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陳懷萱:用劇場深化社會實踐的人類學家

陳懷萱將自己的戲劇與人類學訓練轉化為社會實踐,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圖/王世邦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07.15
訪談 游崴、高森信男撰文 侯伯彥
人類學戲劇工作坊社會實踐

具有戲劇與人類學背景的陳懷萱,長年於學術圈耕耘,卻未從事單純的學術工作,而是不斷嘗試將所學轉化為社會實踐,致力推廣人類學的應用可能性。

回到小劇場興盛的1990年代,陳懷萱正在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就讀,自身也於劇場擔任製作人。令她好奇的是,舞台上大放異彩的多是非戲劇科系人士,這些人的養分從哪裡來呢?於是她在大學的戲劇社團進行田野調查,試圖梳理劇場於時代下的轉變與定位,卻在研究過程中越發感到困惑與焦慮,不斷探問:在臺灣做劇場,觀眾在哪裡?她體驗到彼時的小劇場有點像是人們抓住機會自我表現的舞台,與其說是跟社會對話,更傾向於跟自己講話,少有人真正去思考「觀眾」這件事情。

帶著這項問題意識去到國外,陳懷萱陰錯陽差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在那裡受到啟蒙,從此與人類學結下不解之緣。一直以來,她的研究面向都和戲劇相關,且並非單純關注舞台藝術或文本分析,而是在意展演與社會的關聯。人類學的視角讓她對於符號、象徵、儀式更為敏感,幫助她從中找到能與自己對話的東西,影響其日後的思考與社會實踐方式。

碩班時期,她的研究課題是阿美族豐年祭,探討展演儀式的意涵,以及這項文化在臺灣本土化運動、原住民身分認同、宗教與觀光產業的交錯影響下,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動。後來,她在威斯康辛大學的麥迪遜校區取得博士學位,研究課題轉為探討中國西南的觀光化舞台,以張藝謀等人共同執導的大型實境演出《印象.麗江》為例,這個演出表面上是一個能夠展現民族主體性的劇場,但其實也具有明顯的市場力量介入,在文化和商業之間有意識地達成協商。此時的旅遊城市就像是某種劇場空間,舞台上的規劃必須回歸到個人的文化脈絡思考,而展演要透過什麼行為模式為地方賦予意義,正是她最關注的面向。

陳懷萱帶領的工作坊,特別重視田野訪調、資訊與制度的分析、自身體驗三個面向。圖/許斌攝影

日常生活裡的跨領域人類學實踐

回到臺灣後,陳懷萱在中研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從事人才培育的相關規劃,卻逐漸為志業的核心關懷產生疑慮,「人類學明明是一種可以被運用在各行各業的視野,為什麼只有學界可以走?」因而她開始針對自己所受的跨領域人類學訓練進行思索,嘗試走出不一樣的路徑。從2014年開始,她與另一位人類學博士宋世祥合作,定期舉辦講座與書寫計畫,並且共同創辦臉書社群「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簡稱「百工」)。

百工的目標是將人類學的精神大眾化,推廣日常生活與人類學的連結,主要找來的講者包括兩個面向:受過人類學訓練,但沒有從事學界工作的人;以及不一定受過人類學訓練,但其實在使用相同方法進行工作的人。透過這樣的經驗分享,讓人類學更加貼近社會大眾,也增加跨界溝通的可能。

到了2016年左右,百工發現業界對於人類學的應用越來越感興趣,於是開始研發可供實務利用的工作坊。陳懷萱從自己關注的視角出發,將人類學結合劇場的遊戲性質,揉合成一種跨領域的對話模式,雖然是將戲劇作為展演媒介,但是比起成果,她更強調「在日常生活的社會,要以身為度,以身體作為觀察社會重要的工具」,設計思考是藉由田野訪調、資訊與制度的分析、自身體驗三個面向,有效地讓參與者「入戲」與「出戲」。

擴展人類學視角,從社會脈絡尋求改變

近期的工作坊以老年議題為主,設計出發點其實就是因為陳懷萱意識到自己父母的年紀也開始大了,想處理「變老」這件事情;同時她也觀察到,社會上對於老年的普遍思考,常常只停留在社會福利、健康或者醫療層次,缺乏較為文化面向的質性探討。因此,她與同樣具有人類學與戲劇背景的妹妹陳韻文合作,將「老的多元性」作為工作坊的關鍵命題。

然而,跨領域的結合自有其難度。議題討論早期所面臨的挫折經驗,讓陳懷萱發現自己須要站在第一線,與老年人有真正的認識接觸,畢竟「沒有田野的人類學家,沒有辦法說話」。於是她給自己訂下挑戰,到社區大學開設老年議題的課程,以「創造連結:老後人生補給站」為名,一方面修正課綱的多元面向,一方面也實際與混齡的族群展開對話,一邊摸索一邊嘗試。

目前工作坊以戲劇角度來設計角色,但參與者卻不會拿到全部的資料,而是透過具體的討論和扮演,引導他們勾勒、釐清並填空角色生命,形塑他者在特定情境下成了回歸自身的過程。這些人物的原型可能來自報章雜誌、文學作品或電影,類型也包括了階級、居住地和生活模式的差異,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內容微調,例如臺北醫學大學的老年計畫以地域來區分老年族群,活動之中就包含了社會階層與身分議題。

陳懷萱(左)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戲遊銀髮:劇做老年田野方法論壇」。圖/許斌攝影

工作坊的目標對象並非只有老年人,而是所有跟「老」有關係的對象。打破一般人對於年老就是年齡或身體衰老的定義方式,試圖扭轉可能的負面印象、感受生命的其他樣態、思考背後的脈絡與意義。

此外,工作坊的目標對象並非只有老年人,而是所有跟「老」有關係的對象。打破一般人對於年老就是年齡或身體衰老的定義方式,試圖扭轉可能的負面印象、感受生命的其他樣態、思考背後的脈絡與意義。在戲劇與人類學的交會之間,工作坊並不侷限於身體上的同理認知,也談老年人的關係網絡、社會資源,以及一般人較迴避的臨終與死亡。正是在這樣的建構過程中,反應出參與者自身對於老年的觀察,也開啟更多想像與對話空間。

從整體性的角度而言,陳懷萱認為社會對於「老」的思考可能是缺乏的,尤其應該更加關注「文化」,把它變成一個大家關心的事情,而非只是聚焦在社福資源的分布。高齡化社會必須面臨的問題,同時也來自更深層的文化脈絡和家庭觀,而這背後的社會價值觀從哪裡來?思索類似的問題其實也同等重要。未來,她希望工作坊能成為培養長照人才的環節之一,這樣的學習近似於基礎工程,透過實作和參與,從文化的角度在社會福利制度內部製造轉變。

目前陳懷萱在從事的項目還包括探討因為疾病或其他因素、被社會定位為「不正常」的人的處境與背後成因;另外,延續百工的初衷,她與104職涯社群合作,積極推動人文社會領域學生的跨界對話,協助他們尋找就業方向。陳懷萱持續用創意的方式結合興趣與人類學實踐,將視角重新投射回每個人都能共同參與的互動之中,映照出更廣闊的視野。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07.15
訪談 游崴、高森信男撰文 侯伯彥
人類學戲劇工作坊社會實踐
Author 作者
侯伯彥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所,從事影像創作、參與影展工作,也是自由撰稿人,經營臉書粉專「尋向影誌」。
More 相關文章
群像
與人類學家共享一場潮濕的情感結構:專訪謝一誼
謝一誼是如何從人類學走向「潮濕美學」?身處於海島國家的人又是如何記憶潮濕並和環境共存,以藝術行動打開公眾的討論與想像,了解盆地與濕地如何產生、涉及哪些歷史,以及治理河道的歷程與結果。
發布日期2022.08.24
CREATORS 2022CREATORS訪談集人類學潮濕美學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
群像
陳憶玲:別人有別人的一席之地,我有我的小地方
誤打誤撞開啟了戲劇系人生,轉向行為藝術演出者到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酒館,甚至還擔任建築團隊的工地專案,憶玲的經歷跨度相當廣泛,但從這些看似分散的經驗中又可以覺察到屬於她那種獨特的個人實踐與衝勁。
發布日期2023.05.25
小地方行為藝術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