想起1920年代特有的實驗紀錄片類型「城市交響曲」(city symphony),其風格以類似紀實手法捕捉新興的都市地景,而傳統電影所重視的人物與敘事,被明快風格的形式語言所取代。洋溢節奏感的分鏡,與不時帶著抽象意味的光影,讓這類紀錄片雖無聲,視覺上卻充滿音樂性,一如多重聲部的交響曲,刻畫著流動、片段、充滿共時感的現代都市經驗。

《臺北之晨》對於半個世紀前臺北都市地景的捕捉,閃爍著這樣的現代性。白景瑞的鏡頭從破曉前的黑夜展開,記錄著人們在晨起之後,各行各業開始忙碌運轉的城市景致。我們可以從影像中看到都會空間的興起、工業化的快速腳步,以及人們對於現代生活的想像。但某些片段又混雜著傳統社會的痕跡,從宗教信仰到雜技民藝,或只是閒散的日常。或許是影像語言本身即充滿音樂性,這部無聲電影帶給我們的聲音想像意外地豐富。

《重訪臺北之晨》,當代音聲再詮釋

《重訪臺北之晨》計畫進行聲景與配樂重新製作。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重訪臺北之晨》由C-LAB旗下剛成立的「臺灣聲響實驗室」(Taiwan Sound Lab)擔任製作團隊。一方面邀請錄音混音師楊敏奇、蔡瀚陞,以Ambisonics技術錄音採集當代臺北聲景,地點包括臺北橋、萬華中央漁市場、艋舺龍山寺、圓山等地;另一方面委託林強與陳家輝兩位作曲家,分別為《臺北之晨》撰寫配樂並結合聲景採集素材,最後製作為兩個版本截然不同、結合Ambisonics技術的環場音像裝置,觀眾將在53顆喇叭、49.4聲道環繞下的沉浸式聲音環境中,體驗當代音聲對於歷史影像的重新詮釋。在這項橫跨聲景、擬音、配樂及Ambisonics技術的製作中,林強與陳家輝編寫的配樂,從當代臺北的聲景錄音出發,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擺盪在「寫實」與「寫意」兩端。聲音與影像如雙色套版印刷,時而相疊、時而錯位。在某些時刻逼近一種觀看有聲電影的幻覺,卻又不時瀰漫著形式實驗的疏離感。一如白景瑞的黑白影像中,那個現代都會空間夾雜傳統生活情調的1960年代臺北城。

面對這一部未完成的無聲電影,《重訪臺北之晨》並不為了補上遲來的配樂,而更是一系列的提問:究竟白景瑞影像中的聲音是什麼?1960年代的臺北早晨究竟聽起來怎樣?半個世紀後的臺北早晨又有怎樣的聲景?一個當代版本的詮釋又可以有何種樣貌?《臺北之晨》的無聲影像創造了一個奇妙的空缺。面對這個美學與歷史的空缺,每一次的重訪都將帶著特定時刻的感性、技術與視野,體現著版本各異的當代精神。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2.02
撰文 游崴
實驗電影歷史聲景白景瑞臺北之晨
Author 作者
游崴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短記】熊仔俠側寫
成立「安那其字幕公社」的熊仔俠,是長年關注另類電影文化、相關字幕資源,與追蹤少見冷門影視資源及其字幕訊息的影音流通愛好者不會錯過的名字。
發布日期2019.12.04
實驗電影盜版與字幕組翻譯
觀察報告
傳唱者與聆聽者:當代藝術展演的縫隙讀聲
本文試圖探討聲音作為展覽敘事主體的情況下,如何在全然展示自身,創造不可見卻可傳唱的記憶符碼。我將討論兩件關於記憶與歷史的作品:一件是北師美術館「無法離開的人」中,由王榆鈞所創作的聲音藝術《黑暗群夢—白恐複聲》;另一件則是嘉義美術館由王韓芳、馮馨所策劃的「天天上演」中的黃博志作品《二哥的藍色斑鳩》。
發布日期2024.09.04
當代藝術聲音
觀察報告
走不出戒嚴史的左翼失語:白色恐怖戲劇論
「小劇場死了!」在九〇年代初出現的這句話,給八〇年代中期出現的小劇場運動下了個註腳,似乎只有這句話才能讓小劇場的歷史討論轉個彎,繞到另一條思考與體制共構的生產關係上。也就是說,歷史不介意路徑如何,但拒絕小劇場運動在言說上被空洞化,尤其在「八〇年代」至今儼然成為一個當代文化研究的關鍵詞時⸺表面看起來是一個可敬的名詞,然而是誰將這段歷史給出所謂「可敬」的定論呢?
發布日期2024.08.19
小劇場運動白色恐怖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