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觀察報告

製造「中國」、盜版「中國」――安東尼奧尼影像碎片的冷戰拼貼(下)

自始即被臺灣國府刻意誤導為黑白反共片的《安東尼奧尼的「中國」》。圖/張世倫提供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2.04
撰文 張世倫
安東尼奧尼意識型態盜版與字幕組
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總可以說些較真的話,發些較真的聲音。

――魯迅

自《人民日報》1974年1月底刊出攻訐安東尼奧尼的〈惡毒的用心 卑劣的手法〉起,臺灣各大報刊便在當局示意默許下,開始大幅報導《中國》引起的爭議,不斷強調中共施政倒行逆施,人民生活每況愈下,連原先批准、前往拍片的國外左翼友好人士,都難免因為「揭露現實慘況」而遭到激烈鬥爭。為了強調「自由」與「極權」間的對比,臺灣媒體更在官方特許並供稿下,極為罕見地以近乎完整篇幅轉載《人民日報》評論員的批判專文,這在過往視「匪區」所有媒體訊息為高度禁忌,僅是收聽短波電臺或持有簡體書便可入罪的臺灣,是極不尋常之事,由此可見國府幕後斧鑿之深。1

臺灣自2月初揭露批判安東尼奧尼事件後,旋即同步宣稱已合法取得這部作品的「黑白影片拷貝」,並將儘速在三台播放。2由於這是臺灣電視第一次播放中國共產革命後的相關影片,為了避免觀眾不依照國府設定的「反共」框架解讀此片,當局事前做足「消毒」準備。先是在2月22日正式播放前,媒體便不斷介紹安東尼奧尼其人其事,搶先披露《中國》部分內容、並強加各種反共詮釋的相關文章,顯然已有事前舉行媒體試映、統一「反共」言論口徑之舉,包括影評人但漢章、劉藝都曾提筆助陣。3而在影片播放的數年間,臺灣報刊上仍不時有中共在國際場合批判安東尼奧尼,以及藉《中國》一片管窺大陸政情等後續文章,可謂餘波盪漾。

在當局嚴密監控下,播放前後本地報刊媒體統一口徑、大幅報導,以防影像溢出國府設定的「反共」框架。圖/張世倫提供

作為觀影事件(event)的盜版《中國》

但對一般人而言,官方盜版的《安東尼奧尼的「中國」》放映事件,究竟承載了什麼樣的時代記憶,留下了何等雪泥鴻爪的模糊印象?在官方意圖引領的輿論框架與民眾各自的觀影經驗間,是否總是相互契合?亦或另有一些異質空間,自此打開而亦未可知?這個問題不易回答,但仍有一些可供追探的線索。

三台聯播《安東尼奧尼的「中國」》時正就讀小學的作家管仁健,曾提及這個視覺經驗,是他首次見到關於共產中國的「影像」,此前即便是關於「匪區」的新聞報導,也多僅以不配照片的乾稿帶過。那個在「反共」敘事中被包裝為既危險、又失落,但總歸是「不可見」(invisible)的神祕「中國」,竟在此播放事件中,多少被賦予一些較為具象、人性的容貌。在全臺動員、口徑統一的狀態下,學生不但被規定要寫觀後報告,安東尼奧尼竟也陰錯陽差地,成為那一代諸多孩童所首位認識的國際藝術片電影導演。4

而對熱愛電影的文藝青年而言,臺灣當時唯一公開播放過的安東尼奧尼電影,僅有以《慾海含羞花》之名上片、被片商包裝成奇情豔片的《蝕》(L’Eclisse);文字介紹部分,除了一些零星散論,則只有1965年《劇場》季刊第二期的「安東尼奧尼專題」相對上較為全面。在觀影管道極度有限、卻又求知若渴的文藝脈絡下,國府突然宣布將在三台播放安東尼奧尼作品,對當時的電影青年而言,自然是件既意外、又引頸期待的大事。

余為彥曾在〈暴力與電影〉一文中回憶,1974年三台聯播《中國》的那天,他與舒國治兩位熱愛電影的年輕人正受人之託,在雲林鄉下進行一個關於「貧窮」的影片拍攝計畫,工作告一段落後,晚上費盡一番功夫四處打聽,才終於在窮鄉僻壤找到一台小電視機,得以一睹影片樣貌。這篇充滿寓言色彩、但又極具現實感的文章,並未多所著墨他們當年的盜版《中國》觀後感,只提到兩人在雲林拍攝的「貧窮」影片,最後全被沒收、禁止發表,因為「如果那些資料發表的話,那安東尼奧尼的『中國』簡直就是天堂了」。5換言之,即使經過國府宣傳機器大幅變造,盜版的安東尼奧尼《中國》卻仍具有一絲幽微的現實主義意義。

多年後的一個場合,我當面詢問余為彥與舒國治兩位前輩,當年究竟對電視螢幕上的安東尼奧尼影片有何印象,他們說記憶淡了,很難回答,只記得「一切都和想像中的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指稱的可以是螢幕中再現的「中國」,也可以是那遭到多重折射、面容模糊的安東尼奧尼「作者」印記。盜版《中國》觀影「事件」過了幾年後,不改文藝志趣的舒國治得到了創辦人莊靈同意,於1970年代中期翻印了500本《劇場》季刊的節錄本,裡面僅收錄了安東尼奧尼與費里尼兩位導演的專題內容。此一由個人發起、生產,並私下流通的安東尼奧尼「翻印」事件,成為另一則隱密流傳於臺灣藝文圈、不受國家權力管控的地下文藝傳說。如果將這件事與官方主導、炮製的「海盜版」《中國》擺在同一歷史脈絡下,我們或許亦可將其擴大解讀為,一種嘗試回歸至電影「作者論」而非政治宣傳的初衷立場、由影迷連帶而非國家權力施作的「另一種」安東尼奧尼想像與改作實踐。

1974年2月22日的臺灣電視節目表,載明晚間八點黃金時段進行《安東尼奧尼的「中國」》三台聯播,去除插播廣告全片約一小時長。圖/張世倫提供

三台聯播政令節目的濫觴

國府對於具實驗性質的海盜版《中國》放映成果尚稱滿意,自1976年起將每週週間的晚上九點到九點半列為三台聯播時段,推出一系列具有教化反共與政令宣導性質的節目,一開始多以反共戲劇為主,之後方加入較為軟性的文化性節目,不無有些諷刺的是,此一三台聯播時段到了1980年代中期,蛻變為公共電視節目的前身,而成為現今臺灣公廣頻道的某種原點,然而它的影視實踐緣起,最初卻是出自不折不扣的反共宣傳需求。

海盜版《中國》的另一意義,在於開啟了臺灣電視圈製作「匪情節目」的先河。此類節目自1970年代中期起逐漸興盛,手法上以夾雜著大量剪裁、取捨過的當代中國影像,搭配高度評論性的旁白訴說,一方面滿足了觀眾對於神州大陸現況的好奇情愫,二方面亦有思想作戰的積極效用,當時服務於中視,往後亦曾任職於新聞局的郭冠英,便為製作此類節目的箇中能手。6

那麼究竟國府炮製、三台聯播的1974年海盜版《中國》,是採用了哪些手法去扭曲安東尼奧尼的創作意圖,藉以服務政治作戰的宣傳任務呢?在一份幸運留存下來、彌足珍貴的播出檔案裡,不難看出一些端倪。

宛如政宣片的《安東尼奧尼的「中國」》,在高反差的黑白斷片操作下,無言面容與悲慘壓迫產生了意義上的接合。圖/張世倫提供

這使得原本調性偏冷、但仍富具豐富色彩層次的《中國》,從影片開頭的天安門廣場民眾聚集畫面,就被改頭換面成一部具有政治控訴色彩的「匪區實錄見聞」影片。

官方盜版的反共美學操作

國府海盜版《安東尼奧尼的「中國」》與安氏正版《中國》最明顯的差別,首先在於前者一律以高反差而缺乏中間層次的黑白色調呈現。此一從「彩色」竄改為「黑白」的恣意轉換,當年未曾在臺灣媒體上獲得揭露,彷彿此即為被臺灣影評人貼上「新寫實主義」標籤的大師安東尼奧尼,在影片美學上極為自然的個人偏好。這使得原本調性偏冷、但仍富具豐富色彩層次的《中國》,從影片開頭的天安門廣場民眾聚集畫面,就被改頭換面成一部具有政治控訴色彩的「匪區實錄見聞」影片,而原本不時讓人玩味的「新中國」視覺細節,以及安東尼奧尼雖帶異國眼光、但堪稱輕柔同情的鏡頭觸角,如今在黑白色塊的充斥下蕩然無存,刻意調成昏暗的播放亮度,更意圖先入為主地營造出共產中國乃一片愁雲慘霧的視覺印象。

其次,原本長度達三小時半的《中國》,硬是被國府刪節為一小時的反共節目,留下的斷簡殘篇,長度竟是原始版本的三成不到,可謂極其恣意粗暴。被「抹除」掉的內容頗多,例如毛澤東與共黨革命的歷史景點與「起義」細節,帶有宣揚文革相關成就的建設,帶有明確共黨宣傳色彩的細節、結合體育奇觀與革命京劇的樣板戲,或是市場裡仍有充足程度物資供應,不符國府對於人民公社「倒行逆施」、「一窮二白」印象的各類內容,都悉數遭到抹去。事實上,國府海盜版從一開始的片頭,便刪除了原片裡反覆出現、極富陽光朝氣、彷彿全片母題的樣板童歌《我愛北京天安門》,迅速地操演了此一「抹除」手法。

而在「黑白」與「抹除」之外,更為武斷的手法則是依著反共意識形態的詮釋框架,對於安東尼奧尼的原片旁白進行大幅度的「竄改」與「加料」。雖然《安東尼奧尼的「中國」》一開始便宣稱對於旁白的翻譯,會保持安東尼奧尼的原意精神,實際敘事卻與原始版本南轅北轍。例如原片中定位為中國政治革命中心、有諸多人前來朝聖的天安門廣場,被臺版旁白稱之為充滿著高壓肅殺的氣氛;被安氏稱許為勤勞早起、作息嚴謹、終日勞動的北京人,卻被反共敘事稱之為生活極度呆板而缺乏變化;北京市民顯得貧窮,但不匱乏,生活中雖無奢侈品,但也不挨餓,困惑於此的安氏認為,這或許體現了某種不同於西方的「平等」觀,卻被國語旁白改寫為民眾在共產黨掌控一切下,對生活全然無動於衷、漸趨麻木;拍攝團隊驚訝於市場裡物價低廉、產品豐富的稱許之詞,語意被微調成全然貶義的「價格卻低得可憐」;成為民眾公園的北京天壇裡,處處皆是快活遊客的中性描述,則被改寫成「毛共個人崇拜無所不在」的說詞;三台旁白裡宣稱博物館裡展示著象徵「經濟仇恨」的收租院模型,暗示此與現今中國局勢的連結,但在原始版本裡實僅平鋪指出,此件四川美院製作的雕塑作品,象徵著帝王封建時代「勞動人民的苦難」;安氏以中性口吻描述文革時期學生的下鄉協助農作勞動,卻在三台聯播裡莫名其妙地說成此舉「不脫軍國主義教育侵略性的本質」⋯⋯等。

在一些缺乏口白,而以長鏡頭拍攝的場面裡,盜版口白也不忘無中生有、恣意評論。例如出現了四合院畫面,就宣稱所有的院舍主人都遭到清算鬥爭、掃地出門;在安東尼奧尼流連忘返、並以東方威尼斯比擬,遙想馬可波羅當年在此見證高度文明成就的蘇州,這些帶有歷史詩意與文化交流意涵的訴說竟多遭置換,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數落民眾至今仍在河邊洗衣淘米之舉,並煞風景地以標準國語,調侃「著名的蘇州馬桶便壺,是不是清晨早已在此也清洗過了呢?」彷彿此種針對庶民生活的尖酸刻薄,是出自義大利導演的初衷本意。

在上海豫園老人眾多的城隍廟茶館裡,安東尼奧尼觀察到一種混雜了懷舊與記憶的奇特氣氛,此種移情遙想,則被扭曲為市井中充斥著一股不滿的氣氛,有人遙念於過去時光,有人無奈屈從於現實。官方盜版的臺製《中國》,最後以貫穿滬市的黃浦江場景作結,國語旁白先是堪稱忠實地翻譯了安東尼奧尼原片裡的最後一句自謙「絕對真實」的不可企及、此片僅是一種嘗試的結語:「上面您所看到的,只是今天中國大陸的一鱗半爪。中國有句成語: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如本文上篇所述,安東尼奧尼在此錯誤地引用了帶有貶義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原意是為了強調自己拍攝的影像,實難「穿透」那些庶民面容背後的精神面貌,臺版旁白則乾脆「將錯就錯」,將其挪用並改寫為安東尼奧尼對於「毛共」的嚴厲批判,並在最後加上原片裡並不存在的一段話語,假裝是安氏之口宣稱:「我們這部影片,恐怕還是不能反映出今日中國大陸的一般實況。不過中國還有一句成語,一葉知秋。滿山的落葉都是和第一片一樣的⋯⋯由第一片開始,你已就不難想像真實情況了」,徹底扭曲了安東尼奧尼本人對於「紀錄片」與「真實」間,實乃相對鬆動開放、而不定於一尊的美學立場。

無言而多義的凝視

最後,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在長度僅一小時的《安東尼奧尼的「中國」》裡,大量保留了不少攝影機凝視著庶民面容,被攝者備感困惑、無所適從的靜默畫面――彷彿這些在「原版」與「盜版」裡都缺乏口白指引的冷調畫面,本身便不證自明地傳達出某種意涵。但那是什麼樣的意涵?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這種近似於靜照的面容肖像?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論攝影》(On Photography)裡曾指出,中國有著截然不同的影像文化,《人民日報》等中國媒體當年對於安東尼奧尼的文攻討伐,除了政治上的鬥爭動機外,許多論證都是針對西方「現代」影像的慣用手法進行逐項駁斥。例如現代攝影強調的是不連續性、斷裂、裁切、多重角度等,這也體現在《中國》一片的影像美學裡,而當時中國人的「照相文化」裡,重視的其實是一套近乎相反的視覺價值體系,包括完整、連續性、全面、直觀等。

《中國》裡不斷出現的肖像容顏與面對鏡頭的靜默凝視。圖/張世倫提供

在長度僅一小時的《安東尼奧尼的「中國」》裡,大量保留了不少攝影機凝視著庶民面容,被攝者備感困惑、無所適從的靜默畫面――彷彿這些在「原版」與「盜版」裡都缺乏口白指引的冷調畫面,本身便不證自明地傳達出某種意涵。

桑塔格認為「在中國,拍照永遠是一種儀式,永遠涉及擺姿勢」,而中國人抗拒現代主義影像對於現實的肢解,不強調特寫,理想的情境是被告知拍攝,且多以正面居中、照明均勻、全身入鏡(full-frontal)的體面方式呈現,這自然與安東尼奧尼宣稱「只想觀察中國的各種面容、姿態與習慣」,而不求整體全面的現代主義態度,有著認識論上的隔閡。7

而對安東尼奧尼較持同情立場的艾柯,則直言《中國》裡蜻蜓點水、和緩適切的鏡頭運用,雖然用心良善,卻不免將中國人刻畫得太過柔弱、馴服(docile),彷彿此種鏡頭下無所適從、坐立難安的溫馴被動,即代表了聽天由命、屈從現實,而這明顯有別於共產新中國對於自身革命的剛健想像。8

桑塔格與艾柯對於《中國》拍攝手法的批評,或許輾轉回答了為何海盜版的臺製《中國》裡,保留了許多面容凝視、無言凝止的沉思畫面。那些帶著困惑、不解、明顯無法適應,卻又只能被動屈從於那「現代」鏡頭下的一個個「中國人」,在國府炮製的反共敘事文本裡,此時成為最佳的意義填充物,他們的無奈、馴服、愁苦、沉默與片斷化,在高反差黑白影像的色調渲染下,彷彿無需開口便已千言萬語,在三台螢幕上,他們非但不可能是安東尼奧尼想像中,那經過文革洗禮下的「新人」,反而較可能是臺灣報紙彼時所嘗試貼標籤的,一群「毛共壓迫下的灰色螞蟻」。

同樣是艾柯,在一篇名為〈自製電影〉的奇想文章裡,他曾打趣地預言2009年在錄影器材發達下,人人皆可依照自選的情節模式、故事骨架與各種變數,就可以模擬製造出自己想看的任何電影,而坊間也會出現類似《許自己一個安東尼奧尼》的手冊,任何人只要有時間,就可以製造出「一萬五千七百四十一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9這篇寫於1972年(恰巧正是《中國》拍攝年份)的諷刺文章,或許輾轉提點了現代主義電影,那零星、破碎、片段、意義開放的美學特質,其內部原本即擁有某種恣意組裝、隨性拼貼,進行意義「盜版」的潛能(與弱點)。

「真,自然是不容易的」,安東尼奧尼敬重的魯迅如是說,雖然總該在一定範圍內盡力嘗試。

只是不知道導演本人,若真看了這部冷戰脈絡下由臺灣官方拼貼出的盜版《中國》,會做何感想?

Info 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2019.12.04
撰文 張世倫
安東尼奧尼意識型態盜版與字幕組
Footnote 註釋
01
這類的《人民日報》言論轉載,例如:〈中共對安東尼影片的怒罵〉,《中華雜誌》,第128期,頁15-16。
02
雖然《中國》分明是彩色紀錄片,但在國府組織的宣傳戰中,一開始便將其誤導為一部「黑白影片」,見〈義大利名導演安東尼奧尼的傑作 暴露中國大陸悲慘實況 共匪惱羞成怒惡毒詬罵此一真實紀錄影片近期將在臺播映〉,《聯合報》,第3版,1974.02.09。
03
參見:但漢章,〈安東尼奧尼的「中國」拍攝過程艱辛得很〉,《中國時報》,第6版,1974.02.10;劉藝,〈認識安東尼奧尼〉,《中國時報》,第6版,1974.02.21-22。兩位影評人的文章,雖然較能從安東尼奧尼的個人背景、美學態度與政治傾向就事論事,卻仍將《中國》一片大體置放在「反共」的敘事框架下解讀,而未溢出國府允許的言論界線。
04
管仁健,〈臺灣孩子第一次看到的「中國」〉,2005.12.29 ,accessed 1 December 2018。
05
余為彥,〈暴力與電影〉,收錄於楊澤編,《七〇年代懺情錄》,臺北:時報文化,1994,頁45。
06
〈郭冠英製作的中視「時事評述證明了――認清大陸匪區殘暴統治真實狀況為揭發共匪統戰陰謀的正確途徑」〉,《中國時報》,第7版,1979.02.16。
07
Susan Sontag, “The Image World,”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 Anchor Book, 1990. 151-180.
08
Umberto Eco, “De Interpretatione, or the Difficulty of Being Marco Polo (On the Occasion of Antonioni’s China Film),” Film Quarterly, Vol. 30, No. 4, Summer, 1977. 8-12.
09
Umberto Eco,〈自製電影〉,《誤讀》,臺北:皇冠文化,2001,頁171-185。
Reference 參考資料
Author 作者
張世倫藝評人,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譯有《攝影的異義》(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另一種影像敘事》(Another Way of Telling)與《這就是當代攝影》(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等書。研究興趣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藝術現代性與冷戰史等諸多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More 相關文章
觀察報告
【短記】熊仔俠側寫
成立「安那其字幕公社」的熊仔俠,是長年關注另類電影文化、相關字幕資源,與追蹤少見冷門影視資源及其字幕訊息的影音流通愛好者不會錯過的名字。
發布日期2019.12.04
實驗電影盜版與字幕組翻譯
觀察報告
從字幕組尋探翻譯
翻譯是字幕組的核心活動。從語言學和人類學的觀點,翻譯是文本重現於新的社會文化情境之「變成之道」(manner of becoming),其不僅為跨越文化、語言疆界的活動,更是不同觀點的角力過程。
發布日期2019.12.04
後殖民盜版與字幕組翻譯策略
觀察報告
製造「中國」、盜版「中國」――安東尼奧尼影像碎片的冷戰拼貼(上)
1972年12月26日,兩小時的精華版《中國》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行世界首映,但更大的迴響來自73年1月11日,美國ABC頻道在黃金時段播出的104分鐘全片選粹。
發布日期2019.12.04
安東尼奧尼官方盜版盜版與字幕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