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駐地

文化研究中的另類進擊:在美食沙漠英國依循臺灣飲食作家的蹤跡

愛德華七世時代的英國食物風貌。圖/Unidentified: no illustrator credited in the book - New Twentieth Century Cookery Book, PD-US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9.15
撰文 潘建維
文化研究身分認同飲食文化
在英國研究臺灣飲食文學?

2016年我開始在英國(更準確來說是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攻讀文化研究的博士班,每當要介紹自己的研究時,總是迎來困惑的眼神,大部分的疑問總是圍繞著為什麼要到沒有「美食」的英國研究飲食文學?極少部分的人會繼續追著問:「什麼是『飲食文學』以及為什麼特別聚焦『臺灣』?」類似的問題收集多了,更讓我試圖走出自己的研究舒適圈,把眼光從「臺灣」轉移到所處的「英國」,並以所學的文學與文化研究,檢視這個一直被詬病沒有美食的國度。

難道英國真的沒有美食嗎?

英國飲食文學祖師奶奶伊莉莎白.大衛(Elizabeth DAVID)當年大概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當她在1950年出版《地中海風味料理》(A Book of Mediterranean Food)時,她試圖在炸魚、薯條、三明治的英國「食景」中,引介蒜頭、橄欖油(當時在英國卻只在藥房販售)以及包含大量新鮮蔬果的南歐風味。這個軼事恰好記錄在目前定居臺灣的飲食作家(雖然她一直說要洗去這諢名)蔡珠兒的《饕餮書》中,為英國沒有美食(但至少有伊莉莎白.大衛動人的飲食文字)抱屈。

在臺灣眾多的飲食文學作家中,蔡珠兒並非唯一一位對英國飲食文學與文化有興趣的人,這也可能與她曾留學英國並旅居倫敦有關。本文接下來將討論的作家還包括韓良露與李昂,前者把倫敦視為此生第二個家,後者則多次受邀到英國各大學演講。我將以一個在英國求學的臺灣人身分,親自走訪李昂、蔡珠兒與韓良露曾到訪過的愛丁堡、伯明罕與倫敦,試圖在這幾個著名的英國都市裡找尋臺灣飲食作家的蹤跡。

伊莉莎白.大衛(Elizabeth DAVID)於1950年出版《地中海風味料理》(A Book of Mediterranean Food),封面插圖由約翰.明頓(John MINTON)繪製。圖By Source(WP:NFCC#4), Fair use

穿街走巷的過程中,我有幸遇到了當地居民或者同是遊客身分的朋友,我們藉由飲食討論國族認同的問題,從日常柴米油鹽談到移民與觀光文化。

「另類進擊」的概念發想,主要從這些作家的個人回憶為出發點(裡面提到的街道、建築與店家),卻以我自己在當地參訪並親自品嚐料理的經驗為重點。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想為英國究竟有沒有美食評評理。而另一方面,在穿街走巷的過程中,我有幸遇到了當地居民或者同是遊客身分的朋友,我們藉由飲食討論國族認同的問題,從日常柴米油鹽談到移民與觀光文化。換言之,雖然我依循著飲食作家所勾勒的路徑拜訪上述的三個大城,卻因為遇到他者(meet the other),而得以旅途改道,反而有更多收穫。雖然英國仍是臺灣人心目中的「美食沙漠」,也因為「另類進擊」這種沒有固定行徑、沒有預定目標的旅遊方式,反而有機會看到英國飲食的其他風貌。

愛丁堡的食物課

2015年8月27日,著名的臺灣作家李昂在愛丁堡大學以「食色性也」(Sex, Food and Politics)為題發表演說,為當年的愛丁堡藝術節增添許多臺灣味。藝術節出現臺灣藝文活動並不太稀奇,老早就有臺灣藝術團體透過各種管道在愛丁堡徵求暑期臨時員工。但李昂講講自己的飲食經驗,講講當年的「北港香爐事件」,這點就很特別。至少她讓當時主持的羅愷思博士(Dr. Christopher ROSENMEIER)知道臺灣的李昂,除了知名的《殺夫》之外,還有許多關於飲食之作。所以當我申請博班時,他很高興地想指導我的研究計畫。

蘇格蘭的名菜「哈吉斯」(haggis)。圖/潘建維攝影

但李昂大概對蘇格蘭的飲食興趣缺缺,至少在2015年後,她沒特別在文章提到蘇格蘭的名菜「哈吉斯」(haggis),也沒有到處說她好愛喝蘇格蘭威士忌。我晚李昂一年抵達愛丁堡,對於哈吉斯倒是有點故事可說。在愛丁堡的大小超市裡,到處都可以見到這「肉餡羊肚」的存在:真空保裝的、罐頭的以及少許冷凍的版本,價格(相對於餐廳的售價)倒是不貴,但我還真的很少看到有人會大量地購買這特別的「國菜」(national cuisine)。

我以國菜稱哈吉斯其實不太正確,但對於想要蘇格蘭獨立的當地人來說,稱它為國菜則是再正確不過。當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過後,我曾以為當地人並不再去提獨立的話題。而2016年英國脫歐後,我在蘇格蘭常常都可以感受到當地人有多想脫離英國。而在宿舍附近的一家餐廳兼酒吧裡,我因為點了哈吉斯而免費上了一堂食物課。

從臺灣來愛丁堡遊玩的學妹對哈吉斯很有興趣,特別問服務生這家店的版本有什麼特色,因此展開了其他話題。服務生是愛大的大學生,聽到我們是臺灣人,東拉西扯地說了他有多喜歡臺灣。「臺灣跟蘇格蘭一樣都希望獨立!」,這小哥這天外飛來一筆的發言,我才發現哈吉斯對這小哥或許某個程度也像臺灣小吃之於我一樣,好不好吃是一回事(當然臺灣小吃是超好吃),但背後的歷史與國族意義,那才是有滋有味。怪不得學妹對之後入口的哈吉斯讚不絕口,也刻意加點了威士忌助興。

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曾正經八百地為哈吉斯作頌,而在《羊肚膾頌》(Address To a Haggis)的最後兩句頌詞,他這麼寫:「但要是你希望為她祝禱,就給她個羊肚膾吧!」( But, if ye wish her gratefu’ prayer, Gie her a Haggis!)我想小哥的國族想像就跟我吃進嘴的蘇格蘭國菜一樣,質樸無華,卻非常有特色,獨一無二。

伯明罕的大城小吃

身為英國的第二大城,伯明罕卻不是個特別吸引人的城市,至少當我跟同學說我要在暑假時去伯明罕找尋蔡珠兒筆下的城市地景時,她特別提醒我這城市有多醜。於是帶著偏見與誤解,我從愛丁堡坐火車前往伯明罕。我發誓,當列車快要抵達伯明罕時,我真的在車廂裡聞到一股香料味,對拜訪這個城市也越發期待。

如果愛丁堡是個大城堡,伯明罕倒有點像大型購物商場了。各式的建築物有著鮮豔的外表,五顏六色地展現獨特的都市活力。抵達下榻的旅館後,我馬上徒步前往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想看看蔡珠兒當年念碩士的母校。我很好奇伯大的校園到底有多大,為什麼當年蔡珠兒晚上從圖書館回家,會需要「穿越幾公里的校園」,並感覺「朔風野大,草地微霜」1。蔡珠兒果然沒講錯。伯大的校園相當大(甚至火車支線也在大學旁設了一站),沒有心理準備的我當時走得昏頭轉向,最後只好放棄走路回市區,改搭乘公車快速地回到旅館附近。

蔡珠兒當年穿越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時稱此地「朔風野大,草地微霜」。圖By Graham Norrie, CC BY-SA 2.0

因為又餓又累,下車後的我完全放棄找尋當地名店的想法,隨便轉進一條巷子,看到一家又像港式燒臘又像茶餐廳的店就直接走進去。到了用餐時間,店裡的人卻都說著廣東話,我心中開始覺得這間店應該有點故事。果然,我點完餐點後,順便要了杯凍檸茶,店員也因此特別問我從哪裡來。話夾子一開,我才知道,這間店聘的店員都是香港人,幾乎都是來打工度假的年輕人。他們為了解自己的鄉愁,奮力煮出口味道地的菜,也因此吸引了很多當地香港人。

這群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不想被倫敦的高房租綁架,來到伯明罕工作是特別地開心。聽到我來這城市參訪,熱情地告訴我還有哪裡的中國菜好吃,哪裡的印度菜可以跳過。他們也告訴我要去看那個外表很奇特的圖書館,哪一段的運河特別好看,在同志村附近的哪間酒吧比較有特色。離開這家餐廳後,我還是可以感受到這群年輕人的熱情好客。而接下來我在伯明罕的行程,轉以香港朋友建議的路線前進,果然避開了地雷,成功品嚐他們嚐過的好菜,也看了別有特色的運河一景。

蔡珠兒於1990年代來伯明罕讀書時,她看到的是有點蕭條的市景:「紅肉綠菜的熱鬧深處,掩藏著陰鬱荒涼」。我眼中的伯明罕倒是多采多姿,其中有著一群離開香港只為了想要賭個新的生活環境的年輕一輩。在這偌大的城裡,我看到的是用飲食社交的年輕世代,餐廳的員工一批換過一批,有人工作簽證到期後回去了香港,有人之後又回來英國唸書。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往來的人群保證伯明罕這座城市不會陰鬱荒涼。

在倫敦品嚐時間

幾乎所有人來到英國的第一站都會拜訪倫敦,這國際大都會照理說各式菜系兼備,不會找不到美食。曾旅居倫敦五年的臺灣飲食作家韓良露也說倫敦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有容乃大。但這無所不包的特點才是個麻煩,總不能無目的地在倫敦找吃的吧?我最後決定順著韓良露推薦的波布族(BoBos的音譯,為「波希米亞」與「布爾喬亞」的合稱)路線,往位於諾丁山丘(Notting Hill)的波多貝羅市集(Portobello Road Market)前去。

每逢星期六眾多商家在波多貝羅路上擺攤,除了大量的二手商品與古董之外,盡頭處也有各式異國料理的小吃攤,可供顧客解饞。而會來波多貝羅市集的人,大多是為了要挖寶,珍貴的手工書、美麗的雕刻品,與便宜的二手衣物,只要你願意花時間慢慢挑,包準滿載而歸。那為什麼要來這個地方找東西吃呢?電影《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又名《諾丁山》),就是在諾丁山丘取景,沒有波多貝羅市集的喧鬧時,諾丁山丘有著各式特色書店,以及有特色的咖啡店,非常適合文青找間店坐下來消磨一整天。

我所謂的品嚐時間,就是打算在這個區域裡找舊物,累了就找間店消磨一整個上午,享受無所事事的悠哉。我因此不打算嘗試街頭小吃,雖然每攤的香味都非常誘人。但為什麼不在愛丁堡或是伯明罕品嚐時間呢?倫敦雖然無所不包,但也因為是大都會,每個人都急急忙忙地轉換不同的交通工具,常常看到行人會邊走邊吃(尤其是超市的meal deal)2, 品嚐時間似乎在倫敦是特別奢侈的。

經典的英式早餐。圖/潘建維攝影

買了一件二手衣物後,我走進了一家小餐館,點了傳統英式早餐:荷包蛋、香腸、培根,焗豆子、薯餅、番茄、蘑菇,並附上咖啡跟烤土司。好玩的是,服務我的大叔特別跟我說:「慢慢吃、咖啡可以再續。」這大份量的餐點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會到餐館點這早餐的人,通常真的吃得挺慢的,有時邊看書或看報。他們並不會像我一樣不定時地看時間,深怕在這區待太久,之後的行程都得延誤。

時間在諾丁山丘似乎不是個議題,也因為吃得夠慢,我才能品嚐到那蘑菇跟番茄有多新鮮,多麽難得。

結語:在牛津城嚮往美食

結束博班課程後,我有幸在號稱「夢幻尖塔之城」的牛津短暫住上一段時間,剛好可以在此地對比以上三個大城的飲食風貌。我所住的薩默敦(Summertown)這一區,按照我鄰居的說法,大多是白人家庭會帶著小孩去附近的瑪莎超市購物。換句話說,這區稱得上是美食沙漠。但他們也跟我說,要吃好的,你得轉往考利(Cowley),那區才有更多異國料理(中國、印度、希臘、黎巴嫩的餐廳都非常多)。如果徒步前往考利,那得要走上50分鐘,我也大多選擇在家煮飯。

而自去年起,英國為了控制疫情,勒令餐飲業必須暫時歇業,無關供應的餐點到底好不好吃,許多餐廳最後因為疫情不得不走上關門一途。考利路上的飲食聯合國景象會不會不復見?而今年底後英國脫歐正式影響外國貨物進口的程序,會不會讓已經號稱美食沙漠的英國,變得更乾、更沒滋味?奇怪的是,在吃的方面上,我的鄰居似乎比我淡定。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21.09.15
撰文 潘建維
文化研究身分認同飲食文化
Footnote 註釋
01
蔡珠兒,《種地書》,臺北:有鹿文化,2012,頁175。
02
英國的連鎖超市有所謂的meal deal,顧客選擇一個三明治、一罐飲料以及小包薯片(或小份甜食),價格只要3鎊,在英國高消費的情況下,是很多人快速解決一餐的選擇。
Author 作者
潘建維英國愛丁堡大學亞洲研究學系博士,研究興趣包括現當代華語文學/文化、批判飲食研究與環境人文學。喜愛在日常生活尋找學術議題,剖析學院的茶米油鹽醬醋茶。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柏林移民者:私人的道地味覺
在不同的地域環境與時空下,販賣以自身背景為基礎的產物,往往需背負群眾對於差異性的想像與期待,而當現實與期待無法相互貼合時,多少也必須承擔質疑,質疑卻又是一種對自身信仰的侵蝕。
發布日期2023.06.14
身分認同飲食文化
駐地
一趟公路旅行:喀爾巴阡山的東斯拉夫民族「盧森尼亞」
在這趟公路旅行中,我們得以稍稍窺見喀爾巴阡山的東斯拉夫民族「盧森尼亞」的面貌。關於這一度幾乎被消失的民族,長久以來所歷經關於生存與身分認同的困境。
發布日期2021.05.18
Andy WARHOL盧森尼亞身分認同
駐地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影像實驗?從沖印室文化談起
實驗電影史研究方興未艾,也早已進入電影節、美術館的展示體系,但是「藝術家自營沖印室」所維繫的「集體」,仍抗拒被其他類型的機構輕易吸納。更精確地說,沖印室的實驗旨趣一體兩面且難以取代。
發布日期2024.12.04
實驗電影影像沖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