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Wave 短波 更多
Article 最新文章 更多
觀察報告
假使,警察開始旋轉:《切割、破裂、凝聚、碾碎、警察》李奧森
酷熱夏天,兩廳院實驗劇場上演著冷調的《切割、破裂、凝聚、碾碎、警察》,大批觀眾在現場自由遊走,空氣瀰漫著霧氣與五味雜陳的暴力味道。
發布日期2023.09.01
舞蹈表演藝術
觀察報告
《創世熱》:簡談藝術創作與創世的差異
藝術家該被與創世的角色相提並論嗎?策展人以藝術家作品的內容及其使用的媒介,以聖經創世紀預言,象徵創作者對「造物/創作」的熱情與認知,並以「熱/Fever」描述臺灣創作者在國際上的地位改變。
發布日期2023.08.14
影像當代藝術
駐地
何以為邊,何處為界?2023年京都國際攝影節觀察
在全球疫情趨緩的今日,京都國際攝影節(KYOTOGRAPHIE,又稱 Kyot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於2023年4月如期登場。除去2020與2021年因疫情與資金衝擊的大幅影響,事實上,京都國際攝影節已於去年重新站穩腳步,如期恢復到春季(4-5月)期間舉行。
發布日期2023.07.06
視覺文化,攝影史,城市觀光
駐地
柏林移民者:私人的道地味覺
在不同的地域環境與時空下,販賣以自身背景為基礎的產物,往往需背負群眾對於差異性的想像與期待,而當現實與期待無法相互貼合時,多少也必須承擔質疑,質疑卻又是一種對自身信仰的侵蝕。
發布日期2023.06.14
身分認同飲食文化
駐地
當BDS少了一個M:卡塞爾文件展中的跨性空間
經由去中心化的文件展,不少酷兒團體獲得了發聲的機會。而也因為一場誤會,牽引出BDSM和BDS兩種大相徑庭的政治訴求。批評者漏看了一個M字,卻意外補上文件展中了性與政治的親密交集。
發布日期2023.06.07
BDSM卡塞爾文件展場域性少數跨性別
群像
與Mark Teh(鄭家榮)對話:民眾的劇場與歷史「鬼魂」的現身
本文專訪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團體Five Arts Centre成員Mark Teh(鄭家榮),談他如何參與FAC的發展脈絡、該團體又如何在馬來西亞的藝術倡議與文化行動中扮演的要角。
發布日期2023.05.31
Five Arts Centre歷史紀錄劇場馬來西亞