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群像

陳宣誠:創作與實驗場的構築者

由建築師陳宣誠所主持的「負育群帶聚落」團隊。圖/王世邦攝影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05.23
訪談 游崴、高森信男撰文 侯伯彥
建築建築教育建築設計負空間

當代文化 x 實驗建築計畫

由建築師陳宣誠所主持的「負育群帶聚落」,自2017年起進駐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進行包含國際講座、工作坊、表演、現場實作討論等活動的實驗建築計畫。實驗場的前身為空軍總部,地理位置居於資源豐富的市中心,內部多為低矮房舍或操練場,團隊名稱的「負」即意指這些戶外且開發密度偏低的「負空間」,「育」則以教育為核心,思考實驗場之於建築的新可能性,形成一個關係性強的生產聚落。跨出傳統建築疆界,其成員除了建築師、藝術與地景相關知識的策展人以外,還包括記錄空間聲音、植物生態、文史故事等訊息的「採集研究團隊」,從中探討建築與實踐的想像,試圖將問題意識擴展到整個臺北盆地,乃至於和整個臺灣的關係。

「在當代思考建築,以往似乎都掌握在知識分子身上,必須擁有一定的技術知識才能進行。」改變環境之餘,對陳宣誠而言,詮釋當代文化其實是一個「如何參與」的問題。「當代文化應該是一種邀請人們來工作的狀態。它是一個自覺,讓大家意識到這是他們應該、也可以關心的事情,藉此達成資源轉化,實際創造生產。」每個個體都應從關心自身的生活周遭開始,進而擁有學習能力、掌握知識與技術、理解建築與環境。舉例而言,當團隊討論都市農場的可行性與形式時,不同領域的調查研究者、專家和藝術家便開始集思廣益,最後可能與一位植物醫生合作,把城市裡蒐集來的廢棄物變成一個植物培養皿。團隊為什麼要做一些建築之外的事情,正是要讓人們能夠藉由參與來形成自理,有意識地去做選擇。

團隊的工作狀態對陳宣誠而言,並非只是集合大家在一個容器內從事建築工作,而是一段彼此碰撞出火花、不斷構築新起點的網帶過程;當構想在逐步討論與實作中漸漸成形,那種依循各自專業去掌握未知的工作方式,十分令人著迷。

做為一個建築創作者,陳宣誠感興趣的是事物的開放性,念茲在茲的是「在場」。圖/王世邦攝影

當代文化應該是一種邀請人們來工作的狀態。它是一個自覺,讓大家意識到這是他們應該、也可以關心的事情,藉此達成資源轉化,實際創造生產。

建築「在場」,先採集後修補

「是否有一種開放性或者修補性的建構方式,不是封閉地加諸自己的美學想法,而是試圖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修補在一起?」陳宣誠因自身所受的建築教育,加上曾在高端建設公司的工作經驗,認為當代建築的應用系統常處於封閉狀態。設計者自給自足地形成一套美學系統,轉接給使用者後續發揮,雖然連結度與市場流動性很高,網絡卻終究是閉合的,此時創作者的考慮就傾向於一種營運策略,例如要怎麼在A地段去操作B商品,本質上是經濟模式的運轉。這樣的納悶長期困擾著陳宣誠,直到有一次,他來到嘉義鄉下的一間柑仔店,發現屋齡將近百年的老房子裡,牆壁上有個缺了幾塊磚頭的缺口。照一般的建築訓練來說,此時該做的就是予以補齊或者重新翻修,使之能有更好的使用狀態。然而,已屆耄耋之年的老奶奶屋主只是在缺口擺上盆栽,又因為怕植物曬太多太陽,加裝了蘭花網把它們圍起來,整面牆看上去像是補好了一樣。老奶奶就這麼每天去牆邊澆水,社區經過的人也會在那裡跟她聊天、打招呼,生活並未因破損的牆面受到影響,甚至還變得更加豐富。這次經驗帶給他非常大的啟發,也成為他個人的設計理念。

當創作者抵達現場,以建築師或者不同領域的主體身分從環境中「採集」出不同的東西,足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空間範圍和場域關係;這之後才是關於「修補」。然而來自各方的專業該如何合作,又有哪些關係連在一起可以有所發揮?上述兩點結合,便是陳宣誠身為一位建築創作者,念茲在茲的「在場」。

現在,陳宣誠對於事物的開放性更感興趣,專注在建築的既有模式上創新,同時追尋自身的理念目標。已是展覽常客的他,過去對展覽的認識與建築類似,都是屬於在某處停滯的封閉系統,後來卻逐漸感受到兩者的功能,認為它們可以改變一個地方,或者修補一些關係。這也關連到陳宣誠近幾年在中原大學帶領學生的教學經驗,課程內容包含舊房舍的實地考察與改建,但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的感知能力:在現場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採集」了什麼?如何認識他所處的環境?這樣的觀察方法是建築設計的重要觀念,不僅止於空間幾何或造型關係,而是反向審視內在,透過現場去認識自己,才會有重新學習跟往前進展的能力。

團隊的工作狀態對陳宣誠而言,並非只是集合大家在一個容器內從事建築工作,而是一段彼此碰撞出火花、不斷構築新起點的網帶過程。圖/王世邦攝影

共感地景創作:空間的想像與實踐

2015年,由陳宣誠所引領的團隊「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成立,不僅從事建築的實驗、設計與發明,也重視教育、策展和社區調查研究。團隊主張將建築作為一種探勘臺灣空間的觀察工具,以創作探索身體與地景之間的共感關係,尤以2016年獲獎無數的「城市浮洲」系列為其代表作。

「處理一個空間的時候,創作者該如何讓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使用者與空間產生互動,將本來缺乏連結、情感、色彩、溫度與質感的封閉所在,轉化為可感受且吸引人的空間安排,看見『原本看不到的地方』,這一點非常迷人。」陳宣誠解釋,藉由拓展建築的公共性,針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做出變化,核心概念回到源頭,其實是在研究人。例如團隊2017年接了一個幼兒園的案子,花了很多力氣研究特定的小朋友如何在空間裡活動,再以此進行設計發想,「不是要做一個東西把人放進去,而是讓人能夠透過這個東西,把本來在做的事情用不同的規模和尺度去進行。」

不過,由於建築涉及的資本實在太大,要如何相信一個對象與其方法,比起立即性的成果更加重視過程,這一點非常困難。「實踐很重要,但也有必要回來說明它。」陳宣誠在讀博士的時候,對於自己在做的事需要不斷地說明、從每次的實踐裡找出可以被論述的部分,這個訓練「不只用來傳遞理念,更要深入反省:我有沒有做到?我還能再做什麼?」人們常引用一些國際大師作為案例,卻往往只看到表面形式,忽略他們與自身文化的深厚連結,其實這些根基都是經過長時間的成長才有辦法穩固。因此陳宣誠認為,臺灣的建築環境唯有透過不斷地實踐與論述,才會越來越好。

建築工作者的心中常有一個大的願景,想蓋一棟101或者雙子星大樓,但陳宣誠反而想去規劃Ubike。他之所以感興趣,是因Ubike系統可以成為一個與所有事物相關的網路,包括先前主導的「城市浮洲」計畫也是想朝這個方向走。這好比一個新的五金構件如果可以進入更大的系統,被運用到更多層面,或許就能夠發揮由小見大的影響力。但這樣的理念在臺灣的建築體系卻難以實現,現行設計教育環境的難處是,建築與建築教育都是傳統產業,很難進入到新的向度,而學校為了取得更好的資源,只得變得更加封閉,學生不用管公共事務,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好。有沒有可能在教育學習階段就讓學生與社會接軌,從實務層面來扭轉這個部分?如何以實踐的方式回過頭來改造社會,同時保持微觀生活的空間美學、尊重土地與生命、構築臺灣空間的新想像,這是陳宣誠與「共感地景創作」未來的願景之一。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05.23
訪談 游崴、高森信男撰文 侯伯彥
建築建築教育建築設計負空間
Author 作者
侯伯彥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所,從事影像創作、參與影展工作,也是自由撰稿人,經營臉書粉專「尋向影誌」。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建築的死亡面具――千音輻輳的勞作
一開始以為是錯覺,因為安騰演出時,中正堂展演空間的遠處遙遙傳來了風鈴聲。說是「風鈴聲」太過模糊了,而是圓弧的、倒扣碗狀的薄壁玻璃器皿,受到了玲瓏的,因風擺盪的金屬吊錘的輕輕碰撞產生鳴響。
發布日期2022.09.01
建築物質聲響實驗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
群像
陳憶玲:別人有別人的一席之地,我有我的小地方
誤打誤撞開啟了戲劇系人生,轉向行為藝術演出者到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酒館,甚至還擔任建築團隊的工地專案,憶玲的經歷跨度相當廣泛,但從這些看似分散的經驗中又可以覺察到屬於她那種獨特的個人實踐與衝勁。
發布日期2023.05.25
小地方行為藝術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