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超越現代性分工邏輯的身體機器,從「磁帶音樂」到《人體同步模組》

林其蔚與團隊在這次「人體同步模組――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中拍攝名為《唸珠》的錄像。圖/林其蔚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0.06.23
撰文 謝鎮逸
CREATORS 2019劇場聲音

【計畫簡介】
2019 CREATORS創作/研發進駐計畫
林其蔚:人體同步模組――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

林其蔚致力於聲響藝術,自1990年代以來參與臺灣另翼文化並投入聲響實驗,為噪音實驗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團員,「甜蜜蜜咖啡」、「後工業藝術祭」、「電音實習」策劃人。2012年發表《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與聽覺現代性》一書。聲音創作發表遍及世界各國,總數超過兩百餘場,包含聲音裝置、現場聲音演出,以及劇場配樂等。

「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為《人體同步模組》計畫系列之一。從技術角度來看,便是將傳統科技哲學「機械係人體延伸」觀念反轉,將媒體機器運作,還原為人體動作與聲音。本次計畫邀請電影導演陳芯宜等創作者,跨界參與全新模組的研發。


 

只要在網路搜尋一下「林其蔚」這名字,基本上都能清楚掌握他在臺灣當代藝術領域的位置:「臺灣聲響藝術先鋒」、曾為「零與聲音解放組織」成員、「臺灣學運與龐克運動的推動者」等,甚至還有令人會心一笑的「地下文化工作者」等。自此之後,每當要談臺灣聲音藝術發展,抑或是90年代以降的行為與表演,根本無法跳過這一號人物。那些推張到極限的暴力、控制、權力、性、感官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解放,一步又一步逼近並挑釁觀眾的底線。

大學時研修法國文學,從噪音、聲響開始,進入繪畫、行為表演、實驗影像到活動策劃,最後又逐步專注於鑽研聲音藝術及其展演可能。除了擅長的電子音樂,還對民間戲曲、道教科儀觸類旁通。2004年開始的「磁帶音樂」及其更新版本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巡演。2012年出版的著作《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被廣為引用,至今也仍是中文世界中最完整討論聲音藝術的文獻。林林總總的藝術創作縱然都是形式產出,而真正需要被典藏的應該是藝術家的大腦。

磁帶音樂與記譜

「磁帶音樂」(又名「音腸」)系列,邀請多人圍坐成螺旋狀,傳遞著長長的帶子並念誦著上頭由不同中文單字搭配英文拼音的記譜,進而在這臨時組成的群體中形成某種音團同步的一致性。觀眾是參與者同時也是表演者,因現場當下的同步發音互動來創造出有機的曲子。在此時此地的空間中,藉由集體跟隨著指令發展出來的規律,身體感將逐步成就某種儀式性,但之中偶爾也會有隨機性的節奏破壞和沉默滲入而隨時產生變動。這不僅是純粹聲音測量與作曲手段,卻又同時指涉群體互動特性的社會意涵。

林其蔚最早以這種模組形式出現的作品雛形源自於運用約翰.何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的同名數學原理來運作的一台音樂機器《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on)。在歷經多次的發展與版本更新,「磁帶音樂」開始轉向成為一套可供持續開發的「模組」。於是,「人體同步模組」的概念因此在日後被逐漸確立,並在2017年正式成為一系列的創作計畫。

左:《音結》1.2 版;右:1.2 版――⾳⾊材質對照表。圖/林其蔚提供

重讀《超越聲音藝術》:聲音機器、聲符視符化、視符機械化

要有效閱讀林其蔚的創作觀念,有必要重新回到他的思想體系中尋找脈絡。如果不先試圖理解他如何思考聲音及其被機械化的關係,恐怕始終只是隔靴搔癢。因此,以下回過頭來從《超越聲音藝術》中回顧幾組關鍵詞:「聲音機器」、「聲符視符化」、「視符機械化」,複習裡頭精彩又綿密的辯證思路。

書中第三章〈聲音機器〉(Sound Machine)裡,花了一些篇幅處理了有關身體技術以及現代科學技術在資本主義分工建制下的認知陷阱。「機器」一詞在此已然對現代文明書寫及西方進步技藝的象徵佔領作出逃離;但與其說是逃離,更貼切說明應為「還原」――讓身體技術與感官在訊息傳遞上的接收與發放,回歸到既有功能與所衍生的文化之中。挪用了文化人類學研究前現代社會模型(如原始部落及其文化)的「廣義聲音機器」,將人類之身體技術、身體外延之技術全部統合在一起,並將「人體、語言、文字、密碼、樂譜、音樂盒、印刷、打字、類比錄音與數位錄音,甚至社會本身,都視為聲音的機器,這些機器之間有著種種象徵的、歷史的、實用的牽連關係,它們總合構成了一個具有時間深度的媒體空間體,在此連結之中,現代觀念上分立的物與事,都無主無客,無古無今地被聯結在一起,這種廣義的人類藝術(Arts)觀念與當今現代藝術、現代技術觀念大異其趣……」1

從人類文明初期開始將聲音「聲符化」,接著發展於語言文字中,語言開始需要仰賴更多的載體作為傳遞媒介。因此,人類因以視覺為感官中心而不得不將聲符「視符化」,也成為了文明進步論中極其重要的環節。作為語言的表達憑據,文字、數字、樂譜首當其衝,爾後在數學、邏輯學、物理學中應用的符號、圖騰也應運而生。在留聲機出現以前,文字就是少數能夠有效記錄音質、音色、聲音情境等的工具。而緊接在後的,就是「視符機械化」。文字、數字、樂譜、符號等開始攀附在物質性的基礎上被系統化輸出,從最原始的結繩記事、小石計數,到模組化後的機械書寫(如易卦之圖表、計算之算盤、複製之印刷、轉換為其他感官信息之音樂盒等)。

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人體同步模組》計畫的假設:「自然是機器的原型,機器即身體之延伸。」這一句話乍看之下仿若某種新的昭告或宣言,然而回顧林其蔚上述幾組關鍵概念,幾乎可說就是一脈相承的。

林其蔚與團隊在這次「人體同步模組――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中拍攝名為《書譜》的錄像。圖/林其蔚提供

模組化:《人體同步模組》的身體技術還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許多有關「譜」(score)和「模組」的範例,無論是從傳統道教科儀、擲筊、陣頭、儀式和典禮,乃至下棋、球類活動等,都在既定框架與規律中產生出機率問題和變奏。《人體同步模組》的旨意,即將真人視為硬體,規則作為程式;在找來大量人員的多次投入測試後,以發展出最優化各種模組的應用規律。

在林其蔚的計畫說明中,已清楚闡明了整個計畫的運行標的,無非是藉由「還原互動原則」來喚回身體與技術的複合狀態並推展兩者的向度。在他看來,新媒體機器與自然界的運作模式可被還原為一組團體互動規則,並且能以人體動作、聲音、光等元素表現出來。而將泡泡演算法、細胞自動機理論、磁帶機與類比延遲的機械結構等將之模組化,「經由還原的實踐,尋找人文與技術存在之共同泉源」。2

使用人體作為取代機器的模組,再採取務求簡單的互動規則,來進行團體運動;而該計畫目前的主要實踐場域是表演藝術。在他的設想中,這組互動規則能夠取代今日表演藝術實踐中,音樂之樂譜、舞蹈之舞譜、戲劇之腳本等功能;甚至可以取代時鐘,音樂數位介面(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簡稱MIDI)訊號,配樂和燈光在現代劇場中的同步功能。而應用之策略及方法,是在每一個團員遵守一組互動規則的前提下,大家一起運作這個程式;而團員可以在現場集體決定演出的速度和節奏,甚至即興提供演出的內容。換言之,作為運作邏輯腳本「譜」的運作流程和規則指令上是給定的,但卻能夠因不同的演奏者和情境設定而生產出不同的範式及其結果。進退與差異的變化中是允許規則的可逆、可反覆性,以及非線性的發展。而不同的參數與數列加入,都會導致產生不同的多次方變化。

作為模組研發者:模組的應用與實踐

從2017年《人體同步模組》計畫確立以來,林其蔚在這之中從「藝術家」的身分轉換為模組的研發者(developer),亦即工具的提供者。原本在藝術家身上的詮釋權,都讓渡、交還給了模組的參與者。而模組研發到最後的實質意義,則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被實際操作應用。無論是在教育用途上成為教材,抑或是音樂演奏、劇場、遊戲等各種形式中,參與者可以透過研發的模組來自主運作出複雜的結構,而不需要仰賴指揮或導演――所謂團體主權者來主導完成。該計畫前後邀請了影像導演陳芯宜、劇場導演與音樂設計黃思農共同研發模組及肢體統合工作。而此次的實踐項目,包含了錄像裝置的攝製計畫。

倘若以一句話說明過往「磁帶音樂」系列與《人體同步模組》實踐成果的最大差異,那就是後者更強調了劇場性,並有著更多肢體上的表現。過往「磁帶音樂」常會受限於其傳遞的方式,肢體或動線也總是會被干擾;參與者通常是較為被動的非專業表演者,較難從中鋪張出較高的藝術性。

林其蔚在「人體同步模組――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的實踐中,邀請劇場、合唱團、舞蹈、南管及素⼈等各領域的表演者參與創建模組之排練,為的是更能呈現出具有力道的美學效果。圖/林其蔚提供

這次的模組實踐中仍是在測試中的版本,邀請背景混合的多領域群體,這些人涵蓋了劇場演員、舞者、合唱團員與傳統音樂人等。從上述組成看出挑選原則皆為具備表演經驗的參與者,不僅是為了減少測試時的溝通時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呈現力道與美學效果。但話雖如此,比起「磁帶音樂」中普遍毫無經驗的素人參與者,這次的參與者之間的異質性卻亦有著極大的落差。例如,在所選的劇場演員中有的包括傳統劇場背景,合唱團員包含專業與非專業;而傳統音樂人也夾雜著崑曲、南管等不同配置。參與者的年齡範圍也刻意地拉大,如此一來也希望能夠增加彈性、呈現出不同的音色。而此次的模組版本,亦修正了過往在模組開發上的一些設定。

不同於過往「磁帶音樂」系列常用的螺旋狀陣列,現階段模組版本在空間上的彈性較大。例如,其中有的規則需要每個人排列呈一直線,並有著統一劃定的間距。而傳遞帶子的速度也必須遵守預設好的長度與律動。每次的測試,幾乎都是等受試全員到場後才開始現場說明規則,僅在排練前給表演者一些時間準備,就會開始著手進行排練。關鍵在於模組運作上務求規則具有一定的簡易性,縱使最後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逐漸複雜。一旦參與者上手了、身體感的掌握度便會不經意開始出現,排練的進程亦會隨著同步性的遞增而逐步趨向順暢。

作為模組應用者:模組劇場化,及其再影像化

陳芯宜導演從劇情電影、紀錄片等攝製歷程一路走來,近年也開始嘗試拓展新的影像實踐方法。其中像是與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創作、演出的《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採取了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縮寫VR)作為身體演示的新型態技術轉向。而今次與林其蔚的合作,更是經由反覆測試與模組研發手法,再以錄像紀錄的方式來進行劇場化後的模組實驗。

在「人體同步模組――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的實踐中,林其蔚邀請不同領域卻共同具有演出背景者參與,反覆測試模組的開發程度。圖/林其蔚提供

從目前尚在發展中的實驗成果片段看來,不同的模組版本亦有不同的視覺運作手法。現有的五個模組分別為「平仄機」、「音高排序」、「圓圈舞」、「細胞自動機模組」和「多軌抽象磁帶」。在幾個模組試驗中,可看到在極為風格化的劇場性空間設置場景中,四位代表著母音的蒙面人站立在台階上,手持類似巫巫茲拉(Vuvuzela)的發聲工具,對著前方另四位迎面而來的蒙面人跟著譜來吹奏或發聲。而走道上代表著子音的蒙面人,以距離控制音量、身體的高低為控制音高。而在其他影片中,有的受試表演者們坐在椅子上一字排開,身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在傳遞的磁帶上僅是不同色塊、幅度大小各異的圖像記譜。在不同的身/聲同步中,不同的聲調、音色共振也帶來截然不同的驚喜。

《人體同步模組》的潛力,在於可以發展成為一種只靠自我反饋的運作機制,即能生產出變化萬千又極度有機的內容輸出。這也印證了林其蔚當年在寫在《超越聲音藝術》中的警言,得到了明確又有著積極動能的出路:「半自主性跨媒體機器」,以抵抗現代社會將工具(機器)編入自然科學工程學範疇的分工邏輯。從此,當我們在談論「跨領域」時,《人體同步模組》提出了一項極好的建議,得以作為暫且在現代性深淵中緊抓著的一隻手,讓我們再也無需懼怕分類與類型學所給定的框架,及制約帶來的缩限。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0.06.23
撰文 謝鎮逸
CREATORS 2019劇場聲音
Footnote 註釋
01
林其蔚,〈聲音機器〉,《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藝術家出版社,頁231-232。
02
在林其蔚個人網站中對於《人體同步模組》的計畫說明,2019.11.20瀏覽。
Author 作者
謝鎮逸在臺馬來西亞人,當代藝術、表演藝術、電影評論人與研究者,關注跨領域論述的分離與接合。現為IATC國際劇評人協會(臺灣分會)理事,《Artism Online》臺灣區主編。2019年「焦慮的年代:馬來西亞影展在臺灣」共同策展人。曾任「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觀察委員、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委託年度觀察員、金馬影展第八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關於革命與浪漫主義:從《告別⸺到南方去》到《黑色 ANARCHISM WALKERS⸺在詩與革命之間遊走的黑色青年》
2024年10月的第一個週末,牯嶺街小劇場一、二樓同時上演了兩場演出,頌詠「石板床上的耶穌」的《告別⸺到南方去》,以及召喚孤魂降身受肉歸來的《黑色》,分別演繹了某種關於革命的浪漫。
發布日期2024.11.20
劇場左翼浪漫主義革命
觀察報告
傳唱者與聆聽者:當代藝術展演的縫隙讀聲
本文探討聲音作為展覽敘事主體的情況下,如何全然展示自身,創造不可見卻可傳唱的記憶符碼。兩件作品中曾經被噤聲的歷史、埋藏在潛意識的個人創傷,以「不可能的沉默」、藉由聲音呈現出新的詮釋。
發布日期2024.09.04
當代藝術聲音
觀察報告
當一顆樹在無人之島上倒下,那會有任何聲音嗎?
因從小就著迷於與可見/不可見發音對象的溝通,作者梳理自身關照聲音的經驗,透過關於身體、文化與符碼的連結探索聲響領域以及這個軟性的定義界線,如何被作為文化定義、作為統治手段與戰爭武器被運用。
發布日期2023.05.12
介面聲音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