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至今,拉黑子.達立夫的創作生涯已將近30年,外表看似一派輕鬆的他,實際上卻歷經艱辛。身為當今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他身兼過多重身分,不僅當過遠洋漁民、設計師與木工,也曾是推動部落傳統領域保存的「青年之父」(mama no kapah,部落裡青年階級的領導層)。這些看似與藝術沒有直接相關的事業,卻塑造了他將自然和藝術相互連結的手與眼。
東海岸是拉黑子生活的地方,所有的日常需求都建立在台11線公路兩旁,從食衣住行到藝術創作,幾乎可以在這個範圍內取得一切。他的創作毫無疑問也證明了一件事――無論創作發想、材料撿拾、工具使用,甚至工作人員和展示空間――都是必須要在東海岸才能誕生。尤其,協助他創作的勞動成員大多為部落的年輕人或藝術家,這些幫手們的創作技法,更是無可取代。經過長年的跌跌撞撞與摸索,拉黑子發展出一套既屬於自己,又能夠普遍通用在東海岸藝術創作群的生產美學,它成為一個完善的創作生態,也是串聯當地文化與當代藝術實驗的體系網路。
對部落的某些人而言,「藝術」雖然普遍存在於日常周遭,卻也是個遙遠而陌生的概念。其實,原住民藝術本身就已具備多種傳統工藝,拉黑子將之巧妙地融入當代藝術的創作脈絡,同時在裡頭思考大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初,他藉由自然形狀的木雕發揮曲線美感,帶領當時還未成為藝術家的希巨.蘇飛、伊命.瑪法琉與港口部落的年輕人,走遍山林、溪流和海岸,大量撿拾漂流木作為創作材料。起先參與者們並不瞭解這些木頭的功能,卻在撿拾、挑選與塑形的過程中,慢慢理解這些自然之物的珍貴。
「絕大部分的人與環境缺乏互動,大部分的人北上工作,對自己的家鄉與東海岸並不瞭解。對我而言,撿拾漂流木的動作就叫做勞動,勞動是一種非常野性的行為,是一種衝動,也就是人最根本的特質。」他堅持要透過人工搬運取代機械設備,就是為了要讓自己與族人藉由這種體力反應,切身地重新認識環境。
相較之下,編織行為則需要大量的耐心與細膩的組織力,拉黑子也引領族人,將這項內斂包裹在自己狂野的創作初衷中。2014年開始的「五十步的空間」計畫,使用大量廢棄漁網包裹同為廢棄物的鋼筋鐵條,纏繞線條的顏色與方式,顯現出既傳統又繽紛的美感。他經常將作品帶到部落,邀請族人共同製作,並且在過程中討論編織的方法和材料,進而延伸到漁網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我要部落的人去接觸,讓他們知道這些本來不堪的、被丟棄的東西,如果從另一個角度面對它,其實還有可用的地方。」藉著創作的互動,原本看似無用的海洋廢棄物獲得新生,參與者也開啟了新的眼界。
「人對於這些五顏六色的物件,本能上應該是喜歡的才對,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容易拋棄它們?颱風過後的海邊,總會出現大量廢棄物,這些觀察也改變了我的創作模式。」每天在太平洋沿岸走動的拉黑子,認為這些物件都包含了人的記憶,並不是純然的垃圾――撿拾海洋裡的廢棄物,遂成為其創作的重要概念。2008至2013年間,他發展出「颱風行動計畫」的系列作品,以撿拾到的拖鞋作為主要媒材,並於各大美術館進行不同方式的現地製作。從自然的漂流木,到人工產物如拖鞋、漁網、塑料垃圾、房屋拆除後的廢鋼筋水泥,他所選擇的媒材,都在文化或生命經驗的意義上有所關聯,代表著人類漂流的足跡,成為與環境共存的證明。
2018年,拉黑子為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製作的地景裝置藝術《島嶼之影》,由八件色彩繽紛的人形雕塑構成,擺放在都歷遊客中心的斜坡上,背山面海的姿態,就像是穿著傳統服飾在阿美族豐年祭(Ilisin)上的人影,穿梭在內的觀眾其實也一同參與了祭典。作品材料依然來自海中的人造廢棄物,它們經過海洋的洗禮回到岸邊,又在部落族人的手中,成為一件與環境共生循環的作品。
「不管是歷史故事、傳說、歌謠或環境事件,透過與部落長老的談話,我都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我的創作中最野生、最根本的東西就在這裡,去掉它們,我現在所做的一切就都是空的,也很難去面對外在變化。有了這個根,才能將過去到現在重新連接起來。」拉黑子如是說。在2018臺灣美術雙年展「野根莖」展出的作品《海美/沒館》,材料包括從海洋取得的漂流木、漁網、鋼筋等廢棄物,結合海洋古生物、部落代表植物、宗教信仰、母語筆記、手繪地圖、部落地圖與歷史故事等元素,更加入象徵當代資本主義的物件,拼裝成一個大型洞穴的模樣。面向文化,重掘母體的根本,這不僅是他長期以來對自然與社會觀察的體悟,也像是過去創作精華的綜合體。
談及外來文化如何影響部落,拉黑子表示最大的改變就是信仰。部落長老曾說過,約莫1940年代時,老頭目因為一時疏忽喝下了「耶穌的血」(葡萄酒),被迫淡化傳統祭典,並要求族人們研讀聖經、定期作禮拜,將東海岸大部分的部落集會所改建為教堂。這些教堂相關的紀錄,在現代既是研究調查的輔助資料,也成為當地傳統習性改變的證明。
「你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母體文化,才有辦法透過母體文化創作。我以前想,到底部落的未來要怎麼走、文化要怎麼保存跟延續?認識自己的根,那是很困難的事情。」拉黑子解釋道,當初他帶領部落年輕人共同創作,就不斷思考該如何讓他們更瞭解藝術,除了在辦展覽的時候帶著大家與外界接觸,也經常以展覽紀錄片的形式讓族人見證創作過程,更藉此讓較偏遠的部落,能有機會與外界產生好的連結。「創作或文創其實都沒有那麼容易,兩者之間我最起碼選一,重要的是傳承。沒想到,幾十年後我再回頭去看,是有成果的。」
拉黑子始終致力於藝術創作,為阿美族文化提供更深度的認識途徑,對象不僅包含活在臺灣的島民,更期盼可以擴散到全球的原住民。他認為首要當先要做的,就是讓部落的人瞭解並認同自己的文化藝術價值,希望把部落傳統的概念重新注入生活,用現代思維讓人們感同身受。他說:「跟外界接觸,同時呈現自身的內在,別人自然會發現美的部分;當他看到自己缺乏的,便想要從你身上知道,互動就此產生。這就是藝術創作與部落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