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Lightbox攝影圖書室:不只是圖書室

Lightbox攝影圖書室以「FREE TO ALL」為精神,是以臺灣為主體、對所有人開放、非營利的攝影專門圖書館。圖/林科呈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0.22
訪談 劉郁青、嚴佳音撰文 侯伯彥
圖書館攝影知識自由

走進羅斯福路的巷弄,豁然可見一間外觀明亮的圖書館,入場免費、無需預約,入口處的斜坡列有一行大大的「FREE TO ALL」,牆上則清楚標示「以臺灣為主體、對所有人開放、非營利的攝影專門圖書館」。這是Lightbox攝影圖書室,長期收集並整理攝影出版物,舉辦相關講座與課程,以面向公眾的態度,凝聚文化的知識力量,促進人們的交流行動。

源起:共享知識的自由平台

Lightbox的構想,來自發起人曹良賓的親身經驗。過去他曾經參與「臺灣攝影史綱研究計畫」,為了蒐集馬偕的相關史料,在大臺北地區四處奔走,光是蒐集與消化資料就耗去了大半心神,對於攝影資源的分散與殘缺非常有感;另一項原因則是臺灣的攝影教育較為稀少,相關科系如視覺傳達,傾向將攝影視為一種應用工具而非一門藝術,而具備完整課程的學校通常又費用昂貴。因此Lightbox打從一開始就決定要透過資源的開放,提供一個討論平台和活動場域,替臺灣的藝文建設打下基礎。

Lightbox攝影圖書室發起人曹良賓。圖/林科呈攝影

本來對攝影一竅不通的曹良賓,大學唸的是英文系,直到前往英國就讀新聞研究所才開啟對影像有興趣的契機。時值美國出兵伊拉克,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上有許多反戰遊行,他和友人同去現場採訪,卻發現對方拍的照片比自己要好上許多,驚訝之餘也下定決心要學習攝影。回臺灣後,他買了一台數位單眼相機,白天上班、晚上上課,一度希望能夠從事新聞工作,最終目標沒達成,反而去了美國唸書,拿到藝術創作碩士學位。「那時候滿腦子都想當藝術家,還處在一個很拚的階段。」曹良賓自嘲,後來才發現自己「想太多了」。幾年的摸索下來,現在他雖然持續有創作計畫,也希望近期能夠將成果出版,但生活重心已經移轉至Lightbox的營運。

「時代在改變,有些事情越來越難發生了。我們相信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立一個攝影圖書空間會是好的。」曾有雜誌的攝影記者告訴曹良賓,在底片時代,同業還能在沖片店與彼此交流,互相交換作品和訊息;進到數位攝影時代後,記者們在新聞現場遇見同業,大概就只能點點頭,拍完照片還得忙著發稿。「有人建議Lightbox應該收門票,不然無法經營下去,但我們最後還是決定採取『Free to All』的概念,讓通往知識和資訊的道路是平坦的。只要這個共享平台能夠持續存在,就會有各種使用可能和有趣的事情開始出現。」

藏書生命史:人、空間與故事

Lightbox攝影圖書室藏書之一的老照片集《回首楊梅壢》。圖/林科呈攝影

Lightbox的藏書主要以募集而得,奇妙的故事也的確不斷發生。好比他們曾經收到一本楊梅中壢地區的老照片集《回首楊梅壢》,沒過多久,就有一位設計師來訊,表示自己為了繪本創作搜尋資料已久,希望翻拍這些照片作為參考,「書跟人的連結就這樣產生了。」曹良賓分享到,這件事之所以讓他印象深刻,是因為人對書的需求根本無法預料。有時,他們收到放在門口的不具名包裹,打開一看,真的就有攝影相關的書籍;也曾有美髮師想請攝影師拍下自己的作品,詢問能否作為攝影集捐贈,引發關於作者論與收書標準的討論。而Lightbox作為這些書籍的家,主要在做的就是將這些圖書予以妥善保存,逐步累積地把這件很小的事情做好。

「2016年剛開幕的時候大概只有三百多本書,那已經是我十年來的收藏了。幾年以來藏書量慢慢成長,靠的是眾人之力的累積。」曹良賓回憶道,郭力昕老師一個人就捐贈了八百多本,是個拋磚引玉的開始。「那時候到他的研究室搬書,整整裝了24個箱子,路過的同事還以為郭老師要退休了。」在那之後,開始有更多人自願捐書,或者來當志工協助。募書至今,Lightbox收到了三百多名以個人或機構名義的捐贈,加上一些購買而得的珍貴書籍,總數量達到三千二百多本,每一本都用書套保護以延長壽命。現行規定這些書籍僅限館內閱讀,並提供完整的搜尋系統以查詢書本狀態,方便管理與資料檢索,它們在系統中的「出生日期」即是捐贈日期,而捐贈者的姓名也會留在其中。

Lightbox攝影圖書室的舊空間,佔地約10坪左右。圖/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當書籍數量日益增多,僅10坪左右的舊空間也趨近飽和,捐贈計畫只得暫緩;為了能有更大的藏書空間與活動場地,Lightbox決定搬家。透過g0v零時政府的臺灣線上社群,曹良賓利用一個名為「天龍特攻地」的網站查詢臺北市的閒置空間,找到了適合的新地點,也順利地從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又由於政府補助與外界贊助,無法完全負擔空間轉移的成本,他們便嘗試以群眾募資的方式籌措搬遷資金。「這真的是個從零開始的學習過程,前置討論與準備就耗時四、五個月,邊做邊修正。」Lightbox確立訴求與目標對象,在不斷的調整中掌握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因為資金不足而無法外包的工作,也只得自行想辦法處理。「現在實體空間開放試營運了,有些人實際來過之後認同我們在做的事,通常也會樂於捐助。」

經過近半年的修繕與活化,過往老舊的勞工局眷舍被改造成嶄新的圖書室,於2019年5月重新開張。新址的大小是之前的三倍左右,預計可以收納一萬本藏書,空間的使用靈活度較高,並用無障礙環境作為設計考量,入口以坡道取代樓梯,內部也留有門距和通道,讓輪椅使用者、長者或是小朋友都能安全自在地進出。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往往留給臺灣選書,也會因應社會議題而策劃精選,例如過去為了回應二二八事件,Lightbox就曾經蒐羅「轉型正義」的相關書籍,也有讀者在看到選書以後表達捐贈意願,提供更多角度的檔案讓大家認識這項議題。Lightbox在10月亦因為透過簡潔明亮的空間,成為照亮巷弄、有益社區的場所,獲頒2019臺北老屋新生大獎「社區空間類」首獎,獎金共12萬元。

老舊的勞工局眷舍經過修繕與改造後,即將成為明亮的攝影圖書室新家,Lightbox夥伴們與改造前的空間合影。圖/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交流:創作、經驗與議題

除了靜態圖書空間的營運,Lightbox也是攝影文化的交流平台,來自臺灣與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藝術家和策展人都可能在此出現,加上讀者和活動參與者,每年大約有三千左右的到訪人次。例如定時舉辦的「Photo Talks」,每次請來三位本土創作者發表作品,對象以相對缺乏舞台的年輕人為主,提供他們一個為人所見、也能獲得直接回饋的場合;有時則會請到資深攝影人或其他主題的講者,好比《攝影之聲》的主編李威儀、隻身前往緬甸的獨立記者汪佳燕,分享他們在自身專業領域的經驗。此外,作為Lightbox的重要贊助者,富邦文教基金會長期舉辦的青少年藝術教育課程也會特地來這裡上課,帶動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們不乏實際資源參考。

Lightbox攝影圖書室定期舉辦當代攝影討論會「Photo Talks」,為本土的年輕影像創作者提供發表的平台。圖/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除了靜態圖書空間的營運,Lightbox也是攝影文化的交流平台,來自臺灣與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藝術家和策展人都可能在此出現,加上讀者和活動參與者,每年大約有三千左右的到訪人次。

2018年4月,「#MeToo運動」仍在全球延燒,曾與日本知名攝影師荒木經惟長期合作的模特兒KaoRi,發表文章公開聲明自己過去受到的不合理遭遇。曹良賓當時在日本遇見了為此苦惱的策展人,不知該拿受波及的展覽如何是好,而整個藝文圈對於這件事,則處在一個難以談論的狀態。這份敏感對曹良賓來說反而是討論的起點,之後Lightbox取得共識,要在臺灣針對這項重大的社群議題策劃活動,於是請到藝術家蘇匯宇、影像學者侯鵬暉、律師林實芳與模特兒友子,以「#MeToo運動與當代攝影」為題,分別從不同角度展開對談。基於知識自由的精神,Lightbox也總會在活動結束以後,以文字摘要和影片形式紀錄檔案,對於講座五萬多字的逐字稿,更採用容易閱讀,也方便查詢流程、發言人與內容的方式,整理成開放資料供人參閱。

獨立於活動面向之外,Lightbox秉持資源共享的精神,致力於製作「攝影地圖」。以大臺北地區為例,其內容盤點了攝影相關的書店和藝文空間,標示出提供輸出、掃描、裝裱服務,甚至具有暗房工作室的店家,讓使用者能夠迅速認識地域性的攝影資源分佈。目前地圖同步朝數位網路與實體紙本等不同形式發展,內容也擴及日本與荷蘭,雖然詳盡程度與臺灣有所落差,但足以提供使用者概略的了解。

Lightbox:不只是圖書室

「有人問我們是組織還是藝術家團體?我覺得介於中間。成員彼此平等,如同專業分工的朋友關係,每個人的背景不太一樣、想法也不同,所以做決定通常比較慢,但思考會周延一點。」曹良賓表示,由於沒有太多參照對象,大家必須獨立作業,同時又需要互相幫助,幸虧有彼此分擔重要的工作。「整趟Lightbox的旅程就是一段奇妙的緣分。我們在年齡上是跨世代的交流,感謝年輕人可以包容我比較老派的想法!」團隊成員除了支薪的四位全職和兩位兼職,還有幾位旅居國外的海外大使,他們以雙向的資源交換為酬,擔任Lightbox與國際交流的中間人,協助相關人事的引薦和聯繫,與荷蘭、日本、美國、中國搭建知識的橋梁。

Lightbox攝影圖書室的新環境明淨敞亮,在空間使用上有了更多可能。圖/林科呈攝影
Lightbox攝影圖書室自募書以來,收到了三百多名以個人或機構名義的捐贈,加上一些購買而得的珍貴書籍,總數量達到三千二百多本,每一本都用書套保護以延長壽命。圖/林科呈攝影

如今Lightbox有了新家,仍在持續拓展空間的使用可能,也預計推出推薦書單和主題分類的服務,作為茫茫書海中的導航,打造一個對讀者更加友善的環境。當代美術館有所謂「白盒子」一說,劇場藝術則有「黑盒子」之稱,曹良賓認為攝影和兩者皆有聯繫──Lightbox意即燈箱,是底片時代的察看工具,也可以是相片的展演媒介,符合圖書室同時作為書籍藏閱與文化活動累積的功能性。Lightbox的全新環境充滿明亮的活力,這裡不只是一間普通的圖書館,更是建構攝影文化的明室。

(Lightbox的募資計畫自2019年2月開始上線,截至8月18日,於線上及現場共募得698人支持、三百一十九多萬元贊助。)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0.22
訪談 劉郁青、嚴佳音撰文 侯伯彥
圖書館攝影知識自由
Author 作者
侯伯彥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所,從事影像創作、參與影展工作,也是自由撰稿人,經營臉書粉專「尋向影誌」。
More 相關文章
駐地
為改變而慶祝:立陶宛紀實攝影展觀察
在展覽「為改變而慶祝」中,我們會發現紀實與藝術間的界線模糊,而這也提醒了我們必須在有限的認知中,不斷地在懷疑與辯證之間找到平衡,然後看看展覽以外的世界,究竟改變了什麼、慶祝了什麼?
發布日期2022.11.03
攝影歷史立陶宛
觀察報告
喪失的預感與想望――日本家族攝影的轉向
「家族攝影體現了人生最初與他人產生連結的開端。」本文討論從攝影術發明之初,家族攝影是如何被視作重要的題材之一,乃至在日本攝影中的家族影像所具有的象徵意義、演變與流轉。
發布日期2022.02.24
家族攝影攝影日本
駐地
表演攝影:在緬甸記錄藝術
表演行為因為攝影變成被凝結的一瞬、藝術史上的紀錄。如果沒有紀錄文件的話,該如何確認事情是否真的發生過?
發布日期2019.02.01
攝影文化審查檔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